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审计毕业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会计毕业论文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调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解决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程序
撰写毕业论文按以下步骤进行:
个人工作总结
我于1996年参加工作,九七年十一月经县职改领导小组评审取得“会计员”职称,现工作于县电力公司。这些年来,凭着敬业、务实、勤奋的精神,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较高评价,现就多年的专业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解放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工作的提高速度。立足于小行业,谋求干大事业、求大发展。工作中我自觉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服务的本领;学习先进典型,净化自己的灵魂;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且给自己立下规矩:一要持之以恒,二要认真体会。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广泛涉猎、深入研究,使自己有一个真诚而清醒的政治头脑,有较好的理论水平,成为一个思维开阔的新时期财会工作人员。
二、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九六年毕业于财贸校,当年带着所学的财务知识踏进县审计事务所。然而,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所接触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精通的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好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工作和政策的不熟悉,让我这一个刚踏入工作的新手感到从没有过的巨大压力,但面对压力我没有畏惧和退缩,虚心向同事请教,向主审学习,向书本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很快进入了角色,并能便能独挡一面,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由于在单位是最年轻的,面对大家都不愿的下乡审计,我主动提出要求。如99年全县开展教育附加费清查,上面要求要彻底深入群众,为了把工作做好,我和教育局、纪委、财政局的同志一起爬山涉水,不辞辛劳地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
一、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自己的教学团队
国内很多开展国际化会计审计教学模式的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由于本校教师存在语言和从业经验的问题,往往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团队。要么直接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教师,要么从直接聘用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来进行。不管是哪种方式引进的教师,都存在着教学人员流动性大的缺陷。“外来的和尚”在这里出现了水土不服,也不一定好念经。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的教师,由于语言不通,也不熟悉我国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一时很难上手,等师生彼此相互熟悉了,一学期也结束了,教师的任期也到了,下学期学生又要面临新的教师开始新的磨合。而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以实践经验为背景,讲授方式常常是跳跃性的,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铺垫,讲课方式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缺少自己的教学团队,也加大了学校的资金负担。
(二)国内外会计准则与制度变更频繁,导致教学滞后
目前会计审计准则变更频繁,在各国范围内也开始向单一的会计准则趋同,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其终将会成为全球统一的公认会计审计准则。就目前的国内办学来看,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偏重对准则理论的解释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实践教材总结经典案例和对学生进行的有启发性的练习。在会计审计准则趋同日益白热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即使出版了既总结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能使其适应国内实际教学需求的实践资料,也往往因为一本资料从编写到完成印刷所花费时间太长,致使相关内容要么过时要么过于陈旧的现象频频出现,很难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重理论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
一、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自己的教学团队
国内很多开展国际化会计审计教学模式的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由于本校教师存在语言和从业经验的问题,往往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团队。要么直接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教师,要么从直接聘用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来进行。不管是哪种方式引进的教师,都存在着教学人员流动性大的缺陷。“外来的和尚”在这里出现了水土不服,也不一定好念经。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的教师,由于语言不通,也不熟悉我国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一时很难上手,等师生彼此相互熟悉了,一学期也结束了,教师的任期也到了,下学期学生又要面临新的教师开始新的磨合。而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以实践经验为背景,讲授方式常常是跳跃性的,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铺垫,讲课方式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缺少自己的教学团队,也加大了学校的资金负担。
(二)国内外会计准则与制度变更频繁
导致教学滞后目前会计审计准则变更频繁,在各国范围内也开始向单一的会计准则趋同,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其终将会成为全球统一的公认会计审计准则。就目前的国内办学来看,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偏重对准则理论的解释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实践教材总结经典案例和对学生进行的有启发性的练习。在会计审计准则趋同日益白热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即使出版了既总结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能使其适应国内实际教学需求的实践资料,也往往因为一本资料从编写到完成印刷所花费时间太长,致使相关内容要么过时要么过于陈旧的现象频频出现,很难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重理论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
摘要:本文从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办学历程出发,分别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优势和不足,促进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会计专业办学质量,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反思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稳步增长的办学规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
会计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创办于198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专业前身为昆明地质学校、云南旅游职业学校(中职)会计专业,共招收了26中职班级,培养了1100名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后于2013年开始招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校学生规模三年制大专727人、五年债大专754人,年平均报到率92.25%。2016届毕业生数113人,其中,直接就业87人,升学25人,升学率为22.12%,参军1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98%。
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社会需求:截至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地区需求: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25万户,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私营企业39.5万户,比上年增长34.8%,增速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产业需求:旅游业是云南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云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成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个旅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就目前而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恰恰是云南绝大部分旅游企业(包括酒店和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学历需求:根据我院对社会和旅游行业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明显高于学历要求、实践技能要求高于理论知识要求。中小企业对专科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占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58%。岗位需求: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办税员、审计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