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设施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大通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快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和反季节露地蔬菜生产步伐,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条件好的长宁、黄家寨、桥头、新庄等乡(镇)按照集中连片、统一规划、规模生产的原则建设日光节能温室,发展蔬菜生产,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5765栋。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86万公顷,增长41.3%,其中商品菜田0.18万公顷,占蔬菜种植面积的60%,保护地面积0.08万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453.33公顷。温棚蔬菜生产主要以新庄镇台其庄村的黄瓜生产、桥头镇向阳堡村的番茄、辣椒生产和景阳镇、宝库乡、东峡镇、斜沟乡的双抱菇生产为主。通过几年的发展,我县蔬菜温棚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以鸡腿红葱、地膜莱瓜、甘兰、蒜苗、胡萝卜为主的优势蔬菜生产和以津研系列黄瓜、合作903番茄、乐都长辣椒等为主的保护地蔬菜及双抱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
1.2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按照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对温棚建设质量提出严格要求,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供料、统一施工、统一管理、集中连片建设,有效保证了温棚建设质量,基本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收益。目前,1栋0.033公顷的川水温棚年收人是5000元以上,l栋0.02公顷的浅山温棚年收人也在2000元一3000元。通过对全县1510栋日光节能温室生产效益抽样调查,种植效益较好的乡镇有新庄镇台其庄村(72栋)、桥头镇向阳堡村(260栋)、东峡镇衙庄村(14栋)等,这些温室一般年纯收入平均为4000一6000元/座,最高达8000元。宝库乡、景阳镇、东峡镇、斜沟乡、塔尔镇等共有263栋温棚种植的双抱菇,平均年纯收入达8000一12000元/座,生产投入平均为5000元/座左右。
1.3种植品种增加
本文作者:梁福庆作者单位: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
三峡库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1库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
三峡库区设施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21世纪初全面推广,从开始的地膜蔬菜种植逐渐发展到蔬菜、水果、花卉、药材、食用菌、苗木等设施园艺,生猪、鸡鸭、牛羊规模养殖等设施畜禽,河汊围网养鱼、网箱养鱼等设施水产。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三峡库区设施园艺近10万hm2,畜禽规模养殖1亿多头(只),设施水产品近100万t。库区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们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粗放耕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库区农业结构调整,缓解了人地矛盾,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库区生态环境,并提升了农业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移民安置稳定。库区发展设施农业具有一定优势:①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库区干群对发展设施农业尤其是园艺设施农业的意义和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设施农业技能,自愿积极发展设施农业;②从2008年起,国家和库区各地政府在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园建设中积极推广设施农业试点示范,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和推广经验;③经国务院批准,三峡后续工作(实施时间2011—2020年)规划在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投入巨资发展生态农业园建设(包括设施农业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库区设施农业发展。目前,三峡库区设施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成片成规模的园艺设施不多,尤其是大型连栋温室不多,影响其效益;②设施农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如设施园艺生产的耕种、灌溉、植保等作业机械装备及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装备水平不足,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相当一部分达不到标准;③设施农业尚未形成配套系统,设施农业的生产、加工、储存、物流、营销、科研等尚未完全配套;④设施水产因受严格保护三峡水库水质的限制及影响,长江网箱养鱼被取缔,2010年后全库取缔网箱养鱼4.2万多口、85万m2,需要根据三峡库区实际研究发展设施水产的新思路新办法。
2三峡库区设施农业试点示范情况
从2008年起,国务院三峡办及湖北、重庆2省(市)及库区区(县)政府探索组织实施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的模式和经验,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资助、地方筹资、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广设施农业试点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12月,国务院三峡办印发了《关于在三峡库区开展现代农业试点、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指导意见》,批复了夷陵区太平溪现代茶园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秭归县晚熟脐橙标准园及产业链建设、巴东县溪丘湾生态茶叶示范园建设、涪陵区南沱镇优质高效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万州区太龙三峡移民食用菌产业区建设、忠县设施柑橘品种示范推广园建设、长寿优质杨梅产业发展、宜昌年产3亿株现化化种苗工厂项目、云阳县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工程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等14个设施农业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其中国家资助2.73亿元,地方政府、对口支援单位和建设项目单位投资2.3亿元;准备用3-5年时间,在库区范围内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点(园区),引领库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移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上述设施农业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正按计划实施,一部分项目已完建并投入使用,发挥出一定效益。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现代茶园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已于2012年5月基本完成,完成投资2105万元,建设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29.33hm2、高科技无公害蔬菜基地6.67hm2,建设库房813m2、道路6.7km、排水沟1km以及灌溉水池等,可年产无公害蔬菜460t,茶叶75t,实现年总销售收入1400多万元,解决16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库区各地采取地方自筹资金、利用对口支援投资、建设项目单位投资、当地村组用土地入股等方法,积极推广和发展设施农业。2009年,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龙立村利用上海对口支援40万元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20个,村集体当年仅大棚一项实现收入6万元。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引导和帮助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公司在南沱镇、珍溪镇、义和镇建成柑桔优势产业化示范园500hm2,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品种选育—苗木培育—基地建设—科技研发—果汁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柑橘产业链,直接受益移民6000余人,使果农每年每人增加纯收入超过1000元。万州区支持同鑫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实施蝴蝶兰花卉产业发展项目,支持重庆闽万菌草食用菌技术公司建设食用菌生产标准化厂房,使同鑫农业园带动培育了50余个从事相关种养殖项目的专业大户,并惠及4000名移民年均增收8000元;闽万菌草公司项目建成后安排农民就业300人以上,直接为当地农民增收450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
一、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上档次、上规模,使其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偏关县重点在平万线和沿黄旅游线集中的3个乡镇连片发展温室大棚,精心打造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绿色经济长廊。截至到2009年8月末,全县设施农业已由2005年初的200亩发展到1000亩,温室大棚的数量已达到1000多栋,形成了老营镇绿色蔬菜基地、陈家营乡瓜果基地和天峰坪镇花卉等三大基地,2009年该县又在交通发达的陈家营乡投资800万元新建了蔬菜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全县设施农业逐步向规模效益型拓展。
二、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些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在规划上,严格实行“四统一”、“两结合”,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套、统一生产品种;实行作物生产外销与内需相结合,产品批发与零售相结合,走“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措施,凡设施农业达到建设标准的村(组),每栋奖励农户5000元,水电路配套全部由县乡负责解决,有利地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2.树立样板,典型带动。大力实施“三地”、“四棚”建设,即做到县有示范基地、乡有示范点片、村有示范户棚。示范基地把大棚建设、滴灌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技术人员的培训、病虫害的防治、茬口的安排等各项措施组装配套。示范点片把实用技术、优良品种以及良种良法在点片上配套。充分发挥干部的指挥棚、党员的带动棚、科技人员和科技户的示范棚的“三个示范”作用,切实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在一些农民接受程度暂时不高的乡村,通过1~2个示范户的大棚种植和示范,引领带动周围群众,使设施农业的种植技术逐步由点向面上扩展。
3.转变职能,优化服务。该县通过“行政+技术”,即“政技”结合的方式,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建设。一是制定大棚建设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印发不同品种蔬菜的技术操作规程。二是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合理安排果菜种植结构。三是统一育苗和技术服务,提高育苗质量和生产水平。四是落实技术人员承包指导大棚生产责任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五是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良种、技术及产后销售服务。
经过三年来的积极有效推进,我旗设施农业在发展规模和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是从根本上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了巩固和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按照旗委十届四次党代会、旗十四届四次人代会和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的部署,年,我旗要继续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积极扩大建设规模,全面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建设任务
年,全旗计划新发展设施农业1.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0.65万亩,春秋拱棚0.65万亩。
二、基本要求
(一)坚持突出重点区域、相对集中发展的原则
按照“围城沿路、靠近村屯、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努力实现基地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种苗工厂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害化、经营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全旗新建5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和春秋拱棚小区的面积要分别达到下达任务的50%以上。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种植业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实现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我旗设施农业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共完成设施农业4361亩。为全力打好设施农业发展攻坚战,全面完成年全旗设施农业发展任务,激发和调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经研究,提出如下发展意见。
一、建设任务
年,全旗新增设施农业面积为3200亩,其中日光温室1500亩、塑料大棚1700亩。
二、基本要求
(一)建设标准。以小区建设为主要模式,每个小区占地面积达到50亩以上,单座温室设计建设面积为1亩,结合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按照四位一体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单座大棚设计建设面积也为1亩。
(二)区域化布局,相对集中。总体布局以304国道、306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为主要发展区域,重点在鲁北镇、黄花山镇、巴彦塔拉苏木、乌日根塔拉农场等九个苏木镇场集中发展。继续坚持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努力将单户的分散经营联结成品种一致、产品一致、上市时间一致的专业化规模生产,形成区域特色,以此吸引客商、占领市场、提高效益、促进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