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民族文化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

民族地区艺术设计论文

一、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特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思路

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主要思路:在教育方面,要构建适合地区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加强对外交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招生比例;在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育人手段,以民族艺术研究室、实验室、工作室、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文化水平提高统一纳入人才培养的始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1.构建特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为民族地区培养既精通民族文化又能够传播民族文化的艺术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体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专业与品德、教学与自学、对外交流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办学理念。学习国内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借鉴国外设计教育的先进理念,吸收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制订适应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2.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提高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高校要重视地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加强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设立科研发展基金,对教师承担民族文化艺术研究课题项目实施专项补助,提升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引外联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西部高校指导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逐步完成高水平科研学术梯队建设工作,为地区的民族艺术研究服务。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一、夯实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

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教育落后的农村和边远的民族地区,艺术素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多少文艺基础,更没有听过交响乐,基本上不识简谱或五线谱等,因而还必须从艺术基本知识的学习入手。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就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有效激发各民族大学生艺术兴趣、切实提高艺术素养的主渠道。当然,由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绝不能好高骛远,还必须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艺术基础差的实际来进行安排和课程设计。

第一,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制度设计上,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规范化的制度措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纳入学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严格规定学生一定的艺术类必修学分。在资金上,提供公共艺术教育专项资金和改善教学的环境与条件,若存在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要让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合理布局。建立操作性强的公共艺术教育监管和评估制度。在科研上,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和学生对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趋向和特点深入研究和分析,切实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规划等。

第二,在公共艺术教育课教学管理上,一方面,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力争涵盖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美术、影视等主要的艺术类别,尽量兼顾理论、技巧、赏析等多方面的内容,让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艺术的迷人魅力,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格陶冶、思维训练、知识传授等多个层面的教育作用。当然,教学上不仅是简单的艺术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更不能媚俗化为装饰性的休闲娱乐课,而要通过雅俗共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技巧,让大学生在接触中被感染和熏陶,使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能领悟到艺术的美,情感在学习中得以陶冶,精神在感悟中得以升华。课程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地方人文风情。实践证明,多层次、立体化的艺术课程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人格、健康的身心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执行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设计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又要推陈出新,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花永不凋零,避免因公共艺术教育的艰难而逐步磨灭。

第三,在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必须建立教育目的明确,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具有创新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满腔的热情,并心甘情愿为艺术教育而挥洒汗水和贡献青春的教师队伍,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真正落实的基本条件,也是让普通大学生对艺术持续保持热情的力量源泉。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积极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校要立足现有教师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老师的特长,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其教学水平,充实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并在学校每年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引进一些艺术专业或具有艺术特长的青年教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后备人才。二是通过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内部的教师职称晋升、学术梯队人选的评定、教学工作量的认定及薪酬待遇的合理提高等方面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要把教育资源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去,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文化艺术资源比较丰富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聘用客座教授授课或临时举办讲座、沙龙等形式,从而有效缓解高校艺术类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并有效拓展在校大学生艺术学习的视野和眼界。

二、利用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自信下发展探究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瑰宝,直至今天依然极具魅力。对于当代我国文艺发展问题,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同时,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艺领域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价值引领的任务艰巨迫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舞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民间民族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自古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就创作发展并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是各族人民根据其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本土舞蹈艺术形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当展同样也面临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到的这些新问题,严重阻碍了其更好地发展传承。要解决这一困境,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在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探索新型发展路径。

一、继往开来,坚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本色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为此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丧失了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失去了历史传统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在现代化多元思潮理念以及西方舞蹈文化艺术思想的多方面影响下,具有明显大众娱乐性和新潮时尚性的舞蹈类型逐渐占据舞蹈艺术市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急速缩小,产生了诸多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舞蹈文化相互融合的现象,其中虽不乏精品,但大多数不免哗众取宠,市场化和商业化倾向严重,背离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初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逐渐失去自身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失去发展延续之本。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难以坚守民族文化本位。继往开来,在坚守民族和民间文化本色的基础上求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坚持民族文化特色。首先,要保持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表演形式的传统历史特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载歌载舞特性和以舞传情特征,以及舞蹈表演和创作背后所依附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兼具深厚的历史文化性和情感艺术性。其次,要突出体现民族民间舞蹈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民间舞蹈往往独具民族风俗习惯特点和宗教色彩,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民族乐器、舞蹈动作设计、舞蹈创作理念、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最后,要坚持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民间文化性,即大众性和群众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就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创作出来的,并在人民群众间广泛流传,因此,具有坚实的群众根基、鲜明的生活特性和乡土特色。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应当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舞蹈作品。

二、推陈出新,赋予民族民间舞蹈当代元素

继承传统、保持本色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根基和本源,而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社会繁荣延续的动力和保障。我国从来不缺乏包含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但只有善于将传统文化价值与时展趋势相结合的文化艺术,才能够突出重围延续至今。当代社会舞蹈艺术的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不仅在创作方式和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而且在舞蹈艺术文化的诠释上,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营造出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不仅需要坚持民族文化本位,还要在此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当展必须不断突破,与时俱进。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突破封闭式的传承发展模式。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往往具有鲜明的自娱性,在传播上也多为民间大众的口口相传,传播范围较小,传播效率较低,信息闭塞创新性不强,增加了传承、传播的难度。当下,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民族民间舞蹈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不断更新舞蹈内容和表演形式,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努力实现原生态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该在传统创作理念基础上,充分借鉴融合新兴元素,在探索中超越,在融合中出彩。比如,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从强调人物塑造的群体性到重视审视个体价值;从朴素简单的表演平台到绚丽多彩的现代舞台效果……总之,在保持民族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核心理念。

三、兴学重教,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宣传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

一、教育资源现状和教学方法

(一)传承

包装设计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传承民族文化是包装设计一项很重要的功能。运用于生活中的包装设计不仅传递商品信息,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包装设计作品成功的关键。没有了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感染力。加入了民族文化信息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引起人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好感。因此在包装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的信息传递功能,让民族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包装设计。

(二)融合

民族文化有区域的限制,它服务于特定的人群。它呈现出来的是部分人、部分地区的观念和喜好。而包装设计是一项面向社会的,服务于大众的行业,包装设计作品必须以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为基点,力求满足大众需要,适用于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除了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外,还需要兼容并蓄与多种文化潮流融合发展,在彰显民族特色的同时携带丰富的时代气息,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经济潮流的作品,才能使作品更具活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作为重要过程,找寻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切合点,赋予传统民族文化以国际特色,让我们的包装设计产品以民族的特性和风格走向世界。

(三)创新

点击阅读全文

中小学民族文化建设情况探析

教学楼是以蒙古族传统的“蒙古吉祥结”为蓝本,整个楼体纵横交错,独具特色;校园内耸立着标志性建筑“撒袋”为原型设计的大钟,让人不得不想起科尔沁的祖先“哈萨尔”,好像时刻在提醒科尔沁后裔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振兴民族;楼体外墙刻有“蒙古祥图”,犹如祥云缭绕;走进教学楼,图书馆、会议室、餐厅等,内部装饰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在走廊、楼梯间等地方,悬挂着蒙文格言名句或者师生制作的有关蒙古族艺术的美术作品;在教室角落展示栏陈设着学生自制的民族工艺作品;各个教师里挂着成吉思汗图像和警策意义的蒙古族格言警句;在校内宣传栏中展示有关民族文化活动的照片和图像,连运动场的看台都充满了蒙古元素的图案。校园所有的角落都体现着蒙古民族文化特点。唯一欠缺的就是建筑文化与绿色景观文化未能完美结合。总之,通辽市蒙古族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形成了自我特色,营造出浓厚的蒙古族校园文化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要让墙壁能够说话,让花草能够育人”。这句话点出了校园绿化美化的重要性。绿化、美化与民族特色元素相得益彰的典型不得不提科左后旗甘旗卡蒙中。踏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大的蒙古包,蒙古包周围是碧绿的草坪,草坪上还有小羊,小牛犊等小型雕塑。走近草坪,才会发现那不是常规的草坪,而是一片片韭菜,用作绿化景观,同时还可以作为学生食堂的自给蔬菜;蒙古包也不仅仅是民族元素的体现,是用来作学生学蒙古象棋、版画、蒙古手工等民族特色课程的教室,为其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创设情境,一举两得。甘旗卡蒙古族中学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不仅布局合理,而且设计了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的文化长廊,学习园地,展示富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日常生活习俗图片,生活用具图片以及学生民族工艺作品;校园建筑与绿化美化浑然一体,并且利用校园内各处场所,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氛围,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了教育者,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民族教育的氛围,感受到民族教育的魅力。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构筑文化内涵,创建学校民族特色入手,用民族特色带动教师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合力,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上去。这种办校理念的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效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还未全面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学校,值得学习的典范。但是,仅仅靠校园环境中构建民族元素化的建筑,从环境布置上进行了民族文化凸显的整体规划就足矣吗?我个人的看法觉得这些难免有些流于表面,成为民族文化的面纱,更深层次的民族精神教育却依然很匮乏。因此,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一、学校制度民族化,习俗文化传承得以保障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认同民族文化,应该建立健全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日常生活、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辽市地区的蒙古族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或多或少都创建了适应自身特点的制度文化,以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比如,各个学校在全校师生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编印了适合蒙古族学校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例如,在《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加了一些本地少数民族共同认可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每生每天读一段民族经典的制度;制定校园内必须用蒙古语交流的制度;制定特定日子必须穿蒙古袍;制定周一课间操改为安代舞;设计蒙古族特色的蒙文校徽;创编有蒙古族特色腔调的蒙汉双语校歌集体活动必唱等。在通辽市蒙古族学校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蒙古族小学,制定了以上具有共性的制度外,还制定了每天课间操时间,低年级(一二年级)分组玩民族特色的游戏,如沙克,博克,打布鲁等;高年级和教师则做广播体操、跳安代舞,不像大多民族学校那样只在周一穿蒙古袍跳安代舞。制度的规范会使师生自觉地形成是非观、世界观,自觉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风。目前各个蒙古族中小学制度的制定还比较全面,但是执行就不见得那么完满。有些制度就是有条款无事实,有些制度的执行流于表面,走过场。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制定更细化的制度,要让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要让蒙古族精神在制度规范的保障中得以传承。因为制度的保障,学生在校园里说着蒙古语言,唱着蒙古歌曲,读着蒙文书,学着蒙古礼俗,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但,应该注意的是,校园里民族文化的传承得到保障的同时,校园外也要给学生创造对自己民族认同和自豪的氛围,“民族认同感的基础所形成的文化现象无疑就是一种文化的复兴过程”[2],无时不刻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过程。例如,设计出具有蒙古族服饰特点的校服(一般意义的运动服上增加蒙古元素也可),佩戴蒙古族特色的蒙文校徽,即使走出校园,也能让人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而且走到哪里都能看出是民族学校学生,区别于主流文化;在假期组织草原夏令营等活动,到农村牧区真正感受和学习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习惯;“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3]因此风俗习惯,节日传统以及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形成一种氛围影响学生的文化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要求学生与家长形成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观念。

二、学科教学民族化,民族精神教育得以渗透

人类学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主阵地。因此,蒙古族中小学是蒙古族文化传播传承的基地,只有让广大蒙古族青少年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悟和了解,继承和发扬才有可能深入民族文化教育,才能肯定民族文化建设的成效。蒙古族中小学要把本地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炼出来,与学校实际相联系,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让学科教学与民族文化相渗透,打造蒙古族特色突出的校园精神文化。根据学校特色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例如:蒙语文课程,作为主科有很多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选文,可以结合蒙古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蒙古族警句格言,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它学科教学也可渗透民族文化教育。音乐课程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渗透传统艺术文化;手工课程中渗透民间工艺;体育教学中兼顾传统体育项目等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科左后旗甘旗卡蒙古族中学音乐学科开设蒙古族民歌、呼麦、蒙古长调、好来宝、民族舞蹈、马头琴、四胡等民族艺术方面的音乐艺术课,充分挖掘民间音乐,推动了本民族学校素质教育进程。美术学科安排了民间手工、雕刻艺术、皮艺、烫画等教学内容;体育学科纳入博克、蒙古象棋、沙克、射箭等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此之外,还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比如,开展蒙古族民歌大赛、蒙古族舞蹈大赛、蒙古族民间工艺大比拼、蒙古语演讲比赛、蒙古族文化艺术节(校园艺术节)、蒙古族体育系列比赛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或主题班会活动。在这里,课外活动真正成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总之,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文化丰富于教育的内涵,教育是文化的主要传播形式。通过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让民族精神得以传承是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