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浅议

【摘要】为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滕州市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建设。本文阐述了滕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形势和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滕州市;农村饮水;供水工程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市,三面环山,西邻微山湖,总面积1495km2,辖21个镇(街)、1241个村居,总人口176万。自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以来,滕州市围绕“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共铺设供水主管道1560余km,建成19座供水加压水厂,日供水能力26万m3,实现了城乡安全饮水全覆盖。

1主要做法

1.1健全工作机制

滕州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滕州市城乡一体化饮水工程规划》,将农村供水分为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区1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区3处和单村供水区6处,形成“一区三片”规模化集中供水格局,逐步建立“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用水便利、水价合理”的一体化饮水安全网络体系,为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2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2008年以来,滕州市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相继实施了城市管网延伸及区域化集中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特别是2019年以来,按照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要求,实施了大坞、界河等10个镇251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滨湖、龙阳等8个镇55个山区村的单村供水保障工程,解决了35.8万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为缓解供水压力,建成日供水能力4万m3的第一净水厂和日供水能力2万m3的木石水厂,实现了地下、地表双水源供水,进一步增强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

集中供水工程建管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顺利实施和建成后长期发挥效益。根据《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政办发号)、《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政办发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区范围内所有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公益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凡从事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区人民政府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调度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通力协作。

区水利局是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规划、组织建设、指导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工程建设的电力、用地、设计、品补等协调工作。乡(镇)水利站负责集中供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监督、维修报批、数据统计、政策宣传、合同管理等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

水利局发展城乡供水讲话

同志们:

*市辖一区两市八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人。*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的1/4,是全国的1/7,属水资源严重贫乏地区。历史上老百姓尝尽了缺水、喝高氟水、苦咸水的苦头。水始终是*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等省上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理清治水思路,强化水利发展措施,把解决城乡群众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城乡统筹、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批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坚持标准、稳定解决、注重效益、建管并举”的工作原则。经过各级各部分的紧密配合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的实施,建成供水工程355处,日增加供水能力3万吨,解决了全市142个乡镇、1056个行政村、65.6万农村人口的氟病区改水和饮水困难题目,48.2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占新增受益总人数的80%。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人口累计达到200万人。*城区和八个县城日增加供水能力6.1万吨,缺水状况明显缓解。城乡供水项目的实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步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缓解了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矛盾。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任务。*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又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地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作为制约*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来解决。市委书记*、市长*在对*调研之后,提出*发展要“打水牌”的思路,多次专题研究*的水源建设和供水建设题目,亲身向黄委、省水利厅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市长任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建设重点、完工时限、质量要求、奖罚措施,并把解决农民群众吃水题目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作为考核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进考核113个市级农民增收帮扶工作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年捉住不放、年年工作力度不减。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专门听取了项目建设汇报,对建设用地、资金治理等突出题目作了研究。2002年4月,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城乡供水工作现场会,对全市城乡供水项目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向全市人民公然承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瓶颈。近年来,全市累计投进4.3亿元,用于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其中中、盛市财政投进资金两亿元,利用国内外贷款1.2亿元,群众自筹8000万元。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加强对供水项目的调研,对缺水地区、群众吃水困难,逐乡逐村开展了普查,并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制定了解决的规划。在水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力求供水到户;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北部山区和南部的秦岭北麓,打井建塘,蓄、引、提相结合解决水源题目;对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的饮水工程,利用原有设施,通过技术改造,完善配套供水设施;对渭北平原地区依托已成重点水源工程供水;对氟病区,在满足水质、水量要求的基础上,寻找优质水源,展设管网,远间隔调水解决。“十五”期间,我市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条件,重点规划了渭北平原氟病区、南、北台塬缺水区等三区40个区域集中供水工程,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了临渭、韩城、华县、华阴、澄城、蒲城、大荔、合阳、富平九县市区七个县城、145个乡镇1240个行政村172万人口。

三、城乡统筹,集中供水。我们一方面下大气力抓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方面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强化统筹城乡供水发展的观念,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观念,改变传统水利中重农村供水、轻城镇供水的做法,在供水项目的立项、建设中,逐步向城镇倾斜。我市渭北平原区属高氟水、苦咸水区,内府滩、卤泊滩、盐池洼周边以及中部低洼易涝区水质更差,属于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地区。我市和水文、地质部分配合,在渭北台塬富平—合阳段利用“380”优质水源,扩建、续建了蒲城袁家坡、大荔育红、合阳申都等10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新建了澄城东庄、富平页坡、合阳路井等26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彻底结束了110万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利用渭河傍河开采,开发地下水源,建成渭北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30多万人的吃水题目。依托水库水源,建设了华阴孟塬、韩城大池埝等供水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吃水题目。全市区域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140万,覆盖城镇人口30万。目前,正在建设的涧峪水库供水工程、潼关县城供水工程等将可为城市年供水1200万吨。城乡统筹供水,进步了投资效益,*了城乡关系,培植了水利产业,也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

点击阅读全文

区政乡村供水工作通知

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度假区管委:

为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安全正常运行,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正常用水需求,根据上级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规定,现就农村公共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开展农村公共供水工程集中大检查活动

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工程运行管理,落实专人深入工程现场,组织供水单位、村委实地对各自辖区内的所有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是: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是否存在污染源;水源地及供水设施附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水源井、蓄水池、泵房等重要供水设施是否采取上锁等安全保护措施;供水设备、设施、供水管网、入户管路和供水水龙头等是否落实保温防冻措施,尤其是规模化连片供水工程的保温防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二、落实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措施

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对本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登记备案,按照《市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和各镇街制定的公共供水应急预案,责成供水单位、村委在规定时间内清除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停止水源地及供水设施附近有可能影响供水工程安全的活动,对造成破坏的要予以恢复,对水源井、蓄水池、泵房等重要的供水设施采取上锁等安全保护措施;对易冻的水泵、闸阀、水表、管道、户内水龙头等采取填充、安装保温材料、管道培土加厚、集中供暖等措施进行保温防冻。排查的安全隐患和工程落实情况要于1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区水务局。

点击阅读全文

水利局发展供水管理讲话

同志们:

*市辖一区两市八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人。*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的1/4,是全国的1/7,属水资源严重贫乏地区。历史上老百姓尝尽了缺水、喝高氟水、苦咸水的苦头。水始终是*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等省上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理清治水思路,强化水利发展措施,把解决城乡群众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城乡统筹、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批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坚持标准、稳定解决、注重效益、建管并举”的工作原则。经过各级各部分的紧密配合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的实施,建成供水工程355处,日增加供水能力3万吨,解决了全市142个乡镇、1056个行政村、65.6万农村人口的氟病区改水和饮水困难题目,48.2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占新增受益总人数的80%。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人口累计达到200万人。*城区和八个县城日增加供水能力6.1万吨,缺水状况明显缓解。城乡供水项目的实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步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缓解了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矛盾。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任务。*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又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地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作为制约*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来解决。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在对*调研之后,提出*发展要“打水牌”的思路,多次专题研究*的水源建设和供水建设题目,亲身向黄委、省水利厅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市长任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建设重点、完工时限、质量要求、奖罚措施,并把解决农民群众吃水题目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作为考核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进考核113个市级农民增收帮扶工作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年捉住不放、年年工作力度不减。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专门听取了项目建设汇报,对建设用地、资金治理等突出题目作了研究。20*年4月,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城乡供水工作现场会,对全市城乡供水项目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向全市人民公然承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瓶颈。近年来,全市累计投进4.3亿元,用于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其中中、盛市财政投进资金两亿元,利用国内外贷款1.2亿元,群众自筹8000万元。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加强对供水项目的调研,对缺水地区、群众吃水困难,逐乡逐村开展了普查,并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制定了解决的规划。在水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力求供水到户;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北部山区和南部的秦岭北麓,打井建塘,蓄、引、提相结合解决水源题目;对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的饮水工程,利用原有设施,通过技术改造,完善配套供水设施;对渭北平原地区依托已成重点水源工程供水;对氟病区,在满足水质、水量要求的基础上,寻找优质水源,展设管网,远间隔调水解决。“十五”期间,我市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条件,重点规划了渭北平原氟病区、南、北台塬缺水区等三区40个区域集中供水工程,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了*、*、*、*、*、*、*、*、*九县市区七个县城、145个乡镇1240个行政村172万人口。

三、城乡统筹,集中供水。我们一方面下大气力抓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方面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强化统筹城乡供水发展的观念,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观念,改变传统水利中重农村供水、轻城镇供水的做法,在供水项目的立项、建设中,逐步向城镇倾斜。我市渭北平原区属高氟水、苦咸水区,内府滩、卤泊滩、盐池洼周边以及中部低洼易涝区水质更差,属于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地区。我市和水文、地质部分配合,在渭北台塬*—*段利用“380”优质水源,扩建、续建了*袁家坡、*育红、*申都等10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新建了*东庄、*页坡、*路井等26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彻底结束了110万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利用渭河傍河开采,开发地下水源,建成渭北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30多万人的吃水题目。依托水库水源,建设了*孟塬、*大池埝等供水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吃水题目。全市区域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140万,覆盖城镇人口30万。目前,正在建设的涧峪水库供水工程、潼关县城供水工程等将可为城市年供水1200万吨。城乡统筹供水,进步了投资效益,*了城乡关系,培植了水利产业,也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