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苗木调查报告

苗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苗木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苗木调查报告

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自查总结

xx区xx初中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工作自查总结

我校是区教育局直属初中,是市级“文明校园”。学校总面积为3718.8平方米(不含操场面积),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1920名,教职工106名。近几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卫”、“创文”、“创模”、“创园”为契机,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和谐陈仓建设步伐。我校按照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标准》和《xx初中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规划》,认真抓好创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经过自查,已基本达到了标准。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抓好组织宣传

按照市区有关安排,学校把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创卫”、“创文”、“创模”、“创园”成果,提升办学品位,加快和谐陈仓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制定了创建规划,统一了思想认识,成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立了以校长xx为组长的“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副校长xxx主管、政教主任xxx具体负责创建计划的实施。创建工作坚持标准,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狠抓落实。以扩大学校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垂直绿色为重点,营造绿色校园,促进学校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绿色文明意识,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制作环境教育、文明行为教育、荣辱观教育宣传专版、横幅4块(条),换写宣传板报30多块:利用班(晨)会、集会、校园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形成了创建工作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局面。

二、统筹规划,绿化美化校园

点击阅读全文

浅谈对淡水沙梨栽培历史的考述

一、淡水沙梨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产生时间与缘由

有关淡水沙梨的产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毕业于私立岭南大学农科学院的曾壮图在本科学位论文《淡水沙梨》(指导老师:李沛文教授)有过探讨。依据他对淡水沙梨最著名之产地———惠阳县秋溪乡沙坑地区(今秋长街铁门扇村一带)的调查,沙坑人口近1万人,从事沙梨业的就有8100人。其中,该地叶姓者占总人口的70%,淡水沙梨的产生与叶姓有很大关联。“闻彼姓于前清康熙四年,始自兴宁落居沙坑。因当地耕地稀少,而山坡、小丘、岗地众多,故当地乡民多利用山地栽植沙梨以为副业。是以淡水非为沙梨之原产地,其品种乃自兴宁输入者,而兴宁之品种又或来自福建也。”[2]据曾氏调查可知,淡水沙梨最初可能来源于福建,由当地叶姓村民经兴宁2013年第3期引种到秋长街铁门扇,时间是康熙初年。惠城区三栋历史上是淡水沙梨的一个重要产区,还有一种说法称,“大约在明末清初之际,三栋已栽培沙梨,至今至少有380余年的历史。”[3]有的甚至说,明末淡水沙梨就被引种到了河源[4]。这些说法虽有所差异,但也反映出淡水沙梨属外来品种,落脚今惠州市惠阳区等主产区大约在明末清初,距今400年左右。

(二)淡水沙梨栽培的历史变迁

1.清代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归善县志》卷十六《物产》载,“梨,香水梨最佳。”[5]香水梨为淡水沙梨的一种,归善县为清惠州属县之一,地域包括今惠州惠阳区全部、惠城区大部和深圳市龙岗区、盐田区部分。可见,清中期时淡水沙梨在今惠阳区等地已有栽培。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卷三《物产》称:“沙梨。叶如柿叶而大,二三月间花,六七月子熟。其大如瓶,其小如杯。肉白无渣滓。其甘如蜜,可疗热症。有青梨、黄梨、蜜梨三种,产乌石秂者佳。”[6]清代新安县范围包括今香港和现在的深圳市,乌石秂即为现在的深圳宝安区石岩街一带。《新安县志》中所描述的正是淡水沙梨,可见今深圳市部分地区当时已成为其重要产地。光绪五年(1879年)《广州府志》卷十六《舆地略八·物产》除引用上述内容外,特别在沙梨前加“淡水”二字,这是迄今所见准确称谓“淡水沙梨”的最早文献[7]。由此推断,在清中后期,淡水沙梨已颇有名气,为官方所认可。

2.民国民国六年(1917年)《惠阳莲塘浦沙梨调查记》对惠阳县莲塘浦(今惠城区三栋镇莲塘布一带)的沙梨种植有细致的描述:“以沙梨为大宗。几于无户无之。……凡山麓、山腹、山顶,无不栽种,将山横截成阶级状。”淡水沙梨单树产量颇高,有的梨树“枝梢贻无空隙,为之堕下,乡人以竹竿撑持之……据云,多者每树五六百斤不等”。淡水沙梨市场价值较高,果农生活富足。“通常每担值银三元,次二元半,又次二元。往年有贵至七元者,去年则低至一元七八角。此因地方战事影响,是非常价。……故乡人兼治田产,加以樵苏。一家数口即可自瞻”[8]。据民国十年(1921年)《惠阳县农业调查报告》,淡水沙梨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淡水和沙坑一带,又以沙坑为多;产量具有相当规模,出口颇多,除广州等地外,并通过海运销往了港澳等地。“经惠城出口之约数(各地由海运往香港及别处之数不在内),沙梨约八九十万斤”。其中又云,“十余年前收获较丰,是梨运来也,较近十年,收获较歉,是梨运去也”[9]。可见,清末淡水沙梨产量确更盛。民国十三年(1924年)《淡水沙梨状况之调查》称,仅惠阳县第二区的淡水,“每年出产有数十万担,收入有二三十万元”。此数额较以往已属较少,销往广州各处的数量也不多,原因有二,“一因政局不靖,致东江运输梗塞,货弃于地;二因发生虫害,食叶甚烈,农人束手不能挽救,皆无实结,纵或结实,亦无良好结果。”[10]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视察惠阳县合作事业报告》称:“二区淡水、沙坑各沿地,出产沙梨,平均值20余万元”[11]。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博罗、惠阳土壤调查报告》称,“沙梨以淡水之砂坑及永湖附近之坭磡之低丘小岗种植为最多。……据淡水区公所调查所得,此区产量,每年约有四十万担,价值三四十万元。”永湖即为今永湖镇,位于惠阳区北部。一亩梨园年“平均产三十担,每担以五元记,应为一百五十元,收益倍于稻田”。故惠阳果农“以之以为主业,而以稻作为副业。……抗战以前,沙梨销路畅旺,该地果农颇感宽裕”[12]。淡水沙梨销售市场较以前也有所拓宽,销“本省及港澳南洋各地”[13]。交通部邮政总局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编印的《中国通邮地区地方物产志》对全国物产多有统计,其中载,淡水墟销售沙梨200万担,价格在每担2-20元[14]。数据统计时间虽不可考,仍可见淡水沙梨产量之盛。惠阳籍作家叶蔚林在其小说《梨园初叙》中,表达出了对家乡沙梨园的深刻印记。抗战前,其家乡“没有梨园的人家,往往被视为穷家。……如果男家没有沙梨园,连棵树毛都没有,想娶老婆就要困难得多”[15]。因大规模种植沙梨对肥料的需求量巨大,抗战前,果农甚至“常在穗附近各地,如大沙头、凤凰岗、陈村、市桥等地,购买干猪粪,用船运载返淡水果园施用”[2]。1938年,惠阳被日军攻陷,淡水沙梨的种植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沙梨市场阻塞,果农生活困苦,多有斩伐梨树,将园地改种杂粮,以为生计。”战后,“果农多沦赤贫,无力整顿梨园及购买肥料”,再加上锯蜂等虫害影响,致使“产量日见减少”。1948年的“产量仅及战前一半左右”[2]。

点击阅读全文

财务科年总结及年计划

2007年,财务科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强化意识,干事创业,在争取资金投入、加强财务管理、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教体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加强财务监督,强化会计基础规范。

5月份组成6个财务检查小组,10月份组成1个考核小组,对我市局属学校及教委办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考核,通过检查,发现了典型,也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多数单位能够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收费;对固定资产也能按规定清查,及时入帐;往来款项也能及时清理;收款收据领用有记录、作废处理得当、保存完整。但也发现个别单位存在报损资产手续不齐全,捐赠物品不及时登记,长期往来款项不及时处理,赊购物品较多、欠款数额较大的现象。

二、加强收费管理,继续执行“三个5%”减免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4月份,我们邀请了市物价局有关专家对教育系统300余名在岗会计人员进行了教育收费培训,使我市教育系统财会人员的收费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收费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8月份,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工作意见》(即教体字[2007]131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收费工作的通知》对我市教育收费项目、标准和范围做了进一步强调。要求所有单位收费都要实行“两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管理办法、收费内容公示完整、及时、不随意降低收费标准。9月份,即墨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教体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学校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教育收费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通过对普通高中择校生实行“三限”原则和收费程序的监督,有效地杜绝了“人情费”和“关系费”,使学校预算外收入超年初预算1200余万元。

点击阅读全文

松突圆蚧预防和除治方案

一、目的意义

去年9月,我县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松突圆蚧系统监测和专项调查核实,发现松突圆蚧已经自然传播入侵我县。疫情发生区主要分布在九连山(林场、保护区)、杨村镇、武当镇(含棋棠山林场小河背)三个乡镇。有虫面积为36000亩,均为轻度发生。

由于松突圆蚧的自然传播入侵速率主要与寄主、天敌和气候条件等有关。目前我县53万多亩广阔的松林,已构成自然传播的基础条件;松突圆蚧的天敌种群少且数量短期内还不能达到峰值,难以抑制松突圆蚧种群数量的发展。从气候条件分析,与广东相近的环境条件已具备松突圆蚧自然传播条件。从松突圆蚧实际自然传播情况分析,年传播扩展速率可达10—20公里。综合上述有关因素预警,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计三年内自然传播的松突圆蚧发生面积将达到30万亩以上,预计导致10万亩松林重度成灾。从松突圆蚧入侵危害的后果来看,松树连续二、三年受害后,可造成成片林木死亡。因此,松突圆蚧一旦扩散蔓延,必将导致全县松林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并严重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实施松突圆蚧预防除治工作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我县经济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工作目标

开展松突圆蚧的预防和除治是保护松林生态的需要,各地要有力实施本方案,及时控制、压缩疫情。力争不出现重度以上的疫情。疫情发生区的阔叶树混交比例应达到30%以上;到“十一五”期末,疫情新增面积不超过20万亩,疫情得到控制。

三、工作内容

点击阅读全文

市退耕还林调研报告

于__市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10月21日,由担任__市政协副主席和常委的九三学社__市和主委、副主委组成的调研组,对__市的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调研,与__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农业、林业、水利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到__市山区农村,对__市今年开展的大规模植

树造林,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市的基本情况

__市位于我省的西南部,太行山南端,属于深山区、半山区、丘陵兼有的县级市,现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7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万。共有耕地89万亩,其中旱地,半旱地69万亩。共有林业用地129万亩,绿化总面积7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0万亩,林木覆盖率23.8。

二、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成效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