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执法监管

农业执法监管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业执法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执法监管

农业投入品监管思考

1农业投入品监管的法律依据

目前,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法律法规有《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22部。还有50余部政府和部门规章,涉及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种畜禽、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这些法律法规不仅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管理权,而且也是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的法律要求,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职责的重要体现。

2近年来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情况

近年来,杭州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履职,为保障和提升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采取开辟专栏(专题)、印发资料、悬挂横幅挂标、开展咨询服务、举办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正确购买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知识,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法制意识。近两年来,全市共举办放心农资下乡、打假护农和农业投入品安全宣传活动30多场次,举办各类农业投入品管理讲座18场,培训农资生产经营者26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9.5万份。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局发展执法教育计划

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及各中队:

2009年全县农业执法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转型升级主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体系建设,创新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水平,树立执法权威,依法保障农业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执法保障。

工作要点:

一、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

1、开展打击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农产品种养环节、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排查,督促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小区)和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坚决防止和严厉查处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行为。

2、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做大做强“绿剑”执法品牌。具体安排是:“绿剑”1号行动,时间在4月,围绕春耕备耕,重点对种子、肥料产品进行专项执法。种子以水稻、玉米和主要经济作物种子为重点,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超范围经营、无证生产经营,未按规定建立经营档案、包装标签品种介绍与审定公告表述不符等违法行为。肥料以复混(合)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叶面肥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重点查处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任意夸大使用效果、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绿剑”2号行动,时间在6月,重点为农药产品(包括卫生杀虫剂),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无登记证生产、添加未登记成份、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证或冒证、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肥料产品标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以及乙酰甲胺磷中甲胺磷超标和掺杂高毒剧毒农药的行为。绿剑3号行动,时间在9月,重点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宠物医院和种畜禽。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经营、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经营假劣产品等行为;饲料企业不依法建立原料进厂检验、生产记录、产品留样、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违法生产经营使用三聚氰胺、“蛋白精”等禁用药物行为;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生产销售种畜禽等行为;分装销售原料药、标签和说明书不符合规定行为;直接使用兽药原料药、使用人用药等违法行为;督促宠物医院和养殖场(户)建立兽药使用记录,严格执行停药期规定等违法行为。“绿剑”4号行动,时间在11月,重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查处滥用冒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违法行为,加大农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等监管力度,杜绝在种养殖过程中使用五种禁用高毒农药、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策略

1农业投入品经营管理现状

1.1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临安市有农药经营户205家,年经营额1100万元左右;肥料经营户218家,年销售量大约8.5万吨,经营额2.1亿左右;兽药及生物制品经营户14家,年销售额500万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户26家,年销售量3万吨,销售额6000万元;农作物种子、蚕种经营户70家,年销售800万元。全市合计每年农业投入品经营额约为2.88亿元。

1.2农业投入品经营渠道情况

以前,临安市的农业投入品由供销系统独家经营,农业系统经营种子。目前这一格局已经打破,形成了浙江农资集团(临安惠多利有限公司)、山地植保服务部及众多个体经营户并驾齐驱的局面。临安市的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中,农资集团的惠多利连锁超市占37.6%,山地植保服务部正在组建农资连锁,其余为个体经营。市场的多样化促进了农业投入品经营的竞争格局,农业投入品也由过去的农药、化肥和种子,逐步形成了种子、农药、化肥、薄膜、农用配套设施等一系列农资品种,实现了系列化服务。

1.3农业投入品经营网点分布情况

点击阅读全文

县农业执法半年总结

执法半年工作总结

200*年上半年县农业执法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农业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工作目标,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按照省市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大农业执法力度,逐步健全农业法律法规和农村政策宣传、实施、监督的工作机制,我县农业执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农资质量监管。年初,我局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农资打假护农行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春耕期间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把领导精力和执法力量集中到春耕生产上来,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打假行动,确保了我县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二、营造氛围,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6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局立即组织农业执法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县开展宣传周活动。积极采取广播、电视、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受理投诉举报电话、组织现场咨询等方式,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并利用乡镇墟日,深入到夏茂镇、富口镇、青州镇、高砂镇、大洛镇等地,为当地农民现场解答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农资识假辨假、如何拔打投诉举报电话及如何科学选购农资产品等知识。在宣传周期间共发放“识别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兽药简易方法”宣传册;“动物防疫法”及“禽流感防疫”宣传图片;“农业155服务典型事例”及“农业155专家咨询手册”等资料19000多份,展示假伪农资产品12个样,已接受农民咨询问答800多人次,切实增强了农民的维权意识,提高了农民科学选择、使用农资水平。

三、整合力量,加大力度,清查和整顿农资市场。按照上级农业部门全年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开展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主要是从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入手,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上下联动,打假扶优,对城区及12个乡镇的农资生产、经营、使用三个环节进行拉网式检查,并结合关键农时,重点加大对本县区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在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狠抓种子、农药、疫苗等重点品种的监管。依法认真开展“五查”行动,积极配合春季农业中心工作,开展肥料、兽用生物制品等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搞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目前,全县已出动执法人员305人次,检查农资市场53个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77个次,完成兽药经营许可证换证24本,查处违法农业案件38起,查获违法种子30公斤,伪劣农药935公斤,不合格兽药420公斤,涉案货值共达8.9万元,挽回经济损失达30.53万元。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局农业投入品监管意见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开发区、*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市直有关单位: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依法治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为切实解决我市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根据市人大*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决定》(*人*发〔20*〕8号),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的认识

依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是推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执法体系建设

(一)抓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执法体制。重点完善行政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努力形成横向联合、上下联动、社会和层级双重监督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执法合力,切实解决执法力量分散、执法不力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