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艺术期刊

哲学艺术期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哲学艺术期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哲学艺术期刊

形象思维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学界、文艺理论界就“形象思维”问题展开过两次大规模的论争。第一次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历时十年左右;第二次是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持续了七、八年时间。两次论争的时代背景、知识背景不同,但理论使命相似,即探讨“形象思维”是不是独立于并相对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形象思维”是不是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前一个问题带有浓厚的哲学尤其是认识论色彩,后一个问题则试图探讨美学尤其是艺术创造心理学的真谛。

一个来自异域的美学观念(第一次论争:1955—1966)

中国第一次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冷战的国际格局,规约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也严峻地影响并规约了当时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界,促使他们在学理价值取向方面趋于单一,思想资料来源过于偏枯。现在回顾中国当时那场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只是前苏联关于同一问题论争的移植和接续。

“形象思维”作为诗或艺术定义,出现于1838-1840年间的俄罗斯思想界。前苏联文艺理论界一般认为:俄罗斯批评家别林斯基发表于《莫斯科观察家》1838年7月号上的(《<冯维辛全集>和扎果斯金的<犹里·米洛斯拉夫斯基>》一文里,首次提出“诗是寓于形象的思维”这个定义。实际上,他在前一个月发表于同一刊物的书评《伊凡·瓦年科讲述的<俄罗斯童话>》里已经提到这个定义了。两年后,别林斯基在《艺术的观念》(1840年)中对这个定义展开论述,将“诗”改为“艺术”,即“艺术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别林斯基还曾加注说明,在俄文中是他第一个使用这个定义。[1]

别林斯基艺术定义的思想之源,可以追踪到黑格尔关于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思想。黑格尔认为:“就艺术美来说的理念,并不是专就理念本身来说的理念,而是化为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而且与现实结合成为直接的妥贴的统一体的那种理念。”[2]因此,黑格尔关于美的基本定义就是一句话:“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研究别林斯基的学者认为:1836年末到1840年这段时期,是别林斯基的精神探索期。这期间他崇拜黑格尔。[3]所以别林斯基1838到1840年间把“形象思维”作为诗乃至艺术定义,可以理解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俄文版本。

“形象思维”观念诞生后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引起非议。但是,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文艺界在创作上出现了粉饰现实的倾向,相应的在理论上提出了“无冲突论”的观点。这种创作上和理论上的错误倾向和观点,促使当时的苏联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思考:究竟什么是文学艺术的特性正是在思考和阐释文学艺术的根本性质问题,寻找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主要特征,使艺术沿着艺术自身规律健康发展的时候,前苏联文化界围绕别林斯基关于“形象思维”的观点,展开了一场深入持久的理论论争。

点击阅读全文

中英文学的对比分析

进入20世纪之后,英国文学转而对社会现实生活以及战争进行思考,并且逐步产生了欧美现代派意识流的文学流派———小说,如爱尔兰的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利用对现代城市市民奢侈浪费的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产生的侵害。和英国文学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相比,我国文学历史更为悠久,仅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又称《诗三百》),就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具体而言,中国的文学大致分成四个阶段: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上古期文学是从上古歌谣和神话(即先秦文学)开始,主要是通过诗歌的方式流传于民间,用来记载当时的百姓生活,或宫中用来吟唱的配乐,主要有《诗经》、《楚辞》等。

中古期文学从三国到两晋时期开始,历经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中叶为止,是中国古典文学较为繁荣昌盛、百花齐放的时期。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及演变,细分起来可以分为几个时期: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的中叶是古诗(又分为五言、七言)逐步发展并且繁荣的时期,留下了诸多流芳百世的名句,也产生了很多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从汉魏政治诗坛三领袖(曹操、曹丕、曹植)到“建安七子”,经过东晋的陶渊明、谢灵运以及南北朝的庾信,“初唐四杰”到孟浩然、诗佛王维、诗仙李白以及诗圣杜甫。从唐朝的“安史之乱”开始,由韩愈、柳宗元推动并有欧阳修等人参与完成的文学改革突破了文言古诗的单一形式,从词语到文体形式方面都进行了非常大胆地革新并且创建了文言文的一般模式,而宋词在文体形式以及思想的表达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唐诗所能够表达的内容,不管是千古词帝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或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中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等等,至今被国人传诵。第三个阶段是从元代中期到明代中期的叙事文学。小说、戏曲等长篇幅的叙事文学是该阶段文学的主体,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施耐庵的《水浒》,这两部小说开创了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河。我国的近古期文学是从明朝的嘉靖年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伴随小资产阶级意识在我国开始出现,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部分革命者将西方国家的文学引进我国,小说获得了极大的肯定和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报纸和期刊”这种全新的媒体样式。我国的近代文学从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一直到今天,该阶段的文学主要是用来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发展趋势,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至今我们国家文学的主体思想依然是服务社会和人民。

中英两国文学在风格方面存在的差异

每个国家的文学都有着自己国家的特色与印记,经过四百多年的漫长发展,英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是自得、自信的风格特色。从16世纪以来,英国的文学经过了启蒙期、发展期、成熟期、改革期,到目前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支撑这个过程的是英国所独有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特色。尽管文学艺术本身并无国别之分,然而各国的艺术形式以及思想观念肯定会受到本国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影响。伴随英国殖民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张以及英语在很多国家的推广,英国人也就变得愈来愈自得和自信,而这对于英国文学成长有深远的影响,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角鲁滨逊的临危不乱,对于任何困难总是能迎难而上;再如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所运用的游离在虚幻离奇与现实的手法,实际上就是英国文学的那种自得、自信思想的充分体现。与英国文学比较单一的文学风格特色相比,我国的文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进程中展现出多彩的文学风格特色。第一,在文学的体裁上,我国的四言诗、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不管是哪种体裁均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这正是英国文学的所有体裁都难以比拟的历史厚重感;第二,中国文学不仅在体裁方面丰富多彩,而且在流派上也各式各样。如早在春秋战国年代的四家五子: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自成学派。再如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山药蛋派(赵树理为该文学派的鼻祖)与荷花淀派(孙犁为代表)。诸多文学派百花争鸣,这是文学艺术自身的规律所造成的,也是我国文学事业欣欣向荣的标志;第三,我国文学更加重视文学的历史与社会功能。我国早期的文学创作者对于文学承担的历史与社会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造就了我国文学的基本的风格特色,如文学应当为广大的工农兵、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和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比较,我国文学承担的历史与社会功能也显得更为强大与完善。

中英两国文学在内容方面存在的差异

文学作品呈现的是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居民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因此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自己的文学作品肯定会受到其历史背景、地域特色、种族习惯、社会结构、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中、英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数千年以来,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相差甚远,这种巨大的差异肯定会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

点击阅读全文

体育院校书馆藏书管理

论文关键词:体育院校藏书建设藏书体系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体育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它的一切工作必须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图书馆的藏书是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做好藏书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体育院校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书馆的藏书是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就不能保证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体育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是个重要问题。现结合我院图书馆藏书情况,谈谈我们的看法。

1我院图书馆藏书现状分析

我院人藏的文献资料主要有期刊和图书两大部分。包括:中外文现刊、中外文过刊和中外文图书。截止到1990年底,我馆馆藏书刊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馆是体育专业图书馆,其藏书体系应具有休育专业特色。在外文书刊这部分文献中,我馆只收藏休育专业及体育相关学科的书刊,因而体育专业书刊所占的比例平均达到80%以上。

点击阅读全文

电视媒介叙事学管理

【内容提要】

众所周知,叙事学的诞生直接受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但是电视理论家萨拉•科兹洛夫却认为:广播电视从发明到不断成熟的这几十年对叙事学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本文拟从叙事学与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图像转向、图像转向与广播电视的诞生等一系列的关系链中,探寻叙事学与电视媒介的关系。

【关键词】广播电视叙事学语言学转向图像转向

从时间上看,广播电视的出现与叙事学的兴起均发生在同一时期。叙事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苏联,并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于60年代正式诞生于法国。这也正是广播电视从诞生到不断成熟的几十年。电视理论家萨拉•科兹洛夫(SarahRuthKozloff)在《叙事理论与电视》一文中指出:“广播电视从发明、问世到不断成熟的这几十年也是对新批评领域内一门学科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门新学科就是叙述学,或简而言之,就是叙事理论。”(Thesamedecadesthathavebroughtthegradualinvention,birth,andincreasingmaturityofbroadcasttelevisionhavealsoplayedhosttothedevelopmentofanewcriticalfield,“narratology”or,moresimply,“narrativetheory.”)(1)

这几十年间广播电视和叙事学的发展情形是怎样的呢?广播电视的发展与叙事学的兴起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点击阅读全文

当前科技期刊相关内容探讨论文

摘要:科技期刊是期刊中独特的一类,它不属于大众传媒,为此,现代科技期刊对编辑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问题

众所周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和永恒动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所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孵化器”和载体,科技期刊既是科学研究的实验场和检阅台,更是中青年学者锻炼自己科学研究能力的试验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科技期刊这一平台得以展示,由此可以得到同行的指点并且能与同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广泛交流。

科技期刊是期刊中独特的一类。这类期刊不属于大众传媒,而是主要服务于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读者。它所刊载的作品以具有学术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科普类、理论宣传等为特点,与娱乐休闲类期刊有着鲜明的区别。可以说,科技期刊不是可以在市场上叫卖的大众读物,而是期刊中的“小众读物”、“阳春白雪”。如果我们把科学研究工作看作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那么科技期刊的出版就是精神产品的实现过程。没有这样的出版作中介,科研成果就难以真正进入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现代科技期刊对编辑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一、政治性和文化性问题

政治思想性是决定文稿质量的最重要的方面,因而是文稿内部素质的首要问题。文稿的理论、思想、观点、立场是否正确,不仅仅是针对科技期刊,对所有期刊都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出版事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文稿的政治思想性越强,对社会安定、对读者信念的形成就更有益。而这也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将其作为审稿的重点,编辑素质也会在这一编辑活动过程中加以体现。

点击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