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数控毕业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毕业设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院机械类专业含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相关专业。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1毕业设计项目立项报告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立项报告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型项目,立项报告需要阐述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项目立项报告主要阐述项目设计内容、同类模具国内外技术现状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设计目标及关键技术难点,拟采取的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的特色与创新;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设计基础与工作条件,项目组成员简介,经费预算等,突出项目的设计性和工程实践性。毕业设计项目中期进展报告:阶段计划要点和调整情况,设计工作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经费使用情况与下一阶段经费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毕业设计项目总结报告:项目背景,项目研究过程及研究重点,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经济技术指标分析,项目的使用范围,本设计项目的优缺点。通过基于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塑料制品的设计及成型工艺的制定,一般塑料制品成型模具的设计能力,塑料制品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模具结构改进设计能力,了解模具设计的常用商业软件并能正确应用,能够正确分析所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并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2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塑料模具类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项目,从工艺方案设计到模具结构设计,到模具制造工艺性评价,再到功能零部件结构设计计算,再到零件图绘制,到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传统的手工设计和制造无法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CAD/CAE/CAM技术的运用,在设计和制造上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图2所示CAD/CAE/CAM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第一,塑料制品的设计:三维CAD软件的实体和曲面造型功能,为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和设计改进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使设计过程直观、准确。所获得的三维数据模型,为后续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分析提供了良好数据来源。第二,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性分析:采用CAE可以模拟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保压、冷却、收缩过程,其结果可事前评价制品的质量及成型工艺性,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成功率。第三,模具结构设计:三维模具设计CAD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制件材料收缩率自动计算制件三维数据模型的收缩量,经放大获得成型零部件工作部分尺寸,通过布尔运算获得模具型腔形状,还可辅助获得需电火花成型零件的电极实体数模,并提供了将三维数模转为二维工程图的功能,辅助完成工程图绘制[4]。第四,模具运动功能结构检查:可对已装配好的模具按照预定运动方向和位置,实现模具开合模运动及制品被推出的模具工作过程,辅助检验模具开合模和制件脱模功能设计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减少修模时间。第五,数控加工:利用CAM数控自动编程软件,读取模具结构设计结果,以模具零件三维数模为输入,自动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可模拟刀具在三维曲面上的实时加工过程并显示有关曲面的形状数据,同时还可以自动生成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代码。图2基于项目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流程将先进CAD/CAE/CAM技术应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学生基于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掌握并提高模具先进CAD/CAE/CAM技术,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能利用其独立完成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的结构设计、模具制造数控程序生成,基本达到模具设计师及模具工艺员的技术水平。如图3所示,为2014届毕业生以MINTH集团企业课题立项的项目式塑料模具设计类毕业设计项目[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制件造型的需要,该学生自学了UG实体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图纸,完成了制件实体造型。为了设计制件成型方案,该学生又学习了塑料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分析并制定了该制件成型方案。为了完成模具结构设计,该学生系统学习了UG装配及工程图绘制软件。为了编制模具制件数控加工程序,该学生又认真学习了UG数控编程软件。通过该项目的毕业设计,该学生详细地掌握了塑料模具设计流程,系统实践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相关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使学生到企业工作半年即成为技术骨干。
3结语
基于生产实际项目教学方法是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践”,以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关键环节。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前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毕业设计教学,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模具设计、CAD/CAE/CAM软件使用、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等工作过程,从中学习和掌握模具设计理论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技能。将先进CAD/CAE/CAM技术应用于材料成型专业模具方向学生毕业设计是该专业教学方法的新的尝试,适应了该专业方向的技术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状况,实践证明CAD/CAE/CAM技术在模具方向教学中应用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设计质量,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模具毕业论文
引言
模具是一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巾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模具工业已被我国正式确定为基础产业,并在“十五”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促使模具技术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社会发展对模具专业学生的新要求以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探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对99级模具设计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进行了较大的改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模具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深圳大学模具设计专业隶属于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从事注射模的设计与制造。为了明确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我们对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深圳周边地区模具企业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和较好的与人协调共事能力,要求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着重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再学习能力,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外语,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开发能力。
一金工实习教学方式的转变
(1)指导方式的转变
金工实习是一项生产技能培训,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这种技能最理想的教授方式是师傅手把手传授徒弟,学习者一人一台机床。然而由于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现代工业数控机床往往比较昂贵导致数量不多等客观原因,金工实习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容易出现实习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任务可做等尴尬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各个工序的分工使学生分流,使每个工序都有人实习、每个工序实习时在场学生尽量少,达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目的。如此循环进行,使每个工序都能达到相近于手把手的教学效果。虽然指导教师需要多次讲解重复的内容,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由于数控铣床数量有限,不能在实习中人手一台,可以让其中1/3的学生准备工件材料,让1/3的同学在计算机上设计零件编写程序,操作机床的学生只有实习人数的1/3,如此循环,学生实操机床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2)鼓励自主创新和后续金工实习
通过计算机软件学生可以做出各种有创意的作品并把它加工出来,大大增加了学生实习成就感和促进了作品的个性化。因此,在现代工业机床实习中,在保证规定作品完成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有特色的作品。实践证明,自主创作环节非常受学生欢迎,在学会了基本操作之后争先恐后的要求加工作品,比较典型的学生作品有:线切割艺术印章、数控铣塑料福娃、电火花加工钥匙扣和激光加工个性签名等。由于实习时间和设备有限,许多工种都是点到即止,并没有深入学习,实习期间所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因此,开展金工实习后续学习非常有必要。金工实习中心的教师利用周末、夜间甚至假期开展工业技术的深入培训,为有意愿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知识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邮箱、视频和QQ等技术),学生可以在宿舍或其他联网终端设计零件,经过评审合格产生符合标准的加工程序,传输到数控加工机床进行加工。这为未来工厂车间趋向于自动化和无人化,实现异地的现代工业技术指导,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应用体验。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信息的容量,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教学“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
二金工实习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
摘要: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决定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入手,以事实为依据、以效果为标准,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分析和研究。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实践;探索近几年是我院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并全面落实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推行学分制改革,建立以服务于学生个个成才的教学管理机制我院是陕西省推行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所高职学院。学院学分制改革始于2004年,采取了“局部试点、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的方法和策略,首先从电气工程系2004级部分学生的改革试点开始,到2006年,已在电气工程系、人文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系部全面推行。从2007年开始,我院大部分系部的教学计划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各个系部在认真学习学分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系实际,开发了切实可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结合专业实际,电气工程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两大平台,七个模块”、信息工程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一个突出,四个平台,多个出口”、数控工程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宽基础、活模块”、人文科学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选修课理论与实践学分互相替代”等一系列特点。2007年学分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在教学计划开发、分层教学、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建立起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即教务处对参与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所有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跟踪与评估,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依据《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改革试点框架方案》,学院先后制订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实施条例”、“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学分替代管理办法”、“导师制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鼓励学生通过跨院校选课、自学考试、网上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所获学分学校给予认可。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或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省部或国家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等所获得的证书、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及社会实践经历取得的优良成绩等均可奖励学分,奖励学分可以替代某些理论课程(分层教学)的等值学分。学分制改革的核心是适度扩大学生的学业选择自主权,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度放宽限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在教师指导下,选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在多路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框架内,根据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以及个人特长与爱好,考虑各自的能力、条件和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年限;根据具体条件,逐步试行弹性学制。学生进校后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对学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等情况均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具备了选择学业的基本能力,在进入二年级时,可以根据个人条件和意愿自主选择专业。为有效掌握和控制学生的学业进程,学院制订了学分预警制度,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所修课程学分超过规定的最高学分,或者达不到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学院将给予提醒或警告。在学分制改革中,学院根据“前期按专业大类培养、后期分专业方向训练”的具体思路,为学分制改革试点专业搭建起了“两大平台”和“七个模块”:第一个平台为通用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台,由公共基础必修模块、专业基础必修模块、基本技能必修模块和素质教育必修模块等四个课程模块组成;第二个平台为专门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平台,由专业知识(限选和任选)课程模块、专业技能(限选和任选)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选修模块等三个模块组成。学分制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意愿,因材施教,非常灵活,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得到有个性的发展。实行学分制后,校内专业、系部、部门之间,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的积极性、责任感明显增强,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分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开始乐学、善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加强教学团队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各项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根本保障。我们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教学研究、岗位练兵等方式强化中青年教师培养,多种渠道加快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努力打造一支由教学名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卢庆林副教授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王津教授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普礼教授带头的数控技术实训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曹瑜强教授等四名教师获陕西省职业教育知名教师称号。建设团结协作、作风优良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学团队建设,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全院领导教师的不懈努力,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院长翟轰教授的专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获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特别奖和陕西省高教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副院长赵居礼教授主持的教育部I08—3课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教科研论文728篇,其中核心期刊251篇;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3项,科研到款额总计572.1万元;先后自主研发出数控万能工具磨床、数控专用针刺机、数控沟槽倒角专用磨床、数控凸轮磨床、数控框架磨床等新产品,其中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替代进口的数控高新产品。特别是2MK9025数控螺旋槽工具磨床等多轴联动数控精密工具磨床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经过58年的发展,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精练实用的教学和快捷有效的实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支撑平台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前校后厂”办学格局的框架内所建立的“实验室-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成龙并向校外产业实习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不断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2002年,在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劳动保障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2003年,通过资源优化重组,建成了装备先进的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改建和新建了机械、电气等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场所;2004年,利用国际贷款,投入800余万元,购进各类生产型数控加工、检测设备30余台套;2006年,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大批量引进数控教学设备,建成装备齐全、技术先进的数控实训中心,该中心目前的设备总值已近1500万元。2006年我院校办实习工厂生产各类机床550台,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使重点建设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的生产性专业实习得以有效实施,进一步达到设施先进、功能强大、覆盖面广、资源共享、全方位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2007年,学院投资约410万元,新建了物流管理系“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系“软件实验室”、材料系“塑料成型与模具实验室”、人文系“计算机实训室”等四个实验室,扩建了信息系“单片机实验室”、电气系“模拟电子实验室”和“数字电子实验室”等三个实验室。新的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成,使实践教学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功能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报考率逐年上升,毕业生供不应求。据统计,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报考率均超过了200%,录取分数超出本省高职最低分数线近百分左右。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不断增强自身实践教学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深度合作,建立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原有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校企之间的双向互动,达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良好效果,使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实施有了可靠保障。目前,学院与省内外数十家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一种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机制正在形成。四、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教改和探索,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继续积极推行“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从专业教改入手,以三大骨干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职业领域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行业为先导、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目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办学机制和“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管理运行机制;创建了“基础训练—仿真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递进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促使学生带着“双证”走向社会,沿着“从操作岗位干起,向技术岗位努力,朝管理岗位迈进,力争成为“操作能手、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创业先锋”,为学生构筑进入职业生涯的“匹配性接口”和后续发展的“基础性平台”。以校办实习工厂为生产性实习基地开展对机械制造及工艺自动化专业“1∶1”半工半读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学徒)。“半工”期间一个学生原则上固定在一个岗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进行技能训练,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半读”则根据“半工”的实践要求,学习必需的理论知识,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目的。“企业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我院继续和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开发适合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实现“共赢”。材料工程系在和“秦川机床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又和“广州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签订了“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订单式培养班”协议书》,并于2007年8月首批接收35名学生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2007年9月,材料工程系又和“大连机床集团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书》。在与企业多年的合作过程中,此类实例枚不胜举。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人员、技术、场地、任务、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分三个阶段在学校和企业两地实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达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目的。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秦川机床集团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企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精密计时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和轻工业西安钟表研究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和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维美德西安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咸阳金山电气厂等多家企业的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实施为期半年时间的集中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全面、全过程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并派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进驻企业,协助企业负责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
针对在校学生资格认证培训的不同要求,依据专业实训条件,设计出不同的项目包,以项目带培训。接受培训者根据自己文化程度、时间长短、技能高低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包接受培训。数控工程系仅2007年就承担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咸阳高等职业培训学院、咸阳秦都职教中心等四所院校的学生教学实习任务,共计263人;为山东亿沣机械有限公司培训职工3名;举办校内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短期培训班4期,培训353人,并完成655人次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中级资格证书的鉴定2007年,学院顺利完成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共计培训教师187人。2.专业建设、专业教改逐步深入学院坚持在“职业、市场、技术”的三维框架内不断调整、完善专业结构,主动听取各专业指导(顾问)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长线骨干专业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超前性,积极开办社会急需、生源充足、就业较好的新专业,力求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市场实际需要,使学生的操作技能、综合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企业要求接轨。针对国家对装备制造业中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学院在原有基础上,加快这些专业的改革、改造进程,加大投入力度,迅速形成了较大招生规模,及时适应了社会需求的新变化。以“部、省、院”三级专业教改试点为契机,学院加大了专业改革的专项投入力度,全面带动其它专业的改革。以“1—2—3—5”专业建设工程(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个“国家级试点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和5个“院级重点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轴心,围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要求,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做好专业建设。以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积极遴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一批与经济社会结合紧密、人才需求量大、特色鲜明、办学条件好、影响力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以数控技术、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材料工程、工商企业管理等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专业为骨干的专业框架已经形成,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系部的人才培养方案都作了很大幅度的调整,开发了切实可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体现“三通一渗透”的原则,公共课全校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大类打通;本系内各专业的半年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打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人文社科知识和企业文化的渗透。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学院在2007年开发了“酒店管理”专业,在数控技术专业开发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使学院的专业总数达到了37个。3.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学院坚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思路,在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总数达到四十门,院级精品课程达到9门,省级精品课程达到5门。在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全院教师主(参)编(审)出版教材214部;我院教师主编的14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王津教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祝西莹教授主编的《写作教程》和刘思俊副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为满足不同类型学制的教学和学习需要,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在培养专业应用技能”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按照“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学制机动灵活”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了分层递进的模块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并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特点,确定不同专业模块学分所占比例以及毕业所需总学分,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选课。为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课程选择机会,做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教育与学习的平台,2007年,学院在培养方案中设计了多路经、多规格、多出口的柔性化课程结构。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设计自己的课程选修计划和进程表,确定自己的毕业时间。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实际情况,合理取舍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善课程内部结构,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重点突出关键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元到系统、由仿真到真实、循序渐进的实践课教学内容改革模式。例如,学院电气工程系开发了如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开实验课、电气控制与PLC基本环节与典型环节实训课、及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等一批有特色课程,保障职业能力目标的落实。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将“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等过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梳理、合并,整合成综合性课程或单项技能课。材料工程系将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铸造设备、铸造工艺学等课程整合为铸造工艺及设备,并增强了目前企业广泛采用的树脂砂铸造技术。同时,将铸造工艺实习分解为铸造轮换工种实训和铸造固定工种实训,并使铸造工种实训项目与中级铸造工职业标准接轨,要求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各专业特点,适时调整课程结构。4.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创新,探索总结出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按照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将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必修模块中某些课程按照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分别设置多学分和少学分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多路径的选择方案。教务处为学生提供印有课程信息代码、上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基本信息等主要内容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学生能够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条件在一定限度下进行了选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实行了分层教学,即将之分为A、B两个层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将教师基本信息在网上公布,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与此同时,采用以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加强学生“产品生产现场”的岗位训练;完善质量考核与评价办法,增强学生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在“项目引导教学”实践中,材料工程系的毕业设计环节坚持深入生产现场,由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此外,还采取“仿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水平、发掘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5、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竞赛,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2007年,学院各系组织车工、钳工、数控技能大赛、制图员、数控工艺员、电子制作竞赛等10多项技能大赛,参赛学生达到2000多名。组织学生参加“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备战过程中,有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的200多名学生参加培训。经过教师的有效工作和同学们的团结拼搏,参赛10个队30名同学中,获国家级二等奖(陕西赛区一等奖)一名,陕西赛区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吉武庆老师获本次竞赛陕西赛区唯一的“全国优秀征题奖”。此外,数控工程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陕西省分赛区比赛,共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信息工程系选拔38名学生参加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2007年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华西杯)技能大赛,共有11名学生分别在计算机操作员、程序设计员、网络管理员三个模块中获大赛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并获团体优秀组织奖。全院推荐156件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获银奖一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在2007年数学建模大赛中,我院学生获省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一名;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一人获全国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六人获三等奖。通过这些技能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倡导积极向上、笃学精艺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的转化。五、实施质量工程,建立以保障和服务于学生成才、教师成长为宗旨的质量管理体系2005年底,我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此后,学院按照整改方案,立即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工程。2006年3月,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建立了独立于教学管理系统之外,并具有全程、全方位监控和督导职能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着力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质量保障体系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三个系统组成,即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监督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学院赋予三大系统把握状态、控制过程、评价反馈、咨询决策等四大职能,分院、系两级组织实施。这三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系统高效的有力保障。教学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由院长办公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主管副院长、教务处和系(部)组成。院长办公会议负责学院的重大教学决策;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审议重要教管、教改项目;主管教学副院长全面指挥教学的过程运行;教务处全面负责教学管理;系(部)具体组织落实和执行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学监督系统由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组成。教学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有:对系(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全院教学组织、安排、服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对基本教学资料及教学管理文件进行抽查;对系(部)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全校日常教学秩序、教学纪律进行巡查;对全校教学场所及仪器设备状况进行督察;对全校文化、艺术、技能培训与鉴定活动进行调研分析;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活动,听取师生对教学、管理、服务与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对有关部门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核心机构是院级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评估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对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对各专业基本教学环节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等评比活动;对新教师基本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组织“教坛新秀”评选及其他评优工作;开展教研室、实验室、课程、专业等专项评估工作。2006年底以来,学院深入学习并积极贯彻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内涵建设的具体目标,把质量工程作为学院改革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质量标准、信息采集、监督评价、反馈调控等重要环节组成的教学质量标准、监控和评价体系,正在进一步改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有力,为学生顺利跨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学院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目前,学院已与6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被评为“陕西省高等院校就业先进单位”;用人单位评价陕工职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称职率为99.84%,其中优秀率为54.65%。可以说,今天的高职教育是处在时展的风口浪尖之上,在无限的机遇当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我们正如逆水行船,不进则退;又如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停止不前也是一种倒退。在这样的形势下,唯有总结经验,摸索新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让自己培养的人才,成为祖国建设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高职教育,无愧于时代和人民。