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调查报告

农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业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调查报告

镇农业招商引资调查报告

xx镇农业招商引资调查报告

x市xx镇位于岑溪市郊,辖11个村(街),辖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8185人,207国道和324国道贯穿全境。我镇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所辖的11个村(街)中,有5个垌面村和6个山区村,既有高寒山区村,又有位于河谷小平原的垌面村,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发展也很不平衡。

一、我镇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几个垌面村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思孟和木榔两村发展了1000亩蔬菜基地。思孟村还是岑溪市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全村荔枝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思英和上奇两街座落在市十里长街边,是我镇的主要工业园区,也是3000亩速生丰产林(马占相思)基地。六田、六凡两村位于义昌江畔,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土纸加工业比较发达。黄沙、大锦、寮田、垌尾、山心这五个山区村则具有山区优势,是松脂、玉桂、八角、药材的主要产区,其中黄沙村的八角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的镇十二届人大会上就提出了我镇“优势在区位,难点在农业,出路在招商”。为此我镇注意充分利用各村(街)的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如上奇街和思英街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就采取了个人、集体、外商一起上的办法,营造了速生丰产林3000亩。目前,这些速生丰产林长势旺盛,已初具规模,预计到2006年可有1200亩投产,产值达万元。

二、我镇农业招商引资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招商引资投资规模较小,引来的一些外商基本上都是一些个体老板,资金少,投入不足,主要是投资承包、开发山庄等方面,真正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没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如政府一心想促进农民增收,可是却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农民种这样种那样。虽然种植的时候市场的价格不错,可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不但农民得不到利益,也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的信誉也受到了挫伤。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镇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乡镇的财力有限,目前的财政仅仅是勉强维持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根本没有余力去投入招商引资的宣传。至今我镇的电脑还没有上网,也没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对外宣传自己和信息来源的渠道都比较狭窄。三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影响了外商投资农业的信心。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信息服务调查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做好当前和今后5~15年的农业信息工作指明了方向。信息产业部也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对推进信息产业服务“三农”做出了具体部署。当前,在农村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

一、我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

农业信息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信息传递手段的不同,狭义的农业信息服务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传播农业信息为主,而广义的农业信息服务则包括运用计算机、电视、电话、广播、报刊、现场宣传培训等手段传播农业信息。我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业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健全,信息服务工作扎实有效。

1、农业信息体系的物理网络和组织网络建设和延伸力度较大,成效显著。“十五”以来,我市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狠抓“网络延伸、资源开发、信息”三个着力点,大力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完善了13个县市区的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市县区都设立了专(兼)职信息工作机构。完成了全部县市区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全市共建成农业信息网站17个,行业网站6个,乡镇信息服务站120个。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多家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余家,建有网站的近百家,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互联网站的有20多家,3049名农民经纪人(10万元以上经营额)有半数以上有电脑并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农业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效益日益显现。覆盖全市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渠道初具雏形,信息的整理、分析、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服务网络已开始向乡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经营大户延伸,这一健全的信息服务网络,在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农村市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2、农技信息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全市各级农技部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配合农业行政部门搞好计算机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创新信息服务方式,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据调查,农技部门在长期坚持采取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巡回技术咨询等形式传播农业技术信息的基础上,近年来创新的、面向农村农民的信息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开通“农技110”、“农技专家热线”。坚持以“方便、快捷、准确、高效”为宗旨,通过配置和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多样化的快速反应方式,提高热线服务效能,准确介绍农业先进技术,快速传播科技致富信息,及时解答生产技术难题,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据了解,镇平县的“农技110”,平均每天接收咨询电话30多人,农民对110的服务十分满意。农技中心丁主任说:“农技110”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部门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手段,110用一根电话线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编织起一张充满活力的农技信息服务网,几年来,用“农技110”热线电话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问题。因此,全方位搞好信息服务,解决好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必须有不同服务手段和方式。

点击阅读全文

市农业局调查报告

实现六个突破促进农民增收

××市农业局

总书记关于“两上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阐述了“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增收也将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规模化水平、产业化水平、适应市场的能力、竞争的水平等,最终的落脚点是效益水平。从现阶段我市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是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还比较大,农民增收受农产品价格和政策的影响还比较突出。入世后的农业,面对的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最终只能通过市场竞争。现阶段农民是单个的小生产者,一家一户面向市场有很多困难,发展市场农业主要靠“两腿”支撑:原创:一靠龙头企业,二靠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我市在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两条腿还明显较短,而且质量不高,支撑力不够。

二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推力不够。一方面科技应用的支撑条件还不成熟。如科研与推广方面的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和“不务正业”等,另一方面科技供给没能形成聚集农民生产力要素的良好效应,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中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客观脱节。

三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使农民增收空间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商品率低,现金收入少;二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素质不高,一是影响其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影响其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增收上的比较与决策能力,三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在产业链条方面。农业的产前环节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属于商业,使农民对农业产业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及剩余的机会,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环境的不良背景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同时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一、枣庄、临沂两市发展农业旅游的基本情况

两市都为山东省的农业大市,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已形成了一些农业观光景区、景点,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旅游业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比较明确。农业旅游是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正在得到不断更新。提高认识的突出表现是,无论是在工作的安排上。资金的投入上还是对外宣传的力度上,农业旅游都占有了一定的位置,这和几年前农业旅游是一个空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使我们感受较深的是,由于强烈的致富愿望,广大农民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的认识,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农民主动向旅游部门进行咨询,并开办家庭农业旅游项目。在开展旅游的农户中,其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农户,这对其他农户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两市的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农业兴旺,民风淳朴。各地充分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高起点的农业旅游规划。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两市都有了一些农业旅游产品雏形。应该说,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三)发展农业旅游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两市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

种模式:

点击阅读全文

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XX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特优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唯我独存或唯我独尊。在世界上,一些比较典型的特色农业范例,如荷兰的鲜花、加拿大的小麦、美国的牛肉、日本的红富士苹果、新西兰的牛奶、哥伦比亚的香蕉、澳大利亚的羊毛、韩国的罗州梨、泰国的香米等,之所以能够世界闻名,就是因为这些国家都因地制宜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月亮走,我也走”,就只能是“东施效颦”,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绝对不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所能做得到的,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一个技术不过关的产业是根本无法振兴的。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即农民愿意干。

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本地区所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地理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后发优势,紧随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国际化、技术支撑高新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等大趋势,我县发展特色农业资源独特,潜力巨大。

XX概况

XX这座西部边陲重镇,国境线长148.07公里。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37公里,国土总面积5686.75平方公里。境内有国家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植物园”、“绿色宝库”、“动物王国”。2002年统计上报耕地面积39067公顷,土地详查耕地面积81262.4公顷,其中水田51032.4公顷;旱地30229.7公顷。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