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少儿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少儿美术教育越来越多。在教授西方美术的同时,也常常引发我对少儿美术的思考。例如少儿美术绘画与抽象主义绘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借助点,线,形,色等形式直接或间接的表达绘画的意义。在论文中我着重从三大方面来写作,分别是抽象绘画,少儿绘画以及抽象绘画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启发,从而探究抽象绘画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几点启发。
关键词:抽象绘画;少儿绘画;美术教育
抽象绘画源起于20世纪的西方,它是对20世纪的西方模拟自然美术,传统美术的反叛,当我发现少儿将他们的绘画融入抽象绘画时,小有启发,就从抽象绘画入手去探讨少儿绘画,并试着将其理论运用到少儿美术教育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这个论题将会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使得人们对少儿美术有更新的认识。
一、抽象绘画
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抽象主义绘画出现于20世纪初,是由画家康定斯基开创的伟大画派。而实际上绘画中的抽象精神可谓自古有之。中西方原始时期古老的岩洞壁画、原始的彩陶器装饰绘画,就已经蕴含了抽象绘画的精神。画家们用可见的形和色,和有别于再现的艺术手法,去描摹一种艺术精神。而一幅完整意义上的抽象派绘画,一般需具备以下特点:1.抽象绘画中是不含任何的“可辨识的形象”,这种形象就是康定斯基所说的“无可各之形”,并非现实或自然的“相对物”。2.抽象绘画是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色彩,夸张的线条以及发散性的思维等纯粹绘画的元素所组成的造型。抽象绘画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抽象画家在画面中又“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的世界”。因此,可以说抽象绘画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而两者从艺术水平上来说,也没有高下之分。从整体上来说抽象绘画包含了这样几个特点:看似杂乱无章,平凡简单的线条,每条却都有它的恰到好处;对事物,人物,环境的描绘,好比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仔细研究,经久生趣,耐人寻味;画面特有的抽象绘画方式诉说着客观世界。除了形式上的特点之外,抽象绘画有其独特内涵:1.抽象绘画从诞生之日其,可以说其精神实质就是和现实主义绘画相左的。抽象绘画不表现现实,也不追求真实。2.画面没有绘画的主题,画家随心所欲的表达绘画,无逻辑的故事情节和看似主观实则理性的客观诠释,整个画面既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思想,也很少传递个人的情绪。3.整个画面纯粹是由点,线,面,颜色及不规则的肌理效果,构成和组合而形成的视觉形式。
二、少儿绘画
少儿美术教育思考1
“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民族地区专项课题写生考察活动的缘起于2017年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青年高级美术创作人才研修班学习期间。作为同学和朋友,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民族艺术、地域文化、美术教育等问题常有交谈,同时也有争辩。也许是从狭小的地域相聚北京,然后回望各自生活与工作的民族地区的一种感伤,又或许是受到中央民族大学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们影响,我们开始第一次真正的审视自己,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有代表性的美术创作者,如何把我们的所学与本土的民族美术做好续接?又如何把星火传递到广西民族地区每一个偏远角落?作为个体的力量总是有限。幸而,笔者(吴明亮)在去西班牙研学之前已经在梧州当地举办过三届“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公益美术作品展,作为前期的传导。
于是我们想着,作为优势资源和传承基因,能否把当时入选的小作者们再组织一次相对“冒险”的远游计划,走进远离梧州500公里的柳州市三江县的一个叫冠洞的侗族自然村。最终,在家长的认同及各方帮助下,我们的计划得以顺利实现。走进侗寨,走进群山环抱的自然村落中,不同于由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密林,环境的强烈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让城里的孩子很着迷,但同样,陌生感亦让孩子们在前期面对对象写生时略显局促。再者由于学生年龄及绘画表达能力高低不等的差异,前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如何引导他们了解侗族文化及与陌生环境相处,这些给我们老师也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现实中整个活动过程是艰难的。
活动周期为十五天,除去来回所花时间,其余的十三天我们都是驻扎在冠洞潜心研学。作为回顾,借此文谈谈此次“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民族地区专项课题写生考察活动的个人感受及由此延伸的对少儿美术发展的思考。按照“三美”之认识美,作为写生考察的初期准备,进入侗寨之前老师仅对家长们展示过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和民俗风貌,对作为主体的学生并未透露太多的信息,这是一种强化陌生地域神秘的诱导,也是避免对对象先入为主的危险固化。写生侗寨对于所有的学生和笔者来说,都是重新面对陌生而新鲜事物的一场刺激游戏。事实证明这个“算计”是有效的,初入侗寨的孩子们,面对扑面而来的乡野气息和独特的侗寨木质建筑形式,一扫之前在动车上的昏昏欲睡情绪,个个惊叹不已,哇哇之声不绝于耳。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学的先决条件,怎么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去探究去发现,我们已经悄然把诱饵布下。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强烈的敏感度,对于陌生的周遭事物,新鲜劲一过,更多的是茫然感。而正巧这个时候又是学生们正式进入写生的重要节点,时间有限,作为前期的认识侗寨阶段,我们大概花两天时间引领学生们游走在寨子里,并切合时机展开讲解侗族的相关历史文化及风俗民情,比如作为整个寨子中心的鼓楼,它的实际意义及作用。作为侗族精神象征,它的实用功能在今天已然在逐步退化,但作为一种物化的如图腾般崇高的符号,恰巧应对了我们绘画中物象转化的抽象实际。
这种可以让学生们很清晰地感受到描摹作为粗浅的再现认知,也无形中种下一颗对于侗族先民智慧的崇敬,面对人与物的敬畏自然的心,也是从认识美到发现美的有机转换。我们之中的明亮老师常对学生们说:“写生其为写生命,面对神秘与震撼的侗族文化,据己所喜各取所长,即如何摄取对象之形象,如何用直觉去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没有深入认识难以使得画面成章法。”这样的绘画理念是鼓励学生从认识美到发现美的佐证。前期的探索结束后,每个学生各自怀揣“心思”,散落在风雨桥上、屋檐下、图腾旁,认真观察有过岁月痕迹的寨子,从中感受他们的年份与庄重,带着好奇的心去寻找各自的答案。以下是活动中创造美阶段的几个典型例子。覃静晖同学在风雨桥避雨的时候拿起素描本,描写暴雨时在桥中看雨的场景,大雨如丝线垂挂廊檐,百年廊桥遮挡风雨、护佑百年,而她以绘画的方式体会当初侗族人民用智慧建桥的初心,如今可以享受到这种美好是实属可贵,便画下了《风雨桥上看风雨》这幅作品。
穷自然之奥秘,发山川之精微。陆乐天着迷于鼓楼角落的细草生长的模样,刘梓源仿佛又回到了外婆家的菜园尽情探秘的欣喜,宁丽琪、陈慧娜着迷各种植被抽离成线条的纷繁复杂的游戏。孩子们带着真诚与尊重去认真观察所见的自然,以自己的视角去观看,去尽力描绘真山真水。在覃阳雨、廖婉如同学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他们运用塞尚的理念对自然进行观察分析,她们坐在屋檐下认真描绘屹立在山脚的那棵大树,阳光下大树的颜色与形体变化带来冲击感,仿佛重新认识生命一般,他们以独立性格展现自我,绘画中展现的坚定稳固与生活中的独立勇敢,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中最令我们欣喜的还属队伍中两个年龄最小的学生,甘子燃、黄粲钰当时只有9岁,一个婉约而敏感的南方“小家碧玉”,一个大气而直率的北方“女汉子”。甘子燃的《下雨天》、黄粲钰的《木墙》最为典型。孩子们一幅幅作品最终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个体,自我的认同及对美的认识的差异,最终汇流成漫天的繁星,光彩而夺目。当然,每一个孩子在我们心目中都是最棒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的差异,由此带来的绘画的差异是我们整个活动第三阶段创造美的最终愿望,不同于其他的追求标准答案或者统一样貌,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认识自己,某个阶段无论是精彩绝艳抑或平平无奇,都坦然受之。绘画作为自我认知和发现的有效途径,它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答案。活动接近尾声,作为整个活动的策划及实施主体,明亮老师在总结会上说:“艰苦的环境中体现出的爱、帮助他人、以助人为乐者、生活独立自主、责任之心尽显其然,生活中体现出关心同学之美德,多帮同学拿一点行李、多关心同学一句热语、写生路上遇困难之路搀扶一把同学、好吃之食物赠予他人、遇到难题自强不息,此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德,也是绘画之精髓,也当人品高的切实表现。
一、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关注度不够
在发达国家,美术课程是与其他文化课程同等重要的科目,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80年代初,美国国会图书馆大厅悬起一块横匾:“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在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全美国的重视。美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开始在深层次上改变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状况。而在我国,小学美术课堂经常成为其它科目剥夺的对象,学校的美术教师也常是由其它科目教师兼职上课,在这样一种趋势下,美术课程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科目。
(二)家长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
家长对少儿美术教育一直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送孩子去学画画,就是要孩子学会各种物体造型画法,以画的像不像、涂颜色是否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等来判断孩子美术作品的好坏。其实,造型、色彩只是绘画内容的一小部分,对于初学绘画的少儿,最重要的应该是丰富的想象力,用绘画这种表现方式大胆的描述自己的想法。家长不应该以功力的思想认为,孩子能够画出一幅构图完整,线条流畅,色彩合理的作品才叫做一幅好的绘画作品。这样要求,会使孩子思维受到局限,最后失去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少儿美术教育的策略研究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少儿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欣慰与感慨的同时,也对未来满怀热切的期待。
作为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所有的进步和问题都会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中得到反映,急功近利和快餐文化的泛滥、应试教育和陈旧理念的影响,会使所有具有人文精神和长远目标的理想追求如逆水行舟般艰辛,但即使这样,少儿美术依旧是硕果累累。
*年教育部规定:美术作为人文学科,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心智开发、真、善、美的启迪和参与全面素质的培养。此后,少儿美术教育的理念、方向和教学成果都有了质的提升,社会各界也逐渐改变观念,给予艺术教育改革以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但是,少儿美术教育的改革之路仍是“任重道远”。
我认为在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观念更新、方向把握仍是重中之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国际视野的开拓方面,应该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们曾有一个少儿水墨巡展团到欧洲作交流和展示,所到之处,各国师生无不为中国少儿水墨画的童趣和神韵所倾倒,也引发了西方孩子了解中国的浓厚兴趣,而巡展团孩子们的自豪感中也有了祖国传统文化的沉甸甸的分量。但是,目前我们大部分中小学的中国画教学,还未能按课改要求加以普及,在很多重要的少儿美术比赛中,我们找不到几幅既富创意又有中国绘画语言特色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人的早期心智发展
1.儿童期的心智
学龄儿童与更小的幼儿相比,心智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学龄前的幼儿思维热衷于幻象,进行有限的尝试,他们的语言类似隐喻,极易产生联想。但是到了8、9岁时,他们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为特点,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他们已经能在客体现象以及形状或空间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在思维中保持事物数量或物质的不变性,从而产生“守恒”的概念。儿童在解决一些概念性问题时更多的是采取求实的、具体的途径,他们往往紧紧地抱住觉察到的现实不放,而对可能性考虑得很少,在判断推理某种现象时也多采取经验归纳法而少假设推理,他们得出结论往往是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而较少能脱离具体经验,这种能力到后期——小学高年级开始有了转变。在童年这一时期,儿童想掌握自身文化和业余爱好;想准确地运用语言而不是仅仅通过比喻;想画出像照片一样清晰的美术作品,而不满足于幻象和抽象的绘画。在衣着、行为举止、游戏、思想感情、道德规范和其他与文化有关的活动中,他们都希望遵守一定的准则,不能容忍偏差。所以这一时期的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情感和注意力的因素。儿童入学后的前几年,是掌握文化符号系统的重要时期。儿童一般不能独自掌握这些符号系统,这就是7岁左右的儿童要上学的原因。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儿童对符号系统的学习比原先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因为儿童不可能在知识真空的情况下掌握符号系统。相反,这种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学龄前形成的“常识”和理解力的基础上,并与之相联系。如音乐符号系统必须与儿童对音乐的直觉或图解式认识相联系;水墨画符号系统必须与儿童对水墨画的情感记忆或图解式体验相关联;科学概念必须与儿童关于物质、时间的常识或情感理解相联系。想实现这些联系,儿童就面临严峻的挑战。儿童期的儿童渴望掌握某些特殊的技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临摹水墨画、表演舞蹈、演奏乐器等。所有的儿童都渴望尝试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并获得鼓励和有趣的知识,其中擅长的儿童可以进一步在这个领域中探索和学习。然而,试图使儿童学会所有的艺术形式和运动种类,实现全部的学习获得,往往可能造成儿童学习多而不精。
2.青少年时期的知识综合
青春期少年的心智与儿童的心智相比,至少有三个变化:首先心智的范畴变得更加开阔,青少年的情感和智力不仅仅限于家庭,而是更广大的世界。其次心智程度变得更高级,青少年能够以更加抽象的思维方式推理、思考,提出假设和理论。再者是心智水平变得更加深入。青少年更加持续地探索自己的生活,比几年前更加全面地对待自己的感觉和愿望。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青春期是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时期,也是增加专业知识的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正通过范围更广阔的活动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所以此时心智更成熟,观察更仔细,空间感更强,并且同时继续接触广泛的绘画语言、主题,这对于心智发展是很重要的。在14岁到20岁之间的青少年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全部知识的综合,包括科学、技术、艺术与人文学科等。此外,教育课程也应关注伦理道德、时事政治、社区与全世界的问题,教育者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题或专题项目,以使他们获得更广泛的经验,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想象力。
二、美术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