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育音乐教育

美育音乐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美育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美育音乐教育

美育视野下的音乐教学反思

【摘要】音乐是极富美感享受和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接受音乐教育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贯穿美育方法不仅是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美育

音乐是极富美感享受和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其通过抽象的听觉意象,反映着现实生活,表达着情感思想。正如《礼记》所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微妙,直接、即时的传达人们内心的感受。音乐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艺术,因此音乐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接受音乐教育,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大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古代的教育体系,在六艺科目中,把“乐”列为第二位,作为艺术科目和美学教育的代表。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由此可见在古代,音乐一直被关注。在当今社会,音乐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更因其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等优势,成为普及度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因而音乐教育备受重视。特别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音乐教育与美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和大学生个体两者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美育教育的渗透,开拓了高校音乐教育的视野,丰富了教育内容,优化了教育途径,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美育教育的渗透,不但能够使学生们学习到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能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心理,进而促进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在美育思想审视下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点击阅读全文

科研音乐教育艺术

科研是科学研究的习惯性简称。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有了它,人们将不断地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奥秘的,从而寻求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逐步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所以,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等革命导师都曾指出科学就是生产力。

音乐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个学科。因此,音乐教育舌动一方面要以充分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完成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任务,但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对音乐教育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成果化,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这门学科向着更完善、更成熟的目标发展。

反思我国建国以来音乐教育的前进历程,深感科研是推动音乐教育发展的生产力,是促进音乐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课题研究,往往影影甚至决定着整个音乐教育的命运和前途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美育理论较为薄弱,“代替论”(德育、智育、体育可以代替美育)一度混淆着人们的视听。由于美育本体的独立存在价值发生了动摇,以致美育在参与教育方针表述上,出现了时有时无、若明若暗的模棱两可态势,进而造成了普通学校音乐课长期处于未达状态。后由于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听洞察。展开了对美育酌深入研究,出现了一批阐述和论证美育功能、特征、方法及途径等问题的论文和专著。特别是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此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从而提高了全社会对美育的认识。时下,不仅美育重返教育方针,而且音乐、美术等学科在学校的地位与昔日相比,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至于对音乐教育本体的研究更是直接加强音乐教育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例如80年代之前,我们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教材教法层面上。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音乐教学法,一方面起到了指导教学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大多局限于方法论的应用阶段,缺乏完整的理论基础,也缺乏对音乐教育全过程的认识。在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七五”重点科研项目《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的带动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等一批专著和论文,构建起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学的雏型,开拓出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广阔天地,为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较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归宿,也为培养新型的音乐教育人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它们体现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才能适应新时代音乐教育的高标准、高要求。一般说来,教学主要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是根据已有的学科内容(教材)进行的,具有传承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即使有所更新和发展,但也主要是吸收他人的新近成果。而科研则必须以自我创新为前提,具有开拓性。应能够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中创造性地提出某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予以论证阐述。以得出科学的结论,达到推动音乐教育前进的目标。因此,对中等学校以上的音乐教师的考核及职称晋升,均包含有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内容,这无疑是对音乐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要求。

在对待音乐教师的科研问题上,必须处理好音乐艺术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关系问题。音乐教师结合教学进行创作、表演等艺术实践是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他们参加演唱、演奏比赛、发表或出版音乐作品等应予支持,对于其中获得奖项的教师更应予以鼓励。但艺术毕竟不是科学,艺术成果虽也有某些创新因素,但它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研成果。艺术成果可以体现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但它不能说明音乐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我们应提倡音乐教师结合自己的音乐艺术实践进行科研,这样可以将个人对音乐创作或表演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上进行思考,如能提出有学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并付之以完整的表述形式,那无疑将是一件很好的科研成果。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音乐教师应善于构建起以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这种综合素质是新世纪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

当然,音乐教师的科研范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从选题内容方面来说,有音乐和音乐教育两大领域。在音乐方面,既可对音乐学各分支学科(如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的所属问题进行探讨,又可就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方面的问题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在音乐教育方面,既可对音乐教育学各分支学科(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教学论、比较音乐教育等)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也可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中的实践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当然,学侮无涯,一个人的能力、精力和水平有限,不可能把研究范围涉及到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有重点的搞好科研上的选题。

点击阅读全文

音乐教育对德智体美的意义

摘要:

“德智体美”通常是用于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四个标准。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存在着辩证关系:音乐教育教学在德育活动中有陶冶感化和渗透功能,在智育领域有启迪作用,在体育中有发挥节奏、旋律的感染作用,在审美教育中有熏陶体验功能。

关键词:

音乐教育;寓教于乐;启迪智慧;促进审美

孔子关于君子“六艺”的理论与实践,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优秀遗产。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古代教育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集中反映了在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说明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培养锻炼综合型人才。其中,音乐教育仅次于“礼”,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不能简单地划分到美育的范畴,它对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一、寓教于乐———音乐教育与德育

点击阅读全文

音乐教师面临挑战及思考

面对“双减”政策的落地,艺术教育迎来了新的风口。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美育师资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音乐学科作为美育发展的重要部分,音乐教师如何体现美育精神、应对新的挑战、抓住崭新机遇是作为师者应该首先明确的问题。《意见》中对于美育教师队伍做了几点要求,提出要全方位提升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素养、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道路。[1]在《意见》的指导思想下,并结合“双减”政策的助力,音乐教师是促进学生艺术教育全方面发展的专业人员,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音乐教学指导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进行应对,并能把握好新方向,音乐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

一、音乐教师面临的挑战

《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互相融合,并且充分深入开发和落实不同类型课堂中蕴含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美育底蕴和中国民族审美特性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教学资源。音乐教育是基于美育的艺术教育,在此基础上需要彻底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做到与学科相融,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学生的课堂及生活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培养发展其多方面的的艺术天赋。[2]这表示,音乐教师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能只重单一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多维度的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及教学评价体系,这给音乐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音乐教学的方法、形式都将迎来重大的变化,新的音乐课程需要采取师生双向互助学习的方法,并且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新的形势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师只作为激发学生音乐美感和感染学生艺术情操的引导者而存在。因此,音乐教师的教学动向对学生而言就是审美教育的引路人,每一位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认识,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对教学的使命感,更应该具有热爱学生的宽厚情感。在专业方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要有独一无二的感知,唱歌时要有充沛的热情,欣赏音乐作品时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自身深入音乐情绪中,才能引导学生受到音乐情绪感染,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音乐教师自身音乐素质也要具备,要具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音乐教师同时也要熟练把握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美学知识一系列相关文化体系,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渗透音乐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加强用于自身的建构。

(二)立足核心素养,转变思想理念。《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音乐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以更好的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再似以前以教师为主体,音乐课堂是一个艺术审美的过程,并非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音乐教师在课堂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发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然后是鼓励学生,让他们自主进行音乐实践,教师只负责一个观察的视角来敏锐的觉察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境并加以指点,使他们能力获得提升。其次,依据《新课标》的三个层层递进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进行音乐教学实践,切勿只重课本知识而忽略对情感、价值以及过程的培养。最后,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动之以情的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充分感受音乐作品情绪,并能发展对音乐创造的能力。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选泽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同时,既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又使音乐兴趣始终不减,使得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3]

(三)音乐教师工作节奏更加繁忙。“双减”政策的落实,使得学校、社会对音乐教育加大关注,音乐教育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这代表音乐教师要更多的投入到音乐教学的建设中去。音乐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升高,工作量也会逐渐增长,曾经音、体、美经常被占课的现象将会逐渐较少,音乐教师则要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去完善教学,提高水平。“双减”政策中提出的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也将会建立与音乐学科相关的环节,音乐课堂的课后服务也将会大大增加音乐教师的工作量,音乐教师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完成课上和课下的教学内容。[4]

点击阅读全文

音乐教育观念

【内容提要】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从音乐观念进行音乐与智育、音乐与德育、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学校教育进行命题,并展开讨论,得出音乐以及一切教育的内涵一体,教育整体观念。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