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生物防治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越来越威胁到人类健康,并且还使得害虫的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当前,加快研发安全、环保、高效的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凸显生态平衡和可持续防治的生物技术,已成为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攻关的当务之急。因此,生物防治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顺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人类健康和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题。据统计,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为150万t商品制剂,居世界第1位。长期以来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防治农林害虫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农产品污染,且由于害虫抗药性和天敌被大量杀死使害虫成灾更趋频繁,严重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综合应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发掘和充分利用天敌生物及其产物控制害虫危害,构建天敌昆虫、害虫的调控技术体系,是促进我国农林业持续发展、保障我国食品和社会安全的重大举措。发展绿色生物防治产业是减少传统农业生产手段对生态农业环境破坏的必然选择,符合病虫害绿色防治发展潮流。
1市场条件
近年来,许多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以漳州市为例,2008年,漳州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6.67万hm2,受橘小实蝇危害比例高达30%以上。而采取的防治方法主要为高毒农药和套袋,对水果品质造成影响,不利于出口。另一方面,漳州市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大面积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生物防治技术的试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平台。由此可见,漳州地区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强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也是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需求的必然选择,其市场需求量大。
技术基础我国生防学科的发展把引进外来天敌昆虫防治外来有害生物、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放在首位,大力开展机械化繁殖优势种天敌和工厂化生产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形成了我国的特色,并逐渐形成多学科交叉,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学生态学等学科渗透的生物防治学科。生物防治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升了我国生物防治领域的科研能力,以此为基础,农科院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高端人才,生物防治产品的研发又上了一个台阶。随着生态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相关的科研投入也日益增多。近年来,以高校为依托的科研机构已经成功掌握了几种昆虫天敌产业化关键技术,在天敌昆虫的资源保存利用、多种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繁殖、专用器具的研制及田间组合应用技术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某些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用于控制蔬菜、果树、园林等作物主要害虫的天敌昆虫产品及组合应用技术已经在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广西等地进行示范推广,除此之外,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培育不育遗传实蝇品系,成功研究出实蝇大量人工饲养技术,并采用现代生物措施防控橘小实蝇。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将为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生物防治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目前我国病虫害绿色防治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绿色防治产品尚未大规模进入生产资料领域。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如美国波士顿基因城、旧金山生物技术湾、瑞士Bio-Alps、德国生技河、伦敦等5个典型的国际性生物技术产业集群[1],其发展特点如下。首先,依托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专家学者、创新人才进行技术更新换代,借助其高端设备和先进实验室进行科研实验,确保为产业的发展迅速地输送最新的科学成果。其次,成立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营销和融资等实力,综合竞争力强。成立核心公司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并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第三,依靠金融支持。核心公司的成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之前需要先成立专家型公司。所谓专家型公司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技术研发前端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其业务重点和运行模式类似于科研小组。而该公司的成立离不开金融支持,通常这类公司的创办都是由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利用其研究成果借助风险投资进行的。最后,形成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和产业化初具规模,一些良莠不齐的公司也会竞相模仿推出类似的产品,抢占市场。产业化公司为了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占有部分市场份额,产品必须富有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
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林业的发展,人工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再加上现阶段林业树种比较单一,导致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害频频发生。据调查,小陇山林业有害生物高达800多种,有害生物危害程度逐年上升,使得林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生态环境循环遭到破坏。长期以来,林业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使害虫出现抗药性,加大防控难度。因此,大力推广林业生物防治技术对于防治林业病虫害具有重要作用。
1生物防治现状
1.1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在林业生产中普遍推广应用,防治效果较好,例如白僵菌可以防治松毛虫,苏云金杆菌及各种制剂对多种林业害虫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1.2寄生性天敌防治
寄生蜂、寄生蝇等是林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有害生物的天敌,寄生蝇可以防治多种林业害虫,常见的有肿腿蜂、花角蚜小蜂、黑色枝附刺蜂、姬蜂、蚁形郭公虫、象甲、叩头虫、蜘蛛等。
同志们:
一、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乱砍滥伐是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三大灾害。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性、传播性和周期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一旦蔓延,极易造成大面积灾害,严重威胁森林安全。目前,我市森林面临的头号危险性有害生物就是松材线虫。松材线虫是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40天即可死亡。该病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除治难度大。近两年,在我市周边连续出现松材线虫病疫点。目前,我市贵池区、青阳县、东至县均与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毗邻。贵池区观前镇与铜陵市松材线虫病发病山场最近直线距离仅4.2公里,青阳县丁桥镇与铜陵市山场直接相连,与发生点直线距离只有11公里,松材线虫病自然传入我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面临松材线虫病威胁的同时,松毛虫和杨树、毛竹、经济林病虫害等常见森林病虫害和其它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也对森林资源构成威胁。
2、充分认识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是一个山区市,山场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7%。可以说,健康、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市委、市政府从*的市情出发,建设“生态强市,旅游强市,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长期的、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市松树面积166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26%,全市松树蓄积量554万立方米,占全市森林蓄积量34%,一旦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感染了我市森林,那森林资源就会受到破坏,并会威胁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强市谈何容易。森林是我市旅游景观的基础,如果是在九华山风景区、牯牛降保护区松树感染了松材线虫病,那旅游兴市就失去依托,也就谈不上建设旅游强市。同时,森林还是山区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林业有害生物频繁发生影响林木生长、降低林产品品质,减少森林经营收入。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不仅木材不能利用,而且就会给人民群众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说,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我市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强市的需要;是维护林农收入,建设经济强市的需要;是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强市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从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认识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措施
1铁路站车病媒生物防治信息管理内容概述
铁路站车病媒生物防治信息管理,概括来讲就是承担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单位对其在职责范围内开展监督检查、密度监测、防治作业等工作时所产生的工作信息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药物、生物特征、站车本底资料等基础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
1.1铁路站车病媒生物信息分类依据铁路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所及站车单位职责不同,防治信息分为日常防治管理信息和突发应急处置信息,其中防治管理信息主要包括日常监测信息及开展防治工作信息,而突发应急处置信息就是站车单位对病媒生物侵害事件的报告及处理信息。日常监测信息系铁路卫生监督所对铁路站车单位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所填写的《车站(客技站)鼠、蟑密度监测记录表》、《旅客列车鼠、蟑密度监测记录表》及监测信息月报表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展防治工作信息系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对铁路站车单位病媒生物本底情况进行监测及开展消杀灭工作后防治效果监测情况的记录;突发应急处置信息就是对病媒生物侵害、旅客投诉或滋扰旅客事件的记录及处理措施的记录。
1.2铁路站车病媒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现状目前铁路站车病媒生物防治资料主要来源于手工填写的纸质表格,并将上述工作记录表按照时间期限进行整理归档。工作记录表内容包括防治单位基本信息,监测方式及监测结果,工作人员作业时间、采取的有关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等栏目。
2铁路站车病媒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2.1不利于开展统计分析目前铁路站车病媒生物防治资料管理停留在对纸质检查资料按不同时间节点装订整理阶段,若想对资料开展连续、动态分析及检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想查阅某一单位连续若干年的防治信息,了解其历年病媒生物防治信息基本情况、本底资料等内容,只能停留在翻查年度资料基础上,无法实现连续、动态分析,对该单位如何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有一定局限性。
本文作者:李青松才玉石孙玉剑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林业局十分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部门也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探索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1.1防治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防治队伍不断壮大
据最新调查显示,全国省、市、县三级建站2861个,总建站率为89%,县级建站率87.8%;达到建站标准的1974个,占69%;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建有1000个国家级测报点、24861个省级及省级以下测报(监测)点、858个检疫检查站、502个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初步构建了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三大体系。
1.2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依法防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