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绿色经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与地区的绿色物流发展经验,结合国际贸易绿色物流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制约,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基于提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出口经济应对国际贸易绿色物流标准提升的现实策略。
关键词:绿色物流;对外贸易;生态经济
在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间商业活动日渐繁多,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地位愈发重要,同时各国贸易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逐渐兴起,“绿色物流”、“绿色GDP”等概念被不断提出,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物流作为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贸易活动中饰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粗放物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愈发严重。因此,我国应与多边贸易国积极开展绿色物流系统建设,希望借此调和环境与贸易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使绿色物流的理念与实践从地区走向全球,辐射到国与国间的贸易活动。
一、绿色物流的国际发展经验
(一)美国美国是最早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国家之一。所谓绿色供应链即用环保的理念来对供应、生产、销售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美国在推行绿色物流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逆向物流的发展,逆向物流方便了企业退货、废物回收等工作,一方面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使企业的资源消耗最小,达到了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大力发展绿色化包装袋是美国推行绿色物流的重要举措,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绝大部分州政府就已经出台了法律法规,明确国民应使用带有“绿色标志”的包装袋,而禁止使用难以降解的包装袋。
(二)欧盟欧盟牵头制定了一系列举措,从而改善了欧洲国家物流效率低下的状态,实现了绿色物流的目的:发展逆向物流,欧盟制定了《标准回收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行业报废物品的回收方法;推行绿色包装,同美国一样,欧洲也很重视绿色包装的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各国就纷纷展开绿色包装立法方面的工作,先后颁布贾琳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4)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级教学团队项目“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科研团队”(编号2016-05)中图分类号:F746文献标识码:A了《包装废弃物处理》、《包装盟约》等法律;创建绿色工业园区,在绿色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真正做到相互补充,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变成另外一家企业的原材料,真正做到了资源的循坏利用。
摘要:发展绿色经济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发展绿色经济的前提、主体、助力和保障四个方面,立体式地分析实现绿色经济的路径取向,从农业、非农产业、金融和立法等层面全面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实现路径;多元取向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造成了能源过度开发、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生态系统失衡和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前,经济发展的理念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专门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规划中涉及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理念之一,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南。绿色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传统产业经济的基础上,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将经济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作为纽带,是实现经济、环境和谐共存的一种全新经济形势。绿色经济指的是以效率、持续及和谐为目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内容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与我国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同,绿色经济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长期持续发展,要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绿色经济具有循环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等特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同步进行推进。
二、农业“绿色化”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前提
农业的绿色发展是绿色经济的多元发展的前提和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大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及高效的劳动生产率。但之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是以追求产量为主要目标,因此,造成了涵盖农药、化肥用量加大和土壤受到污染等等方面的种种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严峻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生产和进口数量的逐渐增长,我国开始注重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不再以简单的追求产量增长为目的。
摘要:绿色经济发展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绿色经济方法的比较分析,分析出其他方法的优缺点,并且说明自己用绿色GDP投入产出法的优势,为经济决策提供了更高的一个基点。
关键词:绿色经济;方法;研究
一、背景与现状
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粗放型非绿色发展模式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据统计,环境污染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能够达到GDP的10%左右,三废的排放量都是居高不下,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比如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快速发展不能够同时兼得,要想经济的快速发展,牺牲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绿色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保持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最终和谐统一的一种状态。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绿色经济方法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绿色经济一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学家皮尔斯在其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率先提出绿色经济一词。绿色经济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韩国在2008年8月提出了以绿色成长为主题的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期能够加强韩国在能源、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对能力,从而进一步缓解韩国在温室气体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除韩国外,日本在2009年4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以期通过该草案的实施达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进而强化日本的“绿色经济”。在欧洲,欧盟环境部长在2012年4月公开表示,欧盟将全力支持发展绿色经济。
摘要: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在全球达成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之间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本文阐述了绿色经济的内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阐述了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成果及展望。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机遇;挑战
1绿色经济背景
1989年,“绿色经济”的概念由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的《绿色经济报告》中,对绿色经济给出的定义是,“从长期上来看,能够改善人类的福利水平,降低不平等程度,同时不会使后代面临生态稀缺性和环境风险的经济形式”。在国内的研究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绿色经济指的是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经济除了环保产业之外,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绿色贸易与进入,绿色税收与财政,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一些绿色制度和行为[1]。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绿色经济行动。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表明:实现绿色经济不仅会实现财富增长,尤其是生态共有资源或自然资本的增益,而且还会在今后一段时期产生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应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和出台规划开展行动。英国在倡导低碳、低排放,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广新的节能生活方式;美国以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题,制定了“绿色经济复兴计划”;欧盟制定了“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印度制定“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韩国通过了“绿色工程”计划,日本在逐步扩大“环境产业”市场规模[2]。
2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011年联合国森林论坛的第九次大会在探讨“森林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时提出,林业对构建绿色经济的潜力巨大,要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将林业置于优先发展的领域。
内容摘要: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群体从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是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作用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研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这可以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从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降低数字普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的贷款成本与信用挂钩等方式更好地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绿色经济;影响因素;策略分析;风险监管体系
引言
数字普惠金融是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信息技术,发挥数字信息的透明和便捷特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金融风险,从而让金融服务深入到低收入和中小微企业中,有效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而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考虑到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如何有效使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从而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必须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系统探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影响因素与策略,从而更好地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学者们就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消费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展开了分析。邱兆祥和向晓建(2018)认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需要从金融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等方向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滕磊(2020)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使用深度的提升和覆盖广度的扩大,能够有效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江红莉和蒋鹏程(2020)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来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并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学真和龚沁宜(2020)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推动传统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来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雷汉云和王旭霞(2020)发现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改善环境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张林和温涛(2020)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居民收入提升途径增加居民创业机会,进而促进全社会创业创新,但是这种促进效应还受到自身发展水平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杨伟明和粟麟(2020)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这种促进作用在城镇居民和东部地区居民中更加显著。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当前缺乏系统探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采取相关最优策略从而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就各类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从而为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1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发展的机理
(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将资金配置给绿色企业服务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企业为了实现节能、减排、高效的生产方式,需要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绿色改造,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绿色改造的收益风险却相对较高,在金融机构获取绿色企业生产信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这类企业。这导致绿色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突出。数字普惠金融则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了绿色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消除,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机构愿意将更多的资金配置给绿色企业,有效解决了绿色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从而绿色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金融资金,顺利实现绿色生产方式的改造。因此,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下,更多的金融资金被注入到节能、环保的绿色企业中,而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金逐渐减少,这意味着绿色企业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污染低效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