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绿色化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绿色化学教育

高校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应用

摘要:“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高校化学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化学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因此,高校需要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化学教育方案,鼓励学生以绿色理念指导自身学习化学知识,开展化学实验操作活动。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高校;化学教育;应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处于日益提升的状态,但是自然环境因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而逐渐恶化,这并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前我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此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应用绿色理念化学理念,优化化学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1绿色化学理念的含义

绿色化学理念指的是通过应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降低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而达到绿色生产,保护环境,提升人类身体健康水平等目的[1]。为践行绿色化学理念,要做好化学生产条件的控制工作,使得整个化学反应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绿色化学理念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即对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等的需求。为此,更加需要重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工作。

2在高校展开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点击阅读全文

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融入探讨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亟待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污染的治理,维护生态环境。因此,在高职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绿色化学理念,科学开展化学教育,指导学生在化学实验期间控制污染物、副反应物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化学教育质量。基于此,探讨绿色化学理念融入高职化学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化学教育;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原则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落实循环利用及回收的思想,减少有毒、有害化学药剂对生态的影响。因此,秉承“废物最小化”和“废物利用”的理念,消除能源、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因素,有利于控制化学反应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另外,在高职教育创新期间,教师也应在教学中落实节约能源的理念,实现绿色化学的发展目标。

1高职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价值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职化学教育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结构、金属材料、有机物等方面的理论,所以教师应当宣扬绿色化学理念,明确自然资源利用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期间,教师可说明化学反应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污染物,总结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要点,让学生逐渐形成环保的思想[1]。例如在“有机物化学性质”一节讲到,虽然甲烷可作为有机燃料,但要注意甲烷的使用可能会存在操作风险,选择清洁型能源替代此类材料,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点击阅读全文

绿色化学教育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探索

[摘要]随着绿色化学的产生与发展,绿色化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有机化学实验特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精选实验内容,引入仪器操作升级传统实验方式,优化反应条件,加强试剂回收与循环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为培养更多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优秀人才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化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安息香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冠以绿色的概念不断产生和发展,如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洁净化学等。绿色化学现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化学学科分支,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1]。有机化学实验是我校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基础操作、验证性有机合成及天然产物提取和设计性综合实验。实验中用到的有机试剂品种繁多、有毒且挥发性强,这些物质容易经口或经皮吸收,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实验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后处理也加重了环保压力,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倡导绿色化学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遵循绿色化学十二基本原则[2]和5R原则[3]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从经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出发优化实验方案,精选教学内容,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核心概念,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后学习与工作中注重绿色化学。

1精选实验内容,加强试剂回收与循环重复利用

绿色化学5R原则,即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和拒用。按照5R原则,我们对实验内容、试剂回收及循环利用做了调整。牢固地掌握各种分离和提纯的操作技术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将基础操作实验独立开设,可以使学生反复多次的进行练习以达到极其熟练的程度,提升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后期的合成实验中能够得心应手地操作。遵循绿色化学的指导,精选实验内容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操作和合成实验内容时,注重试剂的回收与循环、重复利用,精选了基础操作“重结晶”、“熔点测定”和合成实验“乙酰苯胺的制备及其物理常数测定”系列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回收上一轮学生合成的乙酰苯胺后,格外添加其它杂质,将其作为下一轮学生基本操作“重结晶”的实验样品,再将纯化后得到的样品收集、干燥并保存,作为“熔点测定”实验的样品加以利用。三个实验通过乙酰苯胺这个化学品形成循环:“重结晶→熔点测定→乙酰苯胺的合成→重结晶→熔点测定”,避免了做单一实验造成试剂的浪费。通过实验内容的精选,试剂得到充分的利用,合成的产物得到了无限循环的使用。在教学中讲述绿色化学知识,启迪学生绿色化学意识,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去践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试剂的回收、循环、重复使用有效实现了“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目标。

2引入仪器操作升级传统实验方式,降低实验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

科学与人文双下绿色化学教育浅析

摘要:科学与人文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础。绿色化学是化学学科新的生长点,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新理念。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下探讨了绿色化学教育的价值,从科学视角来看,绿色化学中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了绿色化学的教育价值;从人文视角来看,绿色化学是敬畏自然与尊重生命的高级表现。绿色化学教育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与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人文;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教育

科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文是根植在人类文化里的一种基因,两者古已有之,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经历了起源、发展与变革。科学最初起源于人类尝试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解释事件的自然原因,“科学”一词最先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西方的科学传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形而上学”传统,哲学和科学在希腊时代是合二为一的。科学在于追求真理,追求知识。在希腊人眼里,科学是通往自由人性的基本教化方式,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西方的科学传统孕育了近代科学,继承了希腊文明的理性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作为欧洲人的人文理想,保证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能够由自然向社会和人文领域延伸。另外,近代科学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从物质意义上讲,科学的既定目的和价值增加了实用性,是通过科学改善人类的日常生活。如今,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恩格斯曾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1]。现代科学不仅仅指自然科学,还有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和形式科学等。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密不可分。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消极后果,而我们人类注定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认识自然和改造世界的同时,应关注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之计。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人”是理想的人,关注的是“人性”;“文”往往是指“人文学科”[2],这两方面的意思有着内在的关联,人文涵盖了文化、艺术、教育、哲学、历史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存在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文更注重的还是“人”这一方面。希腊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苏格拉底认为认识你自己是获得自由的根基,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之地位重新审视与思考,提倡人的自我丰富与全面发展,推崇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思想,但是以人为价值的中心,重视个性的自我,注重个人的权益和个人的发展,强调的是“个体”的人,从表面上看实现了人的最大程度的自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破坏了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中国之人文主义,应推孔子之学说,孔子主张“仁”和“礼”,可以说,“仁”是指“仁者爱人”,“礼”是指“克己复礼”,强调的是“社会”的人,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当今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主张的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追求人的人性与灵性,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一方面,科学与人文有着不同的内涵,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另一方面,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科学精神与人文艺术的汇流共同造就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方式。理念和感知、精神和物质、科学和人文就像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两极一样,都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整体观”[3]。近代科学与人文存在着分裂与合流的双重关系,工业革命与时代变革,加剧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随着专业化和学科分化的演变,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使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割裂开来,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与隔绝;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精神代表的技术理性与人文传统代表的价值理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现代性”的基础,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导向,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奠基,因而现代教育不应将科学与人文割裂开来,而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

1绿色化学

1.1绿色化学的产生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认识和利用物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化学科学及其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其他科学共同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福祉,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分为二”的,人类不懈地追求真理与走近科学,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为人类创造福利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威胁。化学为实现现代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同时,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与应用也为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自上世纪开始,环境问题已经对世界敲响了警钟。酸沉降危害早已发现、全球变暖的百年预言、“八大公害事件”、《寂静的春天》的发表等等都在向人类发出信号。1972年和1992年联合国分别召开了两次人类环境全球会议,将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摆到各国面前。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得到共识。由于生产和使用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负作用,化学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严峻挑战,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处理方式已然不能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能不能用化学去预防污染,从源头上根本解决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理念。可持续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新挑战,在这种形势之下,具有全新观念的“绿色化学”应运而生。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探索

摘要: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农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快速的经济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的共性问题以及焦点问题。我国开始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学者在对绿色化学进行分析及研究时,主要以化学反应及过程分析为依据,着眼于原子经济性的基本原则来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及解读。在化学反应中,如果获取新物质,就需要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一个原料的原子,真正实现提前预防,加强对污染的控制。其中科学手段的利用非常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整个反应过程的零污染和零排放。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绿色化学是一种从源头上阻断污染的化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策略;绿色化学教育

在防止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的过程中,绿色化学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这种环境治理理念能够将污染问题控制在源头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相关要求,能够真正保护环境并实现生态平衡。不可否认,绿色化学是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绿色化学意识的树立最为关键。只有真正利用绿色化学知识和技术,主动培养绿色人才,才能够更好的体现绿色化学的重要价值及作用。其中绿色教育必不可少,学校和教师需要实现不断的创新及改革,落实绿色教育。确保公众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理念,实现与环境的友好相处,有效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说,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渗透非常有必要。

1.绿色化学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绿色化学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十分关注对无毒无害原材料的分析及解读,真正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污染以及有效净化。其中反应途径的分析及研究最为关键,只有真正的实现整个过程的零排放和零污染,才能够彰显绿色化学的真谛。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绿色化学的内涵非常丰富。

(1)减量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