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人才培训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会展产业迅猛发展呼唤会展专业人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和开发现状;会展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对策及建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会展人才培训教育目标不清、效果不佳、会展人才培训教育分布不合理、树立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念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我国会展产业迅速发展,致使会展专业人才供给短缺,针对我国会展专业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提高全社会对会展人才开发的认识,树立开放的人才培养观念,制定切实的培训开发规划,规范会展行业的人才标准,加强高校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我国会展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展行业专业人才培养与开发
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会展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经济产业形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目前中国会展产业的规模日趋扩大,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知名展会,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分析我国会展人才队伍的现状,认识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对于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和中国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会展产业迅猛发展呼唤会展专业人才
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了国际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再加上交通手段的不断改善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会展业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会展业在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发展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进入了商业化运行阶段。我国会展业在进入新世纪后,也同样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从会展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会展产业的发展与会展人才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会展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其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大量的高端管理人才与一线会展人才。
从2000年开始,接收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2002年10月,签署协议成为共建实习基地,2006年10月,正式挂牌成为武汉工程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现在,企业与我校形成了良好的基地建设与合作关系。实习基地有发酵车间、前处理和后处理车间、动力车间、包装车间和污水处理站等生产车间岗位,有大型发酵罐、离子交换柱、喷雾干燥塔等多种高新技术生产设备,有20多位技术员为基地指导老师,每年接受我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工程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实习学生约200人,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校外实践教学工作,成为我校生物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重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内容与任务
在武汉科诺公司教学校外实习的车间,主要有发酵车间、后处理车间、动力车间、污水处理站和包装车间等。在各个车间实习的内容任务与要求,主要如下[4]:1.发酵车间:(1)了解发酵车间发酵生物制品的种类与功能;(2)掌握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与井冈霉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区别;(3)掌握发酵设备功能与原理、发酵管道布置的特点。2.后处理车间:(1)掌握Bt与井冈霉素后处理工艺流程;(2)掌握碟氏离心机与喷雾干燥塔工作原理;(3)掌握离子交换树脂提取井冈霉素的工艺流程与原理。3.动力车间:(1)了解动力车间的设备与功能;(2)掌握动力车间如何提供水(热水、冷却水)、电、无菌空气、蒸汽。4.污水处理站:(1)掌握发酵工厂污水处理工艺;(2)掌握UASB反应器和BAF滤池的工作原理。5.包装车间:了解包装车间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思路
实习基地建设,采取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建设思路。学校采取技术投资为主,资金投入为辅的方式,进行基地建设。学校根据自身化工与制药的学科优势、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的师资优势、人才培养的教学优势以及高素质毕业生众多的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服务、职工培训以及优秀毕业生人才推荐到企业工作等服务,提高企业和实习基地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科研开发生产实力。企业根据自身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开发、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技术、市场辐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学校提供本科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实践等实践教学岗位,对学校教师进行工程能力培训,吸纳部分毕业生就业等,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实践创新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制造业人才培训
论文摘要: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引领、示范、推动、凝聚作用。要把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培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2006-10-01
××××钢铁(集团)公司是××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及最大的企业集团,在近年的改革发展中,一次次自我跨越,年综合产钢能力由2000年的*万吨水平迅速发展成为2005年的*万吨水平,实现了五年再造五个*钢的梦想。近年来,*钢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在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全国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名列××位。2002年至2005年,*钢先后荣获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5年度学习型组织·中国优秀组织奖、2005年度全国钢铁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建立现代企业的战略高度,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早在2000年初,*钢就制定了《*钢(集团)公司工人技术职务考评工作五年计划》和配套文件,提出到2005年底,获高级技师、技师和助理技师职务资格的人数要达到800人左右,使全公司50多个主要关键工种都有技师。为此,采取多种形式的技师考评,一方面,积极组织职工参加通用工种的技师社会化考评,利用社会考核机构优势,为企业进行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展专用工种(行业特有工种)的非社会化技师考评。每年还开展二十多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大赛,对获得大赛第一名、第二名的优秀选手,直接晋升为技师、助理技师。经过五年的努力,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人数已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到2005年底获工人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人员达到810人,其中高级技师54人,技师545人,助理技师211人。
二、认识差距,建立激励机制,促使高技能人才迅速成长。
1目前*钢高级技术工人队伍状况。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力度不够
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存在偏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其次,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再次,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会人员作为次要因素,不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最后,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缺乏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3)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培训没有系统性。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