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人工智能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围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吊牌识别”案例引入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以此提高人工智能课程理论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践教学;吊牌识别

人工智能融合了计算机、控制学、语言学、数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1-3]。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4-5]。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核心是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6-7]。《2020—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8],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339亿元,增长率达56.2%,而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长到516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伴随而来的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激增。近三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并在计算机、信息科学和自动化等专业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还有部分高校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但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和涉及面广等特点,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保持热情。如何更好地将人工智能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9-10],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将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融入实践教学,再以实践教学促进人工智能课程理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开始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但能够承担该专业授课任务的教师不多,且部分教师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到人工智能专业的,很多知识也是“现学现卖”,在讲授过程中很难把握好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点击阅读全文

新工科下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浅议

摘要根据新时代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要求,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分析目前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工科;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多元评价

1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1]。人工智能专业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人工智能课程是人工智能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高校要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2]。《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3]。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需要对人工智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探索人工智能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人工智能教学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人才需求。

2存在问题

人工智能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交叉学科,但是传统的人工智能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实践内容相对不足等特点。传统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主要是基于课堂,重点讲授其基本知识、理论和算法,仅限于教师课堂讲解、演示,学生被动接受。但是对于实践,学生既没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也不知道如何把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2)教学模式陈旧。由于多种原因,现有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集中授课形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有限时间内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但学生却很难真正掌握。而且,这种模式既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校企合作不足。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明显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是校企缺乏有效合作,产学研缺乏深度融合,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与实际应用接轨[4]。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实践和自学能力[5],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国家有用人才。(4)评价机制不完善。传统评价仍侧重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的考察。人工智能课程一般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经典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总评成绩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考勤、讨论等。这种考核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高低,无法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点击阅读全文

人工智能下高校物联网专业课程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快速发展带动智能产业逐渐在各领域落地,从“互联网+”到“AI+”已经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物联网向AIoT(AI+IoT)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人工智能课程开设面临的困难及结合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化的挑战,通过引进合适的企业共同设计适合物联网的人工智能课程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满足AIoT发展方向,分析培养方案删减课程和增加课程的合理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探究

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

中国物联网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已经全面转向以智能物联网生产力为代表的产业形态。物联网的发展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当时很多高深的设计概念落地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以及行业应用。2017年的“新纪元·未来峰会”正式提出智能物联网的概念,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物联网发展就已经被认为是结合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智能物联网方向[1]。一方面物联网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多元的应用场景将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提供关键平台,同时物联网海量的数据可以不断提供模型训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有能力处理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设备状态、用户习惯进行推荐和预测,以及借助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提升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的改善,这样的技术交叉实现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共赢发展[2]。

(二)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

点击阅读全文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人工智能教育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但方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开拓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局面,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废除以往机械式记忆、模仿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立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策略。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是现代科技中的佼佼者,各个国家都在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试图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非常有必要。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信息资源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要想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分析

1.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是科技最前沿的代表,人们很早就希望机器能够拥有人的思维和行为,为人类服务。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新鲜,相关理论、技术都渐趋成熟,但是机器设备始终无法超越人类智慧,完全理想化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实现。从技术构成方面看,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该技术从智能的根本原理出发,实现了语言、图像的识别和处理,让机器拥有类似于人的反应。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语音机器人、智能家居、家政服务机器人等;人们网络购物、导航出行、玩游戏等,也都会用到人工智能,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虽然很多领域都能见到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但是中学生对人工智能还不甚了解,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就意味着科幻片里描述的场景,不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在这种情况下,渗透人工智能教育非常有必要。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信息工程通识课相关教学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巨大,急需高等教育积极发力。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及相关课程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分析高校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研究的现状,结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专业特点,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效果显著,为其他专业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建设人工智能专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改革

0引言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被党中央、国务院上升到国家战略,说明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尤其重视。201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1]。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500万以上,供需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补齐人工智能人才的短板。方兵等[2]研究了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指出高校应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做到科学规划及建设人工智能学院,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胡秀华等[3]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人工智能学科前沿与实践应用的教学改革思路,改革效果可行。目前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职院校极少,“人工智能”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不足,而“人工智能”通识课能够较好地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更应该早开设、早学习。

1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专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专业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忽视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了解最新学科动态。如人工智能+无人机在测绘、运输、工业生产、国防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无人机专业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外,更需要了解像机器视觉、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相关概念。(2)相关专业因专业自身特点,上课过程中过多的程序代码,会引起视觉疲劳,输入代码会使上课感觉比较枯燥、乏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不利。(3)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相关技术人才。社会和相关企业不仅需要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求毕业生了解和认识最新的技术、学习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就要求目前的专业在培养方案上进行修改,加入“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课作为入门课,更应尽早开设。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