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亚健康医学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亚健康的定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又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Sub-health)状态[1,2]。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疾病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以向疾病方面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3]。已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做好亚健康的防治,提高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是当今中国社会战略性的重要任务。
二、亚健康状态
1、躯体的亚健康
亚健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1],常常感到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状态的另一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失眠,如入睡难、多梦、易惊醒;疲劳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它虽然不像癌症、心脏病那样直接而迅速地造成死亡,但它作为一种危害现代人的隐形杀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近些年来,中年知识分子体质普遍下降,慢性病多发,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疲劳,致使积劳成疾或导致死亡[2]。除了疲劳以外,还有各种慢性疼痛;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我们曾对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转录活性淋巴细胞凋亡的的研究,结果疲劳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的转录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3],且淋巴细胞凋亡率上调,造成免疫水平降低,是亚健康人群多发感染的主要原因。
2、心理的亚健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表现是心理焦虑;这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常伴有失眠、多梦、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肌肉紧张、手抖、多汗等植物神经症状。焦虑症者常常觉得生活中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诀这些难题,陷于焦虑沉思时,便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进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有甚者会产生自杀念头。这些可怕的结果长期停留,必然会导致病理性改变,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癌症等。
3、社会适应的亚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激烈,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个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大,交往频率下降,人与人之间交往不稳定。由于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信息接受来源的广泛、及时和量的充足,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孤独、冷漠、自卑、猜疑、自闭,更是在人与人之间树起了一道道屏障,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患上了情感饥饿症和社会不适应症。由于上述症状的持续出现,往往造成反复性疲劳或者极易疲劳,而且以往可以耐受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经睡眠、休息后疲劳仍不能缓解或恢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三、亚健康的实验检则与评估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患者既往史和健康体格检查的结果,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人特点亚健康状态的检测、分析和调控、康复的方法,最后从宏观层面上提出系统的干预措施。我们根据这个原则和程序,自行设计了一套亚健康状态的自测与结合体检分析的方法对3571例人群进行了亚健康状态的评估,结果:亚健康平均发生率为60%[6],并对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发生率调查,结果不同职业的亚健康发生率为45%~78%,呈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而获得成功[6]。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亚健康的概念、内涵、外延进行严格的界定,实验室检测作为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指标还有待探索。但是随着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科学仪器和诊断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些技术和方法。虽然得到的结果,只能对亚健康评估提供参考,但将对亚健康医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亚健康的调控与康复
亚健康的产生,有着生物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和环境学的多因素原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键所在。所以亚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它还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多领域,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更新健康理念[1],挑战不良生活行为,是突破亚健康,实现真健康的重要举措。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以向健康也可以向疾病转化。究竟向哪个方向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水平。向疾病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转化则需要采取自觉防范措施[2]。目前大力倡导“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也是亚健康状态防治的要点。
1、合理膳食:即平衡膳食,食物的品种要多样化。人是杂食动物,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应当采取我国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膳食模式;采用主食副食搭配、粗粮细粮搭配、荤菜素菜搭配、酸性食物碱性食物搭配以及各种营养素搭配等科学的配餐方式,使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营养全面,给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素和适量的热量,以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
2、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保持脑力和体力的协调,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脂肪和糖的代谢,减轻肥胖,防止骨质疏松,提高免疫力。还可使情绪乐观、精力充沛、改善心理素质。人类是以肌肉运动为中心的机体,肌肉是体内糖和脂肪代谢的最大转换者。也是免疫和调节神经物质的主要来源。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消耗热量和脂肪、减轻体重、提高代谢率、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疲劳和抗病能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延缓血管老化。所以,适当运动是纠正亚健康的重要环节。
3、戒烟限酒:吸烟不仅可以引起肺癌,而且也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至此,吸烟危害健康、缩短寿命的科学结论已不容质疑,必须斩钉截铁的制止吸烟。吸烟能提前多少的死亡时间呢?与烟量有关。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做过研究[7],结论如下:对25岁的男性来说,每日吸1~9支,减寿4.6年;10~19支,减寿5.5年;20~30支减寿6.3年;40支以上,减寿8.6年。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在检测中发现: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中有43.3%可归于吸烟。吸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作用与吸烟量的平方成正比,即吸烟量大1倍者,其危害为4倍。吸烟的危害可见一斑!
4、心理平衡:引起心理亚健康的因素不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心理干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人总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苦恼、挫折、逆境在所难免,要学会安慰自己,运用理解、宽恕、宣泄等方法摆脱不良刺激、稳定情绪。激烈的情绪波动危害极大,“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遇事要学会冷处理,不要感情用事,在生气、愤怒时一定要驾驭自己的情绪,把握分寸、不失理智。为了避免挫折和心理失衡,不要有过高的奢望,要把要求和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对别人希望值不要过高,应当随和、谅解和宽容。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世界、看社会、看他人、看自己。这样就会心态平衡。心理平衡是自我保健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有了心理平衡,就拥有了抵御心理亚健康、防治疾病、迈向健康大道的有力武器。
五、发展亚健康医学提高国民健康素质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医学的最高层次。亚健康的综合干预调控同样要强调个体化。但在调控方法上不同于一般疾病,它需要患者自身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同时要改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行为动作、控制情绪等等。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涉及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医学、环境医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边缘科学的多学科、多领域。因而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也就成为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多途径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对策。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身心素质水平,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也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不仅仅是个健康问题,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