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创业培训

农业创业培训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业创业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创业培训

农业局发展创业培训方案

根据中共*市*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的实施意见”(五通〔2009〕15号)、*市*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09年*区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五党人才〔2009〕1号)文件精神,为培养一支懂生产、会经营的创业型农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坚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针,以全面推动三农工作为重点,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狠抓培训,全面实现市、区对三农工作作出的全新定位,努力营造一支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二、组织领导

成立“*区创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农业局局长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部意愿设计培训计划

围绕五大产业开班培训对学员实行三年跟踪服务

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11个省试点培训1万名农村实用创业人才。为使试点省顺利开展工作,近日又制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开展创业培训,以公平公正原则,突出实效原则,根据农民意愿培训,着重在五大产业开班培训,对学员进行三年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根据农民意愿设计培训计划

方案要求各试点省要根据农民意愿科学设计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扶持和服务。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本省(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作方案,围绕产业类型设置教学内容,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不同类型农民创业培训模式。应着重按照种植、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五大产业分类开办培训班,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开办具体的专业班。选择培训学员和培训机构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实效性。在选择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培训形式和设计创业项目方面,突出实在、实际、实用,切实提高创业培训实效。

方案要求创业培训试点县要面向全县项目示范村公开创业培训实施内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镇推荐、择优选拔的形式公开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对象重点从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取,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创业意愿强烈,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产业基础,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项目县对选定的培训对象,应编制填写《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学员登记表》并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培训经费由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县从项目经费中统一安排,每人的培训费用原则上不超过2000元。

创业培训5个环节不可或缺

点击阅读全文

副区长在农民创业培训讲话

同志们:

召开今天的会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全面推动实施我区2012年农民创业培训这一民生工程。刚才,区农广校何校长为大家介绍了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就如何实施这项工作作了精心安排。各乡镇(街道)与会负责同志,就如何贯彻落实这项工作,都作了表态性发言。下面,我就如何实施好农民创业培训这项民生工程,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思想要重视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明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国家相继提出并实施了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等,今年又明确提出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定位,并明确提出把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纳入省2012年民生工程之列。这些政策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就我区实际而言,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弱区。全区现有16万多农民,10万农业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全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制约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转化,而且延缓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致富步伐,导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随着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知识化已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区有许多外出农民工纷纷返乡,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开展农民创业培训这一工作,任务尤为紧迫,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特色,质量要确保

点击阅读全文

农广校培训教育汇报

2009年上半年,我校经历人员调整,在市农委大力支持下,工作做到了顺利交接、无缝对接,在学历教育、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实现有效延续和扩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学历教育,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落实“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今年各地普遍重视招生工作,积极加强部门联合,整体发展较为均衡,全市农广校预报中专招生计划310人,占全省中专招生计划30%以上,合作高等教育招生129人。凤阳县农广校积极克服“坐在家里等生源”的传统办学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和思路,做到向主管部门勤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重视;主抓本系统生源,做好本系统的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加强跨行业联系与合作,吸引返乡农民工积极参加“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训,抓好中专以上生源的组织招生,为农村培养有用人才;扩大社会招生为补充,编印了4000份中专招生简章,扩展生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严格资格审查,严肃统考纪律,提高学员素质。根据中央和省广校统一部署安排,2009年3月6日统一组织全市广校系统2007、20*级14个专业617名中专在校生第一次年度统考,全部通过考试。根据省广校《关于做好20*级毕业学员颁证验印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合肥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我市认真执行20*级中专毕业生毕业颁证工作制度,6月份集中对148名中专毕业学员进行登记、资格审查和颁证,确保毕业学员按期毕业、安全毕业。

二、拓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1、抓好“阳光工程”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广校采取与企业联合、与中介机构联合等多种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全力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开辟了具有地源特色的电动缝纫工、电子操作工、计算机应用、建筑工、保安等多种相对稳定的专业,抵御经济危机影响,扩大当地就业率,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截至五月底,全市农广校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1770人,占全年计划45%。

点击阅读全文

科技局发展农村科技创业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中国银监会决定联合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义

科技特派员工作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自2002年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方在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模式,在全国形成了充满生机的良好格局。目前,已有7.2万余名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农业一线,围绕当地产业和科技需求,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开展创业和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形成了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创业和服务的有效机制,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特派员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欢迎。

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和农民创业积极性,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创业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科技型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新型农村生产和经营主体,将科技、知识、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新形势下,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