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学生知识构建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07级本科全日制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I临床、护理、VI腔、麻醉、药学、影像、儿科、预防和法医九个专业共500人。
1.2方法
使用自制的与医学生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的问卷。问卷设计经课题组认真讨论并参考以往相关研究后修改形成j。为了最广泛的体现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按比例抽样的方法,各系选取三分之一的同学接受调查。调查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份,有效问卷479份,回收率97.8%,有效率95.8%。问卷一共设计了15个问题,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2.1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程度较高
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有60.6%,无所谓的占17.5%,不感兴趣的有18.3%,厌恶的占3.2%。这表明多数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2.2医学生学习专业课负担重,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相对较高
在调查医学生用于学习专业课花费的时间和掌握程度上,42.9%的学生花去课内外大部分时间,34.3%的学生是在课内学习专业课;75.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知识基本掌握,6.2%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熟悉专业知识。这表明作为医学生要想全面掌握专业知识需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负担偏重。
2.3医学生知识结构不平衡,文史知识普遍缺乏
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其中53.7%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面狭窄。在医学、文史、理化、其他娱乐类这四方面知识中,认为缺乏文史知识的占42.1%,缺乏医学知识的占30.1%。而在最喜欢的五类读物(文史类、经济类、艺术类、时政军事类、科普类)中,选择文史类的也高达37.9%。可见,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状况普遍不够满意。由于绝大多数医学生在中学阶段是理科生,所以文史知识相对贫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医学生知识结构重理论轻实践,尤其缺乏实用技能
对于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55%的医学生认为应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最希望开设的选修课中,有57.6%的医学生选择了希望开设实用技能类的选修课。可见,医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获取,缺乏实践环节的训练,与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2.5医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70.8%的学生偶尔去图书馆,6.8%的学生从不去图书馆。74.2%的学生偶尔去听学校开办的讲座,20%的学生从来都不听。这表明医学生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愿望缺乏有效途径加以解决,制约了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环境均呈现科学发展不足的特征,亟待改变。
3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医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分析,发现医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3.1医学生知识面偏窄,且缺乏创新精神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思想下进入高校的医学生很难从原有的学习方式中扭转过来,追求分数成了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知识的掌握。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53.7%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知识面狭窄。这种现象制约了医学生的发展,对其今后成为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也极为不利。此外,医学生除了知识面窄,还表现出思维定势,缺乏创新意识。医学生接触的知识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育下,极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呆板、固执成为普遍现象。
3.2知识构成不合理,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
医学生在对待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关系上,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其他知识的倾向,尤其是人文知识更显匮乏。从调查结果可知,76.8%的医学生对待专业课学习的态度都非常端正,花费时间较多,且专业课掌握程度较高,75.7%的医学生能够达到基本掌握。但与此同时,41.8%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文史知识,79.5%的医学生认为专业技术与人文素质同等重要。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在医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对专业教育重视有余,而人文素质教育严重不足。然而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综合性学科,无论是医疗实践还是社会发展,都要求医学教育是突出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与职业道德的养成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存在的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就是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偏低的典型表现。
3.3知识结构不平衡,重基础理论,轻实践技能
目前,我国多数医科院校比较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对实践环节有所忽视。在具体安排中,用于实践的时间短、次数少,实习计划往往因某些客观原因难以真正落实。加之有些教师重理论、书本,轻实践、实习,不注重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往往使实践、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据统计现在大学生90%的知识在毕业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得不到有效应用,这其中虽有自然陈旧老化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致。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56.6%的医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并且276人选择实用技能技巧类的选修科目,这也充分说明了医科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的缺乏,需求较大。
3.4医学生在校期间拓宽知识面的途径单一,且效果不好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各医学院校不懈努力,相继开设部分非专业的选修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高校扩招后,限于师资的数量、结构、专业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在课程设置上很难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往往根据教师而非需要而开课。这样不仅降低了选修课在医学生心中的地位,造成医学生敷衍了事的学习,而且起不到推动医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的作用。与此同时,医学生对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低,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同学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仅有22%的医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只有5.8%的医学生经常听学校的讲座,竟有20%的医学生从不听学校组织的讲座。可见,医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非常单一,对现有可用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4对策与建议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也由单纯的专业培养转向以专业为主导、以相关自然学科和人文知识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必须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卫生管理能力等J。的相应的医学院校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设置医学生培养方案,优化医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
4.1转换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人文教育
医学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医学模式转型,将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调整课程体系,增加人文类课程的种类和学时数,促进不同学科的知识渗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山西医科大学各医学本科专业在必修课上开设的非医学课程只有4门思政课和英语、体育、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9门课程,在选修课上非医类课程每学期均在10—15门,其中人文知识类课程所占比例不足50%。可见,医学院校应该加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促进文理知识的渗透,创设多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使得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4.2增加医学生实践环节的比重,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医学生只有在学校阶段动手实践、充分锻炼,才能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顺利适应岗位需要,尽快成为业务骨干。学校不仅要加大医学生专业实习的比重,为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条件,而且应该利用各种条件促进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他们了解社会,学会沟通,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J。只有理论和实践实现有机统一,医学生的学习才会卓有成效,医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4.3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的医学
院校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普遍面积小、建筑老,加上长期以来沉重的专业学习负担和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校在校园的文化氛围,尤其是人文氛围方面有所忽视,普遍呈现活力不足、气氛沉闷、思想单一的状况。这不利于医学生培养开阔的视野、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医学院校应该大力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通过校园装饰的表现、校BasicMedicalEducation,Jan.2012,Vo1.14No.1园道路的命名、校园雕塑的展示,以及建立医学人物事迹陈列馆、医学博物馆、医学史长廊等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4.4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医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改善医学生知识结构还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医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图书的更新,在加大图书馆建设力度的基础上,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如何使用图书馆的讲座,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期间图书馆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图书馆。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不仅要完善电子阅览室的设施,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将校园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尤其是学生宿舍。调查发现54.3%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课外知识,因此只有加强网络建设,才能使学生更便捷地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第三,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组织面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类讲座,引导医学生主动学习各种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只有医学生具备专业精、领域宽的知识结构,才能最终成为有思想、敢创新、懂关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才能最终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