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内部审计准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从2003年3月4日,国家审计署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已经公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0个基本准则和两个操作指南。构成了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内部审计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使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比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一、我国与国际准则内部审计定义的比较审计署2003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称“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从这三个定义里可以看出:审计署2003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定义关注于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审计的关键点是财务活动的合法有效。不难看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定义正处在监督评价和系统导向的内部审计阶段。而国际的内部审计定义则是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增值性的内部审计。国际的内部审计定义已完成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过渡,并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它们重视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内部审计的目标也从服务于管理层发展为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准则框架结构的比较任何的审计活动均应该是依法审计。所谓系统化、规范化内部审计应该是依据审计规范进行审计。审计规范是审计主体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业务标准和行为准则。审计规范是由审计立法体系、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标准体系构成的。审计规范体系是指各种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及准则的总称。
摘要: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无论是总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都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最新的内部审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上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应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同国际接轨。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国际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03年3月4日,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于2003年4月12日并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寻找二者的差异,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准则。
一、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之比较
(一)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湖南省*市召开内部审计准则研讨会。按照协会准则委员会*年的工作计划,这是继9月份山东威海准则研讨会后召开的第二次研讨会。这次会议研讨的是今年新起草的四个具体准则:它们是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审计部负责承办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准则》、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财审部承办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的关系准则》、湖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承办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准则》、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审计部承办的《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准则》。上述四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已经于今年6月以前完成了初稿,各准则承办单位按照准则委员会的要求成立了准则课题组,由承办单位领导亲自担任组长,教授执笔并组织理论、实务界专家进行了初步研讨,多方征求意见并多项修改,共同完成了准则的起草工作。在这里,我代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所作的努力和推动工作。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继去年内部审计基本准则、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之后,今年3月15日又了《结果沟通》、《遵循性审计》《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等五个具体准则,从而使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今年5月和7月,准则委员会在北京和武汉两次召开操作指南研讨会,对《物资采购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和《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操作指南》进行了认真的审议,从指南的结构、体例、内容、技术方法的选用,都做了比较全面地修改和调整,使两个指南修改稿有了比较一致的框架,审计流程更加清晰,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0月份,上述两个操作指南修订稿已经提交准则委员会审定。9月份在山东威海市召开了准则研讨会,对去年延续下来的8个具体准则进行论证和修改,与会代表取得了比较一致的共识,8个具体准则修订稿也按照会议要求提交了准则委员会。
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内部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一些省、市、部门、企事业单位相续了有关内部审计的规定、办法和条例,进一步规范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以便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其防弊、兴利和增值的作用。这也是与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的新形势相一致的。从国际上看,*年5月,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新了两个实务公告,并对5个实务公告进行了修订。两个新实务公告是“质量保证与改进项目”,“对自我评价的独立审定”。修订的实务公告有3个涉及“质量项目评价和报告过程”,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可见IIA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作为内审发展的重要问题。
从国内看,*年8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的上述两个暂行办法已于8月30日起在中央企业施行。
一、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之比较
(一)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
IIA的职业实务框架(PPF)于1999年6月经IIA董事会正式批准。PPF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强制性指南、实务咨询和发展与实务支持。
1.强制性指南,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都必须使用的准则,它包括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这是内部审计的职业基础。
2.实务咨询,是内部审计准则的第二个层次,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建设性的条款,目的是对新准则的解释和运用提供详细的建议;同时还包括一些新的信息,像IIA的内部审计准则公告(SIAS)和新近流行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关注项目、风险管理的细则、咨询性服务准则、信息的安全性服务准则等。
3.发展与实务支持,是指那些最近发展的实务,IIA往往以专题报告、研究报告、参考书籍、研讨会文集、教育培训项目等方式来推荐这些参考性意见。
一、不能直接将ISO14000系列标准作为我国的环境审计准则
ISO14000系列标准是环境审计规范中最全面和操作性最强的准则,也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标准。在ISO14000系列标准中,与环境审核方面有关的有三个:环境审核通用原则(ISO1401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1)和环境审核员资格准则(ISO14012)。有人提出将ISO14000系列标准直接作为我国的环境审计准则。但笔者认为这样做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有必要制定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准则体系。
1.ISO14000系列标准是内外部审计人员实施环境审计的行为标准,但并未界定两者在审计内容和范围上的区别。从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国家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各司其职,共担环境审计的重任。为了避免职责交叉,形成环境审计的“空白地带”,应在环境审计准则中严格界定三者的审计职责。显然,ISO14000系列标准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2.ISO14000系列标准没有提供适用于各种类型环境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ISO14010只提供了环境审计的一般原则,没有规定具体工作细则,缺乏可操作性;而ISO14011尽管对环境审核的步骤作了具体的规定,但仅局限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不具备通用性。
3.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环境审计报告有待补充和完善。ISO14010和ISO14011仅规定了环境审计报告的组成要素,但并未提供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发表审计意见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环境审计人员的风险,并会对委托方阅读环境审计报告造成困难。
4.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环境审核主要是针对企业是否达到ISO14000系列标准而进行的环境状况考核。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环境审计师是针对环境体系的评价而专门培训的审计师。其审核的含义与我国现行的环境审计不完全相同,环境审计师也超出了我国对审计师的界定(国家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