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活动内容
针对当前返乡农民工特点和就业需要,主要开展三类培训,分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工转岗培训、农民工创业培训。①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服装鞋帽加工、电子装配、装修装饰、汽车维修、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家电安装维修。②农民工转岗培训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有关农村民房、校舍、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③农民工创业培训围绕农业产业调整、农产品市场开发、农村服务业发展,开展创业政策宣传引导、创业能力提升,帮助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
二、时间安排及目标任务
这项活动从5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5月至7月为集中活动阶段。活动形式分为:集中办班培训和分散教育培训。集中办班培训任务由人事局、农业局、教育局党委和各乡镇党委承担,集中在5-7月进行。分散教育培训在乡镇党委指导下,由村级党组织实施。这次活动集中办班培训返乡农民工不少于1300人,分散组织培训不少于15000人次。参加集中培训的农民工经培训后达到专业技术要求的,培训单位统一申报发给其技术证书。
三、培训安排
1、县级职能部门党委集中办班培训返乡农民工。人事局、农业局、教育局要结合各自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基层群众需要,确定一个培训主题或一个工种,在所属培训机构组织农民工进行集中培训。部门集中培训返乡农民工各不少于100人。培训方案商县委组织部后组织实施。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和培训从手段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有效载体,是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助推剂;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真正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对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以远程教育为载体,促进党员干部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执政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永恒主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关键。要把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要求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远程教育、利用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型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借助远程教育搭建的服务平台,逐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农业生产,服务农民群众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远程教育分层次对农村乡镇领导干部、涉农部门干部和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始终把“抓经济建设必须抓干部素质,抓干部素质必须抓干部培训”和围绕“能力培养抓好教育培训,抓好教育培训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眼点。采取领导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强化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措施,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在培训对象上,突出抓好后备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以此带动其他各类培训。要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民群众进行学习培训中的作用,指导农民群众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使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针对养殖大户和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和养殖能手个性化辅导,着重抓好全县农村青年农民的技能培训,使青年农民每人掌握2—3门现代实用技术,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素质基础,从技术上保证了农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要利用远程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思想政治、文化体育、农村卫生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巩固和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活动水平。
二、找准学习培训重点
紧紧围绕“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这一宗旨,不断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扎实开展各类培训为切入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农村适用技术、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培训,使参学党员干部群众掌握了一定的农村政策理论知识和1—2门适用技术,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勤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培训过程中,针对部分党员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观念守旧等问题,要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知识,提高他们知法、守法和用法能力,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针对部分党员群众耕作技术落后,致富缺门路,发展无技能的实际,要组织他们学习种植、养殖等农村适用技术,增强其发展生产的能力,同时还组织他们学习致富典型和现代农业经营等知识,开阔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技的热情。在培训工作中,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党员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精心选取培训内容,分类施教,狠抓个性化培训。对村“两委”人员主要进行国家农村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根据群众需求,采用“开小灶”的培训方式,加强对群众的个性化学习培训,有目的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典型,随后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带动其他村民发展生产,从而拉动主导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努力培养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意义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认知应用能力,才能把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是运用现代技术,把党的农村政策、科技信息和致富技术,方便快捷地传达到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当中,实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农业部门担负着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职能,尤其是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办学体系和教育培训网络,成为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全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农科教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网络体系优势以及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作用,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不断加强新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新农村公益性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及扎根农村、立志务农的农民骨干队伍建设,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一、现代远程教育有助于农业转移人口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1.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是农业转移人口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环境基础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和理念,已经从最初的理论形态转变到现在的实践形态。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终身学习理念并没有广泛普及和被接受,这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的重要思想障碍。要扫除这个思想障碍,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农村社区实施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和有效载体,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实用的、便捷的教育产品和信息。这样农民想学了,就能马上学,遇到问题了,能通过学习马上得到解决。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学习能够解决问题,推动致富,帮助自己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自然又会带着新的问题去学习,最终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就会扎根他们的思想中。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能让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便捷地学到他们需要的、实用的知识,满足众多农村人口的多样性、多元化学习需求,显然那种定时、定点、高门槛、长期连续进行的传统教育形式是无法达到的,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其具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资源的多样化、学习的个性化,及其成本较低、辐射面广的独特优势,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各类人员随时随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能力,已被越来越多地人们认识和接受,将会为农业转移人口树立坚定的终身学习理念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企及的。
2.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想选择终身学习倡导的是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出的学习时间就是人一生的时间,贯穿于人生每个阶段,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没有年龄、地域、时间的限制,真正的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习目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石。现代远程教育独有的特征,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想选择。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多种媒体课程载体为手段,形成了受众社会化、共享教育资源、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可提供多维的实时与非实时学习支持服务等特点,不仅有利于农民开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也有利于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远程学习技能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各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束缚的现代远程教育,融合了原本相互隔离、相互分割的各级各类传统教育资源,使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实现有效沟通,让广大农民群众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建立农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目标。
二、现代远程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1.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承担着生产、生活等家庭重负,学习时间有限。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肩负着家庭致富和子女教育的重任,农村妇女和老人也承担了繁重的家庭劳务,参加学习时间少,困难大。然而,面对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学习知识与个人家庭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求得个人发展、融入城市生活,甚至是对子女教育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民又容易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以追求科技进步带来的显著效益。现代新型农民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劳动、学习,再劳动再学习,不断交替的循环的。新型农民身上的多重角色压力,使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因而追求实用性和个性化成为他们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农民学习的实用性表现为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以致用的心情迫切,他们希望所学知识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发展有实实在在的帮助,特别注重学用结合,希望所学知识,不仅具有新颖性,更要具有实用性;农民追求个性化学习,是因为他们要自行安排生产劳动时间,没有统一的作息制度,劳动场所分散,学习时间不易集中,所以农民希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农民能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家庭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需求选择学习方法,确定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安排学习,甚至于学习的效果,对自己是否有帮助,都可以由农民自己来评价。另外,农民希望开展个性化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而不增加他们更多的学习费用和经济负担。
2.现代远程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新型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运用优质的网上资源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素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利用农闲或空闲时间安排学习,闲时多学,忙时少学或不学,使农民免除因脱产学习耽误生产、影响家庭收入的后顾之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让新型农民在家就能看到(听到)优秀专家、学者的授课,享受到过去只有在学校才能获得的知识的好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为新型农民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先进生产技术,还可提供其他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导新型农民就业和创业,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随着有支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教与学的实时、非实时互动沟通的实现,新型农民在家也能跟专家、学者进行个性化沟通交流,实实在在地为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提供服务。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点能极大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任何想学的知识内容,随着远程教育不断发展,促使新型农民“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将变成现实。
围绕“以通为先,以学为本”要求,深化“双创双争”活动。
一是建设高质量站点保障活动开展。制定下发《加强远程教育站点信号质量建设的通知》,成立信号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公开信号服务热线,定期组织开展信号测试和集中排查活动,确保远程教育站点网络信号畅通,使每个站点随时能够播放收看。努力加快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建新建村级党员活动阵地90多个,配置电脑、投影仪、数字音箱189台,新购置桌椅2800多套,完善了站点学习条件。
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学习。以辅导学、专题学、讲座学为主,在农村,把远程教育培训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相融合,帮助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企业,与创业创优结合起来,开展人人技能培训。同时,引导群众自主学习,把学习培训向协会、产业基地、社团组织延伸,组建多种学习服务小组。实行联动培训扩大参与面,组织远程教育成员单位举办多个培训课堂,利用远程教育课堂培训入党积极分子、村组干部、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协会会员等,形成了远教搭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格局。
三是搭建主题学用载体突出活动特色。以远程教育主题学习活动为载体,培养先进,典型示范,突出活动特色。组织开展“三链三学”活动,在生产一线建立学用模式,采取“远教+支部+协会”模式,创建远程教育链条,建立支部领航、远教助推、协会运作的教育服务机制;采取“远教+基地+党员”的模式,创建技术推广链条,建立远程教育搭台,实用人才唱戏,人民群众受益的远程教育培训机制;采取“远教+公司+农户”的模式,创建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公司拉动,农户跟进,远程教育助力的信息导向机制。通过党员带学,乡土人才讲学,基地促学,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用标兵。
四是加强学用工作管理落实创争任务。加强对远程教育学用全过程管理,在组织“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和“怎么教”上下功夫,建立学习需求信箱,按需组织“菜单”式培训。按产业、年龄、职业划分党员学习小组,分类学习,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学用活动组织流程,实行“课堂学习、课后实践、创业扶持”,促进学用转化。认真落实学习巡查、学习通报制度,乡镇党委每月组织巡查一次学习情况,县远程办每季书面通报一次基层站点学习收看情况,推动“双创双争”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