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区域经济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区域经济理论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正在努力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把空间因素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模型。然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困惑和问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点击阅读全文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正在努力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把空间因素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模型。然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困惑和问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点击阅读全文

区域经济理论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正在努力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把空间因素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模型。然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困惑和问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点击阅读全文

区域经济理论回顾及发展

一、传统的以企业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LocationTheory)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理论的形成主要是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它最初是解释农产品的来源问题,与其有关的两个互补性理论分别由李嘉图(1821)与杜能(1826)提出。李嘉图建立了基于相对肥力的农业地理理论,但却忽略了运输成本;而杜能则正好相反,他考虑到了运输成本,但却假定土地是匀质的。而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及贸易增长所引发的工业区位的转移,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1909)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理论。而恩伦德尔(1924)与普雷德赫(1925)则把区位理论当作价格理论的一个分支加以研究;勒施(1946)扩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胡佛(Hoover,1937,1948)修改了韦伯的体系,考察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伊萨德(Isard,1956,1975)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洛什(Losch,1940)把工业区位分析的对象推至多种产业,并分析地区中的城市规模和类型,从而得出生产的空间集中在没有资源、人口分布相同的情况下是由规模经济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差异所导致的结论:贝克曼(Beckman,1958)发展了洛什的研究,他认为对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的规模;但米尔斯与拉夫(Mills和Lav,1964)却证明洛什的六角形市场区域是不恰当的。①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区位选择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发行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市场及技术条件,使企业面临成本与收益的取舍,从而也得出一个区位选择矩阵,在区域经济的分析方法上,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或明确地或隐含地假定空间是匀质的,进而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并假定所有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无成本地瞬时流动。但事实上,由于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在空间并不均匀分布,而不同自然禀赋作为区际贸易的基础还涉及不同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也就应考虑其运输成本与流动性问题,所以,企业在进行区位决策时必须考虑与市场和资源的接近程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诸多传统因素。现在还增添了诸如信息、创新、外部性、聚集效应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空间经济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运输成本与生产及消费的规模效应,而传统的经济学却是把这些给忽视掉了,而这又正是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展起来的。这是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世界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发展与区域政策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区域收敛(RegionalConvergence)问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研究成果,其中非常有影响的有增长极理论、发展极理论、累积的循环因果关系理论、中心边缘理论、依附理论、收入趋同假说等。也许在谈到区域发展理论时,不能不谈到一个概念———创业能力。它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而创业能力差异却往往是在国家经济背景下提出并也是解释国家差异或趋异的一种方式,但它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区域差异。而创业能力差异却往往被认为是文化差异的结果。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经济发展非常感兴趣,并且毕生致力于完善其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交织,无法分离。其主要理论便是创业能力、创新与制度环境。在其思想体系中,创业能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率的最终决定因素,而创业能力供给又取决于“社会气候”,也即环境因素。创新成功则会形成“仿效者群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将资源禀赋差异引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后,引致国际贸易的这种空间异质性也能引致区际贸易,尽管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具有不同的边界含义。当然,如果要素完全可以流动,那么,真正流动的可能是要素而不是商品与服务。

总之,资源禀赋差异与要素在地区之间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流动性便会产生区际贸易。把区际贸易融入新古典经济理论,并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瑞典经济学家俄林。他指出了个人在职业上的专业化与区域在地理上的专业化的相似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禀赋;同样,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也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基础与经济史,使其具有生产某些产品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当然在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前提下,只要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流动,不同地区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便可消除,这便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提出的区域收入水平趋同假说的内涵。但在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发展趋势及收入水平是否真正会趋向一致呢?现实中的收入差异或经济增长差异又使得人们提出了地区收入趋异的假说。②很明显,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资源禀赋并不能对区域差异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而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严格假设下,却能得出下列结论:贸易使区域价格结构趋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从而会缩小不同地区劳动/人间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的差异。而提出这一观点并做出数学证明的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48)。当然,其证明包括大量的简单化假设,这些简单假设并不符合社会现实。由于规模经济性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不能完全流动与技术偏好等原因,传统的新古典理论假设受到质疑,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新经济地理理论。区际或国际贸易使所有的贸易伙伴从中受益,同时也使得资源稀缺的生产要素及商品得以丰富并相应降低了其价格,从而使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

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一、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生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OptimumProductDiversity)一文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发表,标志着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生。与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所决定的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生产力布局及区域发展模式观点不同,该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所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许多经济学家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如克鲁格曼(Krugman)、马丁(Martin)、阿明(Amin)、弗塞尔(Feser)、伯格曼(Bergman)及沃纳伯尔斯(Venables)等。

1•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克鲁格曼(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他与大部分经济学家所运用的马歇尔(Marshall)的外部性经济概念不同,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认为,企业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第一,几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区位提供了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确保了较低的失业概率及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第二,地方性产业可以支持非贸易的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独企业的生产函数。①而克鲁格曼却注重一般性的外部经济,而不是特定于某一产业的外部经济,所以,其外部经济概念是与需求及供给关系相联系的,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外溢效应。格斯贝茨与施姆兹勒(Gersbach&Schmutzler,1999)通过模型探讨了存在产业外部与内部外溢效应条件下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地理分布,以及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他们认为,递减的联系成本支持产业的聚集,同时也存在产品创新的多重均衡。产业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效果可以达到两阶段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这通过美国硅谷的经验而得到证明。瓦尔兹(Walz,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的经济增长起因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所表现的持久的生产率增长,这同样与技术等要素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

他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递增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区域集中。弗塞尔与伯格曼(1999)通过区域与产业群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形成聚集优势的理论基础: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途径依赖等,并且还通过价值链与投入—产出途径来确定产业群的存在,通过区位系数、网络分析等对产业群进行分析。马丁(1999)探讨了存在聚集经济条件序列区位竞争的结果,他通过模型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第一次的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较早的投资吸引所获得的动态的或者说长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经济效果,因为这对以后的产业吸引形成一种区域环境。而这种第一次区位竞争的动态竞争力也使得对序列竞争的补贴或者说激励趋增,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马丁的模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及产业的地理集中进行了预测,指出了第二个企业选择与第一个企业相同区位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群,在同一区位的企业随着外生的(自然的)相对成本优势与内生的(获得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对区域发展具有如此的动态经济效果,因此各区域内为吸引新企业进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但埃利斯与罗格斯(Ellis&Rogers,1997)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各区域利用激励措施吸引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囚徒困境状况:它们为吸引新企业进入而提供激励,各区域之间为争夺企业而进行的竞争便从此开始,区域提供给企业的激励最终可能会超出其对该区域的真正价值,使得区域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区位竞争它们或许会更好。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OfficeLocation)、零售区位(RetailLocation)等。泰姆泊尔(Temple,1994)在把办公活动分为三类的情况下分析了办公区位的选择。她认为,传统的工业区位决定因素对于决定诸如会计、广告及市场营销等服务部门的办公区位并没有多大作用,这些部门本身会产生自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正是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得金融与市场营销等部门会聚集或定位于城市中的相同地区,即这种外部经济性产生了自身的动向或推动力,从而成为决定办公区位的一个决定因素。当然,对产业聚集地也有另外不同的观点,如哈德、瑞斯与斯文森(Head、Ries&Swen-son,1999)推测群居行为(HerdingBehavior)可能导致产业群;而Decoster&Strange(1993)则提出了问题可能是隐藏在聚集之后的一种重要作用力的观点,这主要涉及经理人员决策制定的声誉成本问题。

2•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将距离因素以运输成本的方式自然地纳入到整个理论体系中去,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不考虑运输成本对贸易产生影响的看法。而运输成本的减少也就成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中聚集现象发生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并以此来回答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回答的事实:(1)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2)价格在区位之间并不相同,地点之间的距离越远,差异也越大;(3)要素回报在国家之间并不均等;(4)不同国家的行业生产率差异很大。地理位置虽作为贸易量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但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其理论含义并没有得到强调。距离及其相联系的成本不但决定着贸易流量,而且也决定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贸易方式、产业结构、要素价格与收入差异等。克鲁格曼(1991)利用简单的两区域模型、农产品无运输成本假定和萨缪尔森(Samuelson)的“冰川”(Iceberg)型工业品运输成本来说明区际贸易的产生及最终的中心———外围增长模式,即每一单位的工业品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而这部分工业品与区域运输成本呈反比例关系,或者说是运输成本的倒数指数,它也是决定区域收敛或发散的最终参数。且有两种作用力———本国市场效果与价格指数效果使得区域趋向发散,而另一种作用力———本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度使区域趋向收敛,而最终是否收敛或发散则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比较。

沃纳伯尔斯与李冒(Venables&Limao,1999)在利用传统的李嘉图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并将运输成本纳入到理论中去时,发现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并不是确定贸易方式及生产方式的充分条件,这也依赖于国家或区域的位置———特别是与经济中心的距离及物品的运输成本。而且,他们还给出了运输倾向性的确切定义,它依赖于运输最终产品及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的成本。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距离还降低了实际收入。它对不同要素价格的影响却显得较为复杂,这依赖于运输密集度与要素密集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运输成本使偏僻地区的实际收入降低,但减少运输成本却并不能必然使所有区域受益,由此所引致的供给反应将导致贸易量的变化,典型的情况是运输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导致相对偏僻区域的实际收入增加,而却减少了欠偏僻区域的实际收入。当然,偏僻区域并不必然是一个活动贫乏的区位,因为它们的距离已经反映在它们的要素价格水平上。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活动的密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度与运输密集度。伊顿与考图姆(Eaton&Kortum,1999)不但将地理因素而且还将技术因素纳入其贸易模型,并探讨了贸易获益、贸易使技术的收益扩散、技术与区位决定专业化的模式、移民对工资的影响、关税减少的结果等五个方面。他们认为,自由贸易使各国都会受益,小的国家可能比大的国家获益更多,这与后面要讲的新区域主义的观点相类似。而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技术进步可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技术扩散的受益大小则取决于受益国的资源与扩散国之间的相似性等状况。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