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慕课建设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有机化学实验的目前现状是:
(1)验证性实验过多,探究性、设计性实验极少,且实验项目的选择陈旧老化,这导致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
(2)普遍存在药品试剂用量过大的缺点;
(3)受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制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摘要:随着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利用慕课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纳和实施。文章在调研国内信息素养慕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利用慕课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继续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慕课;信息素养;SWOT分析
0引言
截至2020年12月,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1],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这一数据强有力地证明用户交流、获取信息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用户利用各种检索工具以及网络信息源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行为更为普遍,开放、共享、免费、高质量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受到用户广泛的支持,MOOC(MassiveOnlineOpenCourse)作为一种在线教育方式的技术手段,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起来。
1高校信息素养类慕课建设的现状
慕课的理念是通过网络技术让全世界在校以及社会用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课程不仅开放、共享,它是在整合OCW(开放课件)的资源基础之上,提供更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认证、课程互动、课程考核、学分认证等内容。慕课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在线和开放。一门课程上万人、百万人甚至更多人参与其中,如此庞大数量的用户在线同时学习知名高校的课程,这在传统教育中是无法想象更是无法实现的,斯坦福大学校长将慕课比喻成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慕课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席卷至全世界[2]。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是国内目前规模较大的两个平台。中国大学MOOC由爱课程网联合网易云课堂推出,目前有北大、浙大、武大、复旦等769所国内一流院校加入其中。每门课程定期开课,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多个环节:观看视频、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穿插课程的提问和终极考试。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推出的在线中文慕课平台,清华大学所有的公开课程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共享,除此之外,学堂在线还积极引入其他高校的精品慕课课程,截至目前,平台打造了3722门在线课程。笔者调研了两个平台上与信息素养相关的慕课课程,分别以“信息检索”“信息素养”“论文写作”和“图书馆”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经筛选、去重、汇总之后,截至2021年4月,共有30门信息素养类课程。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目前,30门课程中有8门国家精品课程,除有一门来自于职业技术学院外,其他均来自于高校。30门课程中,除有两门课程来自于同一所高校(武汉大学推出了“信息检索”和“信息素养与实践——给你一双学术慧”两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他课程均来自于不同的高校。武汉大学黄如花老师的“信息素养”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昭锋老师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是开课时间和开课次数最久的课程,它们从2014年推出至今已经开课14次。2019年推出13门信息素养慕课,创历史之最。
摘要:慕课是一种广受关注的新兴教育模式,在国内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文章通过梳理慕课发展的历史,分析慕课的主要特征,指出了慕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展的困境,如高辍学率低完成率、首次开课工作量大、学习成果社会认可度不高、学业不端行为频发,进而提出了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对策: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加强平台对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给予教师团队充分支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创建学分银行,完善证书认证体系;建立学习信用机制,更新技术手段认定学业不端行为,从而促进慕课这一舶来品的本土化,实现慕课在高职教育领域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字:慕课;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体系;教师信息素质
近年来,慕课作为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的产物,被誉为史上最大的“数字海啸”,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影响席卷全球。目前,在中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慕课的建设、运行、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学习慕课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给教育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但是,随着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慕课的高辍学率、学分认定不正式、学业不端行为频发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因此,审视慕课在高职教育中发展的困境,研究有效的发展对策,成为慕课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慕课的内涵阐释
(一)慕课内涵与发展
慕课是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音译,即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产生的一种网络远程教育体系[1]。慕课由史蒂芬•道恩斯和乔治•西门子于2008年首先提出,随后在教育界迅速走红,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世界名校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也争相上线慕课课程。2012年,慕课迎来高速发展机遇,全球慕课三大平台Coursera、Udacity和edx相继建立,标志着“慕课时代”的来临,这一年也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国内著名高校清华、北大首先尝试引入“慕课”教学,随之国内其它高校也迅速跟进,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等中国慕课平台也陆续启动。2014年,“爱课程”网开通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与国内985、211等高校积极开展合作,课程资源和选课人数创历史新高,成为中文MOOC第一大平台。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颁布,积极鼓励各层次高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并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认定了490门和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分别是22门和111门),促使中国慕课的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学分制教学制度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选修专业英语课程人数减少。土木工程项目国际化需要懂技术会双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在了解学生选课初衷基础上,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需要,扩大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形成“小而精”的课堂,维持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完整。
关键词:学分制;专业英语;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项目国际化日益普及,社会需要熟练应用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能胜任工作中的多元交流的土木工程师,在此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外语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1-2]。近年来,伴随着学分制选课制度的推行,选修专业外语课程的学生人数减少,在其他学校也有类似问题,甚至因为选修人数不足而停课[3]。在此背景下,对学生选课初衷进行调查,对专业外语进行了课程建设,并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选课现状及原因分析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05-2006学年开始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组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选修人数一直稳定在年级人数的50%左右。自2015学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制度,按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规定,专业外语属于学科拓展模块下的任选课之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专业外语开始以学分制方式组织教学,当学期选择专业外语的学生数为174人,其中2015级98人、2016级76人,每年级选修学生数量占年级总人数25%左右,相比较于往届选课人数下降近50%。选修学生数量减少表面反映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深层次的原因是专业外语与其它十几门任选课一起面临学生的挑选,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不能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持续的积累才能拿到学分,短时间的突击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转而选修好拿学分的课程。
二、教学现状
[摘要]就业导向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建设,应该秉持产、学、研融合理念,除符合国家标准外,应该参考AACSB国际认证框架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毕业即就业的应用型一线管理人才。改革后的保险学专业具备“互联网+”教学资源获得保险办班企业认可、学生实践能力获得企业肯定、毕业生被省内公司应聘为内勤管理岗位比率较高、师生共创以在地险企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成果等效益。
[关键词]保险学;国家标准;就业;应用型慕课教学团队
以往的文献指出高等院校在“双一流”学科建设时,必须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金链进行有效对接[1],其中产业链向前延伸至高校,成为产教融合趋势。以就业导向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建设,也应该秉持产、学、研融合理念,结合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商务数据等专业工具类课程,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全真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起“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险学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培养全能型复合管理人才。以往的文献提及保险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并且系统掌握保险理论,具有实务技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良好,能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在课程内涵建设方面,过去的文献曾经提及专业内涵建设必须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3],其中可以解读为课程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4],培养的能力必须符合“以市场为导向”。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来适应和引领高等教育发展[5]。这点与保险企业推广“在险企制度下的创业”制度理念不谋而合。依据2020年6月24日597人才网公布的就业岗位数据,针对保险学专业提供的岗位数为厦门市212个、福州市152个、南平市29个,三地总岗位数为393个,可见南平市保险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小于福州市、厦门市。本研究以武夷学院商学院保险学系2016级在福建省选择保险行业工作的毕业生为基础,了解企业就业需求,检验专业建设与培养人才目标是否达成。
一、区域就业人才需求
(一)岗位需求
武夷学院商学院立足于福建省南平市,是2016年设立的4年全日制本科高校,目标是培养保险学专业一线管理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福建省内就业的城市以厦门市、福州市、南平市居多。然而597人才网公布的岗位信息显示,南平市保险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小于福州市、厦门市。招聘的岗位以市场营销、核保理赔、业务管理、组训讲师、人事管理、营业支持与客户服务管理为主。表1显示南平市的组训讲师、营业支持、业务管理、客户服务岗位需求显著高于厦门市、福州市,而厦门市、福州市的市场营销岗位需求相对高于南平市。组训讲师、营业支持、业务管理等岗位,企业要求应聘人员有从事外勤、保险行业文案的经验。表2显示,南平市的专业内勤岗位需求远高于福州市、厦门市,然而平均工资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却是福州市、厦门市、南平市。此结果表明,武夷学院商学院保险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想从事内勤岗位工作,其在南平市就业的几率大于福州市与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