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水产养殖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水产养殖的对环境的常见污染类型与原因
1.1水产养殖密度偏高导致的自身污染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条件改善,社会生活中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在逐年不断增长。许多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为了片面提高产量、追求效益,盲目地进行高密度投产放养。这样超出合理范围的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导致了饲料量、药量和换水量的大量增加,也造成了水产类残饵、排泄物、病死水产尸体的增加,从而使水域负担加大,提高了日换水量,污染了水质环境。
1.2水域养殖布局不合理导致的水环境污染由于部分水产养殖地区不懂得合理规划当地水源与养殖品种、密度分布,导致放养密度或品种生态特点远远超过当地水环境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一些大型水库、湖泊的水环境恶化、水质超标。
1.3无视本地环境条件,盲目引进高经济价值水产品种,导致引进品种与当地水土环境不适宜近两年,由于河豚等水产物种市场价格较高,部分地区水产养殖者无论有无条件都盲目引进,在当地建工厂式养鱼池,过度开采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循环被破坏,影响了当地环境和生态平衡。
1.4部分地区养殖人员缺乏基本养殖知识部分地区养殖技术落后,不懂养殖模式,养殖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欠缺水产养殖所必须的知识,不能合理控制养殖水域生态系统,在养殖过程中仍然使用抗菌素或消毒剂,导致水产生物感染;且养殖区域进水与排水不分开,导致交叉感染。
1.5水产苗种使用缺陷我国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对水产苗种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规定。但仍然有部分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贪图表面价格或不懂得专业知识,使用了违规的近亲繁殖苗种、健康检验不合格苗种和带病毒苗种。这样的不合格苗种普遍先天体质弱,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受病害侵袭,死亡率较高。有些甚至先天性就携带有病毒病菌,容易引起群发性鱼病。一旦爆发鱼病,就会超量使用鱼药,引起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水环境污染。
为推进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加速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渔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农办渔[2009]6号),*农牧厅制定2009年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从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使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渔民10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份(本、册)。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以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灯为主题,充分调动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募捐、特色扶贫(水产)、结对认亲等系列活动,精准帮扶贫困群众,以此推动我区到2017年全面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广泛宣传动员
围绕主题活动和目标,深入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和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在醒目位置悬挂扶贫公益标语,让广大干部职工对扶贫日的认知度,以此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开展活动机构及形式
为加快我市高效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市农干校于8月20—23日在扬州市环境资源学院成教中心举办农民创业培训(蔬菜种植)省重点班.各镇蔬菜生产大户,蔬菜专业村负责人,村组干部,经纪人及回乡创业人员共125人参加了培训.8月25—28日在武坚镇举办农民创业(水产养殖)培训班.该镇水产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纷纷前来听课,原计划培训人数为52人,26日上午听课人数达到100余人.
这两期培训,市农干校结合我市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特点,注重讲求实用,实效,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蔬菜种植省重点班主要课程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蔬菜育苗技术,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蔬菜新品种介绍及栽培管理技术,常见蔬菜病害防治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信息网搜集和等,所有课程均由扬州大学园艺学院及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教授讲授.并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了邗江区沙头镇设施蔬菜栽培基地.水产养殖班主要讲授了农民创业知识与技能,克氏原螯虾市场动态及稻虾连作技术,蟹虾混养技术,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常规鱼类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产品网上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普遍反映,培训的内容丰富,方式新颖.并一致表示今后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中,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致富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创业技能
为贯彻落实省农民培训工程交流会议精神,我市重点围绕地方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需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近期分别于8月9-12日,8月14-17日,8月12-16日在丁伙镇,小纪镇,邵伯镇举办了花木营销,水产养殖,农民上网培训班,共培训135人.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生产实践,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开班前,举行了农民创业培训班开学典礼,市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林局副局长吴华明确了创业培训的意义,内容,要求,各相关镇分管镇长,对学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今年以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以渔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科技渔业、生态渔业,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以“勤政务实、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区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开展投入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为保障我区渔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秩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我站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养殖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强化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户对投入品质量安全判的别与防范能力。同时,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的使用。督促各渔药经营单位建立经营台帐,完善产品溯源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渔药流通领域的监管。把渔业投入品市场纳入到有序管理的轨道上来,严防禁药、假、劣兽药等流入市场,坑农、害农。并与投入品经营等单位100%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经营氛围。同时根据苏州市农林局《关于加快推进渔药gsp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展开渔药gsp工作的前期准备。为渔药gsp工作的后期实施提供保障。上半年,我站出动执法车12台次,执法人员46人次对辖区内所有渔药经营单位实施例行、突击检查17次,对少数不符合经营规范的单位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抽检渔药1批4个品种;抽检水产品3批4个品种;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有效的促进了我区渔业生产有序、健康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五一”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对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单位的渔药、饲料等投入品和水产品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和非法添加剂,累计出动执法车5台次,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33家,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剂的行为,抽检水产品10批次;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求水产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规范渔药、饲料的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开展了对水产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新南渔场等5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检查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的现象,但少数单位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现场要求并督促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