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生态养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0亩,东西走向,池深3米。池塘位置交通便利、电力充沛;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池塘边设有自动投饵机1台,备有3千瓦的喷水式增氧机1台。
二、放养前准备
1.清池放养前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残饵、鱼粪、腐殖质以及过多淤泥,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厘米,可泼洒底质改良剂对塘底进行改良。然后采用干塘方式消毒,生石灰用量为75~
100千克/亩,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清塘消毒7~10天后,注水深达0.8米左右。
2.培肥水质
[摘要]由于近几年来肥料、农药等的滥用,导致农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了保护人类的生态家园,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农业专家的不断努力,研究出了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养殖新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养殖新技术的基本含义入手,了解其主要特征、功能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让这项新技术真正落实在农业生产中,开启农业科技的新篇章,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发酵床养殖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以农业为第一生产力,农业不仅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国民来说,更是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所需的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为了达到国家标准,提高农业产量,各地开始大规模使用化学肥料;而且受环境影响,农作物等容易受到自然侵害,不得不使用农药;而在养殖业上,动物则要大量食用含激素的饲料。总之,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破坏。所以,为了克服以上农业问题,推出了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养殖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让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养殖新技术概述
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养殖新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近几年已经在我国部分农业生产中进行了试点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尤其是在家畜养殖上更是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首先,从其名称上不难理解,其基本含义就是通过发酵微生物来进行养殖,实现农业系统循环持续发展,这项技术主要是牲畜粪便与垫料在牲畜圈里混合发酵产生化学作用,快速转化为养殖废弃物,解除有害的恶臭气味,杀灭害虫和虫卵,抑制病菌的产生。这种方法中有益微生物菌群在垫料与粪便中合成可供牲畜食料喂养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糖类等物质),对牲畜健康生长很有益处,能增强牲畜的抗病能力[1]。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新技术的原理也不难理解,为了更好地研究其特点,以养猪生态循环系统为例,发酵床具有对各种养殖废弃物代谢旺盛、微生物菌群高活性等特点,系统由猪、喂养饲料、圈舍垫料、益生菌群和外部环境组成,这种发酵床作为有机整体,众多要素之间始终发生着物质之间能量的交换。其中不会有新的污染物排放,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实践操作中,猪粪中含有大量的尿酸、尿素等非蛋白氮,在与垫料有机质的混合发酵中转化为有机氮,因而从源头上解决了猪粪尿的排放问题,其产生的有机氮可以作为农业肥料,为农作物施肥,不仅营养价值高,减少化学肥料带来的风险,而且成本较低,环境因此得到保护,农业经济也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2生态循环农业中发酵床养殖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2020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不稳定的现状。相较于传统的种植业,畜牧养殖经济收益明显提升,许多农民也通过畜牧养殖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无序的畜牧养殖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影响。本文结合畜牧养殖中存在的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深入探究环保宣传、技术指导及强化监管等相应解决对策,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土壤污染;草场退化;水污染
近年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一些重视科技、严格管理的养殖户赚得盆满钵满。受到市场杠杆调控的影响,畜牧养殖逐渐发展起来。作为农村的重要副业,畜牧养殖在给农民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加剧了当地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影响当地生态平衡。畜牧养殖是把“双刃剑”,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需要持续推进畜牧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需要规范畜牧养殖行为,在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负担和影响。
1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1影响地表植被生长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我国北方地区,荒地开发及住宅地开发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但也导致原本放牛放羊的区域被占用,畜牧养殖户转而将牛群和羊群引到附近山上放牧。北方山林植被覆盖率本来就不高,受到周边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的影响,之前的偷采行为和后期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当地植被破坏问题。现如今,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牛群和羊群对山上植被的破坏更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
摘要:在农业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畜牧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等方向发展,该形式能让畜牧养殖更加合理、科学,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该养殖方式也会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此时就需要深入生态环境与规模化养殖,然后再使用有效措施防治,这样才能推动现代畜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生态环境;破坏;防治
国内的养殖业与畜牧业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畜牧养殖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形式,目前畜牧业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在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期间,规模养殖带来的污水、粪便、有害气体、病死动物等各种废弃物对地下水、土壤与空气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对周边生态建设与环境卫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各国开始注重养殖污染。本文结合规模化畜牧养殖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怎样控制生态污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水体污染
在整个生产与饲养过程中,规模化畜牧养殖会消耗大量的水,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污水,具体如:生产工具、清理圈舍、牲畜尿液等。大部分规模化畜牧养殖场都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就直接被放到地下水与地表水中。这类污水有着丰富的P、S、N、COD、NH3-N有机物与病菌污染物,在地表冲刷的影响下,向地下渗透,水体富营养化。某规模化养殖场,一年会出栏5000多头猪,每年会产生450000t的污水,尿液在230000t,这类废水中有着很多p、S、N、COD与各种病原微生物,若没有做好污水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地下水与地表水。当前,国内很多规模化养猪场开始利用水泡粪工艺,这种工艺能节省人力,有很好的应用面积,污水量与生产用水都很大。而水泡粪工艺大多集中用于农地,事实上规模化畜牧养殖缺乏污水处理所需农地,由于场地限制,所以很多污水都得不到彻底处理,只是简单处理后就向周边的水道、河流排放,这也是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水泡粪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泡着,会增加污水中的TN浓度、COD、TP、氨氮。
根据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加快畜牧业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实施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现结合我区区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稳定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产优质畜产品为核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在重点优势区域内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主攻品种改良、产品质量升级、产品安全与卫生质量等关键环节,力争在3—5年内把颍东建设成为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的原则,全区建设若干个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小区。1、养牛小区。每个养牛小区内养牛户不少于30户,每户存栏肉牛15头以上、年出栏30头以上,其中存栏20-30头以上的要有2-3户、50头以上的要有1户。2、养猪小区。每个养猪小区内养猪户不少于20户,每户存栏二元母猪15头或育肥猪150头以上、年出栏仔猪300头或育肥猪450头以上,其中存栏二元母猪30头或育肥猪300头以上要有2-3户、存栏二元母猪50头以上或育肥猪500头以上要有1户。3、养肉鸡小区。每个肉鸡养殖小区内养肉鸡户不少于20户,每户存栏肉鸡5000只、年出栏肉鸡3万只以上,其中存栏肉鸡10000只以上要有2-3户。
三、小区建设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