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质发电案例

生物质发电案例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生物质发电案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质发电案例

年思想汇报

工作思想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十一五”起步之年,我们的工作在办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理顺关系,求真务实,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在07年里保持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现将主要工作情况及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2006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珍惜历史机遇,在应对挑战中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

科技中心与生产力中心分设后,我们就一直把自主开发一项突破性技术或一个颠覆性产品作为开展工作的主抓手不断推进。按照办领导关于“科技中心的工作就是要突出重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争取干成1至2件事情”的工作部署,我们在进行深入调研后,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秸秆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认真思考,下决心改变以往“等、靠、要”的习惯做法,采取“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新观念、新做法,选择秸秆生物质炭为突破口,进行突破创新。经过充分准备和论证,迅速进入“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集成开发”这一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中。为避免恶性竞争,我们没有选择秸秆机制木炭和直接固化成型领域,而是选择了当时还不为科研院所和专家以及企业问津的秸秆热解炭化成型技术。这项技术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秸秆生物质热解:低温出炭,中温出油,高温出气。去年三月项目即集成开发,在操作秸秆生物质炭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带示范基地的模式快速滚动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农业建筑环境工程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太阳能工程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综合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材针对性弱、课程实验设备匮乏、辅助教学资源较少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文章根据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培养要求,提出了既体现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又考虑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太阳能工程课程建设方案。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后创新实验建设及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满足农业工程领域的太阳能工程应用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太阳能工程;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实验;课程思政

1引言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作为农业工程领域下辖的七个二级学科之一,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学科。由于专业的针对性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以及一些学生对从事农业领域工作的偏见,因此该专业较少有高校开办且均由农业类大学设立。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危机和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越发突出,以及“双碳”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现代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该专业将在低碳化农业及“新能源+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1]。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5%的太阳能相当于世界能源需求的50倍),将其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缓解甚至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2]。近年来,结合我国能源产业结构改革,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利用得到了广泛推广,从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作为农业工程领域中与能源利用紧密相关的专业,设立太阳能工程课程对确保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河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学科特色,对太阳能工程课程的内容设置、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后创新实验建设及考核方式多样化等环节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对现有课程的改造与提升,满足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

2太阳能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针对性弱。由于太阳能工程技术涉及学科众多,因此太阳能工程课程的教材选择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前有关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教材较多。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有些教材主要围绕光伏发电技术而展开,有些教材则是针对光热发电技术来阐述,但已有的教材主要集中于太阳能在工业及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偏离了农业类大学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缺乏适用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优质教材。(2)课程实验设备匮乏。完善的配套课程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目前尚没有企业开发针对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光伏发电的课堂配套实验设备,已有的实验平台存在体积大、可移动性和操作性弱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不能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过程。(3)辅助教学资源较少。辅助教学资源是指可以丰富和强化教学过程的各类素材,如工程案例影视介绍、系统运行原理动态解析、复杂仪器的分解等教程。目前缺乏太阳能应用于农业工程领域的教学资源,从线上线下可以查阅搜集到的可用素材非常有限,且大部分素材为企业产品的宣传视频,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只能采用文字描述或静态图片加文字注释的模式进行教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跃度较低。(4)考核形式单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通过试题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到了大学后亦是如此,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题型标准化、考核方式单一化以及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凸显[4]。特别是大学生在脱离了家长和教师的约束后,容易出现迟到、旷课、逃学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大面积挂科、拿不到学位证书的情况。

点击阅读全文

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思考

一、建筑节能的形势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在我国能耗结构中,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近三之一,据调查,我国楼宇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2004年平均水平多出30%以上。

楼宇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目前我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30%。同时,我国建筑耗能的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建筑节能的空间很大。截止2006年底,中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约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建筑为高耗能建筑,同时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90亿平方米。建设部要求,到2010年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建筑节能标准(即在1981年住宅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能50%),到2020年,所有建筑节能标准得到全面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节能率为65%的建筑节能标准,大中城市基本完成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说,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推行既有建筑的改造,到2020年,中国每年预计可以节约电4200亿度、节约标准煤2.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8.46亿吨。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很大,每年城乡新建建筑竣工面积近20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近300亿平方米。如果延续目前的建筑耗能状况,每年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接近目前全国能耗的3倍。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耗能16.7%,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46.7%。

二、建筑节能领域的主要做法

1.建筑围护结构(主要指墙体)的节能。冬夏两季要靠采暖空调系统来维持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别。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从而达到降低采暖空调能耗。

点击阅读全文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点击阅读全文

大坝建设持续发展思考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维系生态与环境可持续的控制性要素。大坝在抗御洪水灾害、调蓄利用水资源、提供清洁电能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大坝与生态的问题争论较多。借此机会,我非常高兴就中国的大坝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一、大坝建设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坝的文明古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设了8万多座水库,其中坝高大于30m的大坝已有4800余座,这些水库和大坝在帮助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大坝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1、大坝与防御洪水灾害

中国河流众多,著名的有长江、黄河等7大流域。受太平洋季风和大陆型气候的影响,中国历来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上个世纪,全国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60余次,平均不到两年发生1次。如1933年黄河大洪水,决口50多处,死亡约2万人;1931年长江大洪水,干堤决口300多处,死亡14.5万多人;1954年长江大洪水,干堤决口52处,死亡3.3万人。

我国的洪水主要是过度集中的降雨造成的,加上河流中下游两岸人口密集、城镇化水平高、工农业发达,一旦洪水形成灾害,损失往往是巨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包括大坝建设,使洪水造成的人员死亡大幅度减少,但是经济损失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加。根据统计分析,199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的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由于许多河道本身安全泄洪能力有限,减轻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必须依靠水库、堤防、分滞洪区等组成的防洪体系来抗御洪水,特别是具有较大调蓄能力的防洪水库。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可使富饶的江汉平原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即使遇到1000年一遇洪水,也可将洪峰流量由11万m3/s削减到71700~77000m3/s,保证长江中下游免遭毁灭性灾害。再如黄河的小浪底水库,可将下游花园口断面1000年一遇洪水由42100m3/s削减到22600m3/s,100年一遇洪水由29*m3/s削减到15700m3/s,大大提高下游抗御大洪水的能力,成为保障黄河下游富饶经济区免遭洪水灾害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