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农民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特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施办法。
一、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二、制定实施年度培训计划(详见附表一)
三、培训完成情况纳入村级目标考核
各行政村需积极配合镇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
并积极输送各类专业户到镇农办培训。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农工部、农果局、扶贫办、劳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配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科技优势,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县农广校、职教中心、农民技校、*职院*县培训基地的作用,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以及与相关院校联合办学等形式,不断创新农民培训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农民培训,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三年来,全县累计培训农民5.3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员4500名,农村党员860名,对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1万人,劳务收入达到2.3亿元,促进了全县粮、果、畜、沼、菜及劳务输出等产业快速发展。*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8亿元,较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8元,同比增长13.4%。
一是在培训理念上求“新”。树立“六大培训新理念”,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1)树立党建优先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党的建设这杆旗,要始终让农民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党的思想、党的政策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以“人人有技能,家家都致富”为目标,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型农民为重点,把农民培育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育成村官;(3)树立贴近农民的理念。把培训与县情、乡情、村情和农民的个人素质状况结合起来,与农民的需求所要结合起来,做好调查研究,使教育最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农民能得到实惠;(4)树立应用实效的理念。把农民培训与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与农时季节结合起来,要把培训内容尽可能安排为使农民学有所用、用有所得;(5)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针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实际,把培训目标放在调动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发挥劳动力作用上,对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实行岗前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转移;(6)树立创业培训的理念。对农村青壮年农民要教育其树立艰苦创业的决心,以在外创业的先进成功典型为榜样,教育广大农村青年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要有苦尽甘来的思想。
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求“全”。在内容上我们力求做到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1)把十七大精神、郭孝义等先进模范事迹、党的有关理论作为第一培训内容,使广大农民生活不能忘本,懂得美好的生活来自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党。(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围绕现有产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蔬菜、果业、畜牧养殖、花卉、药材、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保养维修等农业科技实用知识。二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现代设施农业、工业化管理经营农业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3)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富裕的现状以及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了电脑、电工、焊工、钳工、电子装配、制衣电车工、针织工、缝纫、家电维修、烹调、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4)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主要培训市场营销知识、民法、劳动法、经济合同法、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内容。(5)对农民工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适应现代生活。(6)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维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是培训方式上求“活”。为确保培训效果,不走过场,我们在培训方式上力求灵活,在采取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农民使用不同的培训办法和内容。(1)菜单式培训。对那些长期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走出去的农民,通过建立专家库,方便农民根据需要以点菜单的方式选择专家,将省市委党校、西农大、*职院教授,省、市、县管专家、高级农艺师等约30名知名专家统一进行入库,根据需要进行点聘进行授课,每月累计讲课都在10小时以上,培训农民1000人次。(2)载体式培训。以*职业技术学院*县小章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县农广校、职业教育中心、扶贫技校、乡镇农民夜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为阵地,利用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阳光工程、一村一品培训工程、《*县党建论坛》系列讲座、开展各种形式文娱活动等载体,年培训农民15000人次。*年县委组织开办的《*县党建论坛》系列讲座(每月一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做理论辅导,目前已经举办2期培训党员、干部和农民600余人。(3)巡回式培训。针对一些乡村居住分散偏远,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建立了省市、县、乡三级专家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培训,每年春、冬季县上都要组织果树专家巡回乡村讲课,指导果树生产。
(4)娱乐式培训。主要是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因地制宜选择秦腔戏、快板、有奖知识竟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5)保姆式培训。针对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技术较慢的情况,在培训的基础上配送技术方案、生产规划、市场信息等系统的资讯服务,一包到底,确保受训农民学得实,用得准。(6)带动式培训。对那些有思想、没胆量,想干事业的人,通过龙头企业、支部+协会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示范。*年5月开始,由*县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组织,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分3期),由知名教授、理论专家授课,使300名农村基层干部能坐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理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与突破口、农村科技推广与农业实用技术等课程,接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现场体验农业高新技术的氛围,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增强素质,使他们真正做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由县农果局负责,每年对科技增收典型、党员致富典型,经过回访调查,总结编印《*县农村致富典型经验汇编》,县劳务中心、县电视台负责调查开办《彬州之子》栏目,播出*县在外创业成功人员的先进经验,通过科技示范户、能人大户的成功事例带动周边农民,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带动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7)会诊式培训。对关键性的瓶颈问题组织各方专家联合咨询,同献良策。(8)网络式培训。即利用县乡农业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党员电化教育、农业信息服务等网络阵地,开办各种专题技术讲座。
四是在培训效果上求“实”。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好环境。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我们把技术培训与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训作为带动群众科技致富的主要手段,把事关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优势产业发展等重要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把解决广大农民党员和群众的关注热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解决实际问题,使大多数农民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提高了整体素质。为了使培训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民想什么、急什么、缺什么,想知道什么东西,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农民培训,怎样才容易听懂,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方式。*年,全县累计举办各类涉农培训班33次,累计受训农民2500人次,有63名获得了农民技术员、农民技师等技术职称,有300多人取得了电工、钳工、车工、驾驶等资格证书,6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县发展100个科技示范户,北极镇衡家坳村地膜玉米高产示范户马忠存,经过培训引导,种植的3.5亩地膜玉米获得亩产902公斤的高产纪录,受到省农业厅表彰奖励,在周围影响很大。小章镇卧龙村科技示范户李爱民,通过培训建起沼气池2口,引进良种猪6头,常年养猪在30头以上,应用沼肥作务高产优质苹果园3亩,年农牧业总收入3万元以上,被农业部表彰为农业科技入户先进个人。小章镇东新村科技示范户刘建平,科学利用培训成果,大胆采用礼品西瓜二次剪蔓技术,单棚年收入4万元。通过培训,全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改善明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活动内容
针对当前返乡农民工特点和就业需要,主要开展三类培训,分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工转岗培训、农民工创业培训。①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服装鞋帽加工、电子装配、装修装饰、汽车维修、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家电安装维修。②农民工转岗培训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有关农村民房、校舍、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③农民工创业培训围绕农业产业调整、农产品市场开发、农村服务业发展,开展创业政策宣传引导、创业能力提升,帮助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
二、时间安排及目标任务
这项活动从5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5月至7月为集中活动阶段。活动形式分为:集中办班培训和分散教育培训。集中办班培训任务由人事局、农业局、教育局党委和各乡镇党委承担,集中在5-7月进行。分散教育培训在乡镇党委指导下,由村级党组织实施。这次活动集中办班培训返乡农民工不少于1300人,分散组织培训不少于15000人次。参加集中培训的农民工经培训后达到专业技术要求的,培训单位统一申报发给其技术证书。
三、培训安排
1、县级职能部门党委集中办班培训返乡农民工。人事局、农业局、教育局要结合各自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基层群众需要,确定一个培训主题或一个工种,在所属培训机构组织农民工进行集中培训。部门集中培训返乡农民工各不少于100人。培训方案商县委组织部后组织实施。
摘要: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日益变革,新产业新业态快马加鞭的形成,农民教育处在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交叉地带”涉及到方面,并凸显出需求多元化、复杂程度高等显著特征,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立足于农民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统筹谋划、整体设计,构建农村教育培训新格局,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时期;农民教育;现状;策略
1新时期加强农民教育的培训重要性
1.1有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推进,城乡融合日益推进,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农产品工业用途不断拓展,在此形势下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稳则大局稳,粮食安则天下安。”在这过程中,农民发挥着主体作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整体上提升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解决农业发展和转型问题,最大化的保障粮食安全[1]。
1.2有助于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深刻认识农民工;教育培训农民工;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落后,思维定势、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多样化、灵活性为办学特征、以免费、高效为立足点、重视企业自身的教育培训、建立技术等级管理机制,激励农民工主动参与培训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保守落后,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对此,文章紧贴农民工的实际和需求,提出了操作性强、易见成效的教育培训方法。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劳动技能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逐渐发展到后来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民工荒”,足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占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这组数据佐证了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判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深刻认识农民工
提起农民工,我们就会想起电视连续剧《民工》中鞠广大父子,他们是我国一亿多农民工的典型。从身份看,他们是农民,户籍在农村,拥有承包土地,农忙时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打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对于许多农民工而言,这份报酬正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我国社会尚属城乡二元结构,而农民工恰恰处于“两栖”的尴尬境地,以城市生活为主,而又居无定所,工作不稳定,因而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但是农民工的付出却凝成了现代城市巨大的物质财富,许多创新思想是通过农民工的手才变成了现实的。透过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表象,我们看到了他们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