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企业研究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引言
在全球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使企业组织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突破了有形的边界约束,虚拟组织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中一种广泛的合作模式。虚拟组织一词是由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Preiss)、史蒂文•戈德曼(Steven•L•Goldman)、罗杰•N•内格尔(Roger•N•Nagel)3人在1991年编写的一份重要报告———《21世纪的生产企业研究:工业决定未来》中首先提出,在1993年《商业周刊》将虚拟组织定义为“通过技术工具将人、财、思想进行连接的组织模式”,具有动态性、共享性、互补性、虚拟性。一些世界知名企业,如耐克、Callo、Boeing,都将一些非核心优势业务通过外包形成虚拟组织,达到提升管理柔性和敏捷性、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的目的。在国内,众多企业也在虚拟组织建设上开始了探索实践,如2009年广东移动客服中心建立了“虚拟企业大学”,实现多种模式以营造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氛围。2014年重庆将打造中国首个创意设计“虚拟产业园”,全国各地创意设计企业可异地注册,有效地提升了市场突破和资本启动方面的能力。同时,学术界在“虚拟组织”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飞跃发展,笔者以“虚拟企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进行搜索发现:从1999~2013年,共有相关文献2257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407篇。其中被引次数排名前5文献及被引次数分别为:《敏捷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研究》(500次)、《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过程及方法研究》(307次)、《虚拟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227次)、《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223次)、《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212次),说明理论界最为关注的是虚拟企业构建中战略伙伴选择与利益分配问题。1999~2013有关“虚拟企业”的总共发文与被CSSCI收录的文章数量,1999~2005年有关发文量逐渐增加到顶峰(240篇),然后又从2005年缓慢下降,截止2013年年发文量为35篇(其中CSSCI收录仅为5篇),体现了虚拟企业研究趋于弱化。
经过笔者统计,科技类CSSCI来源期刊刊登“虚拟企业”研究的情况是:科技进步与对策(61篇)、科技管理研究(45篇)、中国软科学(9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9篇)、科学管理研究(4篇)、科学学研究(2篇)、中国科技论坛(2篇),科研管理(7篇),共计139篇,管理与情报类CSSCI来源期刊发文情况是:中国管理科学(11篇)、情报杂志(24篇)、情报科学(14篇)、管理工程学报(10篇)、管理科学学报(4篇)、研究与发展管理(3篇)、情报理论与实践(9篇)、管理现代化(7篇)、软科学(5篇),共计107篇。上述15刊共刊发关于“虚拟经济”文章246篇,占CSSCI总刊文量的60.89%,所以目前我国有关虚拟企业的文献研究主要侧重在科技、管理、情报类期刊,而其他经济、社科、政治类的刊物发表虚拟企业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总而言之,在过去的15年里,虚拟企业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学者们从风险管控、利润分配、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等各个角度就虚拟企业的存在与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有必要从相对全面的角度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一个展望,这有利于揭示以信息为纽带而建立的虚拟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找出研究不足,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指出方向。
2虚拟企业产生与生存模式
2.1新企业模式产生的驱动力赵纯均(2002)将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归结为:①个性化的市场客户需求;②实现多元化经营以规避风险;③网络信息时代要求全新的信息沟通方式。张成考(2003)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开发风险高、投资大,企业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实现双赢,规模经济型降低了企业成本,并且存在资源共享效应。所以,比较优势是决定企业形成联盟的主要驱动力,每个虚拟企业伙伴通过发挥自身在价值链上最有优势的作用,不仅能够使产业群体欣欣向荣,更能够通过外包的形式大大地降低自身研发风险,另外技术联盟中各企业的“技术外溢”也很强烈,暂时的合作带来的是永久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企业中合作者间存在这价值观念、战略目标、经济利益间的矛盾,所以通过完善风险规避和信息沟通制度、加大治理结构的调整,是对这种新模式所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2.2生存模式虚拟企业因为行业特征、合作目的、技术类型上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生存模式。田歆(2009)以广东零售企业“美宜佳”为例,构建了基于服务能力的零售虚拟企业(RVE)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由服务团队搭建一个虚拟平台,负责项目开发、品牌提升和产业链控制,并通过物流网络资源的整合实现零售企业网络化、虚拟化。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根据合作伙伴的诉求与能力条件进行谈判协调,以实现既定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益边界的拓展。与上述具体模式不同,另一些学者关注的是虚拟企业组织资源整合的通用模式,如赵艳萍给出了核心企业、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流程,从而将虚拟企业生存模式归纳为:机会识别、虚拟组织形成、资源整合与交互等若干个过程。笔者认为:虚拟企业生存模式应当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成立之初,应当本着通用模式进行初始企业组织构建,随着虚拟企业网络体系成熟后,应当根据市场特性逐步形成符合本组织特征的生存模式结构并不断完善。
[论文关键词]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论文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消费市场的吸引,如何在中国塑造品牌成为中外企业关注的焦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只有多层次性品牌理念,强化营销策略,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实施品牌资产经营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建立本地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优势品牌,使本土企业品牌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入世”后经济的快车道运行和高速发展,中国作为具有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已成为世界品牌抢滩市场的舞台,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本土市场的低成本优势将很快不复存在,因此,如何树立多层次性品牌理念,不断强化营销策略,真正建立本土市场乃至世界的优势品牌,使本土品牌走向全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品牌经营的市场策略
品牌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手段,必须以市场为依据作文章,“品牌就是市场”,这是品牌经营的最终目的。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能够成熟地把握市场运作规律,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营销方法,然而在当今经济转轨和改革之际,相当一部分企业依然不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粗放的经营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纵深发展,更谈不上战略发展和经营品牌。对大多数这样的企业而言,要真正创出品牌赢得市场,必须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抛弃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要建立品牌经营的多元化策略管理系统。通过策略规划寻找企业的核心业务、新业务以及带有收益的风险性子业务,开拓市场领域,拓宽营销思路,并按照市场形势和走向,为企业产品投石问路,抛砖引玉。二是建立技术市场研发鉴定体系。包括技术储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鉴定以及技术培训,占领技术市场至高点,为企业创品牌夯实基础。三是建立综合质量检测管理系统。改变以往“质量合格”为标准就能进入市场的检测方式,实施顾客不满意的一点就是缺陷的质量理念。以顾客为核心,全方位提升产品综合品味。四是建立市场化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管理方式转变,敏锐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业务运行占领市场。
二、品牌经营的文化策略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追求企业价值的提升和战略上的竞争地位。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现金流量管理、财务控制5个方面进行了浅述。
关键词:财务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现金流量;财务控制
1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追求企业价值的提升和战略上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应通过树立自身形象实现稳定持续地发展。企业不能因为追求利润而放弃或推迟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开发活动等资本性支出,因为这是未来发展的再投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企业价值提升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的利益也会得到增加。同时还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优秀员工看作是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保护员工的利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资本不再是最稀缺的资源,知识、智慧、创意、技术、管理能力成了最稀缺的资本。因而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不能再局限于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企业员工的智慧及其这部分人力资本也应得到同等重视,是他们构成了企业这个自我生命的有机体。在目前的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再是筹集资金,而是招募、留住和配置优秀的员工。
2企业筹资管理
企业的兴衰取决于经营者如何获得和支配其财力,因此资本来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企业从总体上应采取偏向保守的筹资方式,即较多地采用增加自有资金方式而非负债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因为当一个企业具有一定物资基础后,冒险的代价将会较大。另外,银行借款往往有限制条件,可能会规定资金的去向,限制资金运作,并且还会形成企业固定的财务负担——到期还本付息。如果采用发行普通股方式募集资金,资金的使用将具有灵活性和独立性,并且没有固定的财务负担,这会使企业能够把握任何有利的机会。并且,以后企业还可以继续采取自我积累和配股方式积蓄财力,以此保持灵活性和安全性,达到较高的发展速度。当然,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和规范,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要求企业完全依靠利润积累获得发展资金,难度较大。但企业可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以向银行借款方式筹集资金,从而获得财务杠杆收益,但要保持适度的负债水平。
一、引言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将企业文化限定为一元的、唯一的、同质的特点。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元的企业文化观点却被作为批评的主题,引导了企业拥有多种文化或亚文化这个结论[1]。从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外学者认为大多数的企业由一系列的亚文化组成,每个功能部门之下都拥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设想。当企业开始成长和进化时,企业就已经开始建设起了亚文化[2]。相关学者看来,企业亚文化在员工的认知和行为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3]。国内学者认为,因为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在企业所处的不同组织层次、职能部门,企业的各个群体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类型,而不同的亚文化类型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态度不一,造成了企业文化虽然大力倡导统一的意识,也难以在全企业范围真正推广员工步调一致的状况[4]。在企业亚文化的研究领域中涉及学者甚少,研究深入者也鲜见。因此本文在整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亚文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二、企业亚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一)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
Martin和Brown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任何规模和复杂的组织都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5-6]。VanMaanen&Barley(1985)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来描述组织中存在有规律的交流的子群体,认为他们是组织中有区别的团体,相互间分享同样的问题,基于一种群体内相同但异于组织的思维方式支配员工的行为[7]。很明显,企业主体文化和亚文化之间最重要的不同点是,前者指的是整个组织,后者使得多个小文化存在组织中。国外学者关于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相关关系的研究围绕“是否共存”的观点,基本可以分成两点:一是两者相互排斥。例如Martin开发出关于界定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模型,但是他认为组织中的多种文化和唯一的主体文化是相对的。有了主体文化就不可能有亚文化,有了亚文化就不能有主体文化[5]。二是两者可以共存。大部分的学者已经对此观点达成共识,明确亚文化既可能和主体文化保持一致,也可能相互排斥[6]。即认为亚文化包含主体文化的因素,例如核心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但是也有着与主体文化相区别的特点,影响着小团体的特别的价值观[8]。国内关于企业亚文化和企业主体文化关系的研究早期基本都是将关注点集中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上,认为企业中的亚文化会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起阻碍作用,没有看到两者共存的方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企业亚文化两面性的看法,要求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企业亚文化现象,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亚文化的正常发展,这样才可能成为公司主文化的有益补充,成为总体高度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9-10]。
(二)企业亚文化的定义
一、民营企业的家族式治理与集团式结构
当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制度环境下,家族企业会选择政治联系和社会慈善作为替代性的产权保护机制,甚至藉此获取更多的资源。同时,强化家族涉入和家族治理来应对企业内部的问题,也让家族成员分享企业收益,拥有较强的实力后就在组织层面采取集团式结构。
(一)家族式创业企业成长
反映了创业者运用已有经验并适应环境甚至超越环境与制度约束的能力。华人企业普遍具有“强关系、弱组织”的特征。在众多关系网络中,家族连带(familytie)属情感性关系,蕴含的伦理义务比其他连带关系具有较少的工具性。利用家族连带,创业企业调用多位家族成员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从家族外再分配体制中获得资源,进而能够降低以公关招待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的网络交易成本。市场化程度的改善会削弱家族连带和交易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在较差的制度环境,唯有那些能利用家族关系接近核心资源的创业企业才能低成本的利用体制内经济资源,草根创业唯有花钱买关系,不公平竞争抑制了民间创业。中国正在上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一代向第二代传承以及新生代创业的多重奏。与非家族企业创建过程不同,家族性是家族创业行为所独有的特性。特别是创业初期,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创业者之间的利他主义社会,便于形成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集体性社会认知,有利于家族创业机会识别和把握、资源能力改进和创业组织的变革。香港李锦记提供了以创业视角观察家族企业的很好案例。该家族通过跨代际间的战略创业不断打破内外部制度的约束,利用新的知识与能力推行新的战略举措,传承创业精神,实现家族企业资源更新与成长。
(二)家族式经营与治理
民营企业的家族涉入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家族成员的核心资源。在经济转型时期,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的执法成本较高、经理人市场不够完善等制度背景下,随着社会创业壁垒的下降和创业氛围的兴起,核心员工(特别是中高级管理者)一旦离职创业会让原企业面临严重竞争,所以创业家族事先采用了家族性治理的方式,家族成员较大比重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家族制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从上世纪前半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看,投资者权利保护一直因为政治动荡而处于缺失状态。近代商人通过与政治力量结合、依赖家族纽带等形式获得相对安全的产权保护。这也是近代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原因。对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的制度环境,能够通过约束与控制企业“内部人”的侵害行为,进而影响企业内的控制权配置形态。家庭成员中的利他主义作为非正式的制度,同样可以“替代性地”通过侵害行为的约束和控制进而影响控制权的配置。当下中国如果借助外部司法规范的成本要高于企业内部私人利他主义治理成本,那么家族企业所有者间分散的控制权或者股权配置不可能突破家族的限制。陈凌和王昊(2013)认为,当存在经济发展的内生影响时家族企业中家族涉入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而控制经济发展的内生影响后家族涉入与制度环境之间负相关。同时在制度环境水平较低时,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这两种替代性机制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瑏瑠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不能脱离三种基本的制度环境:以“家”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环境、转轨时期的经济法律政策环境、市场经济转型为特征的市场组织环境。家族制的所有、控制和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外部制度环境的适应。考虑到制度环境约束,此时家族企业试图获得层层政府审批后争得上市资格并非明智之举。公开上市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会让原有的企业适应体系不再兼容,造成企业生产剩余的损失。唯有环境的改善才是根本,届时家族企业上市后尽管权力被分散但仍然可以得到来自于制度层面的保障,也可以来自于公民素质提升、社会信用好转等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家族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容易达成合作博弈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