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技术论文

实验技术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实验技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实验技术论文

实验教革下的电子技术论文

1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是工科电子类专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导向,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要。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推广,让我们对实践能力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系统的设计、组合、制作和测试能力,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和硬件接口技术能力,具体而言,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制作和测试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研发能力和基础理论运用能力。现实情况是,我们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模式,即电子技术实验教学附属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实验内容多为验证型。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来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验证理论知识,熟悉基本的电子仪器的使用,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组成基本电路并测试、验证相关理论,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做的教学模式。这虽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培养,但收效甚微。我们也进行了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一些探索改革,在个别的理论课程上尝试着把实验教学独立出来,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实习,如《电工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等,开设了实验课程设计,如《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等,有效地填补了实验教学环节的不足,解决了一些实验教学环节的不合理性。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实验教学的执行主要是依靠专职的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当然也有部分的任课教师参与进来,但总的来说,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仍然紧缺,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存在对实验教学的偏见和对实验教学人员的不公正待遇,使得相当多的理论课程教师并不情愿参与实验教学工作。这些问题在这几年当中有所好转,但并不十分明显。由于并没有从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行政功能配置中进行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仍然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条件仍有待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还有不足,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还必须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

2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鉴于当前电子技术试验教学的现状,我们对电子技术试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希望可以对高校试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1)提高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设立校级实验中心,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开放性实验室。将原来附属于系的实验室集中起来,成立校级实验中心,可以集中学校有限的实验设备,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时间合理分配,集中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致力于实验教学工作,统一协调实验教学,研讨实验教学方法,交流实验教学心得。只要把握好实验教学方向,完善好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可以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实现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验教学的硬件、软件环境相对成熟的时候,推出开放性实验室,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综合能力。

(2)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适当开设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实现实验教学的课程化。实验教学脱离对理论教学的附属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单独设课,单独制定教学大纲,实现实验教学的课程化、系统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完成验证性实验,而且要自己在实验中设计实验内容,在实习中制作实验产品,以培养系统设计、制作和测试能力,以及综合研发能力和基础理论运用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

实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教学的定位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实验教学全局,构建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应用与研究并行相互协同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新体系。基于此,教学团队构建了电工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突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理念,将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依据该定位,结合我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由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个层次实验内容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使学生从基本的电工、电子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学起,逐步实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开展提高性、创新性的实践研究,通过学生自己选题,进而完成设计和调试,使学生掌握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培养符合工程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基础型实验包括基本的电工、电子实验仪器的使用和验证性实验;提高型实验包括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包括学生自选实验、开放实验和科技活动课题等。这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独有的开放、自由和创新的理念,重基础,讲创新,使学生深受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作风、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将来从事工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基础型实验教学方法基础型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动手实验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基础型实验教学期间应能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表、电工设备及常用的电子仪器,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仪器,学习查阅手册,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其使用和连接方法。能按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查线,能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独立写出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的实验报告。在基础型实验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填鸭式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启发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第一次实验课,教师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实验台前,先对实验台有一个整体认识,了解各个实验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然后重点学习常用的电工仪表、电工设备及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和体会。直流电压(流)表和交流电压(流)表的使用方法不同,教师采用启发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问学生这两种电表的接线柱是否都有正负极性之分,引导学生思考。因为直流电压(流)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交流电压(流)的大小和方向是时变的,故直流电压(流)表的接线柱有正负极性之分,而交流则无。这样引导教学,学生的记忆深刻,在以后的实际使用中少犯错误。同时,可利用幻灯片和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将仪器设备和各种元件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以扩充知识量和提高上课效率。教学团队还研发了与实验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实现了立体化的实验教学。

2.提高型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团队以“巩固基础、注重能力、强调素质、突出创新”为原则,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充实、调整、更新和重组,在做好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项目。对于这些实验项目,教师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做实验时,要根据试验内容,自己选择各种设备和仪器,设计和绘制电路图,选择元器件和参数,自拟实验测试表格,测试数据并进行理论和误差分析。如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电路,选择参数,测试电路,用示波器观察实验波形,并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电路虽都由电阻和电容串联而成,但输出端元件不同,对元件参数的大小要求也不同,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设计。通过实验理解电路时间常数的意义,知道微分电路可以将矩形脉冲波转换为尖脉冲输出,体现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而积分电路可以将矩形脉冲波转换为锯齿波或三角波,反映输入信号的作用时间和累积信号的输出量,两者在实际中的应用是不同的。转变实验指导教师的职能,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面面俱到,学生模仿”的实验教学方法,代之为“学生自主、教师点拨”的新形式。同时,课题组将EDA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对于稍复杂的实验内容,可指导学生先利用EDA技术,如MATLAB或Multisim等世界知名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对实验结果有个预判,有利于实际实验的设计和测试。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软件,用于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电路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建模和仿真。而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仿真工具,特别适用于模拟/数字电子电路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采用这种“虚实结合”、“软硬兼施”的实验教学手段,使课程沿着“电路方案设计→EDA仿真→电路设计与制作→系统调试”的模式进行,符合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流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其将来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

点击阅读全文

实验教学生物技术论文

1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反映,大多数同学感觉这门课程较难,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首先需要教师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到参与到教学中,而不是老师自己在自言自语。多数同学反映细胞分裂、染色体理论、DNA分子结构和孟德尔遗传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中已经接触过,那么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以学生为主、老师对他们之前没有接触的新的知识进行讲解和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真切的体会教师授课的辛苦,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人公的参与意识。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更牢固,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课件制作、演讲等能力。在讲到体细胞遗传如克隆和基因组学如转基因部分等最新热点问题时,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专题讨论等形式。这既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局面,也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培养新的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全面的人才也非常有利。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培养同学们参与意识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遗传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

2充分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部分章节或内容相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把生命的微观结构或动态生命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或把课堂难以控制的演示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某些应用性强的知识通过视频教学方法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实现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动态与静态的有机结合。利用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可引导他们利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将课堂教学与引导学生网络学习相结合。如在讲到某些热点问题时,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并把自己了解到的、体会到的给大家讲解,这样通过广泛的发挥同学们的作用,使大家都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最新学术信息。互联网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参与进去,培养其主人公意识,真正对该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愿意学、乐意学。

3引入实验教学

遗传学课程牵扯到许多的实验,如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遗传定律的证明、PCR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如果没有实验教学而只有理论教学的话,就会使学生相对难以理解。这门课程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开展相关实验,不仅验证了课堂教学的理论,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及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纵观国内众多相关院校都开展了遗传学的实验教学,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和学习他们的经验,编写和制订适合本校学生的遗传学实验指导。综上,遗传学实验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

点击阅读全文

园艺植物实验教学生物技术论文

一、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1.实验内容开放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本着丰富实验教学内容、革新实验教学方式的核心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基本的目标,提出以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性质由验证性实验过度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传统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占总实验学时的80%以上,采用开放性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压缩到20%以内,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2.实验场地开放实验场地是制约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主要原因。以国家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采用开放式实验室运行机制,结合学科点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选择和设计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验室配2~3名研究生协助管理,仪器设备采用预约登记制度,使用前须经专人培训合格后才能使用。实验耗材按实验计划,由实验室统一提供。

3.实验时间开放以3~4人为一个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室一次可以同时安排6个小组开展实验。实验时间由以前固定时间,改为课程理论授课3周开始至学期末前1周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合理选择实验时间。实验室时间采用预约制,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统一安排。上班时间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节假日和晚上由研究生协助管理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开放实验提供充足的时间。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取得的效果

1.实验教学方式开放,激发学生兴趣在大多数同学印象中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以实验方法、手段、技术为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过于抽象,通过授课形式讲授或单独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理解效果很差,很难达到掌握实验内容的目的。任何研究都是从好奇和怀疑开始的,通过典型的生物技术实例,如柑橘细胞融合获得原生质体杂种、植物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人类基因组测序及园艺植物基因组测序的不断完成,生物信息学预测基因的功能分析等,这些实例在网络上的介绍与视频非常多,通过网站浏览和视频观看,让同学们真正了解生物技术的神秘与贴近生活的两个方面,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操作行动。

点击阅读全文

格式实用学术写作

学术论文或称为学术论文,简称为论文。凡以科学、技术为内容,运用概念、判断、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分析、阐明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及成果的文章,都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