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前沿科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互联网中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概述
1.1前沿科学成果的网络覆盖度超过传统纸媒传统纸媒的阅读用户数量日趋萎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互联网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纸质媒体通过开通网络版新闻网站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人群,新闻综合网站中科技新闻栏目已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通过对最近10年(2004—2013年)安徽省204项前沿科学成果的传播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95.4%的科研成果在新闻门户网站的覆盖度大于国家级平面媒体,部分安徽省前沿科学成果在平面媒体与门户网站上的新闻报道情况。
1.2门户网站近两年相继开通科技前沿类新闻频道随着公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关注前沿科学进展的需求愈来愈明显。新浪网于2013年4月在“科学探索”频道下开通“科技前沿”专栏;腾讯网于2014年2月在“腾讯科学”栏目下开通“科技前沿”专栏;凤凰网于2010年8月在“凤凰科技”栏目下开通“前沿•探索”专栏。图1是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新浪、腾讯、凤凰网站内每月科技新闻情况。三个网站中源于前沿科技论文的科技新闻数占网络科技新闻总数之比分别为15.3%、10.5%、18.6%。另外,果壳网自2010年7月“科学人”栏目开通以来,每周刊登科技新闻约40条,主要以邀请科研论文作者参与创作前沿科学成果为报道内容,截至目前已拥有10万的用户阅读量。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每年都发表众多论文,除纸质版论文集外,也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相应论文题目及内容摘要,并一些科技新闻。此外,由一些科学协会或科研机构开办的科技专业网站,如英国皇家学会网、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网、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美国太空网、中国教育信息网、科技世界网等,其新闻大多与科技相关,每天都有更新。此外,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新闻媒体官网上,也都存在大量的源于科技论文的科技新闻。
1.3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源于前沿科技论文的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覆盖面广。不论是纸质报刊还是电子报刊,受众范围均有限。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借助媒介融合(传播手段、工具、形态、渠道的汇融)的优势,以多种表现形态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社会需求,受众的覆盖范围得到广泛延伸。(2)拉近距离。此处的“距离”分为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两个方面。从地理学的视角看,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的过程是新闻工作者编码的过程,将不同地域的论文信息转化为易识别的符号传达给受众,从而拉近了受众与信息的区位距离;从心理学的视域探究,借助受众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以区别于论文的语言格调和版面形式传达给受众,引起受众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从而拉近了受众与信息的心理距离。(3)娱乐感强。碎片化传播时代到来,公众厌倦长篇大论、严肃乏味的文章,娱乐性、趣味性的信息成为公众消遣、放松的优先选择。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迎合了受众的消费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意识,引发受众与信息的共鸣。用象征性符号传递所要表达的主题,既有效地传达了信息,又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休闲与娱乐。(4)交互性好。传统媒体主要为命令式的单向传播模式,受众无法自由选择。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展现了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公众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拥有了对信息的调控权。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的互动交流,使公众真正参与到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中来。
2前沿科技论文的网络新闻传播机制
互联网中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可从对象与主体两个层面进行考量,对象与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网络传播机制。其一般路径是:以前沿科技论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前沿科学成果,经相关主体转化为网络科技新闻,再经公众读取后变为科技知识,而科技知识对科技创新有重要的反馈作用。其中,主体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科技人员及其团队、科技新闻工作者、公众三者之间。
一、创新性
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像本世纪之初量子论诞生那种充满重大发现的年代;像四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发明晶体管的年代,像五十年现DNA双螺旋结构从而开创分于生物学的激动人心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的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些科学革命时期的创新,学术界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它的含义,这不属于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所关心的是处于科学技术平稳的发展时期,由一般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它的创新性究竟是指什么,请先看一下《Nature》与《Science》的说明。《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Science》则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读者不难看出,上述要求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即使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己发表的论文,也并不是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有10%的论文能达到这个要求也就相当不错了,显然这种要求是办刊人员的奋斗目标和期刊的最高标准,为了比较,再来看一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可能己注意到这里对创新性的要求与《Nature》、《Science》的要求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特别强调论文的内容应能引起科技界广泛的兴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国际科学期刊,《Nature》与《Science》强调这一点是应当的,也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来稿中筛选出符合这一要求的论文;而国内期刊需要根据本国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情况来慎重地对待这个要求,其实,随着国家科学基金个人申请项目的逐年增多,申清人就可以既根据个人的专长,又根据当前国内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前沿进展确立科研选题,那么假以时日,这个要求也就不难达到了。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像《Nature》与《Science》这样著名的国际科学周刊,在全世界也只此两家,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暇梗庖逯卮蟮穆畚幕蜓芯砍晒欢ɑ嵋鹣喙亓煊蚩萍既嗽钡墓刈ⅰ笔者认为,一篇沦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想必不会有疑问了。
二、可读性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
作者:冯峨董荷娣陈卫高翔徐俊明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科技处
注意综合性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事实上,这种渗透与发展趋势在20世纪就已出现,现代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酶学,没有X射线衍射及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也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如果说过去的生物科技得益于引进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得到长足的进步,那么,21世纪的生物科技研究就更离不开这些相关科学技术了。生物科技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宽厚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物科技工作者中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已知识老化,专业狭窄,与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在国外每年学习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数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在近两年统计的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生命科学占到51%。大量高素质的青年科学家流向生物科技领域,是美国生物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尚不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适应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人才培养计划滞后于生物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国内生物技术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生物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导致相当部分的生物科技人才流向国外。因此,我国生物科技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足的。对此,生物科技管理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上述缺欠与不足,我们认为应采取三个措施:(1)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积极吸引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知识互补,相互协调,联合攻关;(2)根据目前生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时有效地对传统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培养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生物科技人才;(3)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有效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
大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从生物科技的发展来看,生物科技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突破。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观念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科技项目的确立等方面应该尊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科技管理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计划和预测。这种作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甚至扼杀了创新性的思维与工作。按照上述思路,在生物科技领域自主性研究应大力提倡。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能够有充分的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何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研究创造条件,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目前科研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由于基金的申请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加之申请者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课题争取难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地从各个生产应用部门争取科研经费是个好办法。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上海新黄浦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侧重在人类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和上海新黄浦复旦基因有限公司(侧重功能基因的寻找和基因的功能开发)是一个例子。他们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不但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渴望将越来越强烈。管理部门应抓住这一良机,使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使企业设立各类研究基金,使科学研究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增加论文的数量
同志:“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进入新的世纪,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领域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空前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繁重任务,必须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原始性创新能力,特以下意见。
一、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产业竞争加速由生产阶段前移到研究开发阶段。原始性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不仅带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带来重大发展和超越的机会。
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是: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文化环境;鼓励学术民主,倡导创新文化,保障不同学术观点的公开发表和充分讨论;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国家科技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破各自为政,防止政出多门,合理配置国家资源;充分调动、利用部门和地方的科研力量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工作。
二、改革科技管理制度
1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式不够科学投入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充分引导社会资金流入科技领域;较多采取直接投入方式,较少采用贴息、担保、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的融资,一些科技开发项目和企业受到融资的制约;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民营企事业、高技术企事业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等科技项目财政投入回报机制尚未建立。
1.2科技投入重研发轻成果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财政科技资金的支持后,往往把精力集中在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个阶段,一味追求科学论文的发表、科学著作的出版等,不注重科研项目成果的转化;由于缺乏转化资金,使得成果推广的专项活动经费捉襟见肘,企业从科研院所购买科技成果的意愿不高,结果是科技成果很难成为现实生产力。
1.3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不健全科技计划项目预算调整较为随意,项目设置有待完善,计划项目申报程序繁琐,科研项目重复立项,资金使用较为分散;科技经费评估有待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财政资金投入缺乏严格而科学的预算管理,没有形成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监管。财政部门参与经费管理不够到位,缺乏对科技投入资金的监管与跟踪。
2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创新的思考
2.1财政科技投入的目标定位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目标定位在于增强创新主体投入能力、提高创新项目的收益预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投入,帮助创新主体增强投入能力,吸引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提高创新项目的收益预期。同时,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帮助创新主体减少投入,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主体能够控制风险。因此,明确政府在财政科技投入方面的职责和作用非常重要,其主要职责在于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要把政府引导支持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效结合,完善企业投入与政府财政投入相配套的科技投入机制。财政资金要积极支持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对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决定研发方向、要素配置等。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搞基础科研,又搞应用研究,促进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成果产业化、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