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艺术学民间艺术方法当代建构
论文摘要: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具有错综复杂性,对民间艺术也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仍然植根于村落中的民间艺术。因此,当代民间艺术学的研究语境较十几年前发生很大变化。在当代文化影响下,原有的理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民间艺术学科继续发展的要求。民间艺术学理论方法的当代建构应重新给予审视,善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应用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综合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做到动态过程化与静态图式化研究方法并行,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中的文化哲学研究转向为民间艺术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方法从多学科交叉影响、立足现实文化研究等方面给予民间艺术学理论方法以扩充、更新,以适应现代学科体系的发展,为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完备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Abstract:Insocialtransition,socialdevelopmentandculturechangeswerecomplicated,whichinfluencedonfolk-artdeeply.So,linguisticcircumstanceofcontemporaryfolkart,tookplacegreatchanges.Undertheinfluenceofcontemporaryculture,primarytheoriesandmethodsdidn’tmeetthenee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folkart.SoContemporaryconstructionandstructurecouldbeemphasized,weweregoodatbreakingdownthebulwarkbetweensomesubjects,appliedgeneralmethodwhichwaseffectedbymanyintersectionalsubjects.Inresearch,weshouldadoptthedynamicmethodaswellasstaticmethod.Researchofcultureturninginthedailyandno-dailylifestructureprovidedanewthought.Thesemethodsexpandedandrenewedthesystemofmethodologyoffolkart;builtthefound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rtistry.
Keyword:Art;Folkart;Method;Contemporaryconstructionandstructure
民间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艺术学下的一个具有核心性质的学科,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上个世纪以后,随着民间文学调查研究的深入,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也开展起来。上世纪30年代,民间艺术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将民间美术的品类划归到民间艺术之中,并提出了民间艺术的特征。之后的50年代,伴随着到民间去发掘和研究民间文学、民俗资料的大潮,各级文化局、艺术馆或社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调查、采集、整理、研究上述资料的同时,也开始开展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工作。随着本土文化意识和寻根意识的觉醒,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而倍受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间文艺学界两度发起大规模的搜集整理民间艺术资料的活动,从广大农村发掘出大批有价值的民间文艺资料,并整理成册,这对民间艺术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民间艺术的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一次高峰。而近些年在资料搜集工作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始从艺术学等多角度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这方面的专著,有张紫晨的《民俗学与民间美术》、潘鲁生的《民艺学论纲》,唐家路和潘鲁生合著的《中国民间美术导论》、的《中国民间艺术论》等,从综合角度对民间艺术学学科建设和理论方法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从现代化角度来看,民间艺术学理论和方法的建构要面临与时俱进的问题。如果一味的保守而不知创新,学科的建设就难以赶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对民间艺术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随着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进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的村落空间彻底被打开,生存于其中的民间艺术也面临前所未未有的挑战,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状态。显然,民间艺术最初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原有的民间艺术学理论和方法能否适应当代民间艺术的发展?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扩充和革新。在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建构,确实需要我们重新给予审视、补充和发展。
1源于民间生活———朴素美
诞生于两千年前西汉的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艺术形态,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它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具有较强的中国传统特色,简洁、朴实地反映民间生活。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所以生活美是民间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民间艺术的审美之源。
2传统的造型———形态美
形态是艺术表现与存在的重要因素,艺术造型具有典型性和形象性的特征,造型是民间艺术形式美的基础。民间艺术作为民间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代表着大众的审美习性,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是按照民间艺术特有的形式美法则的逻辑去造型。所以民间艺术在审美形式上也表现出其特殊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其造型和色彩上,如年画、剪纸、泥塑、民间木雕等,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很形象的模拟性和传统性,在色彩上多运用红、黄、青、黑、白五行色,由于民间文化观念的意识形态的传承性和稳定性,所以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审美的一般规律,这是民间艺术形式美的基础。我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在其渊源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系,通常采用表现我国传统审美习性,民间艺术在色彩上与造型一样受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阴阳五行是中国特有的宇宙时空观念,因此主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观念色彩体系,红、黄、青、黑、白五行色成为民间艺术的基本色彩;在造型上多采用梅花、莲花、寿桃、仙鹤、公鸡、鲤鱼、飞龙等吉祥物做造型原本,这些都成为民间文化的观念性造型符号,它蕴含着人们的内心理想与审美愿望。如作品《福寿图》是一幅典型的祝福性年画,图中老寿星手持挂着装有长寿仙丹葫芦的手杖,跟着两个捧着大寿桃的仙童,面带祥和的笑容,其艺术造型体现了民间艺术特殊的形式美。在民间艺术中多子的石榴、葫芦、南瓜、葡萄等常看作多子多孙的象征。这就是中国本原哲学观及其观物取向所决定的艺术形态,是中国民间艺术造型的基本特征,也是民间艺术特殊的形式美。
3服务于大众———实用性
民间艺术的形式虽然相对简单,但简单中又不失其实用性,实用性是民间艺术的基本特性,它也是民间艺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创作民间艺术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还是比较强调其自身的实用性的。民间艺术的实用性是大众的,它虽然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但有些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同的艺术品产生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它的产生受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信仰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群体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民间艺术,它自然也服务于不同的生活群体,在一定的空间内具有普遍性。民间艺术的实用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它也是人们精神的需求。当时的劳动人民在进行相关物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的时候,也是为了处于一个实用性的考虑,人民为了在劳动时能够更好地省时、省力而去对那些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劳动工具进行一个相关的技术上的或者是外形上的一个改良,这不仅使它在外观上更具有美观的特征,也使这些工具在使用上更加顺手了。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脱胎于民间现实物品的纯艺术品,这是人们审美创造的创新与发展,它具有着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求的实用性。不管是什么形态下的民间艺术,它们都可以算得上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瑰宝,既有助于劳动人民更加省时省力地去完成各种农业活动,又能满足人们对其审美外观上的需要。
中国民间艺术的每个夸张概括的造型都有其本身的寓意。如门神年画中的神像,本身神像就寓意驱邪避灾,再将神像的造型进行夸张———夸大头部、缩小身躯的比例,让神像更显威风凛凛,这是民间艺术家融合自己的情感观念而创作出来的。从内涵上看,中国民间艺术用点、线、面等构成的抽象图形符号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提炼与改造进行的一种抽象表达,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如凤凰,是代表幸福的灵物。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图1)借用了中国民间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运用从中国传统太极符号演变出的“喜相逢”结构形式重新组合,反映出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喜相逢的构形方式,使凤鸟两两相对,线条优美流畅,旋转的翅膀又极富动感,给人以活泼、舒展、飘逸、紧凑、韵律感及向心力的感觉。台标借鉴中国民间图形符号的造型手法,既体现出凤凰卫视传媒的特色,又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中国民间艺术造型运用到现代插画中,并把造型的寓意与现代插画所要表现的寓意结合,定会让观者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与体会。
民间艺术的色彩对现代插画的启示现代插画可从中国民间艺术色彩的象征意义中得到启发,通过民间艺术色彩的象征性特征来传达概念,使人在情感上与色彩的象征产生心理的共鸣,从而更为深刻有力地表达创意主题。中国人崇尚红色,这一点在民间艺术中反映得很明显。红色容易引起人注意,象征喜庆、庄重、积极、向上、温暖、前进、神秘等。红色在各种现代视觉传播媒介中也被广泛采用,如婚宴的请帖,还有食品包装、礼品包装等都可见红色的影子,蕴涵了一种喜庆、富贵、吉祥如意的情感。中国民间艺术色彩明快,多用纯色和对比色,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这可以为中国插画的民族化提供养料。例如民间艺术中经常用到的红绿对比,黄紫对比和高纯度的原色使用,也可在插画中使用,使色彩更富装饰性,刺激夸张,更具视觉冲击力。民间艺术的色彩在表现夸张刺激、鲜艳夺目效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色彩的和谐统一。木版年画的民间艺术家善于处理色调和谐中的多种对比关系,不是依靠单纯的原色对比,而是用软色和硬色的对比,形成和谐明快的色调。有口诀“红喜绿,白为媒”,红和绿是“硬”型对比色,所以要以白相隔,方能产生和谐优美的节奏。民间艺术的色彩是大众的情感表达,是大众色彩审美心理、文化观念的反映,现代插画在借鉴运用的同时应不被传统文化所束缚,要在现代审美标准中进行重造,这样才能使民间艺术色彩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被激活,从而丰富现代插画内涵。
民间艺术在插画中运用的意义
民间艺术作为我国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取其适合有用的元素运用于现代插画中,不仅对于大众有心理层面上的价值,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有一定的意义。
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插画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插画使我们幻想的事物视觉化,使抽象的思想、观念具象化,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由于表现方式更适于广泛传播,数码插图在创意构思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大众的审美习惯或者说群体审美意识[2]。但综观目前中国的插画,多为对西方表面图式的挪用,实际上既缺乏对西方文化演变的了解,又缺乏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理解,图式更多是表面化的形式,缺乏精神上更深层次的挖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观念等都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而越是注重民族化、本土化的味道,在我们这东方的国度,肯定越具有感染力。原因是,在插画中融入民族化、本土化的元素,通过熟悉的视觉语言来激发记忆深处的感受,能使其与大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感,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更好地感染大众的情绪,达到插画信息传达的最终目的。
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国的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俗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艺术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正是因为它依附于民俗活动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至于被历史淹没。一方面民俗活动为民间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又丰富了民俗民风的内容和表现形式[3]”。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民间艺术几乎无处不在。春节前后用的门神年画、春联、剪纸窗花,元宵节的花灯纸扎,端午节的龙舟彩船等,中国传统节日里都有民间艺术的存在。在民俗活动中,民间艺术是物化了的民俗视觉形象,丰富了民俗活动并扩大了民俗的传承。而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域之间的地理条件、风俗、气质方面都各有不同,使民间艺术又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在经历了这几千年的社会变革之后,民间艺术仍保持着其纯真和质朴的艺术本源,我们从中吸取营养,丰富插画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也是对于本土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
传统民间艺术研究1
摘要:民间艺术涉及广泛,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传递着美的信息,它即是华夏文明的产物,又是最能表达中国人对美的热爱和向往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艺术是对线运用的极致的范例,文章从研究纹样的东方意韵的审美视角,通过分析纹样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展现传统艺术纹样美和它所体现的审美诉求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纹样;审美研究;东方意韵
欣赏东方意韵的线条美始于文明的开端,中国先民们对线条美的迷恋“如痴如醉”,并较早掌握了对线条的得心运用,赋予艺术特质之外的有温度的烟火气。对于传统纹样而言,线不仅被认为是造型元素,更是形成视觉动感与韵律的重要因素,蕴含着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理想审美观念和造型手法。
一、美的图示表达
(一)造型之美。纹样本质上属于视觉语言。线的造型美在民间艺术中起到引导视觉方向,分割空间结构的作用。适当的变化有利于展现艺术快慢节奏感的表达,疏密而多变的线条能够营造出透视空间的新颖感和变化的视觉效果。线条的粗细变化造就空间转折与虚实转换。原始彩陶纹样运用抽象的几何纹,形成直线和曲线的简洁凝练、灵动活泼。这种风格通过匀称相近的粗细线条展现力度变化,运用粗细一致的线表现平衡的舒展感,造型线条起起伏伏、曲折造型强化了律动的美感,线的流畅感结合块面的质朴感在不同角度呈现,达到和谐的构图效果。线的造型美同样体现在画像石纹样中,线条炫动的造型变化、空间分割的主次变化都展现出一种形式美。汉代画像石雕刻简洁朴实,它结合人本思潮的高涨和对美的事物强烈的感受力,运用高超的阴刻和阳刻的雕刻手法对生活进行记录与创作,涉及狩猎、采桑、宴乐和战争等群居生活内容,多样化的造型语言不仅丰富了纹样的发生发展,同时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征服自然的向往。千变万化的雕刻艺术形式展现出在静态的视觉艺术语言表现以外还需要调动各种视觉元素,实现在艺术语言里动与静视觉冲击的画面效果,营造速度和充满动态的意境,达到不动而动的艺术感染力。常见的题材有汉代的羽化成仙,神话传说里长着翅膀的羽人穿梭在画像石上,线条展现轻巧灵动之美。造型质朴唯美的人物造像,长袖翩翩,衣带飘飘,曼妙的曲线涌动出空气流淌的速度与方向。美的魅力体现在这个时期成熟完整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内容上涉及历史传说和日常生活小景。大到战争场景中人物动态,小到对小物件的摹刻,处理画面详略得当、虚实变化、主次清晰。对动态的绘色雕刻,把握空间布局,线条间的贯穿衔接无不体现古人对美的执著追求,成就了经典和永恒。
西部曾经是中华文明的最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曾经是中国文化政治的中心,而且由于这些地区多元化的地理环境和多元化的自然物产,孕育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这些都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它也成了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人文资源,在这种开发和利用中,许多的传统生活方式、乃至传统的民间工艺,都被提取出来成为一种可以作为文化商品出售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美术品,或可以在舞台、旅游景点表演的民间歌舞。于是,一时间,在西部的农村出现了许多的民间艺术家、民间剪纸能手、民间歌王等等;还出现了许多民间艺术村、文化生态村、民族风情保护村等等。昔日在人们眼中落后的西部,开始成为一个个风情万种的文化大省,神秘的、遥远的、原生态的这些关键词,将西部建构成一个“异地”的“他者”的文化空间。这一切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力量和哪些因素,在为我们建构这些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向往的“异地”空间?笔者在考察中发现,这些空间的构成无一例外都是借用了民间艺术这一形式。在人类初期的文明中,人们用艺术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巫术的、宗教的、充满象征符号的意义世界。今天,人们仍然在用艺术建构一个可以供人娱乐的、观赏的、游玩的、可以得到经济收益的文化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从事文化产品和艺术产品的制造。
尽管在人们眼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滞后,由于地处偏远,文化封闭,传统保存相对完好。但在今天,已不再会有任何一个还保持着传统的、自然的、从未受过现代侵染的地方。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地区都已经开始生活在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中。在弗里德雷克•詹明信看来,“后工业化社会”根本标志就是“自然”已一去不复返,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所谓自然已经消失,指的是世界上再也不存在没有被人染指过、没有受过“文明”点化的净土了,一切都被纳人了人的视野、人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世界整个被知识化、话语化了①。以往人们是通过自然来创造文化,而现在的人们则是通过“文化”来“重构文化”。我们发现,西部也是在利用以往的文化重新建构一种新的文化,而这种新的文化是以广泛采用民间艺术的形式来表达的。
为了论证这一看法,在文章中,笔者将采用一些学者,以及笔者自己在这几年里考察的一些案例,来描述西部文化的重构过程,并以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观察民间艺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一些普通的农民为什么在今天成为了民间艺术家;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家庭,在今夭为什么不再从事农业劳动,而成为了民间艺术或民间工艺生产的专业户;一些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传统产业在今天为什么萧条,为什么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变成了艺术才能生存下来;为什么一些为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服务的祭祀仪式和道具,在今天变成了可以表演的歌舞和可以出售的民间美术品等等。在学术上的“宏大叙述”理论体系遭到质疑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地方性知识和个别经验的研究,越来越认识到许多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许多文化的重建与重组,都绝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所促成的,里面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相互纠结并形成一股合力。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方,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遗产,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不仅重新塑造了当地文化,同时也成为了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现象在西部也不例外。在研究当今西部民间艺术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知识的形成,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被看成是自然现成的、理应如此的,而被看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由各种势力交锋之后形成的表述方式。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促使西部民间艺术当代构成的各种“权威”或“权力”。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对于当今西部民间艺术的研究就不仅要把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视为已知的话语建构,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看成是当下的一种话语建构,还要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调准到“当代西部民间艺术”与促使其形成的各种“力”的交互影响上,着重考察为社会所接受的“当代西部民间艺术”—即表达或体现当代西部民间艺术的“话语”—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变化的。虽然我们对于以往西部的民间艺术已经有了许多深人的研究,但对于它的现状,对于它在当代社会中的构成形式,认识仍不够完整和深刻。
人们只是认为:商品经济对西部的许多农村、牧区的渗透和冲击还相对薄弱,传统的农耕方式或游牧方式给予老百姓的影响还相对牢固,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口头传统”在这些地区和民族中还相对丰富而完整。许多在沿海地区或其他文化圈内已经消失了的民间文化事像,如某些神话、传说,在西部一些地方,可能还相当完整地保存着。这种认识有一定的依据,但事实上,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没有了能够完全与世隔绝的地方。只要不是封闭,只要与各种“外力”不断发生联系,它就不会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在不停的建构和被建构之中。首先是电视机的普及,使即便生活在偏远西部的人们也能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知道天下大事。
笔者在2001年到陕北考察后写的一篇文章中认为:“有了电视机,这些居住在深山里的人平衡的生活开始被打破了,生活在这里的许多人也许连西安都没有到过,但通过电视,他们却看到了整个世界。看到了繁华城市中的生活和他们所在的贫困中的乡村生活有多么大的距离。他们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寒酸和落后,同时他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被颠覆,以前被认为是美好的东西,现在变得一文不值。于是,以前认为‘可好看’的剪纸画被迷人的明星照所取代了,以前曾把他们迷恋得要死要活的山歌—信天游,也被现代流行歌曲所代替了。他们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羞愧,在这羞愧中,也从此否认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审美习俗,认为那是一种落后和简陋,他们要奋起追求和城里人一样的时尚,一样的漂亮’,②。的确,大众媒体正在把不同地区人的文化拉平,在这一过程中人文资源便开始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