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蔬菜种植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绿色有机蔬菜是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其对于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作为绿色有机蔬菜的源泉,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主要分析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基本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策略
1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保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分析,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有利于改善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方向,还能够满足农业生态环保的建设要求。其次,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从蔬菜的市场情况分析,有机绿色蔬菜的价格一般可以达到普通蔬菜价格的2~3倍,且目前有机蔬菜依然供不应求,农民可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由此可见,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是利国利民的有效举措[1]。
2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概述
2.1优良品种的选择优良品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病虫灾害的抵抗能力方面,可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作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首要环节,在进行品种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环境的特点,结合其他外部因素,选择适应性较强的高产品种。一般,普通蔬菜施用大量的农药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蔬菜的产量。因此,选择品种时,要首选具备较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的品种。2.2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建立无公害蔬菜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十分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基地建设要求如下:一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且富集多种有机物;二是周围环境较好,无污染源;三是基地灌溉用水需要达到一定的清洁指数,或采用无污染的上流河水[2]。2.3栽培方式的选择为了保证土壤的肥沃程度,在选择栽培方式时,要避免品种单一,保证多样化,创建合理的栽培方式,实现合理轮作。单一品种的连续耕种不利于土地养分的维持,因此可以选择多种优良品种进行套种或者交替耕种。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壤的质量能够满足蔬菜的成长需求,可以通过翻耕晒土等方式,减少土地中的细菌和病虫,增加土壤的养分。此外,由于不同品种的蔬菜对养分需求不同,因此在选择栽培方式时,要充分结合品种特点。2.4施肥与灌溉施肥要结合蔬菜品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与筛选,最好采用无公害的有机肥或者农家肥等。此外,由于蔬菜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因此要结合蔬菜品种,配置钙、镁肥和锌肥等。灌溉过程中,要注意灌溉用水质量和灌溉频率,灌溉水的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清洁度,灌溉频率要根据品种喜水和厌水特点而定[3]。2.5病虫防治措施为了避免出现农药高残留现象,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此外,要利用好农业防治条件,即选择抵制病虫灾害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较高的种植基地,选择田间轮作和交替种植等栽培方式,从根本上加强对病虫灾害的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结合无污染的生物药剂或者生物链规律等方法,化学防治需要注入低残留,无污染且符合国家要求标准的化学药品等,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均要遵循无污染的使用标准。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众生活水平实现提升,与此同时,大众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无公害蔬菜栽培过程中,植保技术的运用,能够明显提升无公害蔬菜质量和产量,保证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因此,本文将针对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提升无公害蔬菜栽培质量,满足日益提升的社会大众需求。
1无公害蔬菜种植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1]。然而,中国目前无公害蔬菜种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人们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公害蔬菜产量和质量较差[2];其次,国内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存在不足,受气候、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无公害蔬菜质量和产量[3]。
2无公害蔬菜种植中植保技术应用要点
2.1注重蔬菜种植环境的优化
为了保证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栽培过程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和效果,就需重视蔬菜种植环境的优化和完善。在正式种植前,需按照不同蔬菜的种类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区域,包括土壤性质和周边环境等。例如在选地的过程中,需考察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河流情况和空气质量情况等。在确定种植场地后,再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工作,另外农户还需重视无公害蔬菜选种工作,尽可能选择抗病、抗倒伏能力较强的蔬菜[4]。
1畹町经济开发区反季节蔬菜发展现状
近年来,畹町不断探索建立口岸服务型生态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蔬菜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成功实现一年三熟制(2季蔬菜、1季玉米),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009年畹町冬季农业开发蔬菜种植面积56.7hm2.总产量l068.3t,总产值160.25万元;2010年畹町冬季农业开发蔬菜种植面积123.9hm,总产量l833.9t,总产值550.17万元;2011年畹町冬季农业开发蔬菜种植面积138.7hm,总产量2185t,总产值655.5万元。
2经验措施
2.1做好产业发展定位
虽然畹町耕地面积少,农业产业的总体规模较小,但畹町地理位置特殊,属国家一级口岸。因此,畹町农业必须走优质、高效、生态之路,将畹町农业定位为“口岸服务型生态农业”,把蔬菜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加以发展。
2.2制定政策.扶持发展
依托产业基础,积极组建合作社
巴南区南彭镇地处重庆主城近郊,交通便捷,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是重庆市的重点蔬菜生产基地,都市农业的重点培育基地。这些蔬菜种植的优势条件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蔬菜种植都是以户为主,从品种的引进、生产技术、病虫防治到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由农户自己承担,而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都将直接影响蔬菜种植户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一些蔬菜种植户文化水平低,没有掌握种植蔬菜的生产、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销售价格低,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同时蔬菜销售问题,也成为了一家一户农户面临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蔬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于2007年11月组建了重庆巴南区聚益蔬菜合作社,并在巴南区工商局进行了登记注册,由自愿入社的350多人组成,种植面积1250亩。合作社成员常年生产各种时鲜蔬菜约2万余吨,销售收入达682万多元,人均年收入达1.95万元,比未参加合作社农户增收2000多元。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周边260户农民进行蔬菜种植,扩大了当地蔬菜种植规模。增加了农民收入,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2009年被重庆市农委评为重庆市市级示范合作社。
规范运行机制,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合作社在巴南区农经站的指导下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规范运作,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由5人组成、监事会由3人组成,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每届任期是三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下设立了“五部”,即技术服务部、销售部、办公室、财务部、配送中心,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合作社还推选了精通蔬菜种植技术、政治思想好、为人正直、热心为群众服务、甘于奉献的3名组成民主监督小组,定期对合作社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合作社制定了规范的《章程》,建立健全了社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理财、档案管理、成员管理、决算分配等19个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为每个农户建立了成员账户。合作社还在信用社开设独立的账户,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在分配上严格按照合作社制定的决算制度分配,其中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额)比例返还总额为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七十。
强化四大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合作社成立后,积极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充分发挥了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是组织成员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五部”负责人的管理水平,丰富管理知识和专业合作理论,提高成员的蔬菜种植技术水平,调动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合作社聘请了重庆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任陶伟林教授、武汉资深教授等有关专家,讲解如何对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运作、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蔬菜的栽植、施肥、打药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承办培训10多期,参训3500人次,发放资料5000多份。二是组织农资供应,降低种植成本。两年多来,合作社统一为成员供应包括泰国癞可丽南瓜、翡翠小冬瓜、美国黑番茄等30多个名、优、特、新在内的蔬菜品种达60多个,统一组织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吨,蔬菜专用肥料800多吨,为社员降低种植成本17万多元。三是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成员收入。合作社理事会一班人,在搞好技术培训、服务的同时,积极实施示范项目,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申请商标和“三品”认证。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注册了“聚益”和“南湖农场”两个商标;继而通过了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正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现已通过农业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品检测等环节,办好了相关手续,已报送到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批。合作社还考虑划定一块区域来作为有机食品的试验基地,为申报有机食品认证做好前期准备。四是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
摘要: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蔬菜需求,实现绿色健康的蔬菜种植,本文中,笔者将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农村地区的大棚蔬菜种植当中的问题进行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大棚蔬菜种植的丰产策略以及病虫害控制方法,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当地大棚蔬菜种植户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大棚蔬菜;丰产策略;病虫害防治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作为基本需求之一,其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库车市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南部紧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热量丰富,但是气候相对干旱,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并且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但是得益于境内库车河、渭干河以及塔里木河的流通,库车市年径流量能够达到3.31亿m3,总灌溉面积15333.3hm2,而水能蕴藏量更是达到了6820kW。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当地乡村地区近些年来大力开展大棚蔬菜的种植,据库车市大棚蔬菜种植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该地区蔬菜大棚总数为6676座,大棚蔬菜年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hm2,为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1大棚蔬菜丰产策略
1.1选择优质的大棚种植地
受库车市独特地形地势的影响,在大棚蔬菜种植之前,必须要做好种植地的选择,以此来提高蔬菜的产量。其中可包括种植地土壤的松软度、肥沃度以及透气度等因素[1]。一般来说,大棚蔬菜种植需要选择土壤较厚的种植地,以便于后续翻耕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另外,还需要确保种植地附近具备充足的灌溉水源,或者有利于灌溉设施的建设,保障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充足。最后,就是要确保大棚构建完成后内部能够接收到充足的光照,保障种植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且土壤的透气性较好,有利于水分及肥料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