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农业大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施,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调研中,就中原经济区建设,多次提到: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0.07亿hm2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500万hm2,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kg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要提高粮食单产,就要依靠农业科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稳产、增产中的作用。而这个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作保证,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可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承担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神圣使命的高等院校,迎来了加快自身发展的机遇,特别是河南省等省份被确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的决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将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平台的建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河北曲周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基地是宏观上的概念,其包括示范基地、实验站、科技小院和科技园区等技术产品的孵化和扩散平台。基地是多功能集成的实验基地,它可以实现教授指导,研究生具体实施,农户参与的农业技术规划与实验。这个基地为培养出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师资方面来看,培养基地的师资由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的教授团队组成,他们都是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基地也正式聘请曲周县县长和书记作为第二责任导师,同时县农技专家、田间植保专家、栽培专家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才都作为研究生的日常协作教师,为培养出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培养经费上看,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简称“双高”)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国家985、211、973、863、948等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创新群体、国家支撑计划等的集合,主要经费支持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土壤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保证培养经费的充足。从科研条件看,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建有实验站,占地面积73.33hm,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用地6.67hm,总建筑面积6000余m;实验楼建筑面积1700m,配备有价值近300万元的仪器设备可供学生开展试验;教学培训楼建筑面积1800m,配备120台计算机和宽带网,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生完成论文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2培养方式的创新
基地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可以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服务相结合。首先,基地中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当地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课程。课题开展过程是逐步培养优秀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员的过程。以“曲周夏玉米高产关键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研究”为例,玉米是曲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其产量多年未见提升,但从技术角度讲其具备增产的条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究生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土地质地分析,农户调研讨论等前期工作,初步确定影响产量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然后在导师和协作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试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导师深入农田示范基地考察调研,实地讲解,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深入田间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在田间向植保专家和栽培专家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向农民学习生产经验,向农机手学习耕地技术等,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把理论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学校和县政府双方根据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稀缺,农技知识过时及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把基地的研究生选聘为县农业技术员,1人负责1个村,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能向农户推广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方案。
3示范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
通过运用农业技术推广为载体的培养模式,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①提升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将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的能力。两年间,研究生共发表20余篇与当地农业生产问题相关的文章,实现了“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过程。②人际技能明显提升。研究生学会了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农户建立友好关系,如何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有效地传递给农户,最快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③组织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基地的每位研究生都至少独立组织过一场大型农民技术培训会和联谊会,会议中一切资料的准备、会场的布置和培训的具体过程均由他们自己操作。④增强了研究生参与生产实践的能力。掌握了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如播种机、施肥机等使用,这为他们在农业领域进行科研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基本实践技能。从以上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为研究生提供了创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也激发了他们从事应用课题研究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的成功面临着一些挑战。①要求项目主题负责人具备优秀的管理技能,这是由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搭建大学与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且要与研究生形成相互理解、相互融洽的和谐关系。②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农村示范基地并且和研究生一起进行论文设计。③导师应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观察,科学地收集数据,并不断进行总结。④选题需要既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又能为研究论文提供数据,只有有效地融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⑤需要有效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实现目标管理,具体化研究生的目标内容包括:工作日志撰写,基地网站管理,编辑技术手册和新闻媒体联络,农技员和示范户培训,施肥和喷药技术管理。非正式制度如组织文化,曲周农业技术推广师生团队是一支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善于学习和总结,有激情、高情商、有责任心、灵活应变的全方位沟通的团队。在这样的行动者引导下形成了研究生与地方政府,研究生和农民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激励的社会界面。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河南振兴,推动中部崛起,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曾经贫穷落后的中原地区人民的共同期盼。《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寓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河南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意味着河南这一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致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和宏伟蓝图已变为国家发展现实需要和河南人民的历史重任。这必将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施,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调研中,就中原经济区建设,多次提到: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0.07亿hm2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500万hm2,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kg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要提高粮食单产,就要依靠农业科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稳产、增产中的作用。而这个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作保证,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可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承担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神圣使命的高等院校,迎来了加快自身发展的机遇,特别是河南省等省份被确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的决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将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
一、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来,在中国农学会、自治区科协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农科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农学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学会章程,坚持把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建立“科技工作者之家”摆在突出位置,以满足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需求为出发点,立足服务,搭建平台,增强能力,扩大影响,学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我区学术繁荣发展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学会发展的源泉和生命力所在。我会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学术交流看作是立会之本,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农学会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协办、联办等形式,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树立了学会的学术权威性。不断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促进我区学术繁荣,推动农业科技水平跃上一个新平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召开了“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
今年,8月5日至6日,由我会主办,*作物学会、新园艺学会、*原子能农学会、*棉花学会、*土地学会、*农经学会协办,塔城地区农学会、塔城地区农业局承办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在塔城市隆重召开。参会代表100余人,参会论文60余篇。研讨会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农业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节约型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特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胡晓松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李先德研究员作了精彩的报告。还有6位自治区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是农村生产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特别是自主创新步伐,是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的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这次研讨会开的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推进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独立学院它区别于传统的本科院校,它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其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比母体学校培养的人才具备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就业岗位。这种定位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既体现了独立学院的客观条件,也避免了与传统高校的专业竞争,是符合社会分工和发展需要的。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方案欠清晰。我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及其母体学校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见表1),分析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区别。很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极其相近,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够清晰准确。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两所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相差不大,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并没有体现出更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亟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国内一些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开始将金融学培养重点放在财务管理、公司金融等微观金融领域,开始与国际接轨。笔者所研究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仍然放在传统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领域,而对公司金融、金融营销、金融风险管理等较前沿的课程仅仅安排在选修课程中。很多选修课程往往因为选课人数的限制等等原因,实际无法开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金融技能方面比较缺乏,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以笔者所研究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的大学为例,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政治类、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学时数930学时,占必修课程1834总学时的51%,所占比重很大;专业基础课836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46%,但设置过于宽泛,基本为与经济、管理有关的课程,比如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政治经济学等,而实际上针对银行、保险、证券等相关知识开设的基础课程比重不大;专业主干课程只有6门,学时数304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13.8%,但相对于毕业额定学分而言,所占学分仅为16.6%,比重过低。可见,从目前的独立学院金融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情况看,尽管近几年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和变化,但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适合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适应金融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实习实训环节薄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占总学分的16%,所占的比重较低。并且所开展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程论文,教学实习,以及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除了教学实习环节,能够利用学院的实验室资源,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业务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外,其他的实践环节仍停留在传统的论文形式上。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独立学院教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诸多限制,金融学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难以建立,与外界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沟通也较少,使得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标的实现还相距较远。另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也不尽理想,实践环节往往被忽视。课程论文原本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结合现实热点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但学生普遍从网上查找资料组合甚至抄袭文章,缺乏独立思考。由于学院不具备集中安排实地调研的条件,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各自分散进行社会调查,而实际上真正开展调研的很少。这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发挥检验、整合、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换的效果。
4.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下,独立学院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现阶段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成分呈现多元化。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其师资队伍构成主要为:外聘母体高校的教师、一定数量的本学院培养的青年教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上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母校的授课教师往往以在独立学院授课以赚取报酬为主要目的,并没有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而独立学院招聘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缺乏教学经验,更谈不上实践经验,难以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