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生物教学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重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细化各项教学常规管理,这一过程就是打破惯性思维、不断创新的过程。
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把时间还给学生
早在年,学校就取消了早读、晚自习,提倡把时间还给教师,还给学生。同时,我们开始了有效教学模式的尝试和研究,制订并完善了有效教学课堂标准,积极构建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有效课堂。
指导学生制订自主学习计划,教师则制订出课外学习指导方案;学校开展集中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规范教师课堂行为;加强集体教研,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引导教师“有效工作,精致生活”、“教学不留遗憾”。三年多来,学校逐渐建构起了有效教学的体系,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创新教学常规引导教师行为转变
学校制订了《教师业务量化考评细则》等一系列制度,用评价的杠杆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实践来不断地检验,比如,我校的备课制度。最早的备课制度要求从个人备课、手写教案、单兵作战,后来转变到集体备课、精品电子教案、资源共享,要求同一备课组的教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案上课、统一作业练习,严禁没有经过集体备课的教案进入课堂,这一举措打破了教师间的封闭,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但实施了一个阶段以后,发现这种做法滋生了一些教师的惰性,他们等待学科带头人或中心发言人提供教学资源,自己却不潜心分析学情,出现了少数人备、多数人用的现象。发现问题后,我们随即深入备课组调研,重新修订制度,要求人人轮流主备,个人补充完善,从必须统一电子教案到鼓励教师创新个性教案,从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到重视学法指导,引导教师从注重智慧共享到关注学情变化,从激励教师分享到克服教师惰性,在反馈矫正中,我校的备课制度逐渐完善。经过几年的集体备课,学校的电子教案库已经十分完备,学校的监督评价也逐渐由过去以检查教案为主到以听课评课为主,从听评课中审视教师的备课,从听课中发现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而且也让教师接受了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需要,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有经验优秀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教案,在探讨交流后,由于保存不便,造成流失,浪费了宝贵的经验、知识、心血。而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以积累优秀教师一生的教学成果。当前人的课件被后继人使用时,后继人可以发现前人的良苦用心,可以体会和深切感受到前人的思想的深邃,经验的丰富。后继人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更新,从而再次应用、留传。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方面应用的现状
(一)生物教师中很多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也缺少实际应用从调查来看,大概43.2%的教师曾参加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而大概4%的教师是自己去的相关培训班,还有18.7%的教师表示有想法。有些进行了相关培训,但未进行实践,未在课堂中使用,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二)生物教学中,未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造成许多教学上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扩大知识面,扩大课堂容量,许多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把一些重要的结论,推导都事先写在PPT上,在课堂中直接呈现出来,这样节约了时间,但是效果不佳。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时间记录,这种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爆炸式的或呆板式的混完45分钟。
一、更新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素质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旧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总是用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教学像念书一样,只顾按照自己的教案讲课,不顾学生的反应,也不考虑学生是否都掌握了知识。有的教师为了把自己的教案内容讲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这样的教学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都无从谈起。这不仅不符合我们新课程的要求,更不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一定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准备教学内容之余多花时间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设置灵活机动的教案内容,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教学内容。我们生物教学是一个充满实验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时,教师要时刻用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小实验来对知识加以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想学、乐学,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要改变传授者的形象,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参与者。
2.努力研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无论何时,钻研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下更是如此。在学期开始我们就应该仔细分析教学,教学设计不一定要死板地按照教材来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需要,另外在知识结构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灵活的教学要求,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调整。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充满乐趣地、更高效地学习。同时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例如,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社会调查等等。我们要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布置这些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知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学期新开始,拟定整体化的教学工作规划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这个工作计划范文中如何细致的规划每一项工作呢?以下是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以规范常规教学为基点,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的研究、实践为重点,以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特色发展为突破点,力争使学校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重点工作
(一)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运作,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视团结为生命,互帮互助讲奉献,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凝聚团队智慧,使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胜利、新发展。
一、农村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分析
课题组调查了周边七所初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均是执行县局1999年修定的《镇原县中小学教学工作规范》,它对教师个人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复习巩固、课程考核、教学总结、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要求和规范,学校也相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用僵化、固定、条例化、缺乏人本思想的制度管人,淡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依靠制度管理强行推进,使得教师的主动地位、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教学管理丧失有效性,导致教师教研意识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学生成绩,参加教研活动只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如:教案书写、授课环节、教案详略、数量多少、作业次数、检测评讲、听课节次、业务学习、评先等挂钩。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从而淡化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2.管理手段的滞后没有形成对教学常规有效指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是备课:学校每学期对教学工作两次检查时,教案优劣的标准不外乎“书写认真、环节齐全、目标明确、能体现教学手段、有作业布置、有教学后记”等方面,可实际情况是有不少教者抄教案、网上下载教案、课后补教案都是为应对学校的检查;二是上课:农村初中绝大多数课堂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三尺讲台我独尊”的局面,灌输式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新课改的理念难在这里生根发芽。三是作业:没有层次,全班大一统,为应付学校检查,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质量;作业形式单一,多为课后作业,对于新教材上的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调查性作业不重视或直接放弃不做。作业能够当堂完成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课后完成。四是听评课:听的多,评的少,目的性不强,执教者与听课者互学互教的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听课多为任务而去,为完成听课笔记而终,评课更是云里雾里,讨好的多,触及实质性问题的少。五是教研活动:走形式,走过场,部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只是为了点名;教师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研究问题的意识,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活动效率与收益不高。
3.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考核教师工作或评先选优、评定职称都是通过量化来实现的。一般的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都不同程度地涵盖了:表彰奖励、公开课、论文获奖、课题研究、指导学生作品获奖等,应该说在目前还没有更为先进的评价制度出台前,用这种办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事实是:“量化评价”却实实在在地成了不少教师投机的幌子。比如,不会写文章,没关系,只要肯出钱,拼凑或者抄一篇。一些奖项拿不到,跑跑关系便到手了。在量化时,便可堂而皇之地进入前列。诸多事实表明,如果不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它必将抑制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学管理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