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识别技术论文

识别技术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识别技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识别技术论文

生物识别技术影响下的电子商务论文

一、生物识别技术

1、概述生物识别技术,又称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生物传感器、生物统计学等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识别身份的技术。该技术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安全卫士。在实际应用中,生物特征识别通过特定的设备进行特征取样测量,转化成数字代码;对代码取样后形成特征模板;用特征模板与实际个体取样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是否匹配来决定接受或拒绝该用户。常用于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指纹、人脸、掌纹、血管纹路、DNA等;行为特征有签名、语音、步态等。

2、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应用优势生物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与传统身份识别方式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能够进行身份识别。传统身份认证识别采用用户名+口令验证的方式来验证用户身份。生物特征同样可以完成身份识别的功能。

(2)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防伪性好,难以被伪造或盗用。传统身份识别技术中的用户名和密码会因为信息泄露而带来身份认证漏洞。生物特征则是个人特有的,极难被仿造或盗用。

(3)携带方便,不会遗忘或丢失。传统身份识别技术采用口令验证或实物验证,两者都有遗忘和丢失的风险。而生物特征是人类的体貌和行为特征,携带方便,也不存在丢失和遗忘的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

物联网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整合之前学到的知识点,培养系统性思维,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中有重要作用。文中以作者的教学经历结合这门课的特点,对当前本科生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系统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教学意见和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培养人才质量,探索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联网;教学改革;控制技术;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思维创新

0引言

随着5G等通信技术的更新,物联网领域又将迎来更多的发展与行业应用。在“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系统设计、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1-4]。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网络架构由感知识别层、网络传输层、综合服务应用层组成。在物联网的三层结构中,本文所讨论的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层作为物联网的神经末梢,是联系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桥梁,在物联网中起到了源头的作用。物联网是一个交叉学科,核心技术覆盖整个信息学科,包括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5-8]。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一般为通信、网络、计算机等传统学科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缺少衔接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针对性、连续性的讲解[9-10]。而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这门课程,设计范围广,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学到的各类知识点,培养学生构建物联网控制系统的思维,在联系已经学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思维方式,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相比于传统计算机或者电气的基础课程,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较短,专业性较强,相关教材较少,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第2版与第1版之间相隔5年,更新速度慢。作者结合近年来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经历,提出针对普通院校的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几点经验和建议。

1教学内容编排与调整

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的教学内容较复杂,该门课程需要包括物联网概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等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本科教学多数安排在三年级。学生对物联网和硬件有一定的了解,但限于课时,对这些知识点还需要有更多的理解和掌握。作者所在物联网工程专业采用《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作为基本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结合RFID与ZigBee实验箱的实践,在传授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方案。

点击阅读全文

融合媒体下媒体内容浅析

发展融合媒体是国家战略,它不仅是全媒体功能、传播手段乃至组织结构等核心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也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型运作模式.融合媒体的一大特点是网络化内容汇聚、共平台内容产生、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用户互动,视听媒体制作播放开始大量采用云平台技术,形成了“云+网”的网络化协同制作模式和“云+移动端”的新媒体传播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融合媒体业务中的媒体数据来源和内容将更为复杂,被服务群体需求更为多样化.如何在融合媒体环境下构建高质量的媒体内容分析模型,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专题重点围绕和关注视觉媒体的处理与分析,探讨融媒体环境下数据高效精准管理、查询和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本专题公开征文,共收到投稿26篇.论文均通过了形式审查,内容涉及融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内容的处理、检索、检测和语义描述等方向.特约编辑和编辑部对每篇投稿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评审.稿件经初审、复审和终审3个阶段,历时8个月,最终有6篇论文入选本专题.根据主题,这些论文可以分为两组.

(1)融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内容处理与检索技术

《基于自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的可配置文本图像编辑》提出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文本图像编辑模型,可以有效地基于语言描述自动编辑图像,同时可以便捷友好地修正编辑效果,解决了给定文本编辑图像时模态差异度较大的问题.

《基于跨模态自蒸馏的零样本草图检索》提出了跨模态自蒸馏方法,从知识蒸馏的角度研究可泛化的特征,无需语义嵌入参与训练,可解决草图和图像之间的模态差异问题,以及可见类和未见类的不一致性问题.

《显著性引导及不确定性监督的深度编解码网络》开展图像精准语义分割研究,提出一种显著性引导及不确定性监督的深度卷积编解码网络,将初始生成的显著图和不确定概率图作为监督信息来优化语义分割网络的参数,解决了语义提取过程中空间信息丢失和模型鲁棒性不强的问题.

(2)面向融媒体环境的媒体内容检测与描述技术

点击阅读全文

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应用分析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可识别性及安全性的统一;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和加强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注意力加倍集中、注意焦点引向远方、视野缩小、前景细部开始模糊、视觉变得迟钝、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这一特征主要是就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而言等,具体材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艺术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对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建设的要求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相当迫切。公共艺术合理地融入到城市交通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环境的质量和人文品质。本文从可识别性及安全性的统一、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和加强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三个方面来阐释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城市交通是连接城市活动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市民户外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形象是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市民在城市中上班、购物、旅游或散步,沿途看到的或许只是一组毫无关系的景象,从中却可以获得一个整体的城市印象。而当前,随着城市车辆的剧增,由此而导致城市道路迅速扩张及由钢筋混凝土架构的立交桥不断增加,再加上功能主义规划原则的主导,城市交通整体上呈现一种生硬、冷漠的面孔,城市间的差异性也正在逐渐消失。因此,从艺术与人文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的城市交通环境,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交通与艺术的结合,在国际上已得到高度重视。首届城市艺术与公共交通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在英国的威克菲尔德举行,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促使从事公共领域建设的人士理解艺术的重要作用,并大力提倡和推动公共领域的设计活动。

城市交通按道路的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机动车道:快速路、轨道交通、城市与城市间连接的高速公路等;2.非机动车道:步行街、自行车道、过街天桥、过街通道、商业街等。

公共艺术如何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应用,主要应考虑如下几点:

点击阅读全文

我国颅脑解剖学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间隔1mm作断层切片,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完成颅脑图像数据的采集工作,断面图像清晰;组建数据库,重建结构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单独或叠加显示,并可任意角度旋转等。结论:初步组建中国人颅脑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体数字化研究的开拓和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人体结构信息的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科学研究工程。可视人体计划(VHP)源于美国生物医学图像库建立的需求[1],在医学领域数字化虚拟人体不仅用于生物和人体形态学研究和教学,也开始有效地应用于矫形和整形外科在手术前后的可视化模型,外科手术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手术等。同时,数字化虚拟人体还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学、生物力学、机器人学和体育训练等学科[2]。本课题组立足于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完成了人体最为复杂的部位—颅脑的数字化研究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选择一经CT、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无头部外伤及手术史,发育良好,身材、头围等参数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中年男子新鲜尸体一具,要求头部无扭曲及挤压变形。

1.2方法①用红色乳胶行股动脉灌注,待乳胶完全凝固后,平甲状软骨上缘在保持头部自然体位的情况下呈水平位离断颅脑,获得完整的颅脑。②将头颅置于特制的大小适中的立方体小盒内,其内径为25cm×25cm×25cm,盒的外侧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标准的坐标系统。将颅脑放入盒中央,使颅脑下断面与盒底面紧贴,向盒内注入少许清水,排空断面与盒底间气泡后,置于户外(气温低于-20℃)冷冻。待完全冻透后(冷冻1周)观察可见冰层透明、无气泡,头部无位置变化及变形,断面与盒底紧贴,冰块与小盒冻成一体。然后注入清水,放置对位标志,加防尘盖,排空气泡,于户外安全处冷冻。③于冬季室外(气温-20℃以下)用自制刨削机按预先设置的切割线自下而上切制,获得连续断层标本切片图像240张(层厚1mm,用1~240分别编号)。为了防止因摩擦生热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喷纯酒精的方法进行物理降温,既防止了融化又有效去除了冰晶,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1.3实验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配置硬件:CPUPentuimⅡ350,内存128M,硬盘30GB,显示器Philips107G,IntelliTouch表面声波触摸屏,扫描仪MicroTekSlimScanC6最大光学分辨率600×1200DPI(dotperinch),数码相机DC-260最高分辨率1536×1024。软件:图片对位软件,边界处理软件,三维重建软件。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

图象识别与自动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