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市场经济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在经历了古代教育等级师生关系、现代主义分裂性的师生关系后,知识市场经济背景下,师生关系面临着重大的争议,需要从知识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深度思索。论文详细论述了知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基于市场角度,作者认为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将出现以下新趋势,教师与学生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建立将遵循知识市场质量监督的基本原理,默性知识是教师权威塑造的主要来源,民主方式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唯一途径,人文关怀是夯实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关键词:知识市场师生关系新趋势一、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变化1、我国古代农业时代等级制的师生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学而优则仕”的应试教育功利目的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由于知识生产、传播、交流的渠道狭小,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也是落实“仕途经济”规则的渠道。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经营教育,知识生产、传递与知识质量监督的权力都集中在教师手中,教师集“传道授业解惑”与一身,教师施与、学术接受,教师训诲、学生尊从,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客体,师生关系是控制与服从、支配与从属、主导与跟从的关系,非对称和非平等是师生关系最主要的表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这种等级森严的体现,基本上不存在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考虑,而教师在精神上和知识上都受到封建统治者制定的标准所桎梏,同样缺少自我和全面的人的发展。2、工业时代分裂的师生关系现代主义认为,教师无疑是居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是知识的源泉,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导师,也是知识价值的评判者。随着西方的教育思想流入我国,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绝对权威一直受到了不断地挑战,颠覆知识权威的理念在中得到了极致的盲从,被认为是“臭老九”的教师在中基本上处于被支配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学生成为受教育主体的观念已经达成了共识,相应地教师地位被边缘化,教师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师生之间的主体性构成对立的矛盾。虽然,钱梦龙提出了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为主线”,确定了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通过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的选择来主导学生[1]。这种模式可以说是清晰了教学双方的主体地位,但是落入形而上学的思维——以静态的、片面、分裂的眼光来看待教师、学生主体性及其相互关系。3、目前充满争议的师生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提出,知识成为市场交易的资源,拥有知识资源的人可以拥有知识资本,师生关系也随着市场关系在变化。目前,对于师生关系的讨论,进入了一个新的背景。知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政府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民间也发出了尊师重教的信息,但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教师自身的操守都在受到质疑。一方面,有的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剩下了“你出钱、我上课”的关系,市场功利主义无疑是侵蚀到了师生关系的,尤其是在研究生与导师之间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是比较常见的。在另一方面,学生并不尊重教师,“我消费,你服务”的态度也随处可见。目前,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中进行的。但是,高校师生关系是现代社会众多关系中的一种,高校的师生关系必须放到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来进行讨论和研究,离开宏观背景来谈局部的师生关系,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有失偏颇。由于教与学的本质是知识生产与传递,要准确分析和把握师生关系,必须遵循知识市场的宏观背景,从用动态关联和环境互动的观点来看待师生关系的主体性问题与师生关系。二、当代知识市场及其基本特征1、知识的概念的深入根据韦伯斯特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野中郁次郎(1995)认为,知识存在着默性知识(tacitknowledge)和编程知识(codifiedknowledge)的区分[2]。编程知识能够为现代的数字技术充分表达,也能够反复使用。默性知识具有高度个性化特征,例如人的主观、直觉或者预感之类的,更多地根植于个人的行为、理想、经验中,并具有即刻生产的特征,仅能够在实践中进行交流。人类具有融合旧的众所周知的知识和新的未知的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是学习主体与环境互动的持续过程,包含了从环境获得信息、主体知识建构和对外能力塑造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主体对外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3]。2、知识生产技术的变化由于默性知识难以远距离传递的,只有通过声音、文字、符号等编程方式转化为编程知识才能能够跨空间和跨时间进行传递,由默性知识向编程知识转变的技术变革是促进知识产量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产生和运用是默性知识向编程知识转化的第一步,文字的出现不仅扩大了知识交流的范围,而且突破了知识交流的时间限制,印刷术和造纸术则通过改进记录知识的载体,进一步突破了知识的时空限制。知识的电信编程方式实现了物质传播向光电传播的转变,编程知识的传递和积累基本上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语言方式到电信方式,默性知识向编程知识的转变以及知识的交流与传递越来越容易,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知识积累呈爆炸式增长,知识生产模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信息和知识市场也应运而生。3、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由于全球化拉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向短暂的、多变的和不稳定的方向发展,知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要求静态、封闭的专业知识生产需要向动态、适应变化的知识生产转变。MichaelGibbons等(1994)认为,在当代科学和研究的动力过程中,知识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正从学科内、主要是认知的背景内生产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向更广泛的、跨学科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的生产知识模式方式转变[4]。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强调学科结构内部沿既定轨迹发展,强调个体或者某个组织、团体在知识生产过程的重要性。相比而言,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强调团体或者群体在知识生产过程的地位,强调知识交融对知识生产的重要性。因为人的发展是在一个动态的、市场化程度高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不仅需要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知识,同样需要有相关的例如情感、直觉等辅助知识和社会人文社会知识,便于解决复杂而具体的区域问题,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技术、社会、人文知识。4、知识市场与学习的基本特征在知识市场中,经济主体之间存在三种学习方式: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学习、供给者与供给者之间的学习、需求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学习。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学习是最基础的学习,也是知识创新的动力。出于竞争的压力和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供给者之间的学习是知识扩散的主要动力。在需求者之间,出于更好地利用商品的使用价值,且因为不存在原材料使用方面的竞争关系,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就更为容易。5、知识市场失灵在知识市场中,知识产品共享特征容易引起盗版、复制等许多的“搭便车”登市场行为,市场失灵导致知识创新机制受到损害,导致新知识交易市场萎缩。同时,知识和信息交流是一个认知问题,区域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要求双方拥有共同的语言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情感共振等认知框架,这些框架是默性知识交换得以进行的重要渠道,缺少这些可能造成知识市场交换失灵。互惠、信任和利他主义是促进非价格知识交易的重要因素。此外,价格机制不是市场中知识交换的唯一机制,还存在着非价格机制,价格机制主要在供需关系双方,而非价格机制主要集中在供给与供给、需求与需求之间的市场关系。
三、知识市场背景下师生关系变化的新趋势1、师生关系将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胡塞尔(1997)认为,当两个或者多个主体发生联系时候,他们都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他主体施加影响,同时对其它主体的对象活动做出自己的主观反应,主体之间存在着理解与沟通,也存在着矛盾,这就是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交互主体性[5]。首先,知识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联系再一起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的知识供给也不存在,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他们谁也不是绝对的主体,谁也不是绝对的客体,因此,谁也不能够操纵谁。其次,由于信息爆炸,进入市场交易的知识类型繁多,不存在绝对的供给主体,也不存在绝对的需求主体,术业有专攻,在不同的知识类型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在现代高校师生关系中,作为知识供给方的教师其实只能够供给知识市场中极小部分知识,而且教师本身也存在着强大的知识需求,其中的一些或许学生能够供给。因此从更宏观的市场视角来看,师生关系是知识市场关系中的一部分,师生关系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在平等交易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解释世界。2、新型师生关系需要适应知识质量市场监督的基本原则知识市场背景下,高等教育不仅要向消费者提供各种知识消费,而且要担负起培养高端人才与普通劳动者的双重任务。因此,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对话者、知识的建构者。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专业知识的功效,满足市场化对知识主体的创造性的需求。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如果能够得到社会实践的承认,在知识市场中实现了良好的价值,那么,学生就会尊重教师并建立持续的师生关系,同时,会增加教师的无形资产,使之受到更多学生的尊重;反之,亦然。成功实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在需求方叫价的知识市场,学生作为知识需求的主体,专业知识在社会应用场所进行印证、检验、质疑、深化和提高的主体大多数是由他们来承担的,知识是否有用及其价值高低的判断主要由学生进行判断,教师具有知识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强迫学生尊重知识质量低劣的教师是不合逻辑的,高质量满足不同的知识需求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3、默性知识是教师构建权威的重要源泉由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高校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一定的消解,在大学生的求知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伴随着教师知识权威的消解,教师主体性得到了丰富,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者、信息提供者、效果促进者、组织和管理者、伙伴关系、帮助者[6]。在高校教师权威受到了消解的过程中,是否就不存在“师道尊严”了呢?笔者以为,答案是否定的,一些批判者把“师道尊严”的人际关系性质及其作用方式当作其内容本身加以批判,没有分清逻辑层次。因为,真正消解了的师道尊严,意味着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不具备任何创新优势,这不仅危及的是教师权威地位和专业严谨的逻辑,而且会降低知识创新的动力。应该说,师道尊严的塑造出现了新的特征或者方式,知识市场背景下,教师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在促进学生将信息向知识、智慧转化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在学生解读世界这个情景中,教师不是外在于学生情景,而是与学生所在的情景共存,在这种情景中教授与学生都获得不同类型的知识。作为教师,不是去传授信息或者编程知识,这种权威已经被消解,而是要从默性知识的传授、培养方面来塑造权威:培养对世界的兴趣;发现学生的潜能;培养认识世界的独特眼光;鼓励和促进创新。4、民主方式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唯一途径知识市场中,供需双方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市场的自由选择需要民主的程序来得以实现,也只有建立在民主方式之上的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这种民主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确定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权利关系,师生对对方的整个人、对方的完整性和满足感、独立性负责,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学生结合需求按照知识创新程度选择教师的民主,这种民主的程序将知识供求双方结合起来,为组织共同探索某一领域的知识团队奠定基础;学生具有参与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求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民主。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具有同样话语权、表达个人认识的民主,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以“对话”形式来进行表达。当然,民主的师生关系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得以保证。5、人文关怀是夯实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知识市场中,专业知识交换主要涉及价格机制,其他知识交换则是以非价格的机制在运行,以价格机制交换的知识也需要在相关的默性知识的协助下,交换的效果才会更好。高校师生关系具有丰富性,教学活动之外,还存在生活活动,例如师生在道德、审美、情感、社会的知识信息的交流等,而且师生关系的主观性、情绪性、随机性、偶然性、直觉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深刻地影响师生的思维、对话和行为。师生之间的情感约定关系是一个激发生命活力、提升精神境界、充溢情感温柔、感受美好生活的空间。对教师来说,工作是一种专业知识成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成长,师生共同以成长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共同经历和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在尊重、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平等的人格,提高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叶黎明.主体的追求——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与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05.2:3-5[2]Nonaka,I.,Takeuchi,H..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M].London:OxfordUniv.Press1995[3]张林.学习型区域:信息时代物欲发展新范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M.Gibbons,etal.Thenewproductionofknowledge[M].SAGEPublications,1994[5]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21[6]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加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关系到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问题。根据县委组织部和县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的文件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现就我区如何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开展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出如下意见。
一、围绕主题,统一认识
搞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是当前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强化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能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广大党员、基层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县建设步伐,牢固确立大培训理念,统一思想认识,制订培训规划,强化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
二、明确目标,制订规划
县委组织部和县科协确定的基本目标是,到2005年,对全县乡镇干部、行政村主要干部及农村党员普遍进行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其中重点是乡镇干部和行政村的主要干部。通过培训,使全县所有基层干部和60岁以下党员,每人至少掌握1至2门适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并使其中5000人左右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使2000人左右达到农民技师以上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队伍。
根据这一培训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布置,这对9亿农民来说又是一个新希望的开始。广大勤劳的农村妇女怎样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需要各级妇联组织继续引导农村妇女走出家庭这个小天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市场里学会游泳引领风骚。
一、引导妇女增强市场意识,为参与市场创造环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宵村妇女的参与和推动,当前广大农村妇女的现状是少数妇女市场意识不强,传统意识浓厚,不想也不孔径独挡一面,撑起经济发展的半边天。因此,各级妇联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妇女增强市场意识,为妇女参与市场创造环境,这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参与市场的能力,使妇女了解市场规律与特点、价值规律与导向、市场政策与法规;二是培训理论队伍,增强市场意识,即信息意识、科技意识、流通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掌握市场信息,增加科技投入,配置资源发展要素市场,把农副产品推向市场,搞活农村经济;四是改变传统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即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树立规模经营思想;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树立规模经营思想;改变小农经营意识,树立大市场观念。引导鼓励妇女走向市场,大显身手,把“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纳入市场机制整体运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做贡献。
二、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力度,向市场要效益
要想农村妇女撑起经济发展的半边天,仅有市场的参与意识是不够的,各级职能部门还必须改变服务态度,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的力度。
(一)由单纯的实用技术培训向综合培训转变,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在培训内容上要充实市场经济理论、保险知识、市场信息知识、人才不知识等。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具有竞争力,就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建设服务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库;开展特色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人员总体素质,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在市场经济下更好的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
一、图书馆应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
由于网络所带来的开发式信息环境,大大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影响。图书馆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与市场经济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效益、参与、产业化等文化观念同样适合图书馆。图书馆市场经济的观念就是指图书馆将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生产,形成新的知识产品一一商品为市场提供信息保障。图书馆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大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进入到市场经济信息服务的轨道,用市场经济的文化观念思考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
二、服务市场建设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库
图书馆合理的藏书体系是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基础。市场经济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就不再单单以保护馆藏为主,而是通过网络充分揭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调整服务方式和策略,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加大与用户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创造特色服务。在资源存储和提供服务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资源特色,要能针对用户的需要将信息提炼出来,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开发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库,满足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
三、开展有特色的服务
一、问题及其意义
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与道德关系问题自古有之,只是如今尤甚。中国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争,西方古典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德与福关系的探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这一主题和观念。然而,在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们提出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之前,这一问题并未演化成截然两分性(dichotomy)的知识合法性问题。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问题一直被置于道德哲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内加以思考,它没有被分割成分属于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两个独立无关的知识主题,因而也没有产生我们今天所提出的经济伦理问题,亦即人类经济生活的合道德性或道德合理性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经济伦理问题是一个“现代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这一问题终于凸显,以至成为近年来国内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的一个热点。如果说伦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一般道德批评或时论的层面,那么经济学界的有关讨论则已然触及这一问题的根本方面。诸如,“道德力量”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是否发挥作用?道德是否构成市场经济的“成本要素”?经济学是否或应否“讲道德”(注:依我个人的理解,“讲道德”这一短语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语境中,具有两种不尽相同的意味:其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学术职责”意义上的,其二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相对于经济学而言,前者是某种外在性的社会负担,而后者却是一种内在的知识合法性承诺。)?又当如何“讲道德”?乃至中国经济学家自身的道德责任问题等等(注:较能典型反映上述状况的理论事实,是近期发生在经济学界的关于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我视之为经济学是否需要有必要的道德考量的问题)、如何“讲道德”(我视之为经济学考量经济生活中道德要素之作用的学理方式问题)的争论。参见盛洪《道德、功利及其它》,载《读书》1998年第7期;樊钢:《“不道德的”经济学》,《读书》1998年第6期;姚新勇:《“不道德的”经济学的误区》,《读书》1998年第11期;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学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三联书店1998年版,《回家的路——经济学家的思想轨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茅以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从理论上看,经济学界的前沿探讨实际揭示了这样几个根本性的问题:(1)市场经济本身的道德合理性之价值理解;(2)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知识合法性和道德正当性证明的关系理解;(3)作为一个延伸性的知识问题,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现代知识界限和相互对话(乃至相互支撑)的知识社会学理解。
我想特别申明的是,无论经济学界对上述问题的见解如何,他们的探讨本身已经显示出对中国社会课题的理论自觉,不仅揭示和深化了经济伦理这一时代课题的中国意义,而且也表达了他们对经济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之现代知识结构特性的学理思考。作为一名伦理学学者,我乐于把他们的探讨看做是一种学科间对话的邀请,并愿意努力作出积极的响应,以求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共同建立某种建设性的理论交往,推进经济伦理论域中“中国知识”体系的创生。
二、重释“亚当·斯密问题”
作为“现代性”问题的经济伦理源自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它仿佛是现代经济伦理研究必须由之开始的一道原始方程式,不解开它,就难以厘清经济与道德这两个同样具有人类生活之根本意义的社会价值函数之间的蕴涵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