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泌尿系统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作者:谢芳晖袁丽薛雪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
了解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医护不分家,临床工作中医生的工作常和护士的工作同时进行,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以最佳的技术满足于患者。对每一名专科护士而言,了解本专科医生的工作内容十分必要。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残疾的预防,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和康复医学的管理。康复医疗是通过医学的手段,预防疾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减轻残疾的影响,它“治疗”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医疗手段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注射手段、康复工程手段、其他康复辅助技术、康复营养、文娱体育治疗、代偿和替代医学技术、心理和神经心理学治疗、传统的中医药学治疗等。
了解康复护理的工作内容
很多病人有多方面功能障碍,护理工作中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的发生很重要。协助和指导长期卧床和瘫痪患者的康复,比如适当的体位、良好肢体的位置、呼吸功能、排泄功能、关节活动能力及肌力等技术,以防发生褥疮、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护理学起来枯燥,但通过护士们精心护理可以对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深远。护生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临床经验,不知道护理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在临床学习中常忽视一些护理细节问题。适当给护生例举护理失败病例,比如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败血症,可让护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为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褥疮、感染,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观察组采取全方位的综合护理
常态化措施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培训,规范常见的护理操作规程,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减轻造成尿失禁的诱因,适当辅助一些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能制剂等。采用有效手段监测泌尿系统的状况,了解患者膀胱尿道功能状态,有无输尿管反流,膀胱憩室等,了解有无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高压排尿等情况,采用更积极的措施减低膀胱内压力防止自主神经反射障碍的产生,对于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患者,采用间歇导尿引流膀胱。
尿失禁针对性专科护理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压疮。患者若伴有四肢瘫痪,间歇导尿显然很难减轻病人的护理负担,可考虑行经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后外部集尿器集尿,有效降低膀胱内压力,避免上尿路受到损害。
感染护理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感染发生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严格执行密闭式引流,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0.5%碘伏行会阴及尿道口消毒,每2天更换集尿袋,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的恢复,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中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82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患肢末梢血运、活动、感觉等,做好管道护理,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指导;观察组41例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即术前进行心理干预、体位训练、规范疼痛管理、功能锻炼指导、个性化饮食指导,并针对特殊患者开展相关干预,在术后肺部护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个性化饮食指导、排便护理、泌尿系统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经多种护理措施的结合实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26.83%(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中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干预;老年;骨科;大手术
骨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严重程度多较高,患者不仅行动会受限,还会有明显疼痛感[1]。先天性髋内翻、尺神经损伤、髋部骨折、髌骨骨折是骨外科多发疾病,骨科大手术多指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等,相较于普通骨外科手术,骨科大手术的创伤更明显,对患者的影响更大,术后恢复难度更大[2]。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度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恢复更慢[3]。因此临床针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强调在手术基础上做好护理工作,系统性护理干预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护理实施的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4]。本研究以我院82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9年11月~2020年7月82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男14例以及女27例,年龄范围:60~87岁,年龄平均(71.46±9.86)岁,手术类型:髋部骨折手术9例,膝关节置换术6例,髋关节置换术26例。对照组41例,男18例以及女23例,年龄范围:61~89岁,年龄平均(72.54±8.94)岁,手术类型:髋部骨折手术10例,膝关节置换术7例,髋关节置换术24例。2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单发性骨折;②年龄60岁以上;③择期行手术治疗;④有完整临床资料;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所在医院的伦理审批。排除标准:①多发性骨折;②既往有骨折手术史;③合并影响手术安全的基础疾病;④合并严重精神障碍;⑤急诊手术治疗。
1.2方法 。(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患肢末梢血运、活动、感觉等,做好管道护理,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指导。(2)观察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从术前、术后两方面着手开展,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a.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在应对手术时更容易出现逃避心理,对手术及预后会有更多担忧,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始与患者保持沟通,在沟通中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患者不良心理,分析引发不良心理的原因,对患者开展知识宣教,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多使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向患者介绍既往治疗成功的同类型病例,通过同类型参考提升患者信心。b.体位训练:术前进行体位训练以帮助患者可适应手术时的卧位以及术后的固定体位,术前训练中还应该包括术后卧床期间各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比如需要练习平卧喝水、卧床进食、床上排便等,确保患者真正掌握。c.疼痛管理:根据医嘱进行镇痛,并观察镇痛效果和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疼痛未缓解,及时汇报医生采取措施,避免疼痛影响患者。d.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上肢肌力、踝泵、股四头肌及臀肌功能锻炼等。e.个性化饮食指导: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基础疾病,按其喜好订制相应的饮食。f.特殊患者的干预:针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监测与干预,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②术后护理:a.肺部护理:患者因骨折、麻醉、手术等因素进入了被迫卧床,躯体活动量减少,咳嗽力量降低,难以顺利咳出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导致呼吸道梗阻,引发感染甚至肺炎。护理人员需维持病房空气清新、每天定时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叩击胸背部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维持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术后第1日,病情允许,尽量抬高床头。b.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每天保持2000ml左右的饮水量;踝泵运动与股四头肌训练至少每日4次(早、中、晚、睡前),每次20个。c.个性化饮食指导:在订制相应喜好食谱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补充多种维生素,促进伤口的愈合。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食通便的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葡萄等;进食丰富纤维的蔬菜,丝瓜具有通经络的作用。d.排便护理:每次排便前对腹部行顺时针按摩,通过按摩提高腹压加快排出粪便。鼓励患者在晨起排便前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加快胃肠蠕动。对于有便秘表现的患者,合理使用开塞露,严重便秘时选择肥皂水灌肠,或合理使用缓泻剂。日常要对患者大便性状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处理。e.泌尿系统护理:尽量避免留置尿管,使用尿壶进行接尿;不能自行排出者,留置尿管;对于有尿管留置的患者,定时更换尿袋以及尿管,每日温开水进行会阴冲洗2次;无导尿管的患者,指导家属用温开水进行会阴冲洗。f.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术后由于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压迫机体各组织,血循环不畅从而导致压疮。普通患者,卧骨科床;对于压疮高危患者,卧气垫床。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间隔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高危患者缩短翻身时间,日常要做好患者皮肤管理,维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大小便失禁者每次便后用宝宝湿巾擦净局部皮肤,每天温水擦拭2次,臀部皮肤涂鞣酸软膏;定时帮助患者更换床品、病服等,为患者提供宽松、棉质、柔软的病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观察组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龄在1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5)岁;疾病种类:颈椎病8例,腰椎间盘突出10例,脊柱骨折10例,下肢骨折15例,上肢骨折17例。在对照组中,男患者36例,女患者24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2)岁;疾病种类:颈椎病9例,腰椎间盘突出12例,脊柱骨折12例,下肢骨折13例,上肢骨折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就是:患者入院之后,根据常规护理顺序对患者展开临床护理,遵照医嘱开放患者的静脉通道之后按照医嘱要求,进行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基本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患者出院的时候,给予健康指导,并且在出院后一周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在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的病史、病情、并发症等基本资料予以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准备床铺、抢救设备等。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3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5例,女63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46.79±9.53岁;颈椎腰椎骨折47例,躯干骨折31例,四肢骨折60例。将13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在入院时,院方通过与患者本人或家属进行协商,均在治疗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预见性护理指引方法如下。
1.2.1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保持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从而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不适症状等情况;提前准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病情严重时进行深静脉置管或给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和记录好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1.2.2心理护理:骨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易产生焦虑、抑郁、烦闷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遇到情绪波动大的患者,要用亲切、温暖的话语耐心疏导;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病情,打消他们的疑虑,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
1.2.3营养护理:营养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护理过程应根据骨科病特点及患者个体差异,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通常来说,骨科患者日常饮食需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热量,同时搭配补充钙和维生素D,这样不仅利于骨骼的愈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