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绿色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绿色基础设施

林业局绿化发展计划县

2009年的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体思路是:以充分发挥林业职能作用为总抓手,激活林业工作运行机制,抓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抓好林业行风建设,全面提升林业的地位,以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以生态建设为主要任务,以构建林业三大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具体的是,实现“三个转变”,突出“四个亮点”,抓好“五个重点”,做大“一个特色基地建设一一文冠果繁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敛贡献。

实现“三个转变”即林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三个转变”:由植树造林“量”的扩张为主,转变为以“质”的提高为主;在好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由重植树造林、轻资源管护,转变为植树造林与资源管护并重:由粗放式的植树造林,转变为工程项目造林。

突出“四个亮点”即在植树造林上,要突出“四个亮点”:一是河流绿化。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综合效益,加强与水利,城建部门的联合,配合正在实施的水利工程,搞好绿化,重点搞好南滨河路及渭河流域的绿化,建设一条贯穿渭河东西的绿色屏障。

二是荒山绿化。要把荒山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把荒山绿化作为一项工程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来实施,认真做好荒山绿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办法。重点地选择几座荒山,完成荒山造林30000亩,尤其是对县城北山(红山根)3000亩,采取“造,补、育、封”等综合措施,进行高标准绿化建设,尽可能在山上搞生态林业,山腰搞景观林业,山下及周边搞经济林,全面开发利用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三是通道绿化。主要通道通到哪里,林业就要绿化到哪里,结合荒山绿化,重点是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及旅游干道两侧,进行高标准的通道林带建设和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头绿化,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网络。

四是村庄绿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绿色小康示范村、示范镇建设,狠抓村镇绿化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

海绵城市下园林设计探究

[摘要]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需要根据当地人文和地域特色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设计。为改善当前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本文以此主题来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状

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水泥等硬质面积不断的增加,城市的自排水变得比较困难,如果雨水不能及时渗漏下去,就会造成城市内涝情况,过于单一的排水系统也会加剧城市内涝情况的发生。相对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对于绿化带功能价值的开发还不够全面。大部分的绿化会进行堆坡,使其高程会略高于相邻的路面,或是在绿化与道路相连处设置高于路面的侧石,从而导致道路上的雨水径流无法通过路面直接进入绿化带。由于这种规划缺陷,传统的城市园林设计缺乏雨水储存功能和净化功能。因此,传统的城市园林无法完成城市建设的目标。传统的设计方式是,路面和人行道建设结构是一种不透水路面,道牙也是传统形式的道牙,而雨水口一般是处于路面上路缘石的位置,雨水管道设计也比较传统老旧。一旦出现连续降雨或是骤雨的天气,在雨水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道路的入渗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因洪峰流量比较大,导致雨水管网负荷较大。因此,通过加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对提高园林设计的科学性,降低系统维护的难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区域内的雨水量进行预估,制定场地内的排水流量和路面径流系数的相关标准,切实有效地对各种排水设施和相关的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完善生态调蓄设施和方法,确保合理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时,需要在绿色基础设施下把园林植物进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植被和土壤作为雨水适应性强的重要因素,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前,设计人员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具体土壤的具体情况,并在充分了解具体情况后,采用多种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优化来减少城市土壤中的径流情况,补充地下水资源。这一过程,既可以合理补充地下水,也可以通过过滤吸收解决径流污染,净化城市地下水。

2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2.1雨水储蓄系统设计。建设绿色园林是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的吸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雨水储蓄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想要实现这种目标,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雨水储蓄系统设计,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与园林相适应并且有效性和实用性极强的雨水储蓄系统。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来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计人工湖的方式来完成雨水储蓄系统建设的目标,通过把大量的雨水汇集到人工湖来进行雨水收集。如果条件允许,为了提高湖水的水质效果,园林设计者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在人工湖旁边种植植物,从而使雨水通过植物得到净化。同时,可以通过减少径流的基础上来实现蓄水、防洪的目标,可以建立分布式雨水管网以此来有效降低雨水管网的压力。可以发现,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可以把绿色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景观多样性的特点。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半年总结

一、出台激励政策,规划上报有关项目

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镇出台了《关于*年度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发展“一镇一品”、“特色基地”、“水利建设”、“大户培育”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激励政策,我们积极引导,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具体规划:1、农业企业争取上一个新的台阶,绍兴县和兴茶厂力争产值上亿,争取有更多企业列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重点林业龙头企业、绍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绍兴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和优秀成长型农业龙头企业。2、筹建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社,争创省级示范合作社。3、提升农庄经济水平,建设农家乐示范村、示范点。4、加强“一镇一品”特色基地建设,以“一荤三素”为主,即新扩建山地蔬菜基地、吊瓜子基地,新引种美国提子,大力发展长毛兔产业。5、积极申报“中国香榧之乡”,省级森林公园。6、积极实施“兴林富民”战略,争创省级“兴林富民”示范镇,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和县级“兴林富民”示范基地。7、全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加速村庄绿化建设。8、积极抓好“新时期治水工程”等。有关现代农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我们及时与上级局办加强联系,加强沟通,争取上级局办的支持。

二、加强农业生产安全

我们主要抓了森林防火、动物防疫、防汛防洪工作、农机生产安全,并落实有关责任制。

三、积极争创中国香榧之乡

经多方联系,在组织好有关申报材料的基础上,于20*年6月2日邀请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有关专家到稽东镇实地踏看,了解有关香榧园区建设、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等情况。

点击阅读全文

智慧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常州智慧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合理规划、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智慧型生态农业旅游格局尚未形成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常州;智慧型;生态旅游

目前,智慧型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常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本文通过分析常州智慧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路径及策略。

1常州智慧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1缺乏合理规划,游客过度集中。来常州旅游的客人集中在每年第二和第三季度,而其他时间段则游客稀少。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及准确的市场定位,造成常州的生态旅游和农业项目休闲观光过度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经营与管理困难。

1.2生态农业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山区道路、通讯、厕所、卫生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电网老化,负荷率低,专用公交车线路基本没有,旅游接待主要以吃为主,受农村住房条件的影响,接待住宿能力弱,很难满足大规模的接待需求。

点击阅读全文

农林局加强农业经济发展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目标,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林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9.32亿元,同比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39元,同比增长13.6%。

(一)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8.0万亩,总产12.6万吨。早稻获得丰收,面积11.6万亩,单产383公斤;晚稻遭受三次台风严重影响,面积20.3万亩,单产326公斤;春粮面积0.7万亩,旱粮面积4.7万亩。二是特色基地快速发展。新增特色基地10000亩,其中:瓯柑2500亩、杨梅1500亩、茶叶1000亩、马蹄笋2000亩、大棚蔬菜1000亩、温莪术1000亩,总面积达到18.9万亩,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蔬菜强县。三是设施农业效益明显。全市大棚设施面积1.9万亩,产值1.6亿元,大棚番茄亩产值达1.5万元,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设施农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亮点。四是畜牧生产形势喜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养猪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养猪积极性普遍高涨。生猪存栏7.3万头,出栏13.2万头;家禽存栏128万羽,出栏310万羽。全市肉类总产量20300吨,禽蛋产量10200吨,分别增长17.2%、5.9%。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专业合作不断加强。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规范化建设30家,全市总数达到173家,注册资金总额2163万元,社员4225人,带动农户5万多户,经营收入2.35亿元。二是农业保险继续完善。新增大棚蔬菜、林木2个险种,全市参保险种达到7个。共有1052户农户参保,保额1.47亿元,保费收入174.6万元,大户参保率达60%以上。理赔户数300多户,理赔核定金额286万元,预付金额143万元。三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组织参加第五届温州早茶节、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的浙江农民信箱·杨梅专场活动,宣传推广瑞安农产品,高楼杨梅通过富硒农产品标准评定,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之一。

(三)农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强化。一是监管网络逐步健全。继续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全市形成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为核心、7个快速检测点为骨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二是绿色生产加快推进。严格按照一个标准、确定一个主体、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认真做好绿色认证,新增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5万亩。三是专项整治顺利开展。签订生产环节食用农产品安全责任书93份,发放田间生产记录本500册,加强对农业投入品、认证农产品的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共抽检蔬菜扑救各项措施,森林消防形势有所好转。全市共接到火情报警电话162个,发生一般森林火灾3起,过火面积1781亩,受害森林面积379亩,森林火灾受害率0.48‰,没有超过省政府规定的1‰考核指标。四是有害生物得到控制。实施森林病虫害监测面积223万亩,监测率95.6%;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3490亩,防治面积2750亩,防治率78.6%;种苗产地检疫面积1470亩,产地检疫率98.0%。

(八)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上级部署,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高。一是制度建设得到强化。修订完善《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补充规定》,在考勤纪律、车辆管理、公务接待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强化内部管理,取得实际效果。工作人员纪律明显好转,行政支出费用明显减少,4月份以来共节省开支6万多元。二是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在中层以上干部开展三个一活动,联系一个农林场、一个农业乡镇、一个重点项目,帮助农林场理清发展思路、化解矛盾纠纷,指导乡镇发展一乡一品,搞好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共承办27件,其中人大建议22件、政协提案5件,满意率达100%。三是廉政教育得到加强。组织学习十七大精神,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第六个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召开党风廉政形势报告会,加强党员干部的正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增强公仆意识、廉洁意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化解矛盾,办理信访件34件。

农林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仍然不少。从农业角度看,基础不稳,待遇不高,扶持不力,上访不断;从林业角度看,森林防火形势不容乐观,林地管理难度较大,国有林场处境艰难。概括起来,有五个难以改变:一是低小散局面难以改变。土地流转困难,土地集约程度较低,特色基地规模偏小。二是价格剪刀差局面难以改变。由于农产品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价格剪刀差使农民增收更加困难。三是靠天吃饭局面难以改变。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风险巨大。四是农业被忽视局面难以改变。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存在着农业被忽视的现象,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扶持。五是从业人员低素质局面难以改变。农民文化程度差,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也是今后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力促农林工作上台阶、出成效。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