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高等教育

农业高等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业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

摘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旨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经过长期的累积以及摸索已经构建了一套特色化教学体系,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来看,农业经济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需要重视教学创新,提出完善对策,促进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有效发展。本文对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完善对策,为提升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不足;对策

一、概述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我国需要重视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和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基础,因此,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利于完善农业经济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农业的教学水平,实现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化农业经济之间的有效过渡,促进农业经济改革以及农业经济教学现代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高等院校需要重视教育工作,集合社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满足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农业教学效果有所欠缺。

点击阅读全文

新农村建设管理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且深刻的需求,高等学校需要努力承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使命。越是重点大学越需要支持新农村发展。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应该也可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关键词: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与教育的联系至深至切。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学校的新使命”为题,重点阐释高等学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探讨高等学校如何支持新农村发展。一、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出发,一直关注并致力于农村建设。在50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不断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变革与更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寄寓着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信念,同时也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殷殷向往与热切期盼。新农村建设已是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在告别旧世纪跨入新世纪的重大历史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愿景与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是对既往的农村建设的一种承接,同时也是立足在既往农村建设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开创。解读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理解它的新的立意与新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洁的二十个字,内涵无比丰富,立意清新而高远。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民主建设的同构与整合,是如此深刻如此强烈与鲜明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深深寓含着对教育的需求,其中特别寓含着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本身必需也必然包含着农村教育的建设。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我们无法想象农村新的发展。回顾五十多年中国农村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新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表征,反映着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乃至政治民主建设,均是不可须臾与教育发展相分离。而今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不仅继续要求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相伴而行,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动器。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深深寓含着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予以认识:(一)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向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首先是指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含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也是一种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这意味着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业劳动者,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依然偏低,这既与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有关,也与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有关。“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相当于初中毕业和高中一年级入学的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9年,平均为高中二年级文化程度。”而在世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并不低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这也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变革传统农业,变革传统农村,变革传统农民的过程。它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愈益深切地要求高等教育的介入与支持。(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相联系,也是与农村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相联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是当代中国农村发生重大变革的表征,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进—步妥善解决的问题。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甚多,其中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是制约转移的重要障碍。“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中国现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主要不是周期性或磨擦性失业,而是结构性失业,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后备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它不能仅依托向现有城市的转移,同时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而实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合理转移将愈来愈需要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这从另一层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要求农村文化发展和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旨在使农村人口更能享有现代文明并感受生活的幸福。这其中包含着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形成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合力”的作用,但它离不开教育的参与。这里的教育不只是基础教育和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职业教育,同时还需要有卫生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律教育等等。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学习型社区,是一种需要建构起终身教育体系的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有教育的支持,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持。(四)以人为本的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建设新农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核心是以人为本。正是定位于并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是从农村人出发并为了农村人。我国城乡差别的存在本质上是“城市人”与“农村人”差别的存在。这种差别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形成。“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别突出地体现在教育的差别上。一种根深蒂固的且是带有偏见的观念是:“城市人”应该是受过更多教育的人,而“农村人”则是可以少受教育的人。这种观念实际上在严重制约“农村人”的发展,因而也制约农村的发展。城乡教育差别的现实存在,也突出地表现在城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状况的严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处于一种游离状态。高等学校的开设仿佛不是真正朝向农村人为着农村的发展开设,而是为着农村人脱离农村的开设。高等教育客观上在“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立起了屏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消解“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异,弥合“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鸿沟。让高等教育更多地面向农村,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的农村人,也许这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农村建设之必要。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高等学校同样需要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今日的高等学校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回答:

(一)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看高等学校的时代使命总理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新的方针的确立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路向,同时也提供了保障。深入思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反哺”与“支援”不仅应体现在“物力”上,同时应体现在“智力”上,体现在“人力”上。“智力”与“人力”的支援对于新农村建设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援,又是一种更具有持久性、长效性的支援。而在思考“智力”与“人力”支援之间,我们自然会想到高等学校。正是着眼于贯彻落实新的指导方针,我们认识到高等学校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智力”“人力”支援而言,如果舍弃高等学校,谁还能更有资格更有可能肩负起这种支援的责任?(二)从高等教育的方针与任务看高等学校应肩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与任务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关键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并无二致。新农村便是指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村也便是新农村。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没有今日的新农村建设我们难以想象有真正的现代化。当整个国家将今日现代化建设的重心定位于新农村建设之时,一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团体又怎能游离新农村建设而谈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强调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理所当然地要强调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由此也决定着今日高等学校的重点服务方向与服务目标。(三)从现代大学的职能看高等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可能性大学职能经历着一种历史的演变,现代大学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立足于对大学职能的考量,我们可以认识到高等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不仅是因为有这种服务的需要,同时是因为有这种服务的可能。首先,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甚至离不开高级专门人才,而培养人才则是高等学校的天职。高等学校唯有面向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唯有让更多的人才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才可能使农村建设有人才可依。其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技发展。这里的科技发展决不只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而是具有更广泛要求的科技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种系统工程,支撑这种工程的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发展科学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今日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其三,今日高等学校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可以侧重于服务新农村建设。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建设新农村表明农村社会是最需要关注的社会。高等学校可以把服务农村社会作为现阶段更重要的职责与使命。三、拓展高等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路径(一)重点大学应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数以千计的高等学校中,重点大学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重点大学之所以称为“重点”,乃是因为这类大学在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上具有更多的优势,能更有效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鉴于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现代化的重点与关键,国家的重点大学甚至是力求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更需要特别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强化其服务功能。如果重点大学游离于国家现代化的“重点”之外,那又怎样彰显重点大学的价值与意义?在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宏伟事业中,重点大学应该大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这里至关重要的是重点大学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地位,如何认识自己的“重点”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越是重点大学,越是科研型大学,越是争创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仿佛是越远离农村建设的大学。这种状况的存在,既影响重点大学功能的应有发挥,也对农村现代化发展形成制约与障碍。面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重点大学应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发展定位,不断拓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无论如何,重点大学应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二)继续增强高等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和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为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农村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今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这类院校负有更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这些年来,我国较多的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都在向综合型大学发展,这种综合化发展固然有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功效,但在各类院校追求综合化发展过程中,又令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客观上弱化为农村发展服务功能的倾向。高校的综合化发展自然是指向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因而也需要更好地指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高等农林院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这类学校展示着新的发展前景;农村基础教育的加强与发展,需要有更多优质的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应致力于更好地培养这样的师资;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状况虽在改善,但还处在令人堪忧的境地,中国广阔的农村对医学人才仍是思之若渴,求之难得,医学院校自然应更努力地提供这种服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本身具有地方性的特点。这种地方性应该深切地指向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如果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农村建设,培养的人才不能向农村输送,这类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又怎样坚持办学宗旨和保持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毫无疑义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这类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三)加强高等学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科研协作与攻关,以此拓展高等学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探究的事业,它对科学研究有着深切的需求。从整体上看,中国当下最重要的科学研究莫过于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研究不仅应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层面,同时也应体现在农村文化建设,政治民主建设的层面。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国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可以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选择科研课题,组织科研攻关,以使高校科研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形成紧密的结合。(四)促进高等学校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以更良好的政策导向和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可在全国高等学校继续实施支持农村发展的行动计划,鼓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同农村发展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加强对口支援。应该形成一种广泛的、积极的社会舆论,倡导高等学校的各种教学机构、科研团体、甚至师生个体,深入农村、定期或不定期地服务于农村。加强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双向互动与交流,以使高等学校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5.[2]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J].新华文摘,2003,(5).[3]。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1-02(2).

点击阅读全文

高等农业教育管理

摘要:当前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在变革,几千年贫穷落后的农村社会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农村教育等方面,这些作用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作用人类发展到今天,不可能没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同样,高等农业教育必然要促进农村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那么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本体问题。本体问题是极为复杂的,本体问题的解决才是问题的真正解决。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活动过程,它不需要某个终极目的作它的价值指南,其价值定向就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我国教育界似乎对教育的哲学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教育应为了什么只是服从性的认同,或者简单地肯定教育的政治基础。教育为某阶级服务已成为实在的教育规训,成为教育制度、管理人文建制的理论基础。“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存在两大哲学基础,即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这种思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存在状况,只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从而忽视了“认识论基础。”而且这种“政治目标”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愈来愈被强化。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对我国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为政治服务是合理的吗?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政治吗?教育怎样为政治服务?为政治服务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教育要为政治服务,而且必须为政治服务,但为什么样的政治服务,这是需要研究的,教育要为优良政治服务。为政治服务并不等于为无产阶级服务,也不能囿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是阶级社会中的一个阶级。教育要为全人类服务。教育也可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职业教育,然而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培养人也不能囿于生产劳动。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已经得到了彰显,教育价值开始转到经济上来了。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中,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教育为经济服务是合理的吗?教育怎样为经济服务?为经济服务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不是有待思考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合理”地成为了“合理”的问题。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教育不为经济服务是难以生存、发展的。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经济是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是最大的政治,归根结底教育为经济服务就成为了为政治服务。政治是一种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是规训人的工具。如果教育为经济服务,经济是最大的政治,这无异于教育服从经济,经济服从政治,即教育→经济→政治。教育在这里不仅成为了“最小”单位,成为了社会的边缘,而且教育还成为了“工具”的工具,成为了统治人的现象。教育不是统治人而是培养人的,培养人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活动,而要有雄厚的经济为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经济是人生存需要的“产物”。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只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首先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存,生存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发展。如果说经济是人生存的内容,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为经济服务。为经济服务只是为人服务,为人服务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说经济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教育为经济服务是合理的。但教育为经济服务并不是直接的,她需要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等。高等农业教育固然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高等农业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业发展是首要的。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有学者预想中国农业的未来是“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知识农业”、“社会化大农业”等。这种预想的具体内容可能有些不准确。农业和工业在未来将会消失其界限,农业必然工业化,未来的科学技术是什么样,农业也就是什么样。农业和工业在现代社会已经结合在一起了,现代许多农业产品都是经过科学技术“制造”、“培育”、“选择”等创造出来的。我们预想未来的农业:第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天人合一”的农业,即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农业。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发展都必然要以破坏环境为前提。人类在地球上每走一步必然要在地球上踏上一步。人类如果要生存就必然要发展农业,发展农业必然要破坏环境。破坏了环境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又是破坏环境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农业。第二,信息农业。所谓信息农业,是以信息科学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以信息技术作为决定性要素的新型农业。农业生产过程完全通过信息控制或控制信息,农业生产将告别面朝黄土,背向青天的传统生产方式,信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趋势。第三,系统农业。所谓系统农业是指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的经营必然转化为联合性的大生产。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加工、运输、销售必然系统化。未来的农业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有机整体。“这一生产方式将大生产与大服务,大市场联系起来,做到农、工、商、教、科、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因而这一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系统工程,农业生产的各方面普遍联系在一起,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刀耕火种式的生产。总之,未来的农业是与现代化大不相同的农业,可以预想到,未来的农业是一种“意志”农业,是人们通过科学技术革命,凭着自己的创新,使农业成为人们想象出的一种存在,一种物态化的东西。

这样的农业不是凭经验,更不是凭力气就能进行生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农业生产既需要有专业知识,又需要通晓经营、管理,即通晓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只有高等农业院校才能培养出来。因为农业院校毕竟是以农业科技为基础的学校,其他院校无法代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分不同地区、科类的学校,确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高等农业院校的目标和重点,是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人才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建设。其次,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技解决。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培养人才,而是发展成为多功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大学。大学为社会经济服务不同于政府部门,也不同于单纯的科研机构,大学为经济服务是通过人才的培养而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培养人才进行的。“大学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应不仅仅满足于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而应具有前瞻性,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为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思路和机会”。所有大学都应该为经济社会服务,如何为社会经济服务这是任何一所大学都面临的问题。由于大学分工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的大学是在学习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按行业办学的特色。农业院校如何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首先要分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的特点制定高等农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目标、途径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重中之重。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工业支援农业是新的转向;成立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化是新的趋势;解决“三农”问题,从增加农产品转化农民增收的问题,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迈进,等等,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化,需要科学、技术及人文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是全方位的,例如,农业工业化需要工程技术的发展;城乡一体化需要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增加农产品转化为农民增收需要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需要先进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发展变化都是小康社会的内容。高等农业院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大本营。农业院校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力量,硕果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院校几乎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这不仅能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打下基础。第三,在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当前中国农村的文化生态正处于由“原始”状态向“现代”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在几千年小农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是旧式的,已经与现代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适应。而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又使旧式的文化系统受到冲击,农村文化落后或者说反生态文化仍客观存在着,文化污染现象严重,这对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首先需要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先进文化就是建设小康社会。高等农业教育在这种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责无旁贷地要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而且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达到了高度统一。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是按行业构建起来的,却缺乏系统的功能分工。高等农业院校与农村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农业院校如果不为农村文化建设作贡献,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怎样为农村建设先进文化服务,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服务机制,从操作层面上解决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途径。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有着内在联系,高等农业院校是创造先进文化的学府,高等农业院校创造先进文化就是在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主要在于:加强农民价值观念的教育;加强风俗习惯的改造;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科学技术推广;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加强自然条件的保护,等等。这些内容都与高等农业教育息息相关,高等农业教育要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农业教育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例如,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村发展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教育发展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加强与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的联系;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还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导作用。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是“龙头”的一部分,而且更应该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因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生命力的内容。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同时也是在加强自身建设。参考文献:[1]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0.[2]李福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4):26.[3]屈炳祥。我国未来农业四大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4):117.[4]王存。组织环境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9.

点击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现状分析论文

一、中国高等教育面对的问题

1.高等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中国来说,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摆正观念,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民,并未意识到教育对人们的重要意义,也缺少受教育的条件。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就远远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其教育实力更是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这就使得中国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气来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极其严峻的挑战,也是提高全面素质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中国全名素质的提高,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育水平。

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质量监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作为精英教育来发展的。而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以及义务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也趋向于大众化,很大一部分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殿堂,学习原本所谓的精英教育。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大主题。高校对学生数量上的扩展,也渐渐体现出教育质量的稳定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并不意味着对教育质量的放松,教育质量依旧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学习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来源,只有保证了高校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为社会所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不能一味重视教育的普及,而忽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3.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忽视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难与社会岗位缺职的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国高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滞怠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本科生所占比例颇大,占据了部分专科生的就业市场,并且他们也面临着工资水平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专科生在学校中所学的内容大多是以理论为主,缺少技术实践,很难胜任社会提供的高级技工的岗位,这就导致了专科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就业是社会稳定的体现,大学生就业意味着社会岗位的欠缺,体现着社会的不稳定,是阻碍经济进步的主要表现之一。

4.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边缘化高等教育的考核标准是高考,这种考核方式讲究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语数英等科目上花费了无数的力气来应对高考。然而,这种考核易使得学生重死记硬背,忽略思考的重要性,知识的持久性也远远不足。与此相对的,用人单位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重视学生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实用价值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从而导致素质教育的边缘化。

二、结语

点击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结构管理

[摘要]随着“三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湖南高等教育结构表现出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性。建立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优势互补、相互贯通的形式结构;提升重心,准确定位,调整和优化层次结构;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是实现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湖南;高等教育结构;区域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6-0036-0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及其与区域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包括四种基本类型,即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和地域结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水平,关系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