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文化文学期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主要外国文学期刊及其发展历史
从新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环境下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阶段性的变化,而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介绍和传播离不开主流刊物的推动。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成立过许多专业出版社来出版发行英美文学作品,发展到今天,最具代表性的是《译林》、《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当我们研究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时,可以通过上述几个核心期刊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在刊登内容、方式、语言等的不同,来体会我国在不同时期对英美文化的态度。《译林》创刊于1979年11月,从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译林》编辑部发展到译林出版社,从一个地方性刊物发展到全国著名的期刊,其发展历史可以见证中国对于英美文学译介的发展。《译林》在创刊伊始,便将自身定位为“以译介外国当今有影响的新作为重点”,因此其内容的选材聚焦在当代西方通俗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译介,使得《译林》成为人们了解西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一个窗口,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和信息。然而,其刊登的内容也给它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创刊初期的《尼罗河惨案》在读者中引起波动的同时也使其编辑部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当时正值“”刚刚结束、人们思想开始解锢的时期,这样一部小说的刊登引起了社会的争论,而争论的结果是使人们思想丰富的同时,该本期刊也得到认同。后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物质、思想的发展,《译林》刊登的内容也有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无不彰显着特定时期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世界文学》最初创办于1953年,刊名为《译文》以纪念鲁迅先生;1959年改名为《世界文学》,主要刊登中国学者的评论;十年动乱期间该期刊一度停办;1977年重新恢复出版,次年正式复刊。该期刊以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其办刊宗旨;就阅读对象而言,其为文化创作者、理论界和高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外国文学名著,体现着其精英路线和名家名篇的发展之路。《外国文艺》创办于1979年,以“介绍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作为其创刊宗旨,系统且重点地介绍了外国著名作家、艺术家及评论家的作品和理论,为了解国外的文化思潮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就内容而言,其选篇相对较短,更多的关注作者的文学成就等,并且该刊每年的第一期用于介绍上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动态。上述三大外国文学期刊在创刊宗旨和刊登内容方面有着区别,但是三者在中国介绍西方文化和英美文学的译介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的发展历史也向我们讲述着中国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的转变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历史。
从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探视其对英美文学的译介
《世界文学》、《外国文艺》、《译林》在创刊之初的定位和宗旨的区别使其在刊登内容的选择上各有侧重,当我们研究英美文学的译介时,便可以从不同时期各刊物对于英美文学译介的侧重点和内容的选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世界文学》其刊名中“世界”两字便将关注的范围大为扩展,说明了它所关注的是世界著名作家及作品。在创刊初期,由文化界名人担任历届主编,保证了文章选取和翻译的质量。同时,随着国内思想的变化,杂志所选取的文章也会有内容和国别的变化和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让我们看到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方向,也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人们对于英美文学的态度及对其文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译林》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所刊登的是最近国外发表的作品,更直接地反映国外的现实生活,其所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发展前沿的国家和地区。自创刊以来,其发表的长篇小说中,英国和美国的作品占有极大的比例。而对于这些作品的刊载,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或以一种评论形式出现,或以完整的翻译,或者夹译夹评,刊登的形式和内容是对于英美文化译介的体现。《外国文艺》以文学为主,但是也兼具了美术和文学理论的内容。其刊登内容除国外的诗歌、小说、评论等文学作品外,还包括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介绍。通过这样一种多元的形式,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外的文化。在这些内容中,如将英美文化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归类,会看到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文化内容、思想流派和艺术流派的介绍和评论。透过这些文字的东西,我们收获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学者们对于外国文化的引介和思想诉求,同时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历史是一个纵向的脉络,我们对英美文学译介的研究需要通过纵向的时间梳理来获得其发展的路径,也需要横向的比较总结其不同特点。新时期主要的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历史,为我们呈现出英美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发展,同时,不同期刊内容的对比也会让我们看到在同一时期不同视角下的英美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去探寻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树立中心,探寻英美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发展。
外国文学期刊在英美文学译介方面的发展方向
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我们探寻外国文学期刊对英美文学的译介研究的意义莫过于为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寻得一定的方向。通过历史的脉络分析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推动英美文学的译介发展:首先,外国文学期刊应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断做出调整和变化。新时期,信息和科技的发展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的不断丰富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纸质媒体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不得不考虑的。竞争中求生存,形式变化的同时也需要内容的极大丰富和调整,但是,内容的变化还应该掌握当下的思想文化发展方向,为社会思想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其次,在出版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秉承其创刊宗旨,选择优秀的作品。主流刊物对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想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种思想不断涌入,国外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文化内容不断多样化,而这不断扩容的文化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或者危机。为保证刊物的质量和刊登内容的影响力,在选择之初便应做好文学作品的严格把关审查。再次,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英美文学的译介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移植,这移植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是移植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种融合,即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一目的的实现对于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译介英美文化时,应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推动英美文化与国内文化的融合。最后,扩大刊物所传达的信息量。新时期信息化是其重要标志之一,这必然带来信息的极大丰富,而这对信息传递的媒介而言则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在正确传达其所体现的文学气息和文学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相关信息的传达。这种信息或体现于文学作品中,或体现于某种时评或者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译介工作者和文学期刊的关注和重视。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视觉文化因为自身具有的迅捷、便利等特点不仅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而且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改变和发展。创作语境的变化以及文学视觉审美形体的变化,扩大了当代文学传播影响的范围。所以,当代文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建立全新视觉文化评价范式和话语体系的方式,提高文学视觉素养,才能在满足当代文学的视觉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文学;分析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视觉文化因为自身具有的迅捷、便利等特点不仅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而且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改变和发展。创作语境的变化以及文学视觉审美形体的变化,扩大了当代文学传播影响的范围。所以,当代文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建立全新视觉文化评价范式和话语体系的方式,提高文学视觉素养,才能在满足当代文学的视觉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当代文学发展视觉化的特征分析
1.文学视觉化传播形式
(1)文学期刊具有的图像化倾向特点。经过深入的分析发现,文学期刊的图像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外在包装越来越注重视觉元素,装帧也向着豪华精美的方向发展。比如,《收获》《当代》《上海文学》《长城》《人民文学》《山花》等纯文学期刊已经认识到了封面装饰营销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黑、灰等暗色调为主的装帧形式,采用了明亮度较高且新颖抢眼的亮色,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这些封面照片不仅详细的记录了当下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而且随着文学期刊中图片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文学期刊与以往相比更具内涵。其次,内在栏目设置过程中视听艺术类栏目比重的大幅度增加。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的文学期刊主要是以文字性或以文字为主的栏目,而经过改版后的文学期刊则采取了将文字与影视、摄影、绘画、雕塑、广告等视觉媒介艺术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增强了文学期刊的视觉艺术效果,反映出了当代文学向图像时代靠拢的发展趋势。
一、甘肃网络文学呈现载体简介
(一)网站甘肃境内有较大影响的文学网站,主要是西北文学网(甘肃文学网),此外还有有些综合网站的文学版块,如中国甘肃网•原创文学。西北文学网: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文艺》刊物对其鼎立支持。网站分新闻中心、甘肃文艺、作家博客、文学社团、原创连载、作家档案、作家动态、期刊杂志、原创短文、图书连载等版块。中国甘肃网•原创文学:中国甘肃网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最大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其下辖的“文化旅游频道”就包括“甘肃原创文学”版块,有一些平实温婉、如家常语而不失含蓄蕴藉的散文、小说作品。
(二)博客、微博博客承载了甘肃网络文学的很大一部分作品,辛勤耕耘在网络文学天地中的几乎所有作家和们都有着不止一个博客。几乎所有通过纸质媒体成名的传统文学作家也纷纷开博。这些博客不只是普通的网络日志,更是网络出版与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代表了急速成长的网络文学活动。甘肃网络文学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载体,就是作家、博客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彼此交流融合、互相渗透的大圈子。除了作家、们个人的博客,飞天博客作为甘肃人的博客家园,吸引、汇聚了一大批热心文学、文化的甘肃网络们,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微博是继博客之后的又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发感慨、晒心情,更短小精悍、内容更简洁,不失为网络写作、网络文学的一大便利交流平台。作家、们的微博,也是展示、推介自己作品的很好的平台。
二、甘肃网络文学部分作家作品分析
栖息于纸媒与网络的两栖作家主要指,在从事网络写作之前,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很多东西,有的还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走向网络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把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的东西贴到网上去,扩大影响力;二是把新写的东西在网上先发表出来,同时或稍后再在纸媒上出现。马步升、人邻、杨永康、习习、杨献平、韩松落、沙戈、王若冰、雪潇、尔雅等人即此类作者,“甘肃小说八骏”“甘肃诗歌八骏”“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也大多位列其中,他们的创作成就有目共睹,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文学声名与地位,他们是近年来“全面展示我省文学原创阵容和实力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全国文学版图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主要创作成就在传统文学方面,此不详述。甘肃是中国的诗歌大省。“在连续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诗歌奖评选中,全国共有15名诗人获奖,其中有4位是甘肃诗人;在权威的诗歌年度全国选本中,将近20%的名字属于甘肃诗人。”与传统文学一样,活跃在网络世界且成绩较为突出的甘肃诗人也有不少。内蒙古诗人柳苏为“网络诗人”下了这样的基本定义:“一贯在网络上写诗发诗,并有自己的平台(博客),积极参与网络诗歌的组织和交流,并通过网络造成一定影响,具有网络诗歌成就。有诗歌而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严格地讲,不能称之为网络诗人。”静川、柳苏排列出一个“网络诗人大集会”榜单,其中甘肃网络诗人包括:马萧萧、李继宗、王怀岐、蝴蝶飞飞、竹溪、刘青之、江一苇、杨慧娟(女)、李王强、安文海、阿阳、绿木、雪的精灵、岳非、旱子、西北步子、郭文沫?汪彤、李彦周、包文平、赵应军、亨一、……等71位。例如:甘肃天祝人旺秀才丹,藏族,网名“阿里狼客”,现在西北民族大学工作。早年曾在纸媒上发表了大量作品。
2004年,他创办“藏人文化网”,自己担任总监。他是“天涯社区”“诗选刊论坛”“诗江湖”“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许多家文学网站或论坛的活跃分子,发表了大量的网络诗歌作品,先后担任“天涯社区天涯诗会”等多家文学论坛版主,建立多个个人文学博客。刚杰•索木东,甘肃卓尼人,现在西北师范大学工作。他早年亦在纸媒上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21世纪初,索木东开始接触网络文学,最早加盟了旺秀才丹创办的“藏人文化网”并担任文学极地版主(藏巴哇),后来成为文学频道的主编。索木东亦是“天涯社区”“故乡社区”“诗选刊论坛”“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或论坛的活跃分子,发表有大量的网络诗歌作品,他先后担任了“莽昆仑论坛”“大敦煌论坛”等文学论坛的诗歌版主。他以自己的故乡———甘南草原作为创作母题,他的诗歌也大体被划归到乡愁诗的谱系,在诗歌中,他认同、归依民族,思念、眷恋故乡,挚爱、追寻文化,诗歌深邃而斑斓。裕固族人苏柯静想发表在文学纸媒上的作品早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红系腰》《尧熬尔》《姑娘苏姬斯》《梦中故乡》《萨里玛珂》等诗歌作品;也有《雪莲》《白骆驼》等小说作品,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部分小说被收入《狂奔的彩虹马》、《裕固族文学作品选读》。苏柯静想于2005年开始涉足网络文学,其小说《萨尔走过的草原》曾获得“电信杯”金张掖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小说类优秀奖。以网络为主阵地的作者,在甘肃已有很多,其中作品量较大、影响较大、且写作水平比较高的,有萧萧眉儿、毒化、香山紫烟、汉字999、老圈、闫海东、海杰等。例如,萧萧眉儿(郑晓红)于2004年开始写作,2005年被甘肃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萧萧眉儿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所深蕴的真情以及折射出的深厚的底蕴,甚至有人这样盛赞她———“荒凉的西北升起一颗耀眼的文曲星”。她的《我思我愚》《谁来拯救你,我的父老》《妈妈,您给上帝捎个话》,让人心生震撼。卢克强是一位曾经在甘肃陇东山区插队的老三届知青,从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有长篇小说《窄门》《上海人在非洲》和一些中短篇小说,不过他真正为人们所了解、熟悉,主要归功于在网络载体上的发表的网络文学作品。2005年,甘肃网络文学作家卢克强位居“搜狐十大作家”排行榜第三,《卢克强中短篇小说集》还获得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由甘肃省文联、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省最高专业文学奖———2008年揭晓的“第二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类优秀奖。
本文作者:叶立群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在进步爱国的文学副刊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大同报》《夜哨》文艺周刊。这个周刊有两大特点。第一,立场鲜明。编者陈华在1933年8月6日的刊词《生命的力》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要“彷徨,踌躇”,要起来“以自己为武器去抗争”。文学史对此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从《夜哨》发表的大量作品来看,体现了编辑的宗旨。最鲜明的特点是:一些进步文学青年所描写的对象,已由过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开始转向工农劳苦大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除暴露社会的黑暗外,同时指出斗争的方向,预示着前途的光明”[1]137。第二,以此为阵地的进步作家多,作品的社会反响大。在共出刊的21期《夜哨》上,发表了萧红的短篇小说《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等,萧军的短篇小说《下等人》,罗烽的短篇小说《口供》,金剑啸的短篇小说《星期天》,李文光的短剧《黎明》和中篇小说《路》。这些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激发了饱受凌辱的民众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压迫的信心。“九一八”事变后,尽管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沦陷区文学活动的领导,甚至直接领导创办文学副刊。其中《哈尔滨新报》的《新潮》副刊即为党直接领导的重要副刊之一。“这个副刊是由一些进步文学青年创办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的报纸文艺副刊。报馆地址在哈尔滨道外十三道街。经常为副刊写稿的有:罗烽、舒群等。”[2]14《新潮》发表的作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深刻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的反动和黑暗社会本质。《新潮》共出刊半年,1932年9月,松花江大水冲垮了报馆,副刊也随之停刊。沦陷区存在时间最长的进步文艺副刊是白朗在《文艺协报》主编的《文艺》周刊。从1934年1月18日到12月17日,共出48期。作品主要有连载小说、诗歌、散文、连载文论,作者包括金剑啸、罗烽、白朗、萧军、萧红、舒群、代生、梁山丁、唐景阳等地下文艺工作者与进步文学青年。代表作品有萧军、萧红合著的短篇小说《一个雨天》《镀金的学说》《破落之街》《期待》《患难中》,萧红的小说《麦场》《麦场二》,金剑啸的《云姑的母亲》,梁山丁的《黄昏的庄上》《无从考据的消息》,白朗的《逃亡的日记》《四年间》等。这些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当时农村的破败,人民的悲戚生活,也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情绪和抗争精神。
压制与抗争———沦陷期文学期刊的“歌与哭”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的产生,其背景是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曲折而艰辛的。最初允许创办文艺期刊,在政策层面仍然是日伪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想借此扩大宣传,美化日伪政权。但推动文学期刊走向繁盛的最重要的动力,却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求。沦陷区最早的期刊是1932年创办于沈阳的《大同文化》,后办刊地点又经两次迁移:1935年4月迁长春,1936年3月迁大连。“该期刊内容多系宣传所谓‘满洲建国’的意义与阐述‘王道主义’的文章,以及美化日伪政权的文艺作品。这是敌伪统治者的御用刊物。”[1]1401932年,《淑女之友》在沈阳创刊,该刊发表的文艺作品虽在文艺界产生较大影响,但多属唯艺术而艺术的作品。随着文学创作队伍的成熟,报纸的副刊因其容量有限,已经难以适应丰富的文学内容。于是,那些革命的和带有进步倾向的创作者开始开辟新的阵地,创办大型期刊。1934年底,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凤凰》在沈阳创刊;1935至1936年,《新青年》《兴满文化月报》《满洲新文化月刊》《斯民》《满洲文艺》等先后创刊。“期刊的出现,改变了文学创作完全依附于报纸副刊的局限,篇幅的增大,作品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有了比较充分的展现,东北文学的发展有了适宜的阵地。”[3]116《凤凰》是带有明显进步倾向的期刊,刊登了大量介绍国内文艺动态和进步作家情况、作品及评价的文章,发表了如萧然的《汉子》、吴瑛的《夜里的变动》、扉子的《老聂的话》、尹鸣的《小三子的命运》等在当时产生较强反响的进步作品。其他几种期刊刊登进步作品,则要策略得多。如《新青年》是协和会奉天省事务局创办的,在发刊词中强调其办刊宗旨是“统一青年思想”“克制外来之思想”“复兴满洲之文艺兵挽救出版局之没落”。尽管如此,进步作家仍然没有放弃这样的阵地,他们仍然在压制中发出呐喊。刊于《新青年》的马寻作品《宵行》,秋萤作品《雪地的嫩芽》,都是通过较隐讳的方式,抒发了思乡之情,揭露了敌人的残暴。1937年后出现的较有影响力的期刊有《明明》《艺文志》《文选》《作风》《新满洲》《麒麟》《青年文化》等。与上一阶段相同,这一时期期刊的公开办刊宗旨更多为日伪政权服务,如《艺文志》标榜兼收并蓄,鼓励写与印主义,实际上是鼓吹为伪满洲国振兴文艺。《新满洲》提出“以忠爱孝义协和为宗旨”。这些期刊发表了许多为日伪统治涂脂抹粉的文章。《文选》是当时斗争性最强、刊登进步作品最集中的期刊。时任《文选》编辑的进步作家秋萤在创刊号的《刊行缘起》中指出:“现阶段的文学已经不是超时代的为艺术而艺术,或个人主义的牢骚泄愤了。现在的文学是教养群众的利器,认识现实的工具。”《文选》共发行两期,首期刊载的进步作品有山丁的《狭街》、白桦的《饮血者》、石军的《摆脱》、姜灵非的《三人行》等。第二期刊载了李妹人的中篇小说《镀金的像》、秋萤的中篇小说《矿坑》。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农民、市民和矿工的悲惨境遇和反抗的心声。沦陷期文学期刊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们成为文艺论争的重要载体。1938年后,沦陷区文艺界爆发了激烈的文学论争,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学观,一种是提倡“描写真实”“暴露真实”的文选派观点,一种是倡导“写与印”主义的艺文志派观点。1937年,日本人城岛舟礼创办的《明明》提出了“写印主义”的倡导,在创刊纪念特大号发表了“百枚小说”(即400字原稿纸100页),随后又推出了“城岛文库”丛书,出版了古丁、小松、爵青、石军等人的作品。《明明》停刊后,古丁、小松、爵青等人在《艺文志》的发刊辞上提出“艺文之事,端在写与印,其所写,无嫌天地之大,芝麻之小,倘有真意,自可求传;其所写印,无论沧海之巨,粟粒之细,倘存善根,当能久远。”大力倡导“纯艺术”。文选派观点的明确提出始于山丁发表于《明明》的《乡土文学与〈山丁花〉》,他指出:“不论在时间和空间上,文艺作品表现的意识和写作的技巧,好像都应当侧重现实”。
并且强调:“满洲需要的是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现实的。”山丁提出“乡土文学”的主张后,马上遭致艺文志派的批评,嘲讽“乡土文学”作者乱提主义,指责“乡土文学”是地域主义,有偏狭性。随后,山丁、秋萤、梅娘、袁犀、金音、冷歌、李乔等,陆续在《文选》等期刊发表文章,批评写印主义,极力倡导不能逃避客观现实。沉默中的呐喊与屈膝———沦陷期文学社团的“功与罪”在东北沦陷的14年中,文学社团异常活跃,高峰时有据可查的社团就达二百多个。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态,社团的成因、诉求、形态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最早的文学社团出现在1933年初,它们萌芽于文学爱好者的聚集交流,后依托日渐兴盛的文学副刊而成熟,到了1934年即在数量和影响力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期。1934年11月3日《满洲报》载文提到的文学社团就有19个,即:冷雾社、新社、飘零社、白光社、白眼社、白云社、新潮社、红叶社、旭日社、曦虹社、浓雾社、凋叶社、落潮社、野狗社、ABC社、寒光社、寒寂社、凄风社、春冰文学研究社等。其中最有成就的社团是冷雾社、新社、飘零社和白光社。这些社团的重要特点是属于依托副刊自发形成的同人社团,各有鲜明的创作追求,团结和培养了大批作家。其中冷雾社依托沈阳《民报》的《冷雾》周刊,主要成员有成弦、马寻等;飘零社依托《抚顺民报》的《飘零》周刊,主要成员有孟素、秋萤、曼秋、石卒等;新社依托《沈阳民报》的《萝丝》周刊,主要成员有杨萧梅、碧波等;白光社依托自印社刊《白光》和《奉天周报》的《白光》周刊,主要成员有小松、雪萍、梦园、文文等。四大社创作特点鲜明,被研究者评价为:“标榜追求完美的冷雾社;因袭欧洲古典创作的新社;贴近现实的飘零社;讲求纯艺术的白光社。”[4]6东北沦陷后期,随着报纸副刊的凋零和期刊的兴起,出现了依托期刊的文学社团。这些社团的特点是规模较大、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更为明确的、创作园地更为坚实广阔。其中明明派(艺文志派)依托《明明》和《艺文志》期刊;文选派依托《文选》期刊;文丛派依托《文丛》期刊。这些社团在创作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文艺主张,并进行了长期的艺术观念论争。在日伪的白色恐怖统治下,沦陷区抗日爱国的文化人士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斗争。在这一时期,产生了“L•S(鲁迅)文学研究社”和“马克思主义文学小组”等进步文学社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诗人田贲组织的“L•S(鲁迅)文学研究社”。这个文学社1936年创办于辽宁省盖县,主要参加者为田贲曾经的同学、学生和文友。他们秘密传递借阅进步报刊,研读左翼书籍,利用文学创作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并唤醒受压迫的同胞。后又创办了《行行》《星火》等刊物,宣传抗日爱国思想。哈尔滨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小组”的领导人为共产党员陈紫(关毓华),成员包括关沫南、宿学良、刘焕章、王忠生、佟世铎等。他们积极组织进步青年,以文学创作进行抗日活动。在日伪统治者的严密控制下,文艺界的反抗斗争虽如野火般旺盛,但终究还是要在地下奔涌。那些御用文艺组织和反动的日本作家同人文艺团体却大张旗鼓的活动,蒙蔽民众,毒害人民。主要的日人作家同人文艺团体包括“满洲浪漫”“作文发行社”“鹊”“抚顺文学研究会”“满洲短歌会”“北满歌人社”“大连川柳会”“满洲新短歌协会”“关东洲诗人会”“满洲诽句会”等。1941年3月23日,日伪政权出台《艺文指导纲要》,规定文艺团体组织、研究机构,一律由敌伪政权直接领导。
随之,日伪扶植的御用文艺组织“满洲文话会”“满洲艺文家协会”“满日文化协会”“艺文志事务会”等纷纷成立。日伪政权为这些文艺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他们的活动和出版。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汉奸文学和殖民文学,粉饰美化王道乐土,歌颂侵略战争,攻击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本文作者:初清华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通俗文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首先,“”后因为伤痕文学创作所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而获得极大自信的文学界,于1980年6月25日、7月14日,《文艺报》分别在北京、石家庄召开座谈会,着重漫谈文学表现手法探索问题,并以笔谈和会议纪要的形式发表,希望引起讨论。王蒙针对“不懂”得批评而提出“也要照顾少数人的喜闻乐见”,以及“每一篇作品的读者,都不会是全民,而只能是人民的一部分”,李陀认为文艺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艺术形式”上,张洁、宗璞等人也作了有关的发言,当时创作中也吸收了“现代派”表现手法。这都表明此时的创作者“专业知识分子”的觉醒,开始注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本来,文学家的精英意识,使得他们的创作放弃社会中绝大部分的读者对象,即使是在天津文联召开“通俗文学研讨会”以后,尽管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也邀请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参加,但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仍是本着治理整顿的态度。中国文联委托中国作协主办的《文艺报》、《文艺情况》,于1985年前后刊登的文章中总是把“通俗文学”等同于地摊小报,进行批评,提请有关领导部门注意。如《文艺情况》1985年第1期刊载了三篇:筱凯《读部分小报札记》,若华、晓言《个体书摊见闻》,小微《关于“通俗文学热”———记天津一次研讨会》。而《文艺报》1985年第1期“怎样看待文艺、出版界的一个新现象”栏目中,刊发三篇文章,鲍昌《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的文学现象》提出要求“作家、评论家、文艺界领导干部,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对通俗文学做做调查研究”,夏康达《一个需要引导的文学潮流》,提出“指导当前的通俗文学创作”,“帮助读者提高审美水平”。黄洪秀《我们的文艺要开倒车吗?》则态度激愤地指责通俗文学。
试以《广西“通俗文学热”调查记》为例作一说明。1984年底,《文艺报》记者王屏、绿雪到南宁、河池、柳州和桂林等地作了采访和调查。首先,作者把通俗文学定位于一种文化现象,认为“为数不少的篇章并不具有文学的特征”。认为出版物编辑“追寻最大量的读者群,顺应他们的欣赏要求,是这类报刊的共同特点。一些编辑的审稿标准,以‘不出问题’(主要指政治问题)为界,重视娱乐、消遣功能”,导致“很难看出这些作品在思想艺术质量上有较明显的提高和发展,而只是明显地表现出:以‘拾遗补缺’取胜,占有广大的读者群;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带有突发而又缺乏种种思想艺术准备和有意识地引导扶植的特点”。由此可见调查者的矛盾心理,既不愿意承认这是一种“文学”热,但又不得不承认读者确实将其视为文学作品,不愿意从文学界创作和批评中存在的问题找原因,而是把“通俗文学”对所谓“纯文学”、“正统文学”、“官办文学”、“雅文学”造成的冲击,归咎为出版界的问题。这就决定了该文把“通俗文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简单归为“无非是文艺界和其他部门(基本是事业单位)所走的生财的捷径。大家心照不宣:小报就是赚钱的。至于文学价值等等已不为这些刊物优先考虑”,“主办者经过了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这样一个过程”,认为综合治理“通俗文学热”中出现的问题,“涉及报刊管理和体制、办报办刊的指导思想等有待改进的环节”,最后也顺带提出提高读者审美趣味的问题[4]。不管如何,通俗文学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
而新时期之初中央对群众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民间文学、古籍整理的提倡,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