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具实训总结

模具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模具实训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模具实训总结

中职模具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

摘要:文章以集美工业学校为例,在模具专业教学中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新模式,将道德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课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专业教学改革中不断优化升级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采用项目式教学,短期“学徒制”模式、冠名“订单”班等形式,以企业就业为主导,实现产教融合。与此同时,协同闽南本地模具企业,不断升级教学硬件,建设专业教学基地,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和协同教学。

关键词:产教融合;模具制造技术;教学新模式;学徒制

1概论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与支持,目的是为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动力。现代制造业中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计算机、医疗等领域的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利用模具加工成型,因此,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制造业的兴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将直接进入制造企业的生产一线,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产品制造的水平,进而决定生产产品的质量。因此,学校培养出符合模具行业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印发的相关意见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目前,笔者所在区域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错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教学软硬件的升级,改革教学模式与完善教学环境,实现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行业岗位应用能力,从而为区域模具行业输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模具专业教学中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2.1道德思政进课堂,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事业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立德树人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根基,也是中职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首要任务。零零后的学生在多元化环境下长大,个人意识强,思维跳跃,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普遍存在怕吃苦、意志不坚定等不足;另外,中职学生未成年,心智不够成熟,对三年后的专业就业岗位前沿认知不够,意志不够坚定,缺乏工匠精神。因此,在任何模式的教学中仍需植根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坚定学生专业选择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工匠品质,树立岗位自信。产教融合下的教学新模式要实现立德树人,还是得专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围绕这个目标来教,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行业文化和专业知识。针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可以融入爱国情怀、7S素养、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如笔者教研组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中,通过校企融合,利用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导向,以工匠精神的内涵“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命名进行分组实施教学;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量身定制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岗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行业职业素养等教育内容。

点击阅读全文

数字化设计人才培养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思路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矛盾、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的技术发展、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人才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目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众多企业需要大量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本文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业的良好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制造探索

目前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现有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模具设计、开发、维修、CAM/CNC、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甚至出现了“年薪16万元招不到高级模具技工”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矛盾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课程改革论文2篇

第一篇: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一、目前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困境

高校的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对听说读写各方面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高校英语教师已认识到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明显跟不上职业发展对英语学习的强烈需求。但要立竿见影地见到成效又存在很多的困难:

1)高校基础英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本功,但近几年随着高考人数逐渐下降,普通的职业院校招生的分数也在下降,所以,大部份学生的分数较低;

2)英语基础较差,学生一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以致造成学生基础英语成绩难以提高;

3)对英语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花时间多,学习用处不大;

点击阅读全文

模具设计中引导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属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扎实的理论和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法,以此使学生能够正确设计出合格的塑料模具。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使用将非指导性引导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完成创新实践,加强学生独立设计模具的水平。

关键词: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非指导性引导教学法;创新能力

一、非指导性引导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非指导性引导教学模式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该法在教学中使用后大受欢迎,在西方得到了积极推广。该模式的含义主要是指少用“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多用“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指导性引导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区别,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命令、指示为主,对学生提出教学要求,向学生直接灌输相关知识;该模式中教师不再对学生下达直接、命令性的指示,和学生进行更为平等、直接地交流,从而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为自己的学业负责,提高学习积极性。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程度作为评价标准。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1.确定辅助情境阶段。在该阶段中,需要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展示,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合理的手段,帮助学生表达心声。教学需要先做好相关准备,包括预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表达自身感受的要求等,和学生进行平等的、非引导性的交谈,从而和学生对某些问题交换看法。2.探索问题阶段。在该阶段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后,澄清和明辨学生的情感,掌握学生心态变化,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3.发展学生洞察力阶段。在该阶段,教师主要起辅助而非引导作用,在学生自己展示关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后,教师从旁通过简单的语言,帮助学生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加强思维灵活性。4.规划和决策阶段。该阶段中主要由学生自己动手,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自行制定计划并决策。教师辅助学生但不干扰学生自己的想法,由学生自行发挥。5.整合阶段。学生在完成上述活动后,向老师汇报具体情况,同时对类似的活动进行完善。上述五个阶段相辅相成,组成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全过程。这五个阶段不是一次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多次谈话。如若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塑料模具设计中,学生会在整个过程中能够把握课题内涵、掌握拟定模具设计方案、执行方案的技能,可以对相关问题和结束的活动进行总结并反思,学会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思考问题,运用独特的办法来处理好问题。

二、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情况

1.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注重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帮助他们通过考试测验,这样就忽略了实践教学,使学生缺少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如此,学生仅仅凭借理论知识是达不到企业岗位的实际能力要求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只能停留于课堂讨论上,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相去甚远。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以教材或授课笔记进行讲授。讲课的过程量多质差,学生学习效率不好。虽然在课件中配备了模具动画演示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很差。2.项目化教学模式。目前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种时尚。其特点主要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学生作为项目执行的中心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该教学法有着诸多优势,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实际调查看,其有一些弊端:(1)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塑料模具知识体系。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模具设计,以一套模具设计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教学。学生在进行模具设计过程中,由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使每个学生关注的知识点比较片面,无法完整统一。(2)硬件设施无法满足要求。项目化教学一般是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由于分组后需要同步进行教学,就要求学校具备足够的硬件条件满足教学需求,这样对于学校的负担太重,也利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此外,因为学生对项目设计的不了解和没有设计经验的积累,使他们往往会选择寻找类似项目的资料来作为参考,这样学生就缺少了独立思考和自行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对于每个学生都分配了固定的任务,使每位学生都只能掌握部分技能,这和企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创新性复合人才相去甚远。(3)对绪论和模具标准化方面的知识讲解太少,考核方式太过单一。课程绪论和模具标准化的知识对学生有极大作用,前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是未来塑料模具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质量要求,对学生完成项目化设计有着较大影响。但是许多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学校忽略了这两方面知识的传授,这对项目的进行造成较大的阻碍。同时,若是舍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考试,按照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无法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着全面合理的评估。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一、毕业设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院机械类专业含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相关专业。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