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农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探析

一、山东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近年来,山东紧紧围绕高效农业开发、增加农民收人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省种植业结构由以单一粮食为主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全面发展,与90年代相比,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增加了10个百分点;农业内部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的共同发展,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农业份额下降了8个百分点,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总收人中二三产业提高了1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38%,提高了6个百分点。一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作物带、产业带已逐步形成。全省已建成优质化粮、棉、油、蔬菜、果品、花卉、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基地800多万亩,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多家,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400多万吨,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40多万人,新增产值210多亿元,投人产出比率为l:3.以。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五”期间全省农业与林牧渔业产值之比要由2000年的56.7:43.3调整到50:50;粮经作物面积比由60:40调整到50:5仇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由40%提高到65%;农业科技贡献率由50%提高到55%;农业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36%提高到40%;全省城市化水平由37%提高到45%;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幅保持在40%以上的奋斗目标。

二、山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度较大。

(一)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持空间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行为本身必须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来从事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及如何生产都要由市场来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占有市场,获得收益。而从山东看,近年来全省各地的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在粮经比例关系,作物此减彼长的层面上展开的,产品雷同、产业趋同的问题较突出,从而导致了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过剩,无序竞争日趋加剧。以农畜产品为例,人世半年来,全省农畜产品出口受到了绿色技术壁垒为标志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冲击,出口环境恶化,出口步伐减缓。同时也暴露出了全省农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的产业现状。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结构调整完善

一、更新现念,形成共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要途径。现在农业上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低。过去是“短缺农业”,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是产品增多,供过于求。如果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更新换代,提高品质,农业的发展就要受到制约。为了搞好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必须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拓宽视野,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坚持“依托市场,发挥优势,注重品质,突出效益”的原则,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放手发展价值高的经济作物.发展畜禽业、林果业、水产业,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在领导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转变职能,着力搞好农产品进市场的组织、引导、指导和眼务工作。三是在增长方式上,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高上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在结构调整上,由满足人民基本需求为主,向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避免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雷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形成稳定优质的种植业、兴旺发达的养殖业、繁荣活跃的流通业、高附加值的加工业,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二、培育市场,搞活流通。完善的市场体系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赖以发展的导向和载体。没有市场需求的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就无从谈起,成为一句空话。目前,农产品市场大多是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真正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不仅数童少,而且规模档次低,聚集辐射弱。因此,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特色农产品优势和主导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兴办农产品专业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在发展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有计划地组建贯通辐射全国的中心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农产品的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拓宽农产品的流通空间,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起到导航作用。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培植农产品购销队伍,帮助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营销联合体等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开拓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包装和销售,加强基地与市场的衔接、产地与销地的衔接、生产与消费的衔接、农村与城市的衔接、促进农产品流通。鼓励农民自产自销以及中介组织的代购代销、联购联销和联购分销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开放式、少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新机制。同时,对一些上市季节集中、产品批量大、不易贮藏保鲜的农产品,各级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陆续开辟“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确保畅通无阻,加快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三、依旅科技,提高质量。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有效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产量虽然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品种质量间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存在着品种不对路、质量档次低、农民增产不增收、高产不高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谈不上与国际市场接轨。能否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要按照传统技术抓改造、常规技术抓提高、高新技术抓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上水平、上档次、上台阶。一是在品种上要有新突破。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品种是前提,按照选育专业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销售社会化的思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基地,实施良种工程,实现品种良种化、基地化、优质化。围绕“一优两高”农业,加快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良种的开发、引进、选育、繁育、试验和推广,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上要有新突破。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落实“三定”政策,加快“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稳定科技队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兴农工程”为载体,加快抛秧、直播、旱育秧等轻型栽培技术推广,推进联合收割机、谷物烘干机、稻草还田机等农业机械化建设,加大推广蔬菜瓜果、无土栽培和工厂化生产技术,水产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等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三是在农科教结合上要有新突破。把农业、科技、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运用农函大、职技校、成人教育中心等教育培训网络,组织种养大户、农村干部、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典型示范,熟练掌握几门农村适用技术,提高农民接受和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和本领,促使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四是在实施农业名牌产品上要有新突破。农产品要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树立名牌意识,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研究名牌、创立名牌、拓展名牌,敢于打响自己的牌子,抢占制高点,跨入快车道,登上新台阶。在组织实施中,力求在品种上动脑筋、质量上下功夫、商标上做文章、包装上有特色、销售上求拓展,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加速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强化服务,增强活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保障和后盾。农业社会化服务各地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涉农部门、乡村集体组织和农民自身服务的网络群体。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与农民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树立“立足大农业、面向大市场、拓展大产业、发展大服务”的思想,依照服务体系网络化、服务活动专业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市场规范化、服务内容综合化的目标,强化县级、提高乡级、发展村级、完善农民自我服务组织。运用市场机制,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系列化、一体化的服务。一是政策服务。对创办农产品服务的企业和大户以及各类服务组织,在开发机制、资金投入、用电用地、财政税收、交通运输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优先安排、优惠扶持,增强服务的生机和活力。二是科技服务。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农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开展技术指导、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使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提高科技的普及率、到位率,把科技兴农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信息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掌握信息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建设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努力形成一个各级政府信息中心、经济主管部门、专业协会、各类大户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网络系统。广泛开展信息交流,特别是同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咨询机构加强联系,及时搜集各路信息。在主要销区、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设立办事处、直销点等窗口以及聘请信息员,拓宽信息渠道、挖掘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逐步实现与国内农产品大市场、国家及各省市农村经济信息中心联网,随时查找有用信息,指导农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掌握决策主动权。通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科技兴农的实施,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保持农业结构调整持续稳定发展。

五、发展加工,实现增值。发展农产品加工,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环节,也是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增值的重要手段。目前从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来看,原料性的产品居多,精加工的产品甚少,难以在市场中取胜。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外农产品不断冲击国内市场,不同程度地跻占了国内农产品。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农产品比进口的农产品质量不相上下,新鲜度比进口的好,口感也略胜一筹,可是价格同进口的相差悬殊较大,主要原因在加工层次上滞后于别人。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整个市场消费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需求逐渐向高档化、精细化、成品化、时鲜化、营养化及方便化发展。因此,各地要围绕本地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有计划地办好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要盲目铺新摊子,主要通过对现在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把农产品加工业壮大起来,特别要重视扶持发展那些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做到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开展农产品加工必须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工艺和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制定等级质量标准,实行分级包装销售。通过系列加工开发,变初级产品为精细产品、单项产品为系列产品、内销产品为外销产品,走生产跟着市场转,营销随着市场变,管理按着市场改的路子,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结构秸秆利用讲话

同志们:

刚才,**副市长就做好今年“三秋”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下面,我再强调一下需要做好的三件事。

第一,要坚决做到秸秆禁烧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下决心抓秸秆禁烧,这个问题是到了该彻底解决的时候了。今年的夏季秸秆禁烧工作,我们做得很好,李成玉省长等领导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秋季的秸秆禁烧工作,我们务必做得更好一些。为了加强这项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研究决定要分包县区,实行责任制。这次,我们要“比一比”,一比看哪个县区烧第一把火,二比看哪个县区烧得多。比试的结果要在新闻媒体上公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关于秸秆的综合利用,我们今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制约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的因素,是群众负担过重和技术问题。因此,我们要下定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今年,我们要和外地加强经验合作交流,吸收他们技术上的宝贵成果。在秸秆还田方面,一要研究更具体有效的措施,二要再加大投入。秸秆被埋在地里是肥料,烧了是污染环境,一烧一埋,差距很大。一方面要做好禁烧,另一方面要研究禁烧以后怎么办?前提是先要把烧的问题解决了,然后是秸秆还田、青贮,关键是要帮助农民朋友把相关技术问题解决好,才能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二,要下决心解决好播种量的问题

今年秋播,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播种量偏大问题,力争有新的突破。现在浇水、施肥条件普遍较好,小麦新品种也多,这样就对播种量的多少要求比较严格。播种量大,就会带来倒伏等问题,这是制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提倡精播半精播很多年了,但播种量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现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很高,农业局、农科院等有关单位要送技术下乡,加强技术指导,加强技术培训,特别对村干部要早培训、培训好,因为一些村干部对精播半精播也不是很懂。我们提出了产量、质量“双提升”,这样,解决好播种量偏大的问题就显得非常关键。现在群众对良种的接受程度很高,关键是种的时候往往把不住播种量,有时候群众的习惯很难改变,小麦播种量总是偏大。今年麦播,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把好关,把播种量的问题解决好。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显示,今后五年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建设大型优质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据了解,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将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促进项目区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将突出抓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建设优质粮食基地4163万亩,建设优质饲料作物基地1343万亩。同时,积极扶持种子、种苗、种畜繁育体系建设,在加强地方项目良种基地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良种推广”、“育草基金”、“菜篮子工程”等部门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牛(肉牛、奶牛)、羊、猪、禽等畜产品、名优特经济林、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加大对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促进粮食的转化增值,“十五”期间计划养殖畜禽1.2亿只、出栏畜禽9300万只(以羊单位计),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76万亩。扶持经济林、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经济林775万亩、种植蔬菜171万亩、花卉23万亩、药材122万亩。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着力扶持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在粮食主产区,着力扶持优质、专用品种的粮食生产,建设大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畜牧业等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等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在西部地区,着力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在产业项目发展上,努力消除产业结构雷同与重复建设现象,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龙头项目和农民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带动力。引导更多的开发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通过签订购销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先进等形式入股,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五”期间计划扶持加工及服务项目2300个。

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检测检验体系。适当扶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气象信息及进出口信息等服务。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检测检验的规范和手段,发展安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相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局农业结构调整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会议,旨在号召大家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认清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走出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在当今社会,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结合,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我国入世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依靠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不调整就得不到发展。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小农意识严重,因循守旧,不敢去闯,不懂得了解市场,甘于贫困,也有的稍稍取得了一定成绩,则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难以有大的拓展,综上种种原因的存在,严重地束缚了我乡农业结构调整进程,阻碍了全乡经济的发展速度。

我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耕地面积7.03万亩,水浇地面积达4.6万亩,种植业仍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特色产业小枣种植已初具规模。

*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调结构、促增收”的号召,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确立了“远抓枣,近抓薯”的农业发展总体思路,采取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原则,抓树了多个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典型,继而向全乡辐射,全乡农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远抓枣,近抓薯”,即“树上枣,地下薯”是乡党委、政府结合本乡实际,推出的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大力发展苜蓿种植也是今年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具体地讲:1、“远抓枣”即大力发展枣树种植(包括小枣和冬枣),利用5—8年时间实现人均1亩的小枣东扩长远目标。乡党委为此积极进行宣传发动,并出台激励政策,乡干部分片包村进行督导,涌现出了许宝军、刘长生等一大批枣树种植典型。截止目前,全乡共种植枣树8800亩,其中,枣粮间作5800亩。全乡鲜枣总产量达72万斤,种植大村有*、*、*、*等村,小枣7700亩,冬枣1100亩。2、“近抓薯”即按照产业化生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邱庄子村的甘薯淀粉加工厂为龙头,以不低于每公斤0.30元的保护价收购并加工外销,由百亩脱素薯种苗基地为全乡提供薯苗和技术服务,基地还积极到山东济宁、荷泽等地联系适合淀粉加工的甘薯品种,确保全乡甘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使之成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目前,投资200万元的淀粉加工车间已建成,全乡已落实甘薯种植面积700余亩,一些农民正纷纷和基地签订合同。

总之,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我们面临成绩而欣慰的同时,未来的结构调整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乡党委、政府制订了今后农业结构调整新举措。即继续坚持“远抓枣,近抓薯”的总体指导思想不摇,在此基础上,抓好苜蓿种植,建成千亩试验大方,成功后向全乡推广,鼓励发展多种种植养殖业,使全乡形成百业俱兴,百花齐放的局面。具体地讲,2002年底,全乡枣树种植面积要达到万亩以上,红薯种植全乡达到1500亩以上,并真正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养殖上,重点发展猪、鸡、羊、牛。2002年底,全乡猪存栏达到6000头,鸡20万只,牛羊总数达到1.5万头。在具体工作上,1、是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力促全乡农民农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殖观念的转变,要继续加大对中央、省、市、县各级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各种政策文件的学习与宣传,通过不同形式的讨论会、培训会、标语、黑板报等方式,使各项政策深入到户、深入民心。2、是要抓树我乡农业结构调整的九大亮点,强化他们的典型辐射作用:一是进一步抓好邱庄子100亩脱毒薯基地建设,尽快完成投资一百多万元元的脱毒薯加工项目,并力促其规范完善,建立健全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形成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二是继续下大力抓好*冬枣示范园建设,通过扩大规模,完善硬件建设,开拓销售途径,使其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带动效应。三是扶持好*村鲜枣销售批发市场的规划与建设,支持村班子积极谋划,尽快选准场地,并建好鲜枣批发市场的初步硬件建设,以带动本村及全乡小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是扶持好陈辛庄、刘辛庄两村大型养猪场的发展,力促其扩大规模,完善管理,扩大销售,争创效益。五是支持狼儿口村进行的金银花药材品种的种植与试验,帮助其摸准市场行情,完善销售途径。六是扶持好小朱庄、刘辛庄400亩速生杨的种植与发展。七是扶持好舍女寺养牛场的发展,帮助其外出参观学习,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基地农户,逐步走上一条集中指导、分散养殖、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八是扶持陈家院村占地2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使其早日取得效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九是支持*、肖家楼、刘成庄等村的养鸡业的发展,力促其掌握市场行情,固定销售客户,取得稳步经济效益。广泛深入地宣传农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典型、学习典型,让典型在广大农户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着重表彰和宣传好我们本乡的先进人物,让他们现身说法,通过身边的、活生生的事例,对广大农民起到教育、感化、说服和带动作用。3、是要搞好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与服务。要积极在广大农村开展“八到户”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本领深入到村、深入到户,适时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广泛开展科技下村入户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村干部、种养殖大户到本乡和外地参观学习,采取乡内互学和外出参观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充实知识,捕捉信息,使广大农民的种养殖观念得到彻底转变。乡政府积极为农业调整示范户提供用地、水电支持,使全乡形成抓改革、重调整的良好氛围。4、是落实干部目标责任制。我乡今年已和县委签订了小枣种植5000亩、苜蓿种植3000亩的责任状,党委、政府面临的压力大、责任重,而各位村干部则是此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你们认识程度的深浅、工作的好坏,决定着这项任务完成的成败,这就给我们广大村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要急早谋取划,抓紧落实,这不只是为完成任务,重要的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开辟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对具体落实情况,乡党委将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完成不好的取消评选资格。

点击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