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当代信息化社会,大众传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媒介行为,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行为造成重磅冲击。地方性高校在办学资源相对贫乏的条件下,信息化建设落后,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迎接大众媒介的正面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媒介,避免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除此还必须加强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从源头防疫负面侵袭。
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强化发展传媒的大众化。
当前,以信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正方兴未艾,信息产业作为急先锋、桥头堡引领着当代科技潮流。信息,这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名词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强度入主人类生活。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全国信息高速公路”(即NII)、“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即GII)两计划强势的推行下,全球刮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热,各国加紧研发、构架信息产业,犹如进行新一轮军备竞赛一般。这种势头,使得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直到21世纪还依然昌盛不衰,深刻地渗透和影响着社会生活。高度信息化也成为后工业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D·贝尔在《后现代社会》一书中说:“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①
信息,这个制造后现代社会奇迹的圣手,已经被学者们提到与物质、能量齐驱并驾的高度。②物质、能量、信息三者位列三甲,共同推动着现代文明的不断生成、巩固和发展。
信息的无限膨胀和全面蔓延,呼吁着乘载这位巨人的文明列车的到来。大众传媒因其直接面对大众,具有信息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的能力而成为首选。而事实上,它也是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传播的迫切需求构成了大众传媒合理生存的绵长生命线,大众传媒从一产生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按传播学的观点,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③简单地说,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它对社会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在促成文化体系的一致化和标准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它发出的信息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力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构架”去解释社会现象和事实,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有选择的提供一些信息,或突出某些问题,使受众知道什么是社会上赞同或认可的价值、规范和信仰,于是受众就自觉地被迫接受这一套“定义”或“解释”的约束和指导,尽量随大流,采取被整个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在。④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媒时代已然来临。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效果。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了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关键词]智媒语境;开放教育;媒介素养;学习素养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智媒语境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已经深刻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尤其对青年学生群体产生重要影响。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正确利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能够在冗杂的大数据中将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新要求,对于主要依靠远程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习者来说,正确、有效享用媒体资源更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和能力。能否在多元、海量、芜杂的大数据中将有价值信息为我所用,实现自我提升,不仅涉及个人教育,也关乎社会发展。为了深入了解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现状,探索提升媒介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媒介接触度、依赖度、使用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调查主要在四川开放大学直属学院展开,共有1285名学生参与了问卷填写。
一、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扫描
(一)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1285名学生中,947人在读专科学历,占总人数的73.7%;338人在读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26.3%。从年龄构成来看,有658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占比51.21%;有477人年龄在30—40岁之间,占比37.12%。综合来看,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学生总占比为88.33%。由此可见,开放教育仍以青年学生为主,青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群体的主要构成。
摘要: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新的挑战。调查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层次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分析外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外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以期为外语专业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外语专业;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0前言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学习资源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要素多元、交互功能强大、承载信息海量等特征”[1]。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介信息,如何根据自身需求获取有价值信息及如何抵抗不良信息侵扰,对外语专业学生是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外语专业学生接触其他国家的时事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的渠道大大增加,其媒介内容虽然是现实的语言材料,但其背后隐藏的立场、意识形态未必适合外语专业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他们是挑战。可见,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而紧迫的教学任务,外语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
1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内涵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网站、微信、微博、电子阅报栏、智能化终端等形成巨大的信息传播网格,信息传播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信息传播条件也突破了时空限制,信息传播渠道由线性的、单向的变为双向的、交互式的,受者与传者相对处于平行状态。新媒体传播主体、传播条件、传播渠道以及受者的地位都发生变化,对公民的媒介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思政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背景
(一)“控制社会”的形成与“非物质劳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特拉维斯•赫希(TravisHirschi)在《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论述了“社会控制理论”,即人性一方面受着欲望的驱使要向外扩张,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外界规制的约束而控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当今社会的控制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在福柯称之为“生命政治”控制下的当今社会,权利已深入到最细小的地方,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生产水平,科技通讯能力还有管理制度的先进而变得具有更强、更长的触手“,我们正在进入控制社会,这样的社会已不再通过禁锢运作,而是通过持续的控制和即时的信息传播来运作。”在控制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一种新型“资本—劳动力”关系下的非物质劳动者,他们在校的实习/实践,毕业后的工作,所面对的生产更多时候不是为了产生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某种服务,他们从生活本身就成为“非物质生产”的期间,一刻不停的进行着“非物质劳动”,并随着非物质劳动中心地位的一步步确立而不断加深程度。有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主体性”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毛里齐奥•拉托拉扎在《非物质劳动》中就提到“工人们被期望在生产的各种功能的协调中成为积极的主体”,更多的“社会工人”被要求或者期望为一种积极的生产环节里的主体,不是仅仅受着规章要求而是自主的积极的去进行劳作,去释放新的“主体”。但是“成为主体的口号非但没有消除等级同合作、自治同支配之间的对立状态,反而实际上在更高层次上造成了对抗:因为他既调动了单个工人的个性,又与之相抵触。”面对新型的更为严密的劳动关系,非物质劳动带来的更大程度上的“剥削”使得思想一向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革命”的群体,他们期待抵抗社会生产带来的压力。于是虚拟的、半虚拟的媒介环境成为大学生诉诸心灵解脱、寻找精神乌托邦的最佳场所。
(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与“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诞生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颁布,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而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用十六字表达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除了宏观构建与精神理念层面,真正的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离不开班团制、学分制、选课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在教育研究者的眼中,“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修课程,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选课制度仍然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由于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及教学设施不够完备等原因,实际上根本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造成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度实际很小”。“在一些选课制实施相对彻底的高校,选课制度和班级建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学生在教师和课程选择上拥有较大自主性,很难以班级为主体展开活动,这样在时空间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班级凝聚力”。这样,个体性诉求明显的大学生与集体意识淡化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匹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想法缺乏表达渠道,久而久之越多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弱化,责任意识下降,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及自我思考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新时代的大学生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需要发声:另一方面表达渠道的限制让思想受到压抑,二者的冲突很容易带来学生带来包括压抑感在内的心理失衡,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失衡情绪又极易蔓延开来,导致“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草莓族”大学生群体就是指承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小、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在现有体制之下做好制度规定的事情,偶尔对此产生非议或者发生不满时采取网络状态以及小群体内部吐槽等方式解决。
二、思政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