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生态文化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云南泸沽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及发展
享有“中国西南的最后一片净土”美誉的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湖面海拔约2690.75m,面积约48.45平方千米,最大能见度12米,周围植被繁茂,景色迷人。她更具魅力的是泸沽湖周边的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风俗和“母系”继承制度及其社会组成形式,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磁铁般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在欣赏美丽山水的同时体验人文历史。泸沽湖的旅游业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自主和政府主导的不同阶段:自1990泸沽湖开始被广大国人所认识,从而进入到了旅游业自主发展的时期,游客逐年增加,但因为没有相关部门管理监督,管理想当不规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现象,处于混乱发展状态。甚至出现争夺游客的情况,严重的出现打架的情况,游客“被宰”也偶有发生。更加出现以走婚为名义的性服务,这不仅影响了旅游业的纯洁性,对环境资源和文化的保护传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4年央视曝光了泸沽湖旅游管理不规范和变相问题。泸沽湖旅游业进入到了政府主导时期,政府工作组开始专项整治泸沽湖的旅游行业。经过大力的整治和良性发展,与文化生态旅游有关的规章制度也逐步完善,除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外,每村都制定了自己的村规,依规行事,各司其职,云南泸沽湖旅游的各项内容正在逐步完善。
二、当前泸沽湖文化生态旅游的现状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泸沽湖地区的主体,旅游已成为沿湖村寨的主要经济来源,摩梭文化、摩梭人文已成为一个商业品牌,不断在吸引更多的游客。沿湖村寨家庭积极参与旅游活动之中,这样为泸沽湖地区的公平参与,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便利。随着商机的不断扩大,泸沽湖地区外来经商和打工人员已经有超过村里原住人口的趋势,许多外地人也穿上摩梭人的服装,装扮摩梭人已图更多的利益。当前非摩梭人从事摩梭文化旅游业的人员已经逐步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与他们一起从事旅游的周边行业,他们认为他们说已经是半个摩梭人,并已经开始采纳摩梭人走婚的习俗和母系大家庭制,逐步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至于经商的外地人,给当地的摩梭人很多了优惠和便利,许多摩梭人与外地人建立起良好的共赢关系,互惠互利,营造了良好的局面。泸沽湖自然景观和摩梭人文传统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已经深得当地居民的认同,当地居民通过系统的学习,规范的引导已经开始正规的接待游客、吸引游客,同时泸沽湖开始重视村寨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建立的摩梭博物馆和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为当地的摩梭文化保护和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地旅游业所依靠的摩梭文化已经愈加重要性。摩梭文化还具有包容性较强的特点,藏传佛教文化和游客带来的消费文化相互交融也引起当地人士的关注,如何合理保护当地文化,如何融合外来文化,如何从传承摩梭传统文化,如何保护泸沽湖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地人和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保持当地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人类学视野下的泸沽湖文化生态旅游思路
(一)以发展人类学为指导开拓合理的发展模式发展人类学强调发展的目的是帮助落后地区的人们摆脱贫穷,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而不是以善意的面目掠夺当地资源,并最终造成当地环境恶化的情况。发展人类学倡导的是上下齐参与发展的模式,并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研究使用本土知识,强调发展要适应于当地的自身特点。当前泸沽湖发展战略“决战泸沽湖,打造女儿国”为口号,打造自身的发展特色,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其参与共发展的战略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还是立足于大旅游、大产业的经济运转模式,发展存在一定的约束,不能充分重视当地的人文传承,无法真正的平等对待当地普通居民,当地村寨也很难融入到当地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开拓合理的发展模式,在制订发展模式时,科学规划,耐心征求当地居民的建议,并充分认识到当地情况,倡导利民利旅游的发展模式。因此要以发展人类学为指导,开拓合理的泸沽湖发展战略,不仅要在注重齐参与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强调立足当地人文特点的发展战略,遵守发展人类学的基本规则。
1生态文化的来源
要想研究生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和了解生态文化的来源。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研究当中,它关注的是人在整个生活发展历程中的自然状态和发展趣味。生态文化要求人在对待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秉持和谐的人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是一种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人类的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敬畏、盲目崇拜、依顺自然规律和谐发展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趋于和谐,生态文化初步形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其自身行为,不再无节制地进行自然改造。生态文化的出现唤醒了人深层次生态意识的觉醒,极大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2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地提升,其自然征服欲和贪欲急剧膨胀,要求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人们思想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他们认识到了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反思其发展行为,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和防治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学界尚未就校园生态文化的概念达成一致,不同学者在概念界定和内容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校园生态文化系统是由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共同维护和发展起来的一套文化系统,它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了全校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群体取向,具有发展性、整体性与和谐性特点。
3生态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直以来,高校就是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文化形成和创造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结构、体系、内容都较为系统完整。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学校积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其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前进的文化系统,它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使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自觉规范其自身行为,积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氛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物质文化带来的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遭受着精神文化缺失带来的折磨。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的矛盾,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要想更好地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必须创建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生态文化,增进师生与生态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境与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总体性思考的角度。“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立足于这一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与现代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社会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一、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现状
1、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内涵企业生态文化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是使企业成员的生产及生活活动自觉地遵循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环境的原则,使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避免人为破坏。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生态文化工作主要通过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而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企业和员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所担负的责任与权利,从而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基于此,我们认为:企业生态文化品牌是以生态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企业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生态营销为保证,以满足需求为动力,引导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内涵,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价值理念,促进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独特形象的企业经营文化。
2、青海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分析近年来,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引领青海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潮流。以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主的生态产业已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青海企业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缺乏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自身存在的缺陷,没有树立起全新的文化理念,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淡薄,导致企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较为缓慢。据资料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青海省共有27件中国驰名商标,同期全国共有4321件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在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28位。统计数据表明,青海省商标品牌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极不相称,而且与周边省区相比,无论是在品牌产品数量、品牌经济总量,还是品牌档次、产品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环境需求和压力将集中凸显。随着工业化水平和规模的提升、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青海省的消费结构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升级,导致了能源、资源短缺矛盾进一步加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总量控制目标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青海省工业化初级阶段积淀的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全面有效解决、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的现实,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容量提出新挑战,省内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外部环境问题
(1)宏观政策调控失灵不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品牌的建设。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体制阻碍了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缺乏统筹兼顾,造成了企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政府经济部门和环保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联系,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往往以放弃环境保护为代价,使环境保护流于形式。同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也常出现寻租行为,污染较重的企业通过向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寻租的方式,把污染造成的成本转嫁给受污染者,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生态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
一、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意义
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的积极回应,也是生态学、伦理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是生态伦理学发展的新视角,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生态伦理学是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的一门边缘学科,与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密切相关。客家作为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文化的智慧和思想,如尊重自然的风水文化、顺应自然的建筑艺术和保护自然的村规民约等。然而,目前从伦理学视角对客家文化的研究非常少,研究客家生态伦理文化基本没有。生态伦理学著名学者李培超教授认为:“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是指这样一种学术研究向度:它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外来的研究成果,而是将关注的视角投向自身;它不满足于‘外激型’的发展轨迹,而秉持自我认同和个性张扬;它也并非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理念出发对于他国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予以无端贬损或否定,而是强调学术研究的一种现实主义的道路和自主创新精神。”因此,以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范式,对客家生态伦理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时俱进地传承其精华和积极因素,协调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新的道路,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
(二)为客家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处的位置,正是赣南、闽西、粤北的三角地带,与客家聚居地基本重合。赣州森林覆盖率达76%,素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美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遗忘了祖先留下来的生态伦理文化,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出现了无序过度开采稀土等矿产、污染水源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地域性生态失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赣州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为赣州提供生态保护与和谐发展同步进行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对于唤醒客家人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赣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美丽赣州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载体
归纳起来,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