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胸腔镜微创手术肿瘤临床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胸腔镜微创手术肿瘤临床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胸腔镜微创手术肿瘤临床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0±7.5)岁;病变位置:14例前纵隔,6例中纵隔,5例后纵隔;病理类型:6例畸胎瘤,5例胸腺瘤,5例神经源性肿瘤,5例心包囊肿,4例脂肪瘤。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4.0±7.2)岁;病变位置:15例前纵隔,4例中纵隔,6例后纵隔;病理类型:7例畸胎瘤,6例胸腺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心包囊肿,4例脂肪瘤。胸腔镜微创手术者肿瘤的包膜完整和周围组织的间隙清晰,未明显侵犯到周围脏器。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常规术前准备,患者取半侧卧位或侧卧位,术中根据需要对手术床倾斜度进行调整。以电钩将肿瘤表面纵隔胸膜打开,从肿瘤包膜外以钝性、锐性剥离肿瘤。如为实体肿瘤,则于包膜外进行完整切除。如为囊性肿物,巨大瘤体,对显露、操作产生影响,则先进行穿刺放液,之后再实施剥离。如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则整块切除胸腺瘤、胸腺、周边脂肪组织。如为非神经来源肿瘤,则沿包膜外将肿瘤剥除。如为神经来源肿瘤,则以钛夹夹闭在肿瘤远近端的正常神经干后将该神经切断,再完整切除肿瘤。如为胸膜的肿瘤,则在剥除时应注意对星状神经节的保护,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在切除后将标本放置在标本袋中从切口取出,对于较大标本应置于标本袋中剪碎后取出。如需要中转开胸,则将前侧操作切口延长6~10cm,将肋骨牵开器放入,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存在完毕后以温生理盐水(0.9%)冲洗胸腔,对创面进行检查,在明确未有出血后将胸腔镜退出,胸腔放置闭式引流管,将切除标本送检病理。

1.2.2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常规术前准备,患者取相应的卧位体位,根据胸片、胸部CT情况,选择相应左侧或右侧或者前正中手术入路,给予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健侧行单肺通气,将肿瘤完整或分块切除,部分患者实施附加心包、肺楔形切除术。术毕放置纵隔引流管和(或)闭式引流管,将切除标本送检病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使用镇痛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局部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使用镇痛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纵隔肿瘤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肿瘤,因纵膈内分布较多组织器官,各组织器官在病变后会出现不同种类的肿瘤,将其统一称之为纵隔肿瘤。相关资料显示,多数纵膈肿瘤为良性肿瘤,患者在发病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会出现功能障碍。除恶性的淋巴源性肿瘤给予放射治疗外,其他原发性纵隔肿瘤多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良性肿瘤、囊肿未有症状,但随着逐渐生长,会对毗邻器官产生压迫,甚至发生恶变或继发感染,所以临床应给予及早治疗。恶性纵隔肿瘤如已对临近气管产生侵犯无法切除或发生远处转移,可根据具体病理性质实施放射、化学治疗。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为实施开胸手术治疗,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使用镇痛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术后随访12个月均未有局部复发病例。

4总结

综上所述,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前超单位:三门峡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