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教学

民族教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民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民族教学

民族声乐教学

(一)在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中引进地方民间演唱风格的意义

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当代民族声乐歌坛上日益趋同的现象进行过反思。指出在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我们在注重方法的运用和嗓音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歌唱风格的追求。在专业音乐教学中,追求歌唱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是否太土气?的确,在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提倡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似乎是“抱残守缺”和“不合时宜”的代名词、同义语,然而,在当今全球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本土化的大趋势中,在人类对工业文明带来的诸种弊端的反思中,“文化保护”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同时,还须注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否则,将失去文化生态的平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对各类民间音乐的表演艺术进行研究,将其上升为理论并应用于民族声乐的教学中。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歌演唱艺术的研究,已有很多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武汉音乐学院周耘副教授编著的《著名彝族歌手白秀珍歌唱艺术研究》[1],从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白秀珍的演唱特点;还有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刘长瑜的文章《海南彝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初探》[2],介绍了海南彝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山东省艺术馆研究员魏占河发表的《山东民歌演唱漫议》[3]一文,也对山东民歌的发声和润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秦露发表的《重庆民歌衬词韵母的音色与音乐的关系》[4],指出了重庆民歌衬词的语音特点与歌曲的情感类型及其演唱形态特征的密切联系;湖南怀化师专音乐系教师李强发表的《湖南怀化罗子山高腔号子浅析》[5],对当地“罗子山高腔号子”的各种特点进行研究;还有周友金的《鄂西高腔山歌演唱风格初探》[6]、李万进的《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研究》[7]、袁东艳的《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8]、周方跃的《鄂西特性三音歌的唱法》[9]等等,都在同时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这不仅能促进民族声乐歌坛的繁荣,而且从民族声乐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也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诚然,中国民间音乐的歌唱方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我们不可能拒绝学习包括西方音乐文化在内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以保持我们中国音乐风格的纯正;不可能将现行的“学院派”教学模式彻底解体而恢复封建时代的音乐传承方式。我们现在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唱法的基础,借鉴和吸取了西洋发声方法的技术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与过去相比,歌唱者在训练的方法上、歌唱的各种技巧上、演唱的曲目范围上等等,均与以往的传统唱法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上述的“趋同”问题。由于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模式化倾向,以致我们不看电视屏幕而仅凭听觉,很难区分歌唱者……问题在于目前我们歌坛上的风格太单一了,尚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全国观众对一名民间歌手索朗旺姆的选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目光投向民间,向民间音乐家学习,必然会丰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

(二)在专业声乐教学中引进民间演唱风格的初步构想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法的支配,也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特点,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虽然是针对民歌的音乐旋律和歌词而言,然而对于其演唱方法来说,大致如此。大部分民歌在演唱上并无统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很大限度上是依靠歌手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进行创造。同一首歌不同歌手演唱,常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艺术效果,所谓“一曲千家唱,巧妙各不同”。正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在语言、地理环境、文化传统、表达感情的习惯等因素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演唱的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才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同时在各自的审美情趣上,也具有其独特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当代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唯有广泛吸取各种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的歌唱艺术和教学方法,兼收并蓄,我们的民族声乐方能呈现一派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声乐教学

内容摘要:真假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它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的感觉,上下声区贯通,是民族声乐教学所追求的,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拓展其音域、音量,美化其音色,大大增强声音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真假混合声训练

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它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这种声音上下自如统一,音色甜美明亮,给人以亲切真实的美感。它不存在由于换声而出现的音色不统一现象,又克服了真声唱不上去,假声唱不下来的困难,是当今普遍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唱法。

人声本来就有真声(声带的全振)和假声(声带的边缘振动)两个机能的存在,恰恰是这两个机能的混合,我们才获得了宽广的音域,这音域大大地超越了生活语言所需要的范围。

真声和假声两者的混合声音,其发声状态为:从低声区开始就使声带边缘变薄,掺入少量假声,随着声音的上行,假声成分逐渐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声。中声区真假声相伴,混合共鸣较好。混合声的音域统一连贯,无明显的换声区。这种声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混在一起”。一般说来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多些,头腔共鸣就丰富,唱低音时真声成分多些,胸腔共鸣成分就越多。这种混声的发声是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振动变化为依据产生的混合共鸣。

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的语言,容易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较方便,所以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只不过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所使用的真假声比例不同而已。民族唱法的自然混合声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更是初学者所不容易掌握而又必须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耐心来雕琢的。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把混合声的训练作为重点来教授。笔者根据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预科教学革新讨论

本文作者:卢贵子作者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如何在短暂的一年时间里,使民族预科生达到高校本科新生的标准,并使之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此,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总结近年来预科教学的实际经验,以及展望预科教学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就预科教学定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进行着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一、教学定位:以预为主,牢固基础,增强能力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本科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既不是高中教学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大学教学的提前施展,在内涵上它具有“补”和“预”的两重性:“补”即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补习;“预”则是学生为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预备[1]。对补与预孰主孰次问题上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并做具体的确定。民族预科生源不同,补与预的主次顺序就应不一样。也就是说,既不能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而搞成单纯的文化补习,也不能因为它尚未完全脱离基础教育而忽视对高等教育的基本定向作用。

过去,学院的预科教学基本上是“以补为主”,重点是帮助学生补习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但是,随着学生生源的数量和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对预科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学院首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研究并实施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民族预科衔接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学院根据各高校本科培养的目标,结合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对民族预科教育教学进行了重新调整定位,即从过去“以补为主”转变为“以预为主”,重点帮助学生牢固基础,增强能力,提高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力,为他们本科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牢固基础,是指预科学生在一年的预科学习时间里,根据自己先前学习(高中教育)的某些优势或劣势,有意识地查漏补缺或巩固提高,从而为自己的后继学习(大学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如将来读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一年的预科学习时间,加强或提高自己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方面的基础性训练,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和语言文化背景。

点击阅读全文

省域民族教学革新研究

本文作者:朱安文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主流媒体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就业压力以及因经济落后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大量丧失。少数民族转而选择国家教育体系的代表———汉族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向汉族看齐,淡化甚至放弃民族文化的精华。无法否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多元文化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学界普遍认为,多元文化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为应对族群多元化而实行民族同化政策的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对此提出文化多元的理念,认为族群之间的差异无法根除,其分别在于血统,而不是文化。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倒台和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民主权力运动的高涨,民族主义和民权运动兴起,少数群体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要求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并获得平等的权利。美国和加拿大长期实行的民族同化政策导致国内族群矛盾激化,被迫寻求新的解决途径。1965年,加拿大颁布《皇家委员会关于双语主义与双文化主义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强调尊重文化自主性,包容文化差异性,要求在具体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实现族群平等。国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以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坚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河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分布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少数民族。②人数较多的是满族、回族、蒙古族,大多集中分布在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是孟村、大厂回族自治县,青龙、丰宁、宽城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及3个民族县(滦平、隆化、平泉)。其他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于53个民族乡,1394个民族村,呈现出明显的聚居状态。③

少数民族聚居区中民族教育的发展,一直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重视。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河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六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有关学者曾对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进行统计,至2010年,六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小学与中学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县平均为17.4人,河北平均水平为20.3人;中学达到16.5人,河北平均水平为18.5人。小学和中学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分布状况大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好的达到8.0所/万人。只有青龙满族自治县略低,为3.9所/万人,其他均高于河北平均水平4.2所/万人。中学则普遍高于河北平均水平(平均水平为0.8所/万人),最好的达到1.1所/万人。④

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入学率、教师相对数量、学校相对数量都有了很大增长,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有些方面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全省现有319所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162686人,民族中学61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95997人,高等教育民族院校11所(包括专业民族院校和招收民族预科班的院校)。⑤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声乐教学管理

[论文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经典力作《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日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文集》的出版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经典力作《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日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文集》共收录了学生实践辅导、教师教学辅导、学术报告、评论、杂文、回忆录、访谈录等各种类型的文章49篇。它是我国闻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铁霖先生几十年从事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聪明和心血的结晶。《文集》的出版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探究领域,金铁霖先生既是继续者,也是开拓者。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金铁霖先生为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金铁霖先生一辈子从事声乐学习、实践、教学工作。1960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心音乐学院,师从我国闻名声乐大师沈湘教授学习声乐。1963年,他辅导的第一位学生考入中心音乐学院,从此,他和声乐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1年,中国音乐学院恢复建院,他应邀到该院任教,先后担任声乐系副主任、主任,1996年开始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至今。

在数十年的民族声乐教学生涯中,金铁霖先生始终坚持科学、辩证、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吸收古今中外声乐艺术理论的优秀成果,认真探索我国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运用更新的理念、更新的视角阐释了他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的美学特征和价值理念的理解和思索,创建了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充分体现民族气质、民族神韵、民族审美而又和时俱进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长期的民族声乐艺术探究和教学实践中,金铁霖先生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史观,始终坚持既矛盾又统一、一分为二的辩证理念,成功地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声乐艺术探究和教学实践,提出了“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有机统一的现代声乐美学标准,提出了“声、情、字、味、表、养、象”有机统一的声乐表演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混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感觉式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用特有的多维视角不断探索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的新领域,为学生的声学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成功地培养出李谷一、、宋祖英、张也、吕继宏、戴玉强等一大批闻名歌唱家和歌唱演员,成功地打造了我国民族声乐的“金氏唱法”和“金氏品牌”。

点击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