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绿色化工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中国已经步入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正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方向发展,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当前工业企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了研究力度,对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度重视,对加速清洁技术的研究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艺;绿色化工技术;要点
引言
中国的经济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化学工程产业规模化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中国走绿色化发展道路,企业要从技术层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积极引进绿色化学工程技术,实现产品生产绿色化,化学工程工艺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1]。
1.化工工艺以及绿色化工的基本介绍
化学生产的过程,就是基于化学基本原理,将化工原料经过合成分解之后产生变化,最终获得化工产品。化学生产过程有一定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有所改变,在技术应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使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满足要求。现在的生活中应用各种化工产品,人们因为使用这些产品而使生活更加方便,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化工产品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即由于使用的化工产品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化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用的一些原材料有毒害性,在生产的过程中还会有废料产生,这些都是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要着手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化学工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化工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就要对污染问题有效解决。化工企业要改进工艺,就需要对“三废”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即对于有毒的气体、液体以及固体废弃物应用绿色技术处理,提高回收再利用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力度。与传统的化工技术相比较,绿色化工技术的原料有所不同,其需要重点面对的是技术问题,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获得环境效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维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如果仅仅重视经济利益,而且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多,由此导致的损害是很难挽回的,企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早期的冰箱由于运行的过程中会释放氟利昂,容易造成大气层被破坏,这样的冰箱就已经被明令禁止生产,也不能在市场上销售。这种冰箱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会对环境不利,导致环境质量降低,所以不会被人们所接受。
[摘要]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海洋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应尊重自然规律,建设效果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目前,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都呼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现实社会中,海洋产业发展的利益冲突与矛盾、海洋旅游开发发展中存在的短视症等,导致了海洋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困难。基于此,论文再次提出了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及其发展战略。
[关键词]海洋旅游海洋产业紧迫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GDP战略
海洋旅游是指以海岛、海滨、海岸以及海面为活动范围的旅游活动,它是与陆地旅游相对而言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损坏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而进行的一种开发,在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采用保护资源的管理方法,使旅游资源不仅在我们这一代,而且能够世世代代地连续保存使用下去。旅游业的发展应尊重自然规律,开发建设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中国旅游业呼唤可持续发展,已经十多年了。就海洋旅游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海洋旅游的发展受到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的关注,在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地位、重要性日益显著,海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贡献日益强大。海洋旅游业成为绝大多数海洋旅游目的的支柱产业,为海洋旅游目的地创造了重大的经济价值,为海洋城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海洋旅游加快了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提升了海洋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海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海洋旅游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途径,提高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综合素质,可谓为建设和谐社会切实添了砖、加了瓦。但是,由于中国本有的管理体制等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等因素,海洋旅游目的地在接受因海洋旅游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恩惠、社会效益的同时,其旅游环境不断受到破坏、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正在缩短、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层出不穷、因对旅游业的近视症而产生的问题日益严重等等。在举国呼吁、重视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现实社会中,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政策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一、海洋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1.海洋产业构成及其对海洋旅游的影响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过程中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所发展的海洋事业,是个区域性产业系统。它是与陆地产业相对应的。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是将产业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域场所的主要分类,它们均属于产业系统中的一个子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HY/T052-1999的规定,海洋三次产业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07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目前我国主要的海洋产业有: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渔业、海洋矿业12大产业。12大海洋产业,对海洋环境产生的污染程度各异,与海洋旅游业的密切程度也不同。目前,海洋产业对海洋旅游的主要影响产业及其影响状况为:
市中学是市一所市级示范中学。由于香港实业家、慈善家先生无偿捐资250万元助学,为感念先生之盛德义举,遂决定以先生名字为学校冠名。学校现有学生1160人,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3%,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2人,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结业的共38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24名。在省级以上教学比武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大奖的有20余人,有两位教师荣获曾宪梓基金奖。有40余篇教育论文、教育论著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120余人次的200余篇论文、科研成果在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术评比中获奖。7人被评为“市级课改最佳教师”,7人被评为“市级课改最佳新秀”。
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市政府决定投入5000万元兴建新校区。2003年,一期工程竣工并顺利实现学校搬迁。新校区位于双福路中西侧,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艺术楼、宿舍楼、食堂、标准的田径场地、篮球场、排球场、浴池、超市,配备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美术画室、音乐琴房、阶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固定资产6000万元。
近几年,学校把环境改造、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议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努力增强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学校确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目标,做出关于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决定及创建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
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1、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组织指导
论文关键词:重化工业;环境问题;循环经济
论文摘要:2l世纪以来,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经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中国重化工业的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国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并从技术、市场、产业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重化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引言
自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间,中国的工业产值在cDP中所占比重上升了两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工业产值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幅,2003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11.8%。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50.2%上升到2002年的51.8%,2003年上半年跃至57.5%。与此同时,农业比重不断下降,而服务业比重则处于波动徘徊状态。
200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跃上新台阶,汽车、房地产等消费热点持续火爆。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巨大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形成了一大批高增长“产业族群”,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贡献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重工业化特征。
一、中国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发展变化趋势
结合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把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作为优化教育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理念,把环境育人的理念注入到学校的管理、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创建高品位的“绿色学校”,向国家级绿色学校目标奋进。现将我校几年来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20**年开始,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强化环境意识建设绿色庭院—20**年建设绿色学校工作要点》、《杏坛中学绿化美化方案》等关于绿色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切实保障创建绿色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正常运转。
二、广泛开展绿色宣传教育
1、我校图书馆阅览室订购大量的《环境》、《大自然》、《大自然探索》、《森林与人类》、《中国国家地理》、《中学生物学》、《地理教育》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环保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环保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还在学校网站是专门制作“绿色学校”网页,收集大量资料供师生欣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