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新技术

农村新技术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村新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新技术

科技局加强农村高新技术发展总结

*县*年—*年科技工作总结

科技局加强农村高新技术发展总结

[基本概况]*县科技局,内设办公室、农村与社会发展股、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股、成果与技术市场股、专利管理办公室五个股室。局长:崔德强(2003年5月—*年8月),王雪梅(*年8月至今)。

*年—*年,*县科技工作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加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引领支撑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宣传培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四年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引进推广158项,累计推广342万亩次;施工业科技项目46项,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个工业产品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建立了各类科技示范基地15个,其中省、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个(省级1个、市级2个);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市级23项,县级60项;组织申报阜阳市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获市二等奖2项,市三等奖9项。*年*县科技局获省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年、*年连续两年在全市综合排名第一位。

[科技人才队伍]4年来,全县科技人才队伍在不断更新和壮大,无论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发生可喜的变化。据统计,目前全县拥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247人,其中高级职称248人,中级职称2922人,初级职称11077人,主要涉及农学、工业、卫生、水利、教育、经济、新闻等9个系列。

[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现有县农技推广中心1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30个,民营科技研究所17家,从事科技推广服务人员达1200人。农业专业协会发展较快,全县已批准建立的各类农业专业协会218个,会员4.2万人,覆盖30个乡镇210多个行政村,带动农户21万户。

点击阅读全文

推广农业新技术建设节约型新农村

缓控释肥料,通俗地说,就是采用先进的包膜材料与包膜技术,把肥料“包”起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的不同,实现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吸收规律相吻合的一种新型化学肥料。

由于缓控释肥料具有提高肥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施肥用工等等优点,在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人类化肥工业的一次技术革命”,被誉为21世纪新型环保肥料,成为世界化肥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缓控释肥料发展的意义

化肥工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而诞生的。作为一项工业化产品,化肥工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加剧了人类发展与社会能源之间的矛盾。

由于传统化肥利用率低与施肥方法不科学等原因,这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也因化肥中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释放到空中或残留于土壤或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与此同时,化肥的施用也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损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化肥工业的生产使原料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

目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压力,同时,化肥生产所需的煤、气、磷矿石等大量资源的消耗,对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巨大挑战。缓控释肥料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利用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间与速度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这样就可使化肥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也就节约了大量的化肥生产原料,尤其是节约了那些不可再生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资源;同时,可减少氮素的淋失与挥发对保护大气和水资源,减少污染,尤其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点击阅读全文

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发展现代化农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九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善,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子、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具体来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养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要大力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和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园区探索

一、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客观性

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业科技园区功能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大大拉近了科研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科技人员可以亲自到生产第一线了解高新技术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从而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具体体现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上:一是试验效应。通过在园区内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试验示范,摸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模式,找出成果转化的限制因素,从而总结出适合当地条件的行之有效的高新技术转化运行机制。二是示范推广效应。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一旦获得成功,农民看到了效益,就会争相采用,从而起到了不推自广的作用。三是培训教育效应。通过示范、参观博览、现场培训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科学水平、了解市场信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从而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的构想

1、搞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注重超前性、示范性和先导性,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贪大求洋,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业高新技术的成熟度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高度出发,制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规划。作为科技园区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突破,避免雷同重复建设。一是在园区摆放上,要选择一些农业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好,有独创性技术新成果的地区,作为农业科技园的选项区,发挥区域优势,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二是研究的方向应体现超前性和示范推广性,在技术水平和生产适用的两个方面为21世纪农业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

2、明确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带动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指导农村和农业工作。因此,在建园方向上,要按照“农科教、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园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高效益”作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前提,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牢固树立农业科技园为实现我市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建设持续发展服务的思想。要注重农业科技园建设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与开拓市场结合,与壮大龙头企业结合,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多样化需求。要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项目。

3、选择高效的农业项目。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高效的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从科技园区达到高效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在选择项目上必须面向市场,选择高效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一是选市场潜力大,技术成熟,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二是选经过专家论证,且经过中试进入产业化推广的项目。除此之外,首先还要考虑投资的项目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有市场需求和消费。其次,要考虑该项目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和生态条件,第三要考虑产品开发前景,必须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市场预测分析,以减少项目失败的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

传统农业存问题调研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然而,对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地方来说,农村人才缺乏、技术推广体系落后以及分散的小农经营正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主要因素。传统农作物区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培育新型农业和新型农民,完善现代装备和技术服务,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种田人素质差新技术推广慢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到,对传统农作物区来说,农村人才缺乏、技术推广体系落后是目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难题。位于我镇的平坝沿河两岸的村是商品粮基地,也是传统的农业产粮区。村民徐克超告诉我们,虽然这几年良种良法和农机的推广使种地比以前先进些。但谈起现代农业,他感到还差得很远。“现代农业要靠有知识懂技术的人,可农村种田的都是像我们这帮五六十岁的人,不懂新技术,也很难学会。”

有此同感的不止徐克超一人,不少村民说,种田没有科学技术是不行的,以前一亩地每年收四五百斤,现在收千把斤,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但是我们年纪大了,学技术也不行了,前面学后面就忘,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习惯种地,靠天收。”

基层干群普遍认为,对传统农作物区来讲发展现代农业最头疼的是劳动力素质问题。再现代的农业还是需要人来生产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素质要跟上,但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而懂得农技知识的年轻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农村。

种地农民年龄老化和现有农技服务体系落后,也使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缓慢。农村种地老龄化的现状直接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农村有知识的青壮年都出去了,剩下的老年人种地思维比较保守,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很弱。镇农技站的干部说:“一般一项新技术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除百姓的惧怕心理,帮助他们初步掌握技术,就这样也只能达到40%左右的推广率。”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