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学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思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学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医学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思路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院校以技能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实践增强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人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避免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弊端。这里所说的脱节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对各章节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而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则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模块进行教学,从而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另一种是由于教学的平行班级较多,实验室数量较少,不能及时安排学生实验,致使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在实践课上还要进行相关理论内容的复习,造成课时的浪费。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减教学时数;其次,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是医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保证。医学基础课程涉及面广,课本容量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理论性强,基本概念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医学基础知识靠单纯的讲授是不够的,只有亲自去看、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学基础课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4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4.1师费套件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一体化,教师必须有独立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我校基础学科教师业务素质过硬、务实协作,15名专职教师中高级讲师10人,讲师5人。于2010年暑期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全省卫生学校基础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所有教师一直承担着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任务,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对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2实践套件

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多媒体设备、电视机、DVD、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标本(塑化标本、骨骼标本、大体标本)、各种模型、挂图等实训条件,可供学生亲手操作,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5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5.1基本原则与思路

5.1.1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必需、够用”的培养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着力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1.2思路准备阶段:根据课程实际和现有实践条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尝试,确定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实施阶段:调整授课计划,全面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善阶段: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合理分配学时,完善课程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编写专用教材,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5.2目标与措施

5.2.1目标立足能力培养,以模块教学为主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逐步实现3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如何“教会”学生的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课外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2.2措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通过3个方面体现:(1)课程分类。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确定不同课程中适合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按照形态学、功能学的不同,结合专业特点,灵活、有个性地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2)人数分组。由于实验室设置和教师的限制,对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40人以下),可考虑整班授课,必要时可增加一名辅助教师。对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班级(40人以上),需小班授课,本班理论课授课教师为责任人,负责理论实践一体化专题的总体设计,确保一致性;(3)资源分类。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现有条件,将多媒体设备、标本、模型、挂图、板书板图、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多种媒介运用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5.3具体要求

5.3.1对教师的要求(1)课前。教研组提前两周集体备课,明确教学内容、应用的媒介、教材处理、学生预习内容、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考核内容和方法等环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设计;(2)课堂中。操作规范,表述准确,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实现任务引领教学,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随时指导。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完成实验报告;(3)课后。通过集体评课和教师的自我反思,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师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

5.3.2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教师提前布置的内容完成课前预习;(2)学生分组,选定组长,便于小组学习的实施;(3)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用的教具多,学生难免因感到新奇而分散注意力,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保证课堂纪律;(4)及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6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6.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钝情况

2010--2011学年度,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已完成解剖学6个专题、生理学2个专题、病理学15个专题、药理学4个专题。

6.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实践证明,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爱听、爱学,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备课充分,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设计得细致入微,根据专业的特点重新组合教材,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将专业课所需的内容讲解到位。教学内容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即有新鲜感,又学得扎实。课件制作精美,与标本、模型有机结合,加之知识扩展好,问题设计巧妙,联系护理和临床实际,学生积极探究。教师均设计了复习巩固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6.3学生学习效幂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配合个别访谈、学生座谈,了解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使知识更加连贯,既熟悉了标本、模型,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师生之间近距离接触,注意力较集中,课堂学习氛围浓厚,理论知识理解快,技能知识掌握快。另外,教学效果明显。在期末复习时发现,涉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做题时不费力,准确率高。期末试卷也反映出,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科目考试成绩优于没有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科目。由此看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改善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更能使学生逐步摆脱厌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6.4教师的收获和体会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教师获益颇多,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理论课,扎实的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实验,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相关知识。因此,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形成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备课时教师研究教学重点,讨论教学内容上如何取舍,如何表述,力争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评课时,大家各抒己见,剖析细节,不放过一个疑点。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一同参与,将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的联系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紧密衔接。对教师而言,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累积下来的模式常常会成为一种定势,不容易打破,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改变这种定势的契机和舞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颠覆,能更充分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冲破经验的束缚,对教学进行诊断、纠错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