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石油贸易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若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需要更为持久、安全、稳定的石油资源作为支撑。
关键词:石油安全;商业储备;对策
中亚是与我国开展石油贸易的重要能源地区。一方面进口中亚石油和油品,以缓解我国石油供求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对中亚石油投资,积极参与中亚石油生产和经营活动,为发展外向型石油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中国还同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积极开展石油贸易、合作,以期最终将中亚地区打造成为我国更加便利、安全、稳定的石油进口来源地之一。
1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1)中国对外石油贸易受大国制约。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的石油企业成长较晚,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与国外的石油大鳄竞争中,仍存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世界主要的优良石油产区基本已被像美国埃克森美孚、法国道达尔、荷兰壳牌、英国BP等知名公司所控制,不论是在中东还是中亚,都有美俄日等国家疯狂追逐石油的身影。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石油企业进口贸易现状;石油企业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解决石油企业进口贸易问题的建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进口物资品种多样化、进口渠道多样化、国家政策有利于进口石油企业进出口政策在十一五期间进口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管理部门多、进口手续繁多,周期长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石油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企业,企业进口物资规模随着产量的增加与日俱增,进口过程中显现出的弊端越来越多,对石油企业进口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及其解决办法加以论述。
关键词:石油;进出口;国际贸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全球瞩目,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以及国际石油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的势头。我国石油贸易从无到有,再从不断增长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可以看出:受国内经济加速增长、汽车、运输等相关行业持续较快发展以及原油储备需求的拉动,全国石油需求仍较旺,进口继续较快增加。如何解决石油的安全供给不仅仅是企业的局部问题。更是涉及国家利益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就石油进口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予以分析,并论述其相应的解决办法。
1石油企业进口贸易现状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石油企业产量必须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石油企业加大产量的手段就是多打井,其次就是缩减打井的天数,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更新。目前打井的核心设备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这就使得石油企业这几年的进口物资量急剧增加。进口贸易具体还表现有以下几点特点:
【论文关键词】:石油贸易现状
【论文摘要】:石油作为世界各国争相获取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它在多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影响下,价格波动相当频繁。文章分析了我国石油贸易的现状。
一、我国石油供需及贸易现状
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石油产量已连续十四年居世界第五。200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63亿吨,而2005年达到了1.8吨,实现了1999年以来连续六年增产;但从总量来看,中国石油产量只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例不到5%。另一方面,中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消费总量高居世界第二。1993年中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此后对外依存度飞速提高。2005我国石油消费占世界总量的8.5%,对外依存度接近50%,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对世界石油的供需状况和价格都有很大影响。同时,高油价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很大程度影响我国的经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将最直接最显著。因此,必须把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尽可能的安全范围之内,以确保经济的良性健康运行。
我国石油进口来源相对比较集中,观察2001—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分布,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各年占到56.2%、49.6%、50.8%、46.8%。从加2001—2004年原油进口主要国别来看,中东地区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三国;由于我国积极开展与非洲地区能源合作,安哥拉和苏丹对我国的原油供应四年连续进入前六位,且保持上升态势,这是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显著调整;与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也取得了巨大进展,2004年俄罗斯向我国出口原油首次超过1000万吨,比2003年增长超过50%。总的来说,2004年对我国出口原油最多的国家依次是沙特阿拉伯、阿曼、阿哥拉、苏丹、伊朗、俄罗斯。
二、加入WTO后我国石油市场的变化
[摘要]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政策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因此,出口退税制度必须为这一战略决策服务。主要任务是调整退税模式。规范不合理退税,努力解决好财力的保障等问题。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鼓励出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是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的部分或全部(甚至是超额)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政策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充分考虑了我国各产业的实际国际竞争能力后的正确抉择,出口退税制度也必须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这一战略决策服务。
一、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回顾及简要评价
从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1988年,我国确定了出口退税制的原则,即“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1994年我国实行税制改革,在此次税制改革中规定了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的政策,继续坚持“征多少、退多少、末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出口退税政策对于规范涉外税收制度、支援贸易体制改革、扶持出口企业迅速成长,扩大出口创汇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外贸的增长与出口退税的增长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特别是1998年,我国为了抵制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周边国家汇率相继贬值所带来的出口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面影响连续三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使综合退税率达到15.51%,接近征税水平,在国际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仍然增长了0.5%左右。这与出口退税的积极效应的关系密切。另外,出口退税制度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1.出口退税率整体偏低,部分行业的退税不反映其实际国际竞争力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需失衡的挑战;内外需协调的国际经验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美国的经验、自内而外的产业扩张、由外向内的调整、更为隐蔽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有序扶持的产业政策、灵活稳健的政策设计、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通过对美国、日本及巴西等国对外贸易及内需关系的调整的成功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应该注意统筹与内需的关系,积极启动国内消费,建立一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关键词]内需外需协调国际比较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需失衡的挑战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对投资和外部的需求依赖过大而内需不足,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因为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和进出口以及产业的重新组合等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内需不足的影响力仍然明显,即表现在经济冷热之间的弹性空间过小,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对不景气的矫正措施极易引起经济过热,而对经济过热的矫正措施又非常容易导致经济低迷。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如若要实现以内需增长方式为主的战略,必须加强对内需与外需的协调。
二、内外需协调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